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红和她的作品,常让我想起艾米莉·勃朗特所写的《呼啸山庄》:孤寂的旷野,凛冽的寒风;那是自然的旷野,也是文化的旷野,但在这旷野上屹立着灵魂。
萧红就是这旷野中恣意生长的一株野花,她的思考不是源于先验的文化,而是源于残酷命运的馈赠,带着陌生的粗犷撞击着读者的心灵,令人久久难以释怀。
常有人因怜悯她的身世而翻看她的作品,终篇却使我们感到在被她怜悯着。她远远注视着人群,目光清醒冷峻。她对小人物的理解令人缄默无言。她那么热爱生命,然而只活过了短短的31年,而且饱尝痛楚!
萧红对生命的理解格外透彻。她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直接面对人的生命写作,是残酷的命运给予她这杯醇厚的苦酒。她,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逃荒者,是命运本身赋予了她这样的深度和力度,告诉她要这样去写。
萧红眼中的世界是泛生命化的:生命无处不在,人、动物,甚至无生物都同等地行进在生命的大舞台上。在《呼兰河传》中,她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刻画出对生命的各种感受:旧瓮的脏水里游着不知名的生物;破缸下聚满了潮虫;烂木槽上生着蘑菇;就连什么也不能生长的坏铁锄也在变化运动着,它在生锈……从成人冷漠客观的眼中看去,这只是后园一幅又脏又乱的破败景象,然而萧红借儿童的眼睛给予生命执着的发现和热忱的理解。
自然界是这样生机勃勃,然而“人”,这大地上最有灵性的动物,却过着最没有生命意识的、混沌而痛苦的生活。萧红笔下的人物无疑是异化的,但这种异化不是来自于大机器生产的现代工业文明,而是来自于落后的农业文明,来自于极度贫困的生活和封闭保守的观念。长期严酷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的惰性磨蚀了人的尊严和生命意识。萧红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感性”地体验到了这一点,笔锋集中地从各种角度刻画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畸形的灵魂”。
在《生死场》中,作家常有意识地将人和动物、老人和儿童、老马和小马对比刻画,呈现出生命轮回中无法言说的苦难和悲怆,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儿童和小马都是新的生命,带着从不疲倦的好奇心,无论是饥饿、严寒还是皮鞭的抽打都不能削弱他们的活力和热情。但小马终究要变成老马,从“发疯着,飘扬着跑”到“静静地停在那里,连尾巴也不摆一下,……连眼睛也不远看一下……工作来时它就安心去开始;一些绳索束上身时,它就跟住主人的鞭子。……它并不暴跳,因为一切过去的年代规定了它。”而它的主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当王婆将老马牵进屠宰场时,她自己不也同样在任人宰割,而且她自身也清醒地意识到被宰割的命运。萧红将这个寓言融化在场景的刻画中:“王婆驱着她的老马,头上顶着飘落的黄叶;老马、老人,配着一张老的叶子,他们走在进城的大道上。”“她颤寒起来,幻想着屠刀要像穿过自己的脊背……”
但萧红作品的力量在于,她不仅看到了这种无意识的生命状态的病态,同时也看到了蕴涵在这种蒙昧的生命状态中的顽强力量,一种巨大的带着盲目野性的生命力。萧红生命短促,留下的作品为数不多,技巧上尚有许多可推敲琢磨之处。但新时期以来,她一经发现立即被人们赋予较高的评价,凡了解过她的人,都多少有些崇敬之心,从对其身世的怜悯同情,到对其思想的沉思敬畏。然而,与她的价值相比,还是过于寂寞吧。究其原因恐怕是她的作品不像张爱玲等作家的那样有趣,缺乏好的故事,尤其是比不上她自己的身世那么有嚼头。自古文章憎命达,古今中外的作家,无论大小,作死的不少。萧红倔强叛逆的性格,不谙世故的做派,成就了她的文学才华,也成就了她一生的凄惨遭遇。公允地说,她的不幸确实不能完全归咎于动荡的时代和万恶的男权。但她为数不多的作品,使她足以担负起严肃作家的称号。她是个作家,不是明星,让我们更多地从作品本身去认识和评价她吧。这也是对逝者的尊重。
萧红就是这旷野中恣意生长的一株野花,她的思考不是源于先验的文化,而是源于残酷命运的馈赠,带着陌生的粗犷撞击着读者的心灵,令人久久难以释怀。
常有人因怜悯她的身世而翻看她的作品,终篇却使我们感到在被她怜悯着。她远远注视着人群,目光清醒冷峻。她对小人物的理解令人缄默无言。她那么热爱生命,然而只活过了短短的31年,而且饱尝痛楚!
萧红对生命的理解格外透彻。她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直接面对人的生命写作,是残酷的命运给予她这杯醇厚的苦酒。她,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逃荒者,是命运本身赋予了她这样的深度和力度,告诉她要这样去写。
萧红眼中的世界是泛生命化的:生命无处不在,人、动物,甚至无生物都同等地行进在生命的大舞台上。在《呼兰河传》中,她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刻画出对生命的各种感受:旧瓮的脏水里游着不知名的生物;破缸下聚满了潮虫;烂木槽上生着蘑菇;就连什么也不能生长的坏铁锄也在变化运动着,它在生锈……从成人冷漠客观的眼中看去,这只是后园一幅又脏又乱的破败景象,然而萧红借儿童的眼睛给予生命执着的发现和热忱的理解。
自然界是这样生机勃勃,然而“人”,这大地上最有灵性的动物,却过着最没有生命意识的、混沌而痛苦的生活。萧红笔下的人物无疑是异化的,但这种异化不是来自于大机器生产的现代工业文明,而是来自于落后的农业文明,来自于极度贫困的生活和封闭保守的观念。长期严酷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的惰性磨蚀了人的尊严和生命意识。萧红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感性”地体验到了这一点,笔锋集中地从各种角度刻画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畸形的灵魂”。
在《生死场》中,作家常有意识地将人和动物、老人和儿童、老马和小马对比刻画,呈现出生命轮回中无法言说的苦难和悲怆,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儿童和小马都是新的生命,带着从不疲倦的好奇心,无论是饥饿、严寒还是皮鞭的抽打都不能削弱他们的活力和热情。但小马终究要变成老马,从“发疯着,飘扬着跑”到“静静地停在那里,连尾巴也不摆一下,……连眼睛也不远看一下……工作来时它就安心去开始;一些绳索束上身时,它就跟住主人的鞭子。……它并不暴跳,因为一切过去的年代规定了它。”而它的主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当王婆将老马牵进屠宰场时,她自己不也同样在任人宰割,而且她自身也清醒地意识到被宰割的命运。萧红将这个寓言融化在场景的刻画中:“王婆驱着她的老马,头上顶着飘落的黄叶;老马、老人,配着一张老的叶子,他们走在进城的大道上。”“她颤寒起来,幻想着屠刀要像穿过自己的脊背……”
但萧红作品的力量在于,她不仅看到了这种无意识的生命状态的病态,同时也看到了蕴涵在这种蒙昧的生命状态中的顽强力量,一种巨大的带着盲目野性的生命力。萧红生命短促,留下的作品为数不多,技巧上尚有许多可推敲琢磨之处。但新时期以来,她一经发现立即被人们赋予较高的评价,凡了解过她的人,都多少有些崇敬之心,从对其身世的怜悯同情,到对其思想的沉思敬畏。然而,与她的价值相比,还是过于寂寞吧。究其原因恐怕是她的作品不像张爱玲等作家的那样有趣,缺乏好的故事,尤其是比不上她自己的身世那么有嚼头。自古文章憎命达,古今中外的作家,无论大小,作死的不少。萧红倔强叛逆的性格,不谙世故的做派,成就了她的文学才华,也成就了她一生的凄惨遭遇。公允地说,她的不幸确实不能完全归咎于动荡的时代和万恶的男权。但她为数不多的作品,使她足以担负起严肃作家的称号。她是个作家,不是明星,让我们更多地从作品本身去认识和评价她吧。这也是对逝者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