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唐朝,白居易就响亮地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论,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要贴近生活,表现生活,紧扣时代脉搏,从生活与时代中获得真切的体验,抒写独特的感悟,张扬个性,才能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美文。
一、反思:学生习作为什么要贴近生活
1.践行课程标准的需要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目标中都提出习作要贴近生活的要求,“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这些要求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既提出明确的要求,也指明了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方向,因此,贴近生活是践行语文课程标准客观需要。
2.表达真情实感的需要
表达真情实感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学生习作富有感染力的必要前提。目前不少学生习作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习作贴近生活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习作的活水之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对时代的真实感受,从而使习作充满真情实感,容易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3.抒写学生心声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具体体现在习作中要抒写学生真实心声,而不是“为赋作文强说愁”。习作贴近生活将使学生在观察生活中获得丰富的素材,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真切体验,进而产生强烈的表达诉求,抒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心声,彰显学生情感个性与思维,使习作充满情思与理趣。
二、探寻:習作如何贴近生活充满真情
1.关注生活,积累真情实感素材
小学生习作正处于积累阶段,缺乏必要的习作素材,生活经验也不丰富。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细致观察生活,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获取真情实感的源泉。
首先,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小学生初步观察生活时缺乏经验,往往走马观花,不全面,不细致。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习作的一般规律,引导小学生有目的、有序观察生活,在全面观察中丰富情感积淀;其次,引导小学生关注细节。一点水可见大海,一件小事往往能够折射出大道理,蕴含着较丰富的情感。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关注生活细节,从细节中获得感动,细化到一个挥手,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第三,关注社会热点。习作要写出真情实感,必须要紧扣时代脉搏,关注民生,将习作与时代紧密结合起来,真实反映生活,产生强烈震撼力,达到以情怡情效果。
例如《我的爸爸》这篇习作,为了帮助学生获得素材,写出真情实感,我要求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爸爸”。首先,对自己的爸爸进行细致的观察,包括爸爸的相貌、身高以及独特的特征;其次,细致地了解自己的爸爸,包括爸爸的爱好、习惯、性格、职业等;第三,对爸爸进行“聚焦”观察,包括对爸爸一日表现、一周表现进行集中观察;最后,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这样学生就能够了解更多的“爸爸”,从“我的爸爸”延展到“爸爸”,从而不仅表达出对自己爸爸的真情实感,也传达出对天下所有“爸爸”的共同情感,做到素材丰富,情感真挚。
2.参与实践,写出学生生活体验
实践出真知,真情实感也蕴藏在实践体验中。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学生生活体验,促使学生不断思考生活,反思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实践活动要服务于学生习作。基于习作的实践活动形式不限,可以是专题活动,结合学校传统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等,这些活动持续时间长,参与对象多,内容相对丰富,容易带给学生丰富体验,丰富学生情感,进而诉求于习作;可以是校外实践活动,如植树节、志愿者活动、学雷锋活动等,这些活动突破空间限制,走向更为广阔天地,接触世界更加丰富,容易使学生在实践中陶冶情操,写出真情实感的作品;可以是参观实践活动,如参观名人故居、红色文化等,获得较为全面感受,拓展小学生情感世界。
例如《最让我敬佩的人》这篇习作,为了丰富小学生习作视野,我提前一周组织学生开展了“寻访最敬佩的人”生活实践活动,学生寻访形式不限,可以选择家庭范围,以家庭成员为对象;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可以是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寻找陌生群体;也可以通过寻访活动、查阅书籍与史料等,寻找历史长河中最让我敬
佩的人。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提升了小学生社会适应性,在实践中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增进学生对“最敬佩的人”的了解,促进学生与描写对象的互动,从而写出真情实感。
3.勤于动笔,善于记录生活感受
习作充满真情实感既要从内容上着力,又要巧妙地借助作用形式,通过生活化形式更好地表达学生的真实情感。提升习作情感因素,使习作洋溢着真情实感,作文形式的生活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生活日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习惯,将生活中观察到的内容转化为文字,通过常态化练笔,不断丰富小学生素材积累与情感世界,逐步提升小学生表现生活、抒写情感的能力,使日记成为小学生习作的阶梯。如以动物为对象的半命题作文《可爱的……》,我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就采用生活日记形式,提前两周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通过两个星期日记,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也促进学生对所写对象的了解,增进情感,写出真情实感的美文。
生活书信。书信是一种传统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尽管书信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是电子书信、微书信仍然广泛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信方式进行练笔,例如写E-mail,坚持定期地写电子书信。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在学生同意前提下,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激发学生兴趣。
演讲书稿。小学生充满热情,喜欢表现自我,演讲、竞赛等是学生全面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师要借助演讲书稿,包括演讲稿、征文活动等,激励小学生参与演讲、参与征文比赛的积极性,将学生平时生活中充满真情实感的演讲稿、文章等形成文稿,鼓励学生投稿,促使学生积极地观察生活,及时表达对生活的感悟等,培养学生植根于生活、书写真情实感的写作指向。
总之,生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拥有取之不尽的习作素材,也是学生习作真情实感的不竭源泉。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习作的引路人,将学生指引到广阔的生活海洋中,激发小学生抒写生活感悟的激情,帮助小学生打开情感闸门,小学生必能用丰富的生活素材为经、以真情实感为纬,创造出一篇篇洋溢着真情实感的美文,在享受习作中享受生活,创造生活。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第四实验小学(362200)
一、反思:学生习作为什么要贴近生活
1.践行课程标准的需要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目标中都提出习作要贴近生活的要求,“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这些要求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既提出明确的要求,也指明了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方向,因此,贴近生活是践行语文课程标准客观需要。
2.表达真情实感的需要
表达真情实感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学生习作富有感染力的必要前提。目前不少学生习作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习作贴近生活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习作的活水之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对时代的真实感受,从而使习作充满真情实感,容易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3.抒写学生心声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具体体现在习作中要抒写学生真实心声,而不是“为赋作文强说愁”。习作贴近生活将使学生在观察生活中获得丰富的素材,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真切体验,进而产生强烈的表达诉求,抒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心声,彰显学生情感个性与思维,使习作充满情思与理趣。
二、探寻:習作如何贴近生活充满真情
1.关注生活,积累真情实感素材
小学生习作正处于积累阶段,缺乏必要的习作素材,生活经验也不丰富。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细致观察生活,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获取真情实感的源泉。
首先,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小学生初步观察生活时缺乏经验,往往走马观花,不全面,不细致。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习作的一般规律,引导小学生有目的、有序观察生活,在全面观察中丰富情感积淀;其次,引导小学生关注细节。一点水可见大海,一件小事往往能够折射出大道理,蕴含着较丰富的情感。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关注生活细节,从细节中获得感动,细化到一个挥手,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第三,关注社会热点。习作要写出真情实感,必须要紧扣时代脉搏,关注民生,将习作与时代紧密结合起来,真实反映生活,产生强烈震撼力,达到以情怡情效果。
例如《我的爸爸》这篇习作,为了帮助学生获得素材,写出真情实感,我要求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爸爸”。首先,对自己的爸爸进行细致的观察,包括爸爸的相貌、身高以及独特的特征;其次,细致地了解自己的爸爸,包括爸爸的爱好、习惯、性格、职业等;第三,对爸爸进行“聚焦”观察,包括对爸爸一日表现、一周表现进行集中观察;最后,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这样学生就能够了解更多的“爸爸”,从“我的爸爸”延展到“爸爸”,从而不仅表达出对自己爸爸的真情实感,也传达出对天下所有“爸爸”的共同情感,做到素材丰富,情感真挚。
2.参与实践,写出学生生活体验
实践出真知,真情实感也蕴藏在实践体验中。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学生生活体验,促使学生不断思考生活,反思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实践活动要服务于学生习作。基于习作的实践活动形式不限,可以是专题活动,结合学校传统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等,这些活动持续时间长,参与对象多,内容相对丰富,容易带给学生丰富体验,丰富学生情感,进而诉求于习作;可以是校外实践活动,如植树节、志愿者活动、学雷锋活动等,这些活动突破空间限制,走向更为广阔天地,接触世界更加丰富,容易使学生在实践中陶冶情操,写出真情实感的作品;可以是参观实践活动,如参观名人故居、红色文化等,获得较为全面感受,拓展小学生情感世界。
例如《最让我敬佩的人》这篇习作,为了丰富小学生习作视野,我提前一周组织学生开展了“寻访最敬佩的人”生活实践活动,学生寻访形式不限,可以选择家庭范围,以家庭成员为对象;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可以是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寻找陌生群体;也可以通过寻访活动、查阅书籍与史料等,寻找历史长河中最让我敬
佩的人。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提升了小学生社会适应性,在实践中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增进学生对“最敬佩的人”的了解,促进学生与描写对象的互动,从而写出真情实感。
3.勤于动笔,善于记录生活感受
习作充满真情实感既要从内容上着力,又要巧妙地借助作用形式,通过生活化形式更好地表达学生的真实情感。提升习作情感因素,使习作洋溢着真情实感,作文形式的生活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生活日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习惯,将生活中观察到的内容转化为文字,通过常态化练笔,不断丰富小学生素材积累与情感世界,逐步提升小学生表现生活、抒写情感的能力,使日记成为小学生习作的阶梯。如以动物为对象的半命题作文《可爱的……》,我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就采用生活日记形式,提前两周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通过两个星期日记,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也促进学生对所写对象的了解,增进情感,写出真情实感的美文。
生活书信。书信是一种传统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尽管书信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是电子书信、微书信仍然广泛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信方式进行练笔,例如写E-mail,坚持定期地写电子书信。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在学生同意前提下,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激发学生兴趣。
演讲书稿。小学生充满热情,喜欢表现自我,演讲、竞赛等是学生全面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师要借助演讲书稿,包括演讲稿、征文活动等,激励小学生参与演讲、参与征文比赛的积极性,将学生平时生活中充满真情实感的演讲稿、文章等形成文稿,鼓励学生投稿,促使学生积极地观察生活,及时表达对生活的感悟等,培养学生植根于生活、书写真情实感的写作指向。
总之,生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拥有取之不尽的习作素材,也是学生习作真情实感的不竭源泉。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习作的引路人,将学生指引到广阔的生活海洋中,激发小学生抒写生活感悟的激情,帮助小学生打开情感闸门,小学生必能用丰富的生活素材为经、以真情实感为纬,创造出一篇篇洋溢着真情实感的美文,在享受习作中享受生活,创造生活。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第四实验小学(36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