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在当今社会,已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如今已是全民上网的时代,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小孩,人人都会上网浏览页面、会用基本的网聊软件.虽然网络本身不算新鲜,但是在网络上产生的事物,通过网络而一时红极的事件却层出不穷、比比皆是,跟随着这些网络新生事物出现的,还有一批网络流行语.人们使用网络流行语来指称那些在网络上兴起的一批新生代事物,比如:“微博”是近年在网络上迅速崛起的一种微型博客,其英文名为micro-blog.在最初阶段,micro-blog的对应能指为“微型博客”,由micro-blog音意兼译而来,经过一定程度的缩略演变为“微博”.在广大网民接受此种新生网络产品的同时, “微博”随着其称谓的传播,通过谐音化原理,进而改变为“围脖”.值得注意的是,“微博”的谐音有多种,例如:围脖、微波.而广大受众选取了“围脖”作为“微博”的代言词,而不是其他谐音.这其中的原理及机制是有必要探讨的.本文以“围脖”为出发点,基于微博的谐音化过程,主要参考陈培的《网络谐音流行语的生成和理解机制-以“杯具”为例》,浅析“围脖”的生成机制与接受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