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实例
前段时间,55岁的刘女士吃不下饭、腹胀、恶心、呕吐,她一直以为自己是肠胃不适,于是,去某地段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可诊疗几个星期,病情仍然未见好转。随后,她来到某三甲医院消化科,医生详细检查后,确诊为胆囊癌。原来刘女士的呕吐、吃不下饭,是由于胆囊肿瘤侵犯了胃窦和十二指肠,导致幽门梗阻所致。
事实上,临床上常有胆道恶性肿瘤患者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情况发生,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胃和胆囊同属消化器官,又都位于上腹部,受内脏神经支配,其临床表现极为相似,主要有上腹部腹胀不适、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症状。其次,很多胆道疾病,如果没有急性发作,其发病往往是一个慢性过程,症状时好时发,容易让人放松警惕。第三,发病诱因相似,都可能由饮食不当等引起。第四,很多情况下,胆道恶性肿瘤和消化系统疾病,两病可同时存在。
在临床上,胆道恶性肿瘤根据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胆囊癌和胆管癌,后者又可分为肝内胆管癌及肝外胆管癌,其中,胆囊癌是胆道最常见的恶性病变,主要是胆囊黏膜上皮腺体恶性增生所致。一般地说,胆道恶性肿瘤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也有一些“报警信号”:
1. 结石 黄疸 临床证实,有70%~80%的胆囊癌与胆结石有关,在欧美国家,胆囊癌合并结石者占70%~98%,国内为50%~96%。如果以前明确诊断为胆囊结石,近期症状发作频率和程度较以往有所加重,如以前没有黄疸,而现在有黄疸,要考虑胆囊结石掉入胆总管引起继发胆总管结石或癌变可能
2. 息肉 消瘦 胆囊息肉分为腺瘤样息肉、炎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及腺肌症。临床证实,胆囊腺瘤作为癌前病变,癌变风险最高。而无症状胆囊息肉若出现以下情况,可视为胆囊癌危险因素:直径超过1厘米的单个病变、息肉迅速增大及合并胆囊结石。特别是原来是胆囊息肉或慢性胆囊炎,近来症状加重,伴有消瘦、乏力,要考虑疾病恶变可能。此外,胆管癌与某些基础疾病,如肝内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胆道寄生虫(肝吸虫、华支睾吸虫感染)等有密切关系,大家也应高度警惕。
目前,胆道恶性肿瘤缺少有效的筛查指标,诊断主要依靠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磁共振(MRI)等影像学资料,联合相关肿瘤指标。因此,提高胆道恶性肿瘤早期检出率的关键是监测高危人群,如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萎缩性胆囊炎、肝内胆管结石等患者。一般地说,患有胆结石和胆囊息肉者,尤其是长期患病者,每年至少做一次B超检查,以期尽早发现胆道内病灶。若胆囊息肉病变小于1厘米、息肉多发、B超检查未见明显增大,则每6个月复查一次B超。
总之,胆道肿瘤高危人群,如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萎缩性胆囊炎等患者应定期去医院体检,这对预防和早期发现胆道肿瘤非常重要。
胆道恶性肿瘤预后很差!
胆道恶性肿瘤症状隐匿,早期发现成为难题,再加上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很差,尤其是胆囊癌,晚期患者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仅为2%~4%,而晚期肝门胆管癌术后5年生存率也仅为10%左右。
前段时间,55岁的刘女士吃不下饭、腹胀、恶心、呕吐,她一直以为自己是肠胃不适,于是,去某地段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可诊疗几个星期,病情仍然未见好转。随后,她来到某三甲医院消化科,医生详细检查后,确诊为胆囊癌。原来刘女士的呕吐、吃不下饭,是由于胆囊肿瘤侵犯了胃窦和十二指肠,导致幽门梗阻所致。
事实上,临床上常有胆道恶性肿瘤患者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情况发生,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胃和胆囊同属消化器官,又都位于上腹部,受内脏神经支配,其临床表现极为相似,主要有上腹部腹胀不适、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症状。其次,很多胆道疾病,如果没有急性发作,其发病往往是一个慢性过程,症状时好时发,容易让人放松警惕。第三,发病诱因相似,都可能由饮食不当等引起。第四,很多情况下,胆道恶性肿瘤和消化系统疾病,两病可同时存在。
在临床上,胆道恶性肿瘤根据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胆囊癌和胆管癌,后者又可分为肝内胆管癌及肝外胆管癌,其中,胆囊癌是胆道最常见的恶性病变,主要是胆囊黏膜上皮腺体恶性增生所致。一般地说,胆道恶性肿瘤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也有一些“报警信号”:
1. 结石 黄疸 临床证实,有70%~80%的胆囊癌与胆结石有关,在欧美国家,胆囊癌合并结石者占70%~98%,国内为50%~96%。如果以前明确诊断为胆囊结石,近期症状发作频率和程度较以往有所加重,如以前没有黄疸,而现在有黄疸,要考虑胆囊结石掉入胆总管引起继发胆总管结石或癌变可能
2. 息肉 消瘦 胆囊息肉分为腺瘤样息肉、炎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及腺肌症。临床证实,胆囊腺瘤作为癌前病变,癌变风险最高。而无症状胆囊息肉若出现以下情况,可视为胆囊癌危险因素:直径超过1厘米的单个病变、息肉迅速增大及合并胆囊结石。特别是原来是胆囊息肉或慢性胆囊炎,近来症状加重,伴有消瘦、乏力,要考虑疾病恶变可能。此外,胆管癌与某些基础疾病,如肝内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胆道寄生虫(肝吸虫、华支睾吸虫感染)等有密切关系,大家也应高度警惕。
目前,胆道恶性肿瘤缺少有效的筛查指标,诊断主要依靠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磁共振(MRI)等影像学资料,联合相关肿瘤指标。因此,提高胆道恶性肿瘤早期检出率的关键是监测高危人群,如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萎缩性胆囊炎、肝内胆管结石等患者。一般地说,患有胆结石和胆囊息肉者,尤其是长期患病者,每年至少做一次B超检查,以期尽早发现胆道内病灶。若胆囊息肉病变小于1厘米、息肉多发、B超检查未见明显增大,则每6个月复查一次B超。
总之,胆道肿瘤高危人群,如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萎缩性胆囊炎等患者应定期去医院体检,这对预防和早期发现胆道肿瘤非常重要。
胆道恶性肿瘤预后很差!
胆道恶性肿瘤症状隐匿,早期发现成为难题,再加上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很差,尤其是胆囊癌,晚期患者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仅为2%~4%,而晚期肝门胆管癌术后5年生存率也仅为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