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展现出来的观察想象能力、规划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解决能力、抽象逻辑能力、形象审美能力、信息鉴别能力等,无不体现着学生的信息素养。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实践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目标。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淡化学科性,加强综合性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应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和主动高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得到实践与锻炼。这一过程应是与学生各科学习内容相关的综合过程。然而,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远没有做到这一点。似乎计算机课程只能讲授计算机“学科”内容,这样强调计算机的所谓“学科性”,就束缚了创新思路。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出路之一就是“淡化”学科界限,适当开设综合课。现代教育技术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为实施综合课程提供了技术支撑。现在,学校适当开设一些计算机作文课、计算机算术课、计算机美术课、计算机音乐课等是完全可能的,因为信息技术是涉及众多学科的边缘学科。但實际上,信息技术教师囿于“学科”界限,不愿开这样的综合课,而其他学科教师也难以实施这种综合课,这就造成了学校资源的浪费。小学信息技术不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性,我们既要看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性,又要重视它的工具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可以把它视为各科教学服务的工具课。针对目前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状况,我们应该淡化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性”,强调它的综合性。同时,应淡化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之间的界限。
二、强调基础性,重视发展性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使学生终生受益,无论学生今后从事何种职业,他们在小学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都应该是有用的。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突出“基础性”原则,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角度出发,选取信息技术中的部分基础知识与技能作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只有不断地使用计算机,如用计算机写字、用计算机绘图,才能在计算机文化的熏陶中提高信息素养。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十分迅速,若干年后学生面对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会有很大的不同,一些具体的知识肯定会过时。所以,今天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基本的、可迁移的。
另外,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中,更应重视能力的培养。因为知识会过时,但能力一旦形成,将时时处处有用。因此,可以把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许多教学内容看作是“教学模型”,模型本身可以不实用,也无须死记硬背其中的细枝末节,教师应重视的是通过学习“模型”,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提高其信息素养。也就是说,在重视基础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它的发展性。
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信息技术教学,最终要求学生具备的素养是较高的。如“吸收、处理、创造信息和组织、利用、规划资源的能力”,“善于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和开拓、进取的应变能力”,“既讲竞争又善合作、协调共进的组织能力”。但无论哪一种能力,都要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培养。能力的提高、素养的形成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就能奏效的,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亲身体验与实践的过程。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核心建构起来的能力培养架构,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的智能工具,它的操作是一种手、眼、脑高度配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平台和技术支撑。信息技术教学主要就是依据这个平台优势,在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因此,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国学生在知识竞赛中常常名列前茅,而在动手操作竞赛中却成绩不佳,这说明我国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也反映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是我们教学中的弱项。实践操作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途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要使他们敢于实践,乐于实践,不仅使他们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方法,还要训练其动作的准确性、迅速性、协调性和灵活性。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发现:一些女学生在练习时在旁边观看,不愿意动手;有些学生操作比较随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提出要求并检查落实,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正确操作,提高能力。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构建综合性、发展性、情感性的教育平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方法、学到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淡化学科性,加强综合性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应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和主动高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得到实践与锻炼。这一过程应是与学生各科学习内容相关的综合过程。然而,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远没有做到这一点。似乎计算机课程只能讲授计算机“学科”内容,这样强调计算机的所谓“学科性”,就束缚了创新思路。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出路之一就是“淡化”学科界限,适当开设综合课。现代教育技术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为实施综合课程提供了技术支撑。现在,学校适当开设一些计算机作文课、计算机算术课、计算机美术课、计算机音乐课等是完全可能的,因为信息技术是涉及众多学科的边缘学科。但實际上,信息技术教师囿于“学科”界限,不愿开这样的综合课,而其他学科教师也难以实施这种综合课,这就造成了学校资源的浪费。小学信息技术不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性,我们既要看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性,又要重视它的工具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可以把它视为各科教学服务的工具课。针对目前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状况,我们应该淡化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性”,强调它的综合性。同时,应淡化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之间的界限。
二、强调基础性,重视发展性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使学生终生受益,无论学生今后从事何种职业,他们在小学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都应该是有用的。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突出“基础性”原则,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角度出发,选取信息技术中的部分基础知识与技能作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只有不断地使用计算机,如用计算机写字、用计算机绘图,才能在计算机文化的熏陶中提高信息素养。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十分迅速,若干年后学生面对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会有很大的不同,一些具体的知识肯定会过时。所以,今天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基本的、可迁移的。
另外,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中,更应重视能力的培养。因为知识会过时,但能力一旦形成,将时时处处有用。因此,可以把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许多教学内容看作是“教学模型”,模型本身可以不实用,也无须死记硬背其中的细枝末节,教师应重视的是通过学习“模型”,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提高其信息素养。也就是说,在重视基础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它的发展性。
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信息技术教学,最终要求学生具备的素养是较高的。如“吸收、处理、创造信息和组织、利用、规划资源的能力”,“善于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和开拓、进取的应变能力”,“既讲竞争又善合作、协调共进的组织能力”。但无论哪一种能力,都要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培养。能力的提高、素养的形成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就能奏效的,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亲身体验与实践的过程。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核心建构起来的能力培养架构,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的智能工具,它的操作是一种手、眼、脑高度配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平台和技术支撑。信息技术教学主要就是依据这个平台优势,在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因此,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国学生在知识竞赛中常常名列前茅,而在动手操作竞赛中却成绩不佳,这说明我国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也反映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是我们教学中的弱项。实践操作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途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要使他们敢于实践,乐于实践,不仅使他们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方法,还要训练其动作的准确性、迅速性、协调性和灵活性。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发现:一些女学生在练习时在旁边观看,不愿意动手;有些学生操作比较随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提出要求并检查落实,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正确操作,提高能力。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构建综合性、发展性、情感性的教育平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方法、学到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