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9月第1版教材第四册P158《逍遥游》注释32:“彼其于世,未数shuó数然也”,数数然:拼命所示的样子。无论是古代汉语词典还是现代汉语字典中,均无此读音,2004年11月第2版教材第四册已将其读音改为shuò。
2005年6月第1版教材第五册P122《百年孤独》注释1:胼pián手胝dǐ足,各种字词典中,“胝”并无dǐ读音,仅有zhī读音。2005年6月第2次教材第五册“胝”也改为zhī读音。这些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教材,出现这种失误,实属遗憾!也许手稿标注不详,也许输入有误,也许检录出错,这许多的也许,并不能掩饰什么,不过,却给予我们用者一个警醒:尽信书不如无书!于是,自己在使用教材中,大胆地对教材中的某些注释提出疑问,希望得到专家和同行们的批评指正。
一、对读音的质疑
2003年12月第1版教材第二册P92《过秦论》注释3:崤(yáo)函:崤山和函谷关。原文是“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据查《现代汉语词典》和《古代汉语字典》,字音均为xiáo,无yáo音,我认为教材注释是错的。
二、对词类活用的质疑
第一,名词带宾语时活用为动词还是活用为意动用法?2003年6月第1版教材第一册P5《沁园春·长沙》注释②:“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粪土当年万户侯,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按照教材注释来理解,“粪土”原作名词,现在理解为“把……当作粪土一样”。通俗的说“把……当作粪土”,“认为……为粪土”,应属于名词的意动用法,而非活用为动词。教材注释为当动词讲,更不如说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更贴切些,这样,可以更早的让学生感知名词的意动用法,对于今后学习名词的活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这种用法来源于课本,学生能找到依据,也有相关的例句理解,学生不觉得陌生,好理解,好记忆,好掌握。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不用于意动,但这种情况还是有的。当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思时,这时的名词就活用为意动用法。在2004年6月第1版第三册的教材中P94有关词类活用,是这样陈述的:名词活用作有“认为”“以为”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例如: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师”,把……当作老师,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②友风而子雨。(《荀子·赋》)——“友”,以……为友,“子”,以……为子,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所以,按照以上原则,以及保持教材中注释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建议教材改注释为:“粪土”,活用为意动用法,把……当作粪土一样。
第二,名词前的动词作一般动词用还是活用为使动用法?2003年6月第1版第一册P86《烛之武退秦师》注释31:“阙”jué秦,使秦国土地减少。阙,侵损,削减。
按教材注释,“阙”既可以理解为“使……减少”,活用为使动用法,也可以理解为“侵损,削减”,作动词用。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麻烦了。这个“阙”字,在名词“秦”前到底是作一般动词用还是活用为使动用法?教材注释的不一致性和模棱两可很容易使学生犯迷糊而不得其解。
我们知道,名词前的动词,既可作一般动词用,也可活用为使动用法。那么,什么情况下作一般动词用,什么情况下活用为使动用法?
根据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基础知识手册》P500中使动用法的相关知识可知,所谓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因此,我认为,教材应注释为:“阙”quē秦,使秦国土地减少。阙:使……减少,活用为使动用法。另外,2004年6月第1版第三册P113《阿房宫赋》注释22:“族”:作动词用,灭族。原句: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同样地,我也认为应改此注释为:“族”:使……灭族,活用作使动用法。
第三,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还是活用为使动用法?2003年12月第1版和2006年6月第2版第二册P92《过秦论》中注释12:弱秦:削弱秦国。按教材注解,“弱”形容词作动词用,弱:削弱。但在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2005年(修订版)P459注释,“弱”属形容词使动用法,在2004年6月第1版第三册的教材P94有关词类活用中,形容词作使动用法是这样陈述的:表示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某种性质或状态,那么形容词作使动用法。
所以,教材应注释“弱”为“使……削弱”而非“削弱”,属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而非活用作动词。
第四,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还是活用为意动用法?2003年12月第1版教材第二册P102《兰亭集序》中,注释14:“固知一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作动词用。既然注释都标注为“把……看作一样(相等)”,我认为,“一”“齐”应理解为数词的意动用法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更合适些。2006年6月第2版教材P105注释24依旧是这样的注释。
第五,形容词有无活用作状语?2003年12月第1版教材第二册P104《归去来兮辞》注释19:“进矫首而遐(xiá)观:时时抬起头向远处望望。遐:远。从注释看,到底“遐”译为“远”还是“向远处”?根据《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P656注释,“遐”作形容词用。我认为,原文注释译为“向远处望望”这种译法容易误导学生,让学生产生形容词活用作状语“向远处”的想法。我建议改为“远望”,整句可译为:时时抬起头远望。
第六,形容词有无活用为名词?2004年9月第1版和2004年11月第2版第四册P152《愚溪诗序》注释21:睿(ruì):明智、通达。我认为: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定语,如果一个形容词作了主语或者宾语,这个形容词就可能活用为名词了。
所以,“睿”这个形容词处于主语位置上应作名词用,译作“明智、通达的人”更贴切些。这种翻译,就与上一个分句“智而为愚者也”的翻译相通,学生易推理和把握。
关于词类活用现象,教材安排有专门章节来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资源,有效地指导教与学的关系。如果老师善于引导、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学习古文也是有规律所循的,也就不会产生畏难情绪而喜欢学习古文了。
三、对较难理解注释的质疑
例1.2003年6月第1版教材第一册P9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注释10:“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因:接着。字典中有无此义?这种翻译太难让人想到。虽说翻译要求做到“雅”,但我认为这必须以直译为前提,而且需要符合人们的阅读与理解习惯。如果真的不能做到这点,凭着感觉去理解和把握,学生就无所适从,是不乐意去接受的。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引导学生,就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即,按前一句注释9“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加:加到……上。我认为这两句是对应关系的句子,“加”与“因”的翻译应该是对应或一致的,这样才不失并列关系原则,让人容易明白。所以,我认为按《古代汉语字字典》P589来注释“因:动词,连续”和P245注释“加:动词,加上”,更容易让人接受。
例2.2004年9月第1版第四冊P154《赤壁赋》注释9:“纵一苇之所如”:任凭小船飘去。如:到。注释10:“凌万顷之茫然”:越过那茫茫的江面。我认为“之”字用法是一样的,均属于定语后置标志。“所如”:“所”字结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译为“到目的地”,同样,“茫然”:旷远的样子。译为“茫茫的”。两句合译为:任凭飘去目的地的小船,越过那茫茫的江面。这样,学生才会运用语法知识去解释和理解两句的意思。
总之,教材注释要清晰、准确、明白地表达意思,用者才不会模棱两可,而教材也才会更加突显其科学性、准确性和一致性的特性。
2005年6月第1版教材第五册P122《百年孤独》注释1:胼pián手胝dǐ足,各种字词典中,“胝”并无dǐ读音,仅有zhī读音。2005年6月第2次教材第五册“胝”也改为zhī读音。这些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教材,出现这种失误,实属遗憾!也许手稿标注不详,也许输入有误,也许检录出错,这许多的也许,并不能掩饰什么,不过,却给予我们用者一个警醒:尽信书不如无书!于是,自己在使用教材中,大胆地对教材中的某些注释提出疑问,希望得到专家和同行们的批评指正。
一、对读音的质疑
2003年12月第1版教材第二册P92《过秦论》注释3:崤(yáo)函:崤山和函谷关。原文是“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据查《现代汉语词典》和《古代汉语字典》,字音均为xiáo,无yáo音,我认为教材注释是错的。
二、对词类活用的质疑
第一,名词带宾语时活用为动词还是活用为意动用法?2003年6月第1版教材第一册P5《沁园春·长沙》注释②:“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粪土当年万户侯,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按照教材注释来理解,“粪土”原作名词,现在理解为“把……当作粪土一样”。通俗的说“把……当作粪土”,“认为……为粪土”,应属于名词的意动用法,而非活用为动词。教材注释为当动词讲,更不如说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更贴切些,这样,可以更早的让学生感知名词的意动用法,对于今后学习名词的活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这种用法来源于课本,学生能找到依据,也有相关的例句理解,学生不觉得陌生,好理解,好记忆,好掌握。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不用于意动,但这种情况还是有的。当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思时,这时的名词就活用为意动用法。在2004年6月第1版第三册的教材中P94有关词类活用,是这样陈述的:名词活用作有“认为”“以为”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例如: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师”,把……当作老师,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②友风而子雨。(《荀子·赋》)——“友”,以……为友,“子”,以……为子,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所以,按照以上原则,以及保持教材中注释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建议教材改注释为:“粪土”,活用为意动用法,把……当作粪土一样。
第二,名词前的动词作一般动词用还是活用为使动用法?2003年6月第1版第一册P86《烛之武退秦师》注释31:“阙”jué秦,使秦国土地减少。阙,侵损,削减。
按教材注释,“阙”既可以理解为“使……减少”,活用为使动用法,也可以理解为“侵损,削减”,作动词用。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麻烦了。这个“阙”字,在名词“秦”前到底是作一般动词用还是活用为使动用法?教材注释的不一致性和模棱两可很容易使学生犯迷糊而不得其解。
我们知道,名词前的动词,既可作一般动词用,也可活用为使动用法。那么,什么情况下作一般动词用,什么情况下活用为使动用法?
根据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基础知识手册》P500中使动用法的相关知识可知,所谓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因此,我认为,教材应注释为:“阙”quē秦,使秦国土地减少。阙:使……减少,活用为使动用法。另外,2004年6月第1版第三册P113《阿房宫赋》注释22:“族”:作动词用,灭族。原句: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同样地,我也认为应改此注释为:“族”:使……灭族,活用作使动用法。
第三,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还是活用为使动用法?2003年12月第1版和2006年6月第2版第二册P92《过秦论》中注释12:弱秦:削弱秦国。按教材注解,“弱”形容词作动词用,弱:削弱。但在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2005年(修订版)P459注释,“弱”属形容词使动用法,在2004年6月第1版第三册的教材P94有关词类活用中,形容词作使动用法是这样陈述的:表示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某种性质或状态,那么形容词作使动用法。
所以,教材应注释“弱”为“使……削弱”而非“削弱”,属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而非活用作动词。
第四,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还是活用为意动用法?2003年12月第1版教材第二册P102《兰亭集序》中,注释14:“固知一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作动词用。既然注释都标注为“把……看作一样(相等)”,我认为,“一”“齐”应理解为数词的意动用法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更合适些。2006年6月第2版教材P105注释24依旧是这样的注释。
第五,形容词有无活用作状语?2003年12月第1版教材第二册P104《归去来兮辞》注释19:“进矫首而遐(xiá)观:时时抬起头向远处望望。遐:远。从注释看,到底“遐”译为“远”还是“向远处”?根据《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P656注释,“遐”作形容词用。我认为,原文注释译为“向远处望望”这种译法容易误导学生,让学生产生形容词活用作状语“向远处”的想法。我建议改为“远望”,整句可译为:时时抬起头远望。
第六,形容词有无活用为名词?2004年9月第1版和2004年11月第2版第四册P152《愚溪诗序》注释21:睿(ruì):明智、通达。我认为: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定语,如果一个形容词作了主语或者宾语,这个形容词就可能活用为名词了。
所以,“睿”这个形容词处于主语位置上应作名词用,译作“明智、通达的人”更贴切些。这种翻译,就与上一个分句“智而为愚者也”的翻译相通,学生易推理和把握。
关于词类活用现象,教材安排有专门章节来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资源,有效地指导教与学的关系。如果老师善于引导、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学习古文也是有规律所循的,也就不会产生畏难情绪而喜欢学习古文了。
三、对较难理解注释的质疑
例1.2003年6月第1版教材第一册P9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注释10:“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因:接着。字典中有无此义?这种翻译太难让人想到。虽说翻译要求做到“雅”,但我认为这必须以直译为前提,而且需要符合人们的阅读与理解习惯。如果真的不能做到这点,凭着感觉去理解和把握,学生就无所适从,是不乐意去接受的。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引导学生,就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即,按前一句注释9“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加:加到……上。我认为这两句是对应关系的句子,“加”与“因”的翻译应该是对应或一致的,这样才不失并列关系原则,让人容易明白。所以,我认为按《古代汉语字字典》P589来注释“因:动词,连续”和P245注释“加:动词,加上”,更容易让人接受。
例2.2004年9月第1版第四冊P154《赤壁赋》注释9:“纵一苇之所如”:任凭小船飘去。如:到。注释10:“凌万顷之茫然”:越过那茫茫的江面。我认为“之”字用法是一样的,均属于定语后置标志。“所如”:“所”字结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译为“到目的地”,同样,“茫然”:旷远的样子。译为“茫茫的”。两句合译为:任凭飘去目的地的小船,越过那茫茫的江面。这样,学生才会运用语法知识去解释和理解两句的意思。
总之,教材注释要清晰、准确、明白地表达意思,用者才不会模棱两可,而教材也才会更加突显其科学性、准确性和一致性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