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民俗旅游是基于这些文化特色而开发的一种新的旅游模式.乡村民俗旅游社区参与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同时传播传统特色文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动力,社区参与民俗旅游,不仅系统地将民族文化有效的传承,还可支撑民俗旅游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文化效益.
【机 构】
:
宁德师范学院,福建 宁德 352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俗旅游是基于这些文化特色而开发的一种新的旅游模式.乡村民俗旅游社区参与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同时传播传统特色文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动力,社区参与民俗旅游,不仅系统地将民族文化有效的传承,还可支撑民俗旅游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文化效益.
其他文献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视听体验等方法对新时代校园红歌实践活动进行探讨.校园是传播红色文化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通过红色经典传扬、红色故事传颂、红色旋律传唱,提升学生精神内化需要、提高学生精神内化能力、提供学生精神内化遵循,是红色基因世代传承的重要环节.校园红歌在发挥红色文化传播功能、实现红色文化传播价值的同时,面临着精神锻造平台有效性不足、思想实践角度针对性不够等现实情境.校园红歌活动要创设良好的精神内化环境,拓宽可行的精神内化路径,鼓起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增强迈进新征程的原动力.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与耕地安全压力涉及区域发展的基础性问题.构建城镇化与耕地安全压力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熵值组合赋权方法,借助Tapio脱钩模型,计算综合发展指数及脱钩指数.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安徽省城镇化与耕地安全压力呈现四种脱钩状态:强脱钩(占53.85%)、弱脱钩(占24.08%)、扩张连接(占7.69%)、扩张负脱钩(占15.38%).在2004—2008年间脱钩状态波动变化,2009—2014年多为强脱钩状态,2015—2018年脱钩状态波动变化,近年来的状态主要由耕地数量安全压力的上升与
从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的视角入手,结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特点,设计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借鉴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借鉴其理念和方法构建学生满意度指标体系,从学生满意度、学习预期、学习成果、学习价值、学习经验积累以及课堂黏性六个层面分析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质量.初步构建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提供评分标准和方法,以期为广大高校旅游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参考,进一步科学设计课堂多媒体教学模式,从而推进高校旅游教学质量的改善与提高.
目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低碳模式逐渐涉及各行各业的发展,并产生深远影响.立足于体育经济的视角,了解低碳行业发展,构建体育经济与低碳发展的相关性,证明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满足体育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值得关注.
在英语语言学习中,测评是确保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通过对语言测评的定期性诊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优缺点,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对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在诊断性语言测评发展下,高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可以结合信息互联网技术来实现写作目标任务,利用精准的数据诊断判断,学生在阶段学习中的英语写作水平,教师通过数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此构建更高质量的英语教学课堂,真正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基于慕课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改革设计是教学发展的重要方法.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激活慕课视角,在该视角下构建慕课视频学习蓝图,对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说明.利用慕课视频改善教师教学方式,对教学时间进行细化处理,并对师生之间有效互动进行设计.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教学改革设计可提高学生课程掌握能力,最高可达到85%,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
将信息素养类课程分为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融合课三个层次,以明确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信息管理与评价、信息交流与传播、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综合应用为基本内容,从章节(模块)、主要内容、实现方式出发,建立几类课程的具体设计和实践方法.
优质的社区公共景观设计能使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并为居民带来更多的居住便利,以及居住质量的提升.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为社区公共景观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下的社区公共景观能够有现代化的技术支撑及互联网的信息支持.以智慧城市的特点为切入点,纠正当代社区公共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以智慧城市的思维重构社区公共景观的设计.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智慧教学平台的发展,线上和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流态势.经济法课程是高校法学类和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特别注重理论应用到实际.基于智慧教学平台开展经济法课程混合式教学,有助于实现经济法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将课程跃升至深度探究、思辩、互动与实践的新高度,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主要方法.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构建好思想政治理论体系课程结构,在课堂教学中,懂得利用课堂教育资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成果,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之上,增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组成科学可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结构,形成以必修课程为主,选修课和专题讲座为辅助的新型课程体系框架结构,同时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