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包诗”这种文体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独创,她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名篇作为创作基础,把这些古诗的创作背景或诗人的创作经历经过合理的想象编写成一个个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即“诗”是“文”的话题由头和故事中心,
《黄鹤楼送别》(五年级上册)是一篇“文诗兼美”的“文包诗”课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这首诗的创作情境。
一、以诗统文,把握关键词句,感悟诗歌意象
“文包诗”,从字面上来看,其核心词还是“诗”,教学还要围绕诗来展开,以诗统文,借助文来理解诗,感悟诗歌的意象及其承载的情感。
1.诗文对照,借助文章理解古诗。感受语言、体会语言、运用语言,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古诗词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字惊人。学生学习古诗,在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的同时,教师预设“这两句诗中没有写一个‘情’字,诗人是如何表达出自己情感的?”这一问题,通过诗文对照,抓住短文中与古诗联系紧密的重点段落的词句,诸如“依依惜别”的生动场景的描绘,“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尽头”、李白“伫立在江边,凝望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等情境的细腻刻画,引导学生感情感悟,并与古诗对应诵读,找到内容意境上的联系和语言表述上的差异,让学生尝试着领会李白的诗词所具有的含蓄不露、余味芬芳的特点,初步感受短文表达方式的丰富多变和古诗内在的意蕴美、情境美和音韵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想象、补白等方法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诗以奇特的想象和思维的跳跃而著称,由这个意象到另一个意象的转移承载着诗人的情感。文包诗同样具有这些特征,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感受空间就成了文包诗的教学目标之一。并且文包诗比单纯的诗歌教学更要丰富,因为文章中也有许多“空白点”,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两位大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却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五年级的孩子还是很难体会到的。教学时可以抓住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以此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课文时,在这如歌如泣的一场倾诉之后,老师创设情境:这个令人敬仰的兄长和老师,就要依依作别了,李白心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假如你就是诗人李白,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3.立足文本,通过适度拓展感受人物形象。“古诗”年代久远,言简义丰,一首诗往往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教学一首古诗,就是走进一位作者,解读一种生活,阐述一段历史。从这个角度上看,拓展,对古诗教学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况且古诗短小精炼,意蕴丰富,为拓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文包诗”的学习同样需要补充材料。这个补充并不是导入时简单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而是有效地穿插一些材料,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和课文,体会诗人的情感。
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由于文中描写情景的时空跨度大,加之学生对古诗创作的背景了解欠缺,学生对文中提到的“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这句话虽然可以读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祝福之情,但孟浩然有哪些誉满天下的诗篇呢?他的人品又是如何令人敬仰的呢?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适时把相关资料引进课堂:李白,生性洒脱自由,毕生都对隐逸之士特别敬重、神往;孟浩然被人描摹为“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既有盛誉,又有诗名,这正为李白所倾慕。所以,当他千里迢迢,慕名而至,在襄阳鹿门山拜见了孟浩然之后,两人即一见如故,结为莫逆之交,共游江夏,诗酒同欢。
当然,拓展不是节外生枝,更不能喧宾夺主。应当是立足文本,贴近文本,适时、适用、适度地运用。
4.反复吟咏,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歌意境。古诗教学最根本的策略应该是“读”,离开了读,古诗教学便成为无本之本、无源之水了。“读”要顺应学情,如同剥笋层层深入。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初读,字正腔圆,读准读通;再读,有板有眼,读出节奏;悟读,有滋有味,读出诗意;诵读,有声有色,读出诗境。与诗人的情怀产生共鸣,和诗人同悲同喜。做到有感情地读,并能熟读成诵,在吟唱中积累。通过对“情”字的不同理解,带着种种不同的理解反复吟诵,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学以致用,初步掌握方法,发展语言素养
对于“文包诗”题材的教学,需要借助短文研读古诗,领悟诗的内涵,接受美的熏陶;同时还需要“诗”“文”互照,寻找诗与文的互相联系,了解古诗的来龙去脉,领悟古诗的丰富内涵,体会诗人的情感,并相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
“文包诗”这样的文本其实就是个“例子”,需要我们好好使用这个“例子”。从“例子”引发开去,用从“例子”中学到的方法,去学习新的诗歌,为学生自学诗歌铺平道路,消除他们学习的畏难情绪,让他们从中找到收获的快乐,由此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通过文包诗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方法之后,自己拿到一首未曾学过的古诗,便能从找到的资料当中选取自己需要的内容来帮助自己理解古诗。
“送别”,往往会经历“饯行”“话别”“目送”这三个场面,还会对送别的环境、人物的心情和人物间的友谊作一番生动细致的描绘,并通过对人物外貌、心理、动作、语言等的具体刻画,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境。由此,可让学生再读一首送别诗,学习课文的写法,也来编写一篇“文包诗”。
《黄鹤楼送别》(五年级上册)是一篇“文诗兼美”的“文包诗”课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这首诗的创作情境。
一、以诗统文,把握关键词句,感悟诗歌意象
“文包诗”,从字面上来看,其核心词还是“诗”,教学还要围绕诗来展开,以诗统文,借助文来理解诗,感悟诗歌的意象及其承载的情感。
1.诗文对照,借助文章理解古诗。感受语言、体会语言、运用语言,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古诗词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字惊人。学生学习古诗,在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的同时,教师预设“这两句诗中没有写一个‘情’字,诗人是如何表达出自己情感的?”这一问题,通过诗文对照,抓住短文中与古诗联系紧密的重点段落的词句,诸如“依依惜别”的生动场景的描绘,“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尽头”、李白“伫立在江边,凝望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等情境的细腻刻画,引导学生感情感悟,并与古诗对应诵读,找到内容意境上的联系和语言表述上的差异,让学生尝试着领会李白的诗词所具有的含蓄不露、余味芬芳的特点,初步感受短文表达方式的丰富多变和古诗内在的意蕴美、情境美和音韵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想象、补白等方法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诗以奇特的想象和思维的跳跃而著称,由这个意象到另一个意象的转移承载着诗人的情感。文包诗同样具有这些特征,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感受空间就成了文包诗的教学目标之一。并且文包诗比单纯的诗歌教学更要丰富,因为文章中也有许多“空白点”,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两位大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却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五年级的孩子还是很难体会到的。教学时可以抓住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以此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课文时,在这如歌如泣的一场倾诉之后,老师创设情境:这个令人敬仰的兄长和老师,就要依依作别了,李白心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假如你就是诗人李白,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3.立足文本,通过适度拓展感受人物形象。“古诗”年代久远,言简义丰,一首诗往往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教学一首古诗,就是走进一位作者,解读一种生活,阐述一段历史。从这个角度上看,拓展,对古诗教学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况且古诗短小精炼,意蕴丰富,为拓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文包诗”的学习同样需要补充材料。这个补充并不是导入时简单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而是有效地穿插一些材料,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和课文,体会诗人的情感。
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由于文中描写情景的时空跨度大,加之学生对古诗创作的背景了解欠缺,学生对文中提到的“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这句话虽然可以读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祝福之情,但孟浩然有哪些誉满天下的诗篇呢?他的人品又是如何令人敬仰的呢?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适时把相关资料引进课堂:李白,生性洒脱自由,毕生都对隐逸之士特别敬重、神往;孟浩然被人描摹为“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既有盛誉,又有诗名,这正为李白所倾慕。所以,当他千里迢迢,慕名而至,在襄阳鹿门山拜见了孟浩然之后,两人即一见如故,结为莫逆之交,共游江夏,诗酒同欢。
当然,拓展不是节外生枝,更不能喧宾夺主。应当是立足文本,贴近文本,适时、适用、适度地运用。
4.反复吟咏,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歌意境。古诗教学最根本的策略应该是“读”,离开了读,古诗教学便成为无本之本、无源之水了。“读”要顺应学情,如同剥笋层层深入。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初读,字正腔圆,读准读通;再读,有板有眼,读出节奏;悟读,有滋有味,读出诗意;诵读,有声有色,读出诗境。与诗人的情怀产生共鸣,和诗人同悲同喜。做到有感情地读,并能熟读成诵,在吟唱中积累。通过对“情”字的不同理解,带着种种不同的理解反复吟诵,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学以致用,初步掌握方法,发展语言素养
对于“文包诗”题材的教学,需要借助短文研读古诗,领悟诗的内涵,接受美的熏陶;同时还需要“诗”“文”互照,寻找诗与文的互相联系,了解古诗的来龙去脉,领悟古诗的丰富内涵,体会诗人的情感,并相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
“文包诗”这样的文本其实就是个“例子”,需要我们好好使用这个“例子”。从“例子”引发开去,用从“例子”中学到的方法,去学习新的诗歌,为学生自学诗歌铺平道路,消除他们学习的畏难情绪,让他们从中找到收获的快乐,由此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通过文包诗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方法之后,自己拿到一首未曾学过的古诗,便能从找到的资料当中选取自己需要的内容来帮助自己理解古诗。
“送别”,往往会经历“饯行”“话别”“目送”这三个场面,还会对送别的环境、人物的心情和人物间的友谊作一番生动细致的描绘,并通过对人物外貌、心理、动作、语言等的具体刻画,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境。由此,可让学生再读一首送别诗,学习课文的写法,也来编写一篇“文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