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综合与实践领域不同于其他三大领域的学习内容都有自己固有的逻辑系统和知识点,其素材是来自学生的生活,是学生们熟悉、感兴趣的。凡是能引发学生数学的思考或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综合与实践的学习素材。
学习了国标本苏教版三年级《除法》后,我安排了实践活动《农村新貌》一课。教材呈现了一副农村生活的场景图,涉及住宅、玩具厂、果园、安装路灯等素材,并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提供了若干信息。与前面同类题材不同的是:图中仅提出了一个问题,而把更多提问的机会留给了学生,并且都是一些情景相对复杂的“非常规的问题”,意在培养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本课中,如何让学生通过有序的观察,亲自收集、描述和分析信息,并主动地整合有关信息,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值得教师关注的一个问题。
我认为设计中应体现下面几个方面:
一、收集+整理 —— 经历体验
案例: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师:生活中处处能发现数学问题,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自由地交流)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依次标出每个场景中的对话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整理所提问题,全班交流)
(教师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板书)
师:请你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加以研究,并解答。
(小组里说说解题思路,全班讨论交流)
观察、阅读、筛选是收集信息的有效方法。但不代表收集的信息越多,就能提出更多有效的问题。教学中,先“看一看”,图中的信息全部一览无遗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再“读一读”,信息再次在学生的脑中整体再现。这时让学生提问,学生就需要自主思考,打乱整理,筛选信息后组合出另外一个量,获取有用信息, 有序重组。让学生经历“观察感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生活中蕴藏的数量关系,学生就能意识到解决问题需要收集信息,筛选信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收集,进行整理使之更清晰,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这种设计,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意识、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思考+发现 —— 启迪思维
教师应潜心思考每节课中学生的学习起点在什么位置,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与新知有关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之间有多大的差距。经过这样的思考,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正如这节课中,教师应意识到,面对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三年级的孩子还不能完全脱离教师的引导,应安排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讨论与交流:一是出示了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找到的数学信息;二是了解数学信息后,让学生独立提出数学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在小组交流。两次交流,旨在借助同伴的智慧,启迪思维,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完善自己的想法,思路更清晰明了。这样设计,一方面把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成为信息的搜集者,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增添学生的成就感。
三、反思+评价 —— 整体把握
数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体验。在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足够的机会反思、体验作出决策。
案例: 在课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这节课中,你提出了几道问题?
(2)这节课中,你解决了几道问题?
(3)小组合作中,你积极参与讨论了吗?你对自己哪里的表现最满意?
(4)你觉得,你们小组哪个环节表现得最出色?
这样的评价不再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前,就需要回顾、反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展开自评和互评。
四、应用+联想 —— 着眼未来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的重要载体。加强数学各部分内容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教材要求学生根据人物对话中出现的信息进行筛选、重组,这是一种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过程。
关注“综合与实践”,不仅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而且可以不拘泥于书本,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有个性地学习,调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综合与实践领域不同于其他三大领域的学习内容都有自己固有的逻辑系统和知识点,其素材是来自学生的生活,是学生们熟悉、感兴趣的。凡是能引发学生数学的思考或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综合与实践的学习素材。
学习了国标本苏教版三年级《除法》后,我安排了实践活动《农村新貌》一课。教材呈现了一副农村生活的场景图,涉及住宅、玩具厂、果园、安装路灯等素材,并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提供了若干信息。与前面同类题材不同的是:图中仅提出了一个问题,而把更多提问的机会留给了学生,并且都是一些情景相对复杂的“非常规的问题”,意在培养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本课中,如何让学生通过有序的观察,亲自收集、描述和分析信息,并主动地整合有关信息,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值得教师关注的一个问题。
我认为设计中应体现下面几个方面:
一、收集+整理 —— 经历体验
案例: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师:生活中处处能发现数学问题,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自由地交流)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依次标出每个场景中的对话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整理所提问题,全班交流)
(教师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板书)
师:请你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加以研究,并解答。
(小组里说说解题思路,全班讨论交流)
观察、阅读、筛选是收集信息的有效方法。但不代表收集的信息越多,就能提出更多有效的问题。教学中,先“看一看”,图中的信息全部一览无遗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再“读一读”,信息再次在学生的脑中整体再现。这时让学生提问,学生就需要自主思考,打乱整理,筛选信息后组合出另外一个量,获取有用信息, 有序重组。让学生经历“观察感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生活中蕴藏的数量关系,学生就能意识到解决问题需要收集信息,筛选信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收集,进行整理使之更清晰,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这种设计,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意识、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思考+发现 —— 启迪思维
教师应潜心思考每节课中学生的学习起点在什么位置,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与新知有关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之间有多大的差距。经过这样的思考,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正如这节课中,教师应意识到,面对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三年级的孩子还不能完全脱离教师的引导,应安排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讨论与交流:一是出示了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找到的数学信息;二是了解数学信息后,让学生独立提出数学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在小组交流。两次交流,旨在借助同伴的智慧,启迪思维,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完善自己的想法,思路更清晰明了。这样设计,一方面把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成为信息的搜集者,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增添学生的成就感。
三、反思+评价 —— 整体把握
数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体验。在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足够的机会反思、体验作出决策。
案例: 在课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这节课中,你提出了几道问题?
(2)这节课中,你解决了几道问题?
(3)小组合作中,你积极参与讨论了吗?你对自己哪里的表现最满意?
(4)你觉得,你们小组哪个环节表现得最出色?
这样的评价不再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前,就需要回顾、反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展开自评和互评。
四、应用+联想 —— 着眼未来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的重要载体。加强数学各部分内容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教材要求学生根据人物对话中出现的信息进行筛选、重组,这是一种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过程。
关注“综合与实践”,不仅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而且可以不拘泥于书本,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有个性地学习,调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