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授治校起源于中世纪大学产生之初,几百年来教授治校久经不衰,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教授治校上世纪上半叶被引介到中国近代大学的管理实践中。通过探讨教授治校的历史变迁和内涵,有利于认清大学本质,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
关键词:教授治校;历史变迁;内涵
一、教授治校历史变迁
(一)国外历史变迁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1]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教授治校”的高效管理模式历史悠久。“教授治校”经历了一个发展、流变和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持续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2]
最早起源于公元12世纪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巴黎大学。14世纪在文艺复兴运动影响下,欧洲大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9世纪新人文主义思想家威廉·洪堡组建成立柏林大学,提倡教授自由从事创造性的学问。在大学治理方面,洪堡提出了“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柏林大学建立了教授会,处理学校的各项事宜。19世纪的德国大学被公认“世界上最好的大学”。[3]
19世纪中叶后,美国积极学习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美国学术界基本以留学的德国的人士为主要学者,以德国大学为榜样创办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HopkinsUniversity),在德国经典大学理念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相继成立,标志着“学术革命”完成了转变。[4]
(二)国内历史变迁
管理制度的建设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上半叶“教授治校”被引入我国。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起草《大学令》,从而拉开了我国高校教育教授治校的序幕。[5]
1917年蔡元培先生出任北大校长,在德国留学的经历使他认识到,首先要建设一支能够引领社会潮流的大学人群体。他倡导“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蔡元培首先打破北大传统上集权式管理的格局,有利于分化校长的权力,同时赋予教授更多治校权力。组织评议会和各门教授会。此外,还分别制定了《评议会规则》和《教授会组织法》,来确保评议会、教授会的正常运行。梅贻琦在1931年至1948年出任清华大学校长,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指出办大学的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同时成功奠定清华的校格,一方面是师资人才的严格遴选和延聘;二是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苏云峰先生评价:“真正落实教授治校的精神,足为我国高等教育典范的是1926至抗战时期的清华大学。[6]
然而,这看似兴盛一时的大学胜景为何转瞬即逝。直到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教授治校才再次回到人们视野。[7]
二、教授治校前景展望
(一)教授治校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把“教授”解释为“在高等学校中职称级别顶端的教师”。[8]《辨文》中认为:教授治校就是通过大学宪章或规程以及一定的组织形式、由教授执掌大学内部全部事务,尤其是学术事务。”教授是大学校园中教育与科研的主力,他们在学校教研工作中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作为西方大学内部管理的主导模式,“教授治校”是促使西方大学走向勃兴、保持卓越的重要因素。需要特别指出,第一关于权力主体。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教授治校已经从正教授为主体,到现如今拓展到整个教师群体。第二是关于治校方式的问题。传统意义上,教授治校的方式是正教授群体独立治校。但现代意义上,教授治校的方式则主要体现为参与式治校。其教授治校,在本质上是一种民主参与权力的实现,教师代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统整在一起,共同构成大学管理的有效力量。第三是关于权力职责的问题,也就是大学教师的权力应该涉及到学校管理中的哪些领域的问题。实际上,从西方大学教授治校的发展历程看,不论是欧陆国家大学还是美国大学,其教师对大学的管理首先也是体现在学术领域。在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大学教师的权力和职责并不只限于学术事务的领域,而是在更宽泛的范围内同样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力。
(二)教授治校前景展望
墨尔本大学的西蒙·马金森教授指出,21世纪将会出现一些全球性的“巨型大学”。[8]教授治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教授治校的内涵和形式将会发生变化。第一,教授治校更多的体现到教授治学。教授有效开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学术事务、保障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健康运行与发展。第二,教授会或评议会作为教授治校的载体权力将会受到限制。更多的教师、员工、学生等得以参与学校管理。“教授治校”的实质将会是“共同治理”,比如成立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与学术有关的职权。无论过去还是现今,“教授治校”都将会引起人们对其内涵和实施方式的争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2,122.
[2]张建林.大学遗传环境论-读E·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0):144.
[3]张泰金.英国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T].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35.
[4]葛春霞.美国大学教授治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5]史华楠.我国大学管理理念的演进、变革和扩展[J].扬州大学学报,2007(4):3.
[6]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3.
[7]徐吉洪.解析“教授治校”[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0(12):16.
[8]郭英剑.在国际化背景下建设“全球大学”[N].科学时报.2012(4):27.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教授治校;历史变迁;内涵
一、教授治校历史变迁
(一)国外历史变迁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1]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教授治校”的高效管理模式历史悠久。“教授治校”经历了一个发展、流变和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持续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2]
最早起源于公元12世纪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巴黎大学。14世纪在文艺复兴运动影响下,欧洲大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9世纪新人文主义思想家威廉·洪堡组建成立柏林大学,提倡教授自由从事创造性的学问。在大学治理方面,洪堡提出了“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柏林大学建立了教授会,处理学校的各项事宜。19世纪的德国大学被公认“世界上最好的大学”。[3]
19世纪中叶后,美国积极学习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美国学术界基本以留学的德国的人士为主要学者,以德国大学为榜样创办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HopkinsUniversity),在德国经典大学理念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相继成立,标志着“学术革命”完成了转变。[4]
(二)国内历史变迁
管理制度的建设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上半叶“教授治校”被引入我国。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起草《大学令》,从而拉开了我国高校教育教授治校的序幕。[5]
1917年蔡元培先生出任北大校长,在德国留学的经历使他认识到,首先要建设一支能够引领社会潮流的大学人群体。他倡导“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蔡元培首先打破北大传统上集权式管理的格局,有利于分化校长的权力,同时赋予教授更多治校权力。组织评议会和各门教授会。此外,还分别制定了《评议会规则》和《教授会组织法》,来确保评议会、教授会的正常运行。梅贻琦在1931年至1948年出任清华大学校长,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指出办大学的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同时成功奠定清华的校格,一方面是师资人才的严格遴选和延聘;二是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苏云峰先生评价:“真正落实教授治校的精神,足为我国高等教育典范的是1926至抗战时期的清华大学。[6]
然而,这看似兴盛一时的大学胜景为何转瞬即逝。直到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教授治校才再次回到人们视野。[7]
二、教授治校前景展望
(一)教授治校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把“教授”解释为“在高等学校中职称级别顶端的教师”。[8]《辨文》中认为:教授治校就是通过大学宪章或规程以及一定的组织形式、由教授执掌大学内部全部事务,尤其是学术事务。”教授是大学校园中教育与科研的主力,他们在学校教研工作中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作为西方大学内部管理的主导模式,“教授治校”是促使西方大学走向勃兴、保持卓越的重要因素。需要特别指出,第一关于权力主体。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教授治校已经从正教授为主体,到现如今拓展到整个教师群体。第二是关于治校方式的问题。传统意义上,教授治校的方式是正教授群体独立治校。但现代意义上,教授治校的方式则主要体现为参与式治校。其教授治校,在本质上是一种民主参与权力的实现,教师代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统整在一起,共同构成大学管理的有效力量。第三是关于权力职责的问题,也就是大学教师的权力应该涉及到学校管理中的哪些领域的问题。实际上,从西方大学教授治校的发展历程看,不论是欧陆国家大学还是美国大学,其教师对大学的管理首先也是体现在学术领域。在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大学教师的权力和职责并不只限于学术事务的领域,而是在更宽泛的范围内同样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力。
(二)教授治校前景展望
墨尔本大学的西蒙·马金森教授指出,21世纪将会出现一些全球性的“巨型大学”。[8]教授治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教授治校的内涵和形式将会发生变化。第一,教授治校更多的体现到教授治学。教授有效开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学术事务、保障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健康运行与发展。第二,教授会或评议会作为教授治校的载体权力将会受到限制。更多的教师、员工、学生等得以参与学校管理。“教授治校”的实质将会是“共同治理”,比如成立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与学术有关的职权。无论过去还是现今,“教授治校”都将会引起人们对其内涵和实施方式的争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2,122.
[2]张建林.大学遗传环境论-读E·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0):144.
[3]张泰金.英国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T].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35.
[4]葛春霞.美国大学教授治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5]史华楠.我国大学管理理念的演进、变革和扩展[J].扬州大学学报,2007(4):3.
[6]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3.
[7]徐吉洪.解析“教授治校”[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0(12):16.
[8]郭英剑.在国际化背景下建设“全球大学”[N].科学时报.2012(4):27.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