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关于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统一的理论。通过对其内涵分析阐释,最后表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生态观的价值核心。对这些问题的深层次探讨和研究,在生态环境相当严峻的当今社会,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这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生态观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由于人类贪婪的掠夺自然财富,只顾追求获得的利益,已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规律,导致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生物多样性消退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向“五位一体”拓展。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表明中国共产党把生态建设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要求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的统一。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地存在物。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是作为秉赋和能力、作为情欲在他身上存在的;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的存在物,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马克思指出: “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马克思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员,而并不是凌驾于其上的统治者,人与其他自然物有着共生的关系。
其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无论是从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来说,都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马克思指出:“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上讲,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艺术的一部分。是人类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粮食。”“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产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的资料。”从马克思这样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类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并且改造自然。
再次,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的。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和改造自然,但并不是说人类就可以主宰一切,肆意妄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往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无论人类的力量有多么强大,要想充分利用改造自然,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如果不尊重自然规律,背离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等待人类的将是大自然的制裁。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价值核心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价值核心。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到那时将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和人类社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劳动将成为人的需要,人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也将会消失,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持续的和谐状态。人的这种本质只有在联合体中才能存在,才能真正实现对异化社会的超越。
马克思率先把生态问题看成是社会问题,主张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前提下解决生态问题,即只有消除了社会的异化現象,才有可能消除自然界的异化现象。“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联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 ,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发展史的产物。”马克思认为生态文明的最终建成还是需要依靠劳动的解放。而劳动的解放需要我们对现有的社会制度的完全变革,也就是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每个人的发展都是自由而全面的,每个人的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前提,这样社会化的人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物质变换。人与自然的最终归宿将是和谐的状态。
三、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启示
全球正在面临着生态危机,我国生态建设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对大自然不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导致人与自然地关系逐渐失衡,和谐状态被打破,生态文明建设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公众的生态文明理念尚未形成,缺乏全面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这些问题日积月累,严重影响着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竭力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国作为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始终信仰与坚持马克思主义。面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 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一方面要突出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江泽民同志针对发展状况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念;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提出并阐释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又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详细的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 再次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指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中绿色就是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用新的理念来引领当今时代的发展,是针对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致力于解决这些难题,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辩证法关系的深入认识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继承与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全面深化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20-12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2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人民出版社,2002 :2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374―37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6]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38-40.
[7]余克弟.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求实,2014(3).
作者简介:杨远柳(1992—),女,汉族,河南信阳人,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生态观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由于人类贪婪的掠夺自然财富,只顾追求获得的利益,已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规律,导致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生物多样性消退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向“五位一体”拓展。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表明中国共产党把生态建设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要求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的统一。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地存在物。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是作为秉赋和能力、作为情欲在他身上存在的;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的存在物,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马克思指出: “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马克思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员,而并不是凌驾于其上的统治者,人与其他自然物有着共生的关系。
其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无论是从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来说,都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马克思指出:“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上讲,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艺术的一部分。是人类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粮食。”“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产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的资料。”从马克思这样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类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并且改造自然。
再次,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的。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和改造自然,但并不是说人类就可以主宰一切,肆意妄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往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无论人类的力量有多么强大,要想充分利用改造自然,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如果不尊重自然规律,背离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等待人类的将是大自然的制裁。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价值核心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价值核心。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到那时将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和人类社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劳动将成为人的需要,人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也将会消失,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持续的和谐状态。人的这种本质只有在联合体中才能存在,才能真正实现对异化社会的超越。
马克思率先把生态问题看成是社会问题,主张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前提下解决生态问题,即只有消除了社会的异化現象,才有可能消除自然界的异化现象。“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联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 ,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发展史的产物。”马克思认为生态文明的最终建成还是需要依靠劳动的解放。而劳动的解放需要我们对现有的社会制度的完全变革,也就是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每个人的发展都是自由而全面的,每个人的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前提,这样社会化的人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物质变换。人与自然的最终归宿将是和谐的状态。
三、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启示
全球正在面临着生态危机,我国生态建设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对大自然不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导致人与自然地关系逐渐失衡,和谐状态被打破,生态文明建设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公众的生态文明理念尚未形成,缺乏全面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这些问题日积月累,严重影响着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竭力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国作为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始终信仰与坚持马克思主义。面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 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一方面要突出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江泽民同志针对发展状况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念;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提出并阐释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又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详细的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 再次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指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中绿色就是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用新的理念来引领当今时代的发展,是针对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致力于解决这些难题,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辩证法关系的深入认识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继承与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全面深化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20-12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2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人民出版社,2002 :2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374―37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6]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38-40.
[7]余克弟.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求实,2014(3).
作者简介:杨远柳(1992—),女,汉族,河南信阳人,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