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玥玥小编:央视神仙纪录片又来啦!纪录片《书简阅中国》刚播完,就喜提豆瓣9.3的评分,网友直呼“老师这样讲历史,我考满分”!小编只想说,央视综艺简直是纪录片的天花板,《书简阅中国》虽然只有短短六集,却向观众展示了30个故事,30封信札:每一集都以短剧的形式,从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生离死别与爱恨情仇、义结金兰与断袍割席、时代先驱与人生智慧、家庭教育与家风建设、为国尽忠与舍身成仁六个维度展开叙述,横跨了数千年的中国古代史。你是不是以为这样的历史纪录片会很枯燥?NO!《书简阅中国》运用了很多现代化的叙事手法,新颖且有趣,让年轻人也很“上头”,比如,用游戏界面向观众介绍古时士兵的升职之路;用微信聊天对话框展示文人之间互相请教诗词的情景;甚至有分格漫画,趣聊古人……总之,全集追下来,小编在不知不觉中,收获了满满当当的历史素材!想要提升古文素养,这部纪录片素粉们可千万别错过啦!
素材扫描
嗨!你有一封信,请查收
素材关键词:普通人也能书写历史
出门打战,缺钱没有衣服怎么办?答案是——写信!1975年12月,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4号墓。这是一座战国晚期的秦墓,其中出土了两件木牍—— 一件是秦军士兵惊寄给兄长衷的一封信;另外一件是惊和他的兄弟黑夫一起写给衷的信。这两封信件,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家信实物。第一集短剧《出门打仗缺钱咋办?急!在线等!》就向我们展示了木牍的内容。惊和黑夫写信给兄长希望母亲寄来钱和夏衣,并且询问从军给家里争得的爵位有没有兑现,然后交代自己将要去淮阳。公元前223年,在统一六国的道路上,秦王嬴政遭遇重大挫折,王翦率领60万秦军进攻淮阳,而黑夫和惊所参加的,正是这场秦灭楚的战争,只是此后,黑夫与惊都没了讯息。这两件木牍是在兄长衷的墓里找到的,可见他极为重视弟弟的来信。史学家推测,黑夫和惊应该是战死在沙场之上了,但欣慰的是,他们所获得的爵位依旧有效,让家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牍文片段
黑夫等直佐淮阳,攻反城久,伤未可智(知)也,愿母遗黑夫用勿少。书到皆为报,报必言相家爵来未来,告黑夫其未来状。闻王得苟得(转背面)毋恙也?辞相家爵不也?书衣之南军毋不也?
历史小知识
黑夫问家里要衣服,不禁让人产生疑问,难道秦军的衣物不是统一发放的吗?在秦始皇兵马俑中,有数千兵卒,他们身上穿着的是统一的铠甲和鞋履;据秦时的法律文书记载,铠甲和外衣确实是统一发放的。但是,外衣里的贴身衣服呢?《诗经·秦风》中,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名句,在春秋战国时期,“袍”就是贴身衣物的意思,根据秦国的律法,内衣需要士兵自备。
更多同类型精彩剧情:汉朝边塞小吏的书信、“丝绸之路”上跨国商人的书信等
适用话题 渺小与伟大;平凡;小人物
素材关键词:友谊的“小红花”
在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着清康熙皇帝批复的奏折,“知道了”是“出镜率”最高的句子。在众多“知道了”中,有一个最为别致——三个字的右上角有一朵朱笔画的小红花,这小红花的深处,隐藏着一个帝王内心深处最深沉的友情。“得疥疮的时候,不适合吃药,如果毒气侵入体内有恶化成麻风病的危险……”这样的叮嘱,出现在康熙皇帝写给发小曹寅的密折中。曹寅,正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32岁那年,曹寅被康熙皇帝派往江南,掌管苏州织造局,两年后调任江宁织造局。曹寅到江宁织造局就任后,君臣二人一直密折往來,心情好的时候,童心大起的皇帝陛下会在“知道了”的边上画一朵小红花,这是他给曹寅的“专属福利”,清朝历296年,仅此一位大臣享有此等福利。康熙皇帝59岁这年,曹寅患上风寒,又恶化为疟疾,他的内兄李煦给康熙上密折,说了曹寅的病情。康熙皇帝看了密折心急如焚,命人将批复的密折和救命的药火速送往江宁。然而,药还没送到曹寅就去世了。人生路漫漫,有一个挚友,一个知己,不枉此生。
密折摘录
尔奏得好,今欲赐治疟疾的药,恐迟延,所以赐驿马星夜赶去。但疟疾若未转泻痢,还无妨,若转了病,此药用不得。……金鸡纳霜专治疟疾,用二钱,末,酒调服……可以除根。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须要认真。万嘱!万嘱!万嘱!万嘱!
历史小知识
堂堂一代帝王,为什么会有如此一段友谊呢?清代,皇室及其王族的孩子一出生便会离开母亲,交由嬷嬷(乳母)抚养,孩子与嬷嬷的关系比生母都要亲近,而曹寅的母亲正是康熙皇帝的乳母之一。也因为这层关系,康熙皇帝和曹寅是名副其实的发小,曹寅聪慧好学,孩提时期曹寅给康熙皇帝当伴读,少年时代担任带刀一等御前侍卫伴随康熙皇帝左右。帝王身处权力的顶峰,信任之人少之又少,朋友就更难得了。而曹寅对于康熙而言,不仅是朋友,还是心腹。
更多同类型精彩剧情:白居易元稹来往书信、顾贞观20年救友、嵇康致山涛绝交书等
适用话题 友谊;信任;人生
素材关键词:女性主义的先驱
李贽是出了名的“狂人”,他批判儒家礼教,主张人人平等,在当时,他的观点显得有些与社会格格不入。公元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54岁的李贽在湖北麻城的一间佛寺开堂讲学。他竟然公然剪去了长发,而且招收的学生不限男女,前来修学的人当中,就有一位名叫梅澹然的寡妇。此事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不亚于一场地震。中国古代的女性,生活非常不易,明清时期尤甚,明代士绅家的女子7岁以后就不得与男性同桌吃饭。然而,李贽并不推崇女性的“贤良”和“妇德”,他认为,倘若一个女子,乐于听到正论,乐于学习,恐怕当今世上的男子见了都该羞愧难当。在那个年代,他一直为女性争取与男性同等的地位。他欣赏梅澹然,甚至称呼她为“澹然师”,两人顶着巨大的压力,研讨学问、往来通信。遗憾的是,李贽的理论,不被其他人所接受。公元1601年,李贽讲学的佛寺遭人纵火,毁于一旦。他本人也以“勾引士人妻女,入庵讲法”这种莫须有的罪名,被关进大牢。在一个早春的清晨,李贽用一把剃刀结束了生命。至于梅澹然,这个逆流而上的奇女子,史书记载了她最后的结局:遭谤而死。李贽的思想点亮了未来,但也让他遭受了非人的磨难,作为超越时代的人,一封封书信留存了李贽的思想。这些书信,没有被历史长河淹没,而是立成了一道丰碑。 书信片段
短见者只见得百年之内,或近而子孙,又近而一身而已;远见则超于形骸之外,出乎死生之表,极千百千万亿劫不可算数譬喻之域是已。
历史小知识
“人们将女人关在厨房或者闺房内,却惊奇于她的视野有限,人们折断了她的翅膀,却哀叹她不会飞翔。”法国女权运动先驱波伏娃在她的著作《第二性》中形容了女性的困境。在波伏娃之前400年,16世纪的中国明代,李贽竟然与她的观点不谋而合,写下了这句“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必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对封建传统观念进行了批判,提倡男女平等、反对歧视妇女。
更多同类型精彩剧情:袁枚顺遂孩子天性、单亲母亲顾若璞致弟信等
适用话题 友谊;信任;人生
素材关键词:退一步海阔天空
三国时期,得荆州者,方能制霸天下。公元218年,在吴国夺取荆州的关键时刻,前线军营却发生了一起骚动,肇事者竟然是吴王孙权的堂弟孙皎。孙皎骁勇善战,是孙权非常倚重的军事人才,但是孙皎有个缺点:心胸不够开阔。在军营,他并不喜欢外姓将领,很多外姓的将领也不愿与他合作。甘宁勇猛好战,但孙皎总是因为一些琐事与他发生争执。在一次酒宴上,孙皎出言不逊侮辱甘宁,甘宁愤怒不服,他认为,同为人臣,大家应该是平等的,而孙皎却觉得自己是孙权的堂弟就高人一等,两人的矛盾也因此一触即发。此事闹到了孙权那里,他写信教导了堂弟,看到兄长的信,孙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任性,他立即上书认错,与甘宁放下干戈,结为好友。第二年,东吴大军平定荆州,在一场重大的战役中,甘宁和孙皎同为后援部队,二人合作无间,立下大功。古时,宗族里大家长的垂范作用对于家族而言至关重要,孙权凭借不偏不倚的行事作风,矫正了孙家后辈的骄横任性,立下了孙氏公正无私的家风,吴国也得以成为东汉末年三国中,存续时间最长的政权。
书信片段
吾亲之者,非私之也。我亲爱之,卿疏憎之。卿所为每与吾违,其可久乎?夫居敬而行简,可以临民;爱人多容,可以得众。二者尚不能知,安可董督在远,御寇济难乎?
历史小知识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曹操提出“唯才是举”,刘备为求贤三顾茅庐,三国开创者中,孙权难道在人才建设方面就薄弱吗?其实,孙权在识人和用人方面,并不逊色于曹操和刘备。吴国能立足于天下,离不开孙权举贤任能的胸怀。当宗亲兄弟与外姓部下发生矛盾时,孙权始终秉承公正,兼容大度。退一步,不仅是海阔天空,更能网罗人心。也正因如此,孙权的部下才会对他忠诚不贰。
更多同类型精彩剧情:刘邦临终信汉朝兴起读书之风气、东汉名将马援劝侄信等
适用话题 友谊;信任;人生
素材关键词:丈夫何处不为家
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朝政腐败,内忧外患日益严重。抗倭将领以戚继光最为后世传颂,很多人不知道,戚继光的一位前辈任环,并非武将出身,却在艰难时刻挺身而出。他就是曾历任苏州府同知、兵备佥事与苏淞兵备道副总兵的任环,率领军民奋起抗击倭寇,保境护民,竭尽全力,立下不朽的功勋。公元1553年,任环与倭寇在上海展开激战,他一马当先,振奋士气,倭寇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明军,瞬间气馁,纷纷逃窜。任环带着士兵乘胜追击,和倭寇近身搏战,在这场战役中身负重伤。儿子派人前去问候,接连不断地发去信件,希望他回苏州养伤,但任环回信拒绝,并与家人诀别。1558年,同倭寇作战的第六年,任环旧伤复发,英年早逝,年仅40岁。不过,与倭寇战斗在中华大地上没有断绝,任环的兄弟和儿子追随戚继光和俞大猷等名将,继承任环未竟的事业。一介书生任环,最好地诠释了大丈夫的概念。他的一生正如他在前线写的诗句:“昔年走马阴山道,今日驱兵沧海涯。三尺龙泉书万丈,丈夫何处不为家。”
书信片段
汝母前只可以此言告知,不必多语。儿辈莫晓,人生自有定数,恶滋味也,常有受用处,苦海中未必不是极乐国也。读书孝亲,毋殆父母之忧,便是长聚首,亦奚必一堂哉。
历史小知识
书生的形象总是英俊倜傥的,据史书记载,青年时代的任环身材高壮,又生得英俊,肤色白净,在家乡素有“白面郎君”之称。那如此“白面郎君”真的不如武将吗?其实,任环自小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少年时代又拜师学武。为了磨炼毅力,锻炼体魄,任环常随师父跋山涉水,去家乡附近的太行山深处旅行,广交朋友,还练出一身武艺。
更多同类型精彩剧情:林则徐托付魏延撰写《海国图志》、文天祥致义子信等
适用话题 友谊;信任;人生
素材运用
这样用历史,满分不用愁
主题:凡人·小人物,大历史
在通讯落后的古代,书信是联系亲人与游子的最主要纽带。文字或直白,或细腻,或粗糙,或温婉,而在它展开的方寸之间,不变的是那一腔赤诚。在历史长河中,一些小人物无碑无传,但他们的文字却在冥冥之中成为自己的传奇、历史的注解。
主题:友谊·再大的风,我都去接你
千金易得,知己难寻,友情可以说是人世间最纯粹的情感之一。友情可以是成全,嵇康和山涛看似绝交,实则却是相互照料;友情可以是惺惺相惜,白居易和元稹已经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友情可以是包容,司马光和王安石虽然政见不同,但彼此始终心怀尊敬。
主题:家国·留取丹心照汗青
国家曾经蒙受的耻辱能够遗忘吗?有的人可以在一时的安逸中偷生,而有的人为了信念一路奋战、慷慨赴死。岳飞挺身而出,精忠报国;文天祥不忘初心,忠于理想;一介书生任环抗倭护民,向大家诠释了何为“大丈夫”;林则徐饱受磨难,不改忧国忧民;陈京莹坚持到最后一刻,死而后已……这些前仆后继的脊梁,始终在为中华之崛起一路奋战,至死不渝,方有如今历经磨难却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
(摘自“央视官网”“豆瓣网”)
央视评:有人情味儿的历史、跨时代的共鸣
《书简阅中国》并未按照人物的历史知名度甄选故事案例,上至功劳盖世的帝王将相,下至默默无闻的寻常百姓,选题入围的核心依据,是故事本身是否能夠产生跨时代的共鸣效应。从花二十年时间营救朋友的顾贞观,到重视家族垂范教育的孙权,这是中国人的仁爱之心;从倡导因材施教的袁枚,到女性主义的先驱李贽,这是中国人的智慧之眼;从急流勇退的范蠡,到广陵绝响的嵇康,这是中国人的洒脱之躯;从丈夫何处不为家的任环,到愿得此生长报国的陈京莹,这是中国人的胆识之魄;从单亲育儿的顾若璞,到决定不再吃“没文化”之亏的刘邦,这是中国人的自强不息。这些人物和事迹,不仅具有与当下共情的人文价值,也证明了中国文化亘古不变的多元性、包容性和连续性。
素材扫描
嗨!你有一封信,请查收
素材关键词:普通人也能书写历史
出门打战,缺钱没有衣服怎么办?答案是——写信!1975年12月,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4号墓。这是一座战国晚期的秦墓,其中出土了两件木牍—— 一件是秦军士兵惊寄给兄长衷的一封信;另外一件是惊和他的兄弟黑夫一起写给衷的信。这两封信件,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家信实物。第一集短剧《出门打仗缺钱咋办?急!在线等!》就向我们展示了木牍的内容。惊和黑夫写信给兄长希望母亲寄来钱和夏衣,并且询问从军给家里争得的爵位有没有兑现,然后交代自己将要去淮阳。公元前223年,在统一六国的道路上,秦王嬴政遭遇重大挫折,王翦率领60万秦军进攻淮阳,而黑夫和惊所参加的,正是这场秦灭楚的战争,只是此后,黑夫与惊都没了讯息。这两件木牍是在兄长衷的墓里找到的,可见他极为重视弟弟的来信。史学家推测,黑夫和惊应该是战死在沙场之上了,但欣慰的是,他们所获得的爵位依旧有效,让家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牍文片段
黑夫等直佐淮阳,攻反城久,伤未可智(知)也,愿母遗黑夫用勿少。书到皆为报,报必言相家爵来未来,告黑夫其未来状。闻王得苟得(转背面)毋恙也?辞相家爵不也?书衣之南军毋不也?
历史小知识
黑夫问家里要衣服,不禁让人产生疑问,难道秦军的衣物不是统一发放的吗?在秦始皇兵马俑中,有数千兵卒,他们身上穿着的是统一的铠甲和鞋履;据秦时的法律文书记载,铠甲和外衣确实是统一发放的。但是,外衣里的贴身衣服呢?《诗经·秦风》中,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名句,在春秋战国时期,“袍”就是贴身衣物的意思,根据秦国的律法,内衣需要士兵自备。
更多同类型精彩剧情:汉朝边塞小吏的书信、“丝绸之路”上跨国商人的书信等
适用话题 渺小与伟大;平凡;小人物
素材关键词:友谊的“小红花”
在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着清康熙皇帝批复的奏折,“知道了”是“出镜率”最高的句子。在众多“知道了”中,有一个最为别致——三个字的右上角有一朵朱笔画的小红花,这小红花的深处,隐藏着一个帝王内心深处最深沉的友情。“得疥疮的时候,不适合吃药,如果毒气侵入体内有恶化成麻风病的危险……”这样的叮嘱,出现在康熙皇帝写给发小曹寅的密折中。曹寅,正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32岁那年,曹寅被康熙皇帝派往江南,掌管苏州织造局,两年后调任江宁织造局。曹寅到江宁织造局就任后,君臣二人一直密折往來,心情好的时候,童心大起的皇帝陛下会在“知道了”的边上画一朵小红花,这是他给曹寅的“专属福利”,清朝历296年,仅此一位大臣享有此等福利。康熙皇帝59岁这年,曹寅患上风寒,又恶化为疟疾,他的内兄李煦给康熙上密折,说了曹寅的病情。康熙皇帝看了密折心急如焚,命人将批复的密折和救命的药火速送往江宁。然而,药还没送到曹寅就去世了。人生路漫漫,有一个挚友,一个知己,不枉此生。
密折摘录
尔奏得好,今欲赐治疟疾的药,恐迟延,所以赐驿马星夜赶去。但疟疾若未转泻痢,还无妨,若转了病,此药用不得。……金鸡纳霜专治疟疾,用二钱,末,酒调服……可以除根。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须要认真。万嘱!万嘱!万嘱!万嘱!
历史小知识
堂堂一代帝王,为什么会有如此一段友谊呢?清代,皇室及其王族的孩子一出生便会离开母亲,交由嬷嬷(乳母)抚养,孩子与嬷嬷的关系比生母都要亲近,而曹寅的母亲正是康熙皇帝的乳母之一。也因为这层关系,康熙皇帝和曹寅是名副其实的发小,曹寅聪慧好学,孩提时期曹寅给康熙皇帝当伴读,少年时代担任带刀一等御前侍卫伴随康熙皇帝左右。帝王身处权力的顶峰,信任之人少之又少,朋友就更难得了。而曹寅对于康熙而言,不仅是朋友,还是心腹。
更多同类型精彩剧情:白居易元稹来往书信、顾贞观20年救友、嵇康致山涛绝交书等
适用话题 友谊;信任;人生
素材关键词:女性主义的先驱
李贽是出了名的“狂人”,他批判儒家礼教,主张人人平等,在当时,他的观点显得有些与社会格格不入。公元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54岁的李贽在湖北麻城的一间佛寺开堂讲学。他竟然公然剪去了长发,而且招收的学生不限男女,前来修学的人当中,就有一位名叫梅澹然的寡妇。此事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不亚于一场地震。中国古代的女性,生活非常不易,明清时期尤甚,明代士绅家的女子7岁以后就不得与男性同桌吃饭。然而,李贽并不推崇女性的“贤良”和“妇德”,他认为,倘若一个女子,乐于听到正论,乐于学习,恐怕当今世上的男子见了都该羞愧难当。在那个年代,他一直为女性争取与男性同等的地位。他欣赏梅澹然,甚至称呼她为“澹然师”,两人顶着巨大的压力,研讨学问、往来通信。遗憾的是,李贽的理论,不被其他人所接受。公元1601年,李贽讲学的佛寺遭人纵火,毁于一旦。他本人也以“勾引士人妻女,入庵讲法”这种莫须有的罪名,被关进大牢。在一个早春的清晨,李贽用一把剃刀结束了生命。至于梅澹然,这个逆流而上的奇女子,史书记载了她最后的结局:遭谤而死。李贽的思想点亮了未来,但也让他遭受了非人的磨难,作为超越时代的人,一封封书信留存了李贽的思想。这些书信,没有被历史长河淹没,而是立成了一道丰碑。 书信片段
短见者只见得百年之内,或近而子孙,又近而一身而已;远见则超于形骸之外,出乎死生之表,极千百千万亿劫不可算数譬喻之域是已。
历史小知识
“人们将女人关在厨房或者闺房内,却惊奇于她的视野有限,人们折断了她的翅膀,却哀叹她不会飞翔。”法国女权运动先驱波伏娃在她的著作《第二性》中形容了女性的困境。在波伏娃之前400年,16世纪的中国明代,李贽竟然与她的观点不谋而合,写下了这句“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必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对封建传统观念进行了批判,提倡男女平等、反对歧视妇女。
更多同类型精彩剧情:袁枚顺遂孩子天性、单亲母亲顾若璞致弟信等
适用话题 友谊;信任;人生
素材关键词:退一步海阔天空
三国时期,得荆州者,方能制霸天下。公元218年,在吴国夺取荆州的关键时刻,前线军营却发生了一起骚动,肇事者竟然是吴王孙权的堂弟孙皎。孙皎骁勇善战,是孙权非常倚重的军事人才,但是孙皎有个缺点:心胸不够开阔。在军营,他并不喜欢外姓将领,很多外姓的将领也不愿与他合作。甘宁勇猛好战,但孙皎总是因为一些琐事与他发生争执。在一次酒宴上,孙皎出言不逊侮辱甘宁,甘宁愤怒不服,他认为,同为人臣,大家应该是平等的,而孙皎却觉得自己是孙权的堂弟就高人一等,两人的矛盾也因此一触即发。此事闹到了孙权那里,他写信教导了堂弟,看到兄长的信,孙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任性,他立即上书认错,与甘宁放下干戈,结为好友。第二年,东吴大军平定荆州,在一场重大的战役中,甘宁和孙皎同为后援部队,二人合作无间,立下大功。古时,宗族里大家长的垂范作用对于家族而言至关重要,孙权凭借不偏不倚的行事作风,矫正了孙家后辈的骄横任性,立下了孙氏公正无私的家风,吴国也得以成为东汉末年三国中,存续时间最长的政权。
书信片段
吾亲之者,非私之也。我亲爱之,卿疏憎之。卿所为每与吾违,其可久乎?夫居敬而行简,可以临民;爱人多容,可以得众。二者尚不能知,安可董督在远,御寇济难乎?
历史小知识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曹操提出“唯才是举”,刘备为求贤三顾茅庐,三国开创者中,孙权难道在人才建设方面就薄弱吗?其实,孙权在识人和用人方面,并不逊色于曹操和刘备。吴国能立足于天下,离不开孙权举贤任能的胸怀。当宗亲兄弟与外姓部下发生矛盾时,孙权始终秉承公正,兼容大度。退一步,不仅是海阔天空,更能网罗人心。也正因如此,孙权的部下才会对他忠诚不贰。
更多同类型精彩剧情:刘邦临终信汉朝兴起读书之风气、东汉名将马援劝侄信等
适用话题 友谊;信任;人生
素材关键词:丈夫何处不为家
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朝政腐败,内忧外患日益严重。抗倭将领以戚继光最为后世传颂,很多人不知道,戚继光的一位前辈任环,并非武将出身,却在艰难时刻挺身而出。他就是曾历任苏州府同知、兵备佥事与苏淞兵备道副总兵的任环,率领军民奋起抗击倭寇,保境护民,竭尽全力,立下不朽的功勋。公元1553年,任环与倭寇在上海展开激战,他一马当先,振奋士气,倭寇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明军,瞬间气馁,纷纷逃窜。任环带着士兵乘胜追击,和倭寇近身搏战,在这场战役中身负重伤。儿子派人前去问候,接连不断地发去信件,希望他回苏州养伤,但任环回信拒绝,并与家人诀别。1558年,同倭寇作战的第六年,任环旧伤复发,英年早逝,年仅40岁。不过,与倭寇战斗在中华大地上没有断绝,任环的兄弟和儿子追随戚继光和俞大猷等名将,继承任环未竟的事业。一介书生任环,最好地诠释了大丈夫的概念。他的一生正如他在前线写的诗句:“昔年走马阴山道,今日驱兵沧海涯。三尺龙泉书万丈,丈夫何处不为家。”
书信片段
汝母前只可以此言告知,不必多语。儿辈莫晓,人生自有定数,恶滋味也,常有受用处,苦海中未必不是极乐国也。读书孝亲,毋殆父母之忧,便是长聚首,亦奚必一堂哉。
历史小知识
书生的形象总是英俊倜傥的,据史书记载,青年时代的任环身材高壮,又生得英俊,肤色白净,在家乡素有“白面郎君”之称。那如此“白面郎君”真的不如武将吗?其实,任环自小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少年时代又拜师学武。为了磨炼毅力,锻炼体魄,任环常随师父跋山涉水,去家乡附近的太行山深处旅行,广交朋友,还练出一身武艺。
更多同类型精彩剧情:林则徐托付魏延撰写《海国图志》、文天祥致义子信等
适用话题 友谊;信任;人生
素材运用
这样用历史,满分不用愁
主题:凡人·小人物,大历史
在通讯落后的古代,书信是联系亲人与游子的最主要纽带。文字或直白,或细腻,或粗糙,或温婉,而在它展开的方寸之间,不变的是那一腔赤诚。在历史长河中,一些小人物无碑无传,但他们的文字却在冥冥之中成为自己的传奇、历史的注解。
主题:友谊·再大的风,我都去接你
千金易得,知己难寻,友情可以说是人世间最纯粹的情感之一。友情可以是成全,嵇康和山涛看似绝交,实则却是相互照料;友情可以是惺惺相惜,白居易和元稹已经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友情可以是包容,司马光和王安石虽然政见不同,但彼此始终心怀尊敬。
主题:家国·留取丹心照汗青
国家曾经蒙受的耻辱能够遗忘吗?有的人可以在一时的安逸中偷生,而有的人为了信念一路奋战、慷慨赴死。岳飞挺身而出,精忠报国;文天祥不忘初心,忠于理想;一介书生任环抗倭护民,向大家诠释了何为“大丈夫”;林则徐饱受磨难,不改忧国忧民;陈京莹坚持到最后一刻,死而后已……这些前仆后继的脊梁,始终在为中华之崛起一路奋战,至死不渝,方有如今历经磨难却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
(摘自“央视官网”“豆瓣网”)
央视评:有人情味儿的历史、跨时代的共鸣
《书简阅中国》并未按照人物的历史知名度甄选故事案例,上至功劳盖世的帝王将相,下至默默无闻的寻常百姓,选题入围的核心依据,是故事本身是否能夠产生跨时代的共鸣效应。从花二十年时间营救朋友的顾贞观,到重视家族垂范教育的孙权,这是中国人的仁爱之心;从倡导因材施教的袁枚,到女性主义的先驱李贽,这是中国人的智慧之眼;从急流勇退的范蠡,到广陵绝响的嵇康,这是中国人的洒脱之躯;从丈夫何处不为家的任环,到愿得此生长报国的陈京莹,这是中国人的胆识之魄;从单亲育儿的顾若璞,到决定不再吃“没文化”之亏的刘邦,这是中国人的自强不息。这些人物和事迹,不仅具有与当下共情的人文价值,也证明了中国文化亘古不变的多元性、包容性和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