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世纪之初赣南人民秉承客家人求新图变、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展开了一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赣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被称为”赣州模式”、”江西经验”,挖掘古老乡村的文化底蕴,彰显堙没的乡村文化意义,是赣南新农村建设中审美改造的首要原则。规划与布局应注重利用自然条件,结合地势,与自然和谐相宜,这是客家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村貌审美改造的原则。一方面改造农民的居住条件,整治农村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也积极激活农村的经济活力,提高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赣南乡村;乡村规划;乡村建设
赣州是江西省下属的一个地级市,俗称赣南,下辖二区二市十五县。新世纪之初,赣南人民秉承客家人求新图变、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展开了一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六、七年的新农村建设,昔日“陈旧破败,人去村空”的赣南农村,而今成了“群山环抱,碧水流淌,洁净的水泥路蜿蜒在村间。
一、古老客家民居文化意蕴的新呈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美
挖掘古老乡村的文化底蕴,彰显堙没的乡村文化意义,是赣南新农村建设中审美改造的首要原则。
赣南是客家人聚居之地,素有“客家摇篮”的美誉。客家先人们在南迁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特别是在住宅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围屋。但是散布在赣南广大乡村的客家围屋由于建筑年代久远,已失去了它当初的风采,古老围屋中的民居大部分已搬出,只剩少部分老年人留在围屋中居住。人气的缺失和管理的缺失,客家文化底蕴已堙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当地新农村建设者们通过调研,认为客家围屋虽然破旧,周围环境存在脏乱差的现状。但客家围屋承载了一个民系悠远宏博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座客家围屋都蕴涵着一段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理应将这些具有文化历史价值和独特地域风貌的建筑文化发扬光大,重新彰显其古老的审美底蕴。
二、舞动在阡陌间的灵动飘带——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美
“农村的建设规划与布局上应注重利用自然条件,结合地势,与自然和谐相宜。”是客家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村貌审美改造的原则。赣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市,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赣南客家村庄因其特殊地貌环境,形成了其独特的村落建筑群。首先,身处丘陵山区,客家先民一般都选择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居住,住宅大多依山势而建。其次,客家人特别喜欢樟树,在客家村落的房前屋后都种植有许多樟树,这些樟树历经几百上千年的风雨,已然成了古木,这些古樟树成了古老村落的一道亮丽风景。其三,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改善的客家村民,首先想到的是造房子,客家人讲究住宅的风水朝向,在过去缺少规划的年代,新建的民居像插花一样散播在古民居的周围。“有新房,无新貌”,“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很好地概括了赣南客家村落当时的现状。
面对客家村落的如此現状,该如何进行审美改造呢?
赣南新农村建设者们就势按照现有村落格局进行农村道路改造的审美原则,围绕整个村庄修建一条环村公路,然后再修建一条条连接线连联通各家各户。经过这样的审美原则改造,如今的赣南客家村落,远远望去,似条条舞动的飘带,绕过古民居,绕过古樟树,蜿蜒曲折地飘向千家万户,新农村就像童话一样魅力无比。
赣南新农村建设者们在改造村容村貌的规划和布局过程中,采取了结合地势、与自然和谐相依、保持古村落文化因素的审美改造原则。这一审美改造原则的运用,一方面使村容村貌快速发生变化,同时也保护了古村落的文化底蕴,能让村民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即时效果,提升了农民参加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另一方面这种局部改造又节省了新农村建设资金,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三、生态绿色的庭院经济——绿色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生态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村经济活力。赣南新农村建设者们在新农村建设的审美改造过程中,一方面以改造农民的居住条件,整治农村的居住环境,提升农村的观感效应为切入点,另一方面也积极激活农村的经济活力,提高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标。
赣南新农村建设者们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根据赣南的地域特色和传统农耕文化,认为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经济运行环境必须坚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并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和农村基础建设相得益彰。
赣南地处南方红色丘陵地带,红色的土壤,低矮的丘陵,温暖的气候,特别适宜脐橙的种植。在新农村建设中,赣南摸索出了一个切合农民实际的“庭院经济”模式,绿色生态经济在赣南新农村建设中展示出了无穷魅力。“一幢房、一果园、一拦猪、一口沼气池”的庭院生态经济模式在赣南古老的大地上,成了新农村新的审美视点;“房前,鱼塘相映,屋后,果园绵延”,展示出了赣南新农村新经济的画卷。
“如今的赣南,千山桔绿,万岭橙黄;云里摘茶,水中插秧;歌中收果,画中采桑;白鹭行行,紫燕双双……”赣南新农村建设正是适应了广大农民在新的审美需求情况下,发起的一场“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点燃了中国农民积蓄已久的新的审美创造潜质。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关键词:赣南乡村;乡村规划;乡村建设
赣州是江西省下属的一个地级市,俗称赣南,下辖二区二市十五县。新世纪之初,赣南人民秉承客家人求新图变、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展开了一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六、七年的新农村建设,昔日“陈旧破败,人去村空”的赣南农村,而今成了“群山环抱,碧水流淌,洁净的水泥路蜿蜒在村间。
一、古老客家民居文化意蕴的新呈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美
挖掘古老乡村的文化底蕴,彰显堙没的乡村文化意义,是赣南新农村建设中审美改造的首要原则。
赣南是客家人聚居之地,素有“客家摇篮”的美誉。客家先人们在南迁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特别是在住宅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围屋。但是散布在赣南广大乡村的客家围屋由于建筑年代久远,已失去了它当初的风采,古老围屋中的民居大部分已搬出,只剩少部分老年人留在围屋中居住。人气的缺失和管理的缺失,客家文化底蕴已堙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当地新农村建设者们通过调研,认为客家围屋虽然破旧,周围环境存在脏乱差的现状。但客家围屋承载了一个民系悠远宏博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座客家围屋都蕴涵着一段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理应将这些具有文化历史价值和独特地域风貌的建筑文化发扬光大,重新彰显其古老的审美底蕴。
二、舞动在阡陌间的灵动飘带——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美
“农村的建设规划与布局上应注重利用自然条件,结合地势,与自然和谐相宜。”是客家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村貌审美改造的原则。赣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市,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赣南客家村庄因其特殊地貌环境,形成了其独特的村落建筑群。首先,身处丘陵山区,客家先民一般都选择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居住,住宅大多依山势而建。其次,客家人特别喜欢樟树,在客家村落的房前屋后都种植有许多樟树,这些樟树历经几百上千年的风雨,已然成了古木,这些古樟树成了古老村落的一道亮丽风景。其三,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改善的客家村民,首先想到的是造房子,客家人讲究住宅的风水朝向,在过去缺少规划的年代,新建的民居像插花一样散播在古民居的周围。“有新房,无新貌”,“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很好地概括了赣南客家村落当时的现状。
面对客家村落的如此現状,该如何进行审美改造呢?
赣南新农村建设者们就势按照现有村落格局进行农村道路改造的审美原则,围绕整个村庄修建一条环村公路,然后再修建一条条连接线连联通各家各户。经过这样的审美原则改造,如今的赣南客家村落,远远望去,似条条舞动的飘带,绕过古民居,绕过古樟树,蜿蜒曲折地飘向千家万户,新农村就像童话一样魅力无比。
赣南新农村建设者们在改造村容村貌的规划和布局过程中,采取了结合地势、与自然和谐相依、保持古村落文化因素的审美改造原则。这一审美改造原则的运用,一方面使村容村貌快速发生变化,同时也保护了古村落的文化底蕴,能让村民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即时效果,提升了农民参加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另一方面这种局部改造又节省了新农村建设资金,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三、生态绿色的庭院经济——绿色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生态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村经济活力。赣南新农村建设者们在新农村建设的审美改造过程中,一方面以改造农民的居住条件,整治农村的居住环境,提升农村的观感效应为切入点,另一方面也积极激活农村的经济活力,提高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标。
赣南新农村建设者们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根据赣南的地域特色和传统农耕文化,认为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经济运行环境必须坚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并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和农村基础建设相得益彰。
赣南地处南方红色丘陵地带,红色的土壤,低矮的丘陵,温暖的气候,特别适宜脐橙的种植。在新农村建设中,赣南摸索出了一个切合农民实际的“庭院经济”模式,绿色生态经济在赣南新农村建设中展示出了无穷魅力。“一幢房、一果园、一拦猪、一口沼气池”的庭院生态经济模式在赣南古老的大地上,成了新农村新的审美视点;“房前,鱼塘相映,屋后,果园绵延”,展示出了赣南新农村新经济的画卷。
“如今的赣南,千山桔绿,万岭橙黄;云里摘茶,水中插秧;歌中收果,画中采桑;白鹭行行,紫燕双双……”赣南新农村建设正是适应了广大农民在新的审美需求情况下,发起的一场“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点燃了中国农民积蓄已久的新的审美创造潜质。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