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笔者认为,提高民族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有如下几点:教师转换角色,做学生的引路人;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课堂效果;走向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科学合理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只有采取以上策略,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作用才能发挥好,也才能真正提高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从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获得最大收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课标;民族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策略
思想品德作为民族初中学生的一门很重要的学科,肩负着让民族初中的全体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定目标,锤炼性情,维护民族大团结,为祖国的更加富强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的重任。在新课标下,思想品德学科更是被赋予了让学生学会做人处事,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艰巨任务。因此上,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教学是否是高效性的,对学生、对社会、对国家也就显得都很重要了。本文笔者作为民族初中的一名思想品德学科教师,长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进行着深入的研究,现就如何提高民族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教师转换角色,做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要摈弃传统教学中权威者的角色,树立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观,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参与者。在教学中时刻注意角色的转换,尽量做到从原来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从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从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良好空间,同时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等。这样,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便会很自然地拥有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求知欲望也便会被激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情况,发现他们的自身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多引入适合他们生活实际的事例,多谈论他们关心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谈体会或者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帮助他们解决。真心实意地为学生解决疑问,帮助学生改变不良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观念。另外,教师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主动性。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在学生迷茫时引导他们辨明方向,要在学生出现畏难情绪时,及时给予鼓励,鼓舞士气,点燃他们心中的精神力量,增添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课堂效果
为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创设合理情境,使课堂教学活色生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疑”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进而激发其学习的内部动力。初中政治课教学内容有不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想吸引学生情感的参与,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如在初二教如何加强自我保护时,就学生常遇到的一些伤害事故,结合现场模拟录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应对方法。如为了教学生怎样拨打110报警电话,除了课本上的实例外,还补充了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例子,深入浅出的讲事实摆道理,使学生普遍感到上政治课既轻松又有收获。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带给学生的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因此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多用一些新颖的艺术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令人回味无穷。通过教学手段的艺术化,可以使教学更加的开放,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思想不断得到深刻, 放飞自己的心灵,使其更富人性。比如,在培养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音乐、诗词以及图画等艺术形式有机地引入到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出《卜算子·咏梅》中的词句,同时,以关山月先生的国画《梅花图》为背景,再从网上下载一些柔中带刚古筝曲目配合,学生自然会感受到该诗词的意境之美。书法、图画、音乐之美浑然天成, 学生从而自然会感受到一种凌寒独放的英雄主义、坚强乐观的主义色彩。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是政治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对政治课兴趣的有效手段。因此, 作为政治教师要把社会问题以及自己正确的观点灵活地纳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判断。这样既能促进学生课堂教学的情感参与,又能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精神。比如在讲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时,引导学生关注各省市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巨大差异,关注打工者子弟入学困难的等社会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各种热门话题去分析,引导学生主动去关心祖国的与时俱进和世界风云变幻。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政治敏感性,还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走向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 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和自然,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开展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使思想品德课与社会教育融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做我所写的,写我所想的,向我所看的”。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素质教育效果。
四、科学合理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喜好和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不同,评价标准不能搞“一刀切”,要有一套符合教学实际,完整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对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从演讲的标准、选材立意及影响力等来综合评价;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则从态度、声音是否洪亮、流畅等来评价,特别是抓住其闪光点给予赞扬和鼓励。而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则适宜对小组实施量化综合评价。教师要清楚的意识到,评价要达到的结果就是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充分肯定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创设空间。
关键词:新课标;民族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策略
思想品德作为民族初中学生的一门很重要的学科,肩负着让民族初中的全体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定目标,锤炼性情,维护民族大团结,为祖国的更加富强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的重任。在新课标下,思想品德学科更是被赋予了让学生学会做人处事,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艰巨任务。因此上,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教学是否是高效性的,对学生、对社会、对国家也就显得都很重要了。本文笔者作为民族初中的一名思想品德学科教师,长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进行着深入的研究,现就如何提高民族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教师转换角色,做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要摈弃传统教学中权威者的角色,树立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观,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参与者。在教学中时刻注意角色的转换,尽量做到从原来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从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从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良好空间,同时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等。这样,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便会很自然地拥有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求知欲望也便会被激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情况,发现他们的自身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多引入适合他们生活实际的事例,多谈论他们关心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谈体会或者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帮助他们解决。真心实意地为学生解决疑问,帮助学生改变不良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观念。另外,教师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主动性。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在学生迷茫时引导他们辨明方向,要在学生出现畏难情绪时,及时给予鼓励,鼓舞士气,点燃他们心中的精神力量,增添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课堂效果
为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创设合理情境,使课堂教学活色生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疑”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进而激发其学习的内部动力。初中政治课教学内容有不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想吸引学生情感的参与,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如在初二教如何加强自我保护时,就学生常遇到的一些伤害事故,结合现场模拟录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应对方法。如为了教学生怎样拨打110报警电话,除了课本上的实例外,还补充了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例子,深入浅出的讲事实摆道理,使学生普遍感到上政治课既轻松又有收获。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带给学生的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因此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多用一些新颖的艺术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令人回味无穷。通过教学手段的艺术化,可以使教学更加的开放,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思想不断得到深刻, 放飞自己的心灵,使其更富人性。比如,在培养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音乐、诗词以及图画等艺术形式有机地引入到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出《卜算子·咏梅》中的词句,同时,以关山月先生的国画《梅花图》为背景,再从网上下载一些柔中带刚古筝曲目配合,学生自然会感受到该诗词的意境之美。书法、图画、音乐之美浑然天成, 学生从而自然会感受到一种凌寒独放的英雄主义、坚强乐观的主义色彩。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是政治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对政治课兴趣的有效手段。因此, 作为政治教师要把社会问题以及自己正确的观点灵活地纳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判断。这样既能促进学生课堂教学的情感参与,又能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精神。比如在讲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时,引导学生关注各省市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巨大差异,关注打工者子弟入学困难的等社会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各种热门话题去分析,引导学生主动去关心祖国的与时俱进和世界风云变幻。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政治敏感性,还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走向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 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和自然,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开展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使思想品德课与社会教育融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做我所写的,写我所想的,向我所看的”。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素质教育效果。
四、科学合理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喜好和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不同,评价标准不能搞“一刀切”,要有一套符合教学实际,完整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对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从演讲的标准、选材立意及影响力等来综合评价;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则从态度、声音是否洪亮、流畅等来评价,特别是抓住其闪光点给予赞扬和鼓励。而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则适宜对小组实施量化综合评价。教师要清楚的意识到,评价要达到的结果就是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充分肯定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创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