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尚奇”是《史记》的重要特点之一,主要表现为记录奇人、奇事、奇闻。本文从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刘邦的经历入手,分析“尚奇”倾向的具体表现,并总结“尚奇”倾向的原因。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尚奇;刘邦
[中圖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78-02
一、司马迁的“尚奇”倾向
《史记》的一大特色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书中的人物来自社会中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人物,司马迁都用精准独到的笔墨,将其刻画得独一无二。这得益于司马迁在记录故事,塑造人物方而的一个显著特点——“尚奇”。杨雄评价司马迁的写作特点是“子长多爱,爱奇也。”明确点出司马迁的“尚奇”倾向。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对司马迁的“尚奇”倾向有更详细的阐述:“《史记》富有传奇色彩。司马迁喜欢猎奇,把许多传说故事写入人物传记中,造成一种神秘感……除了类似荒诞不经的传说之外,《史记》所写的许多真人真事也带有传奇色彩……《史记》中的许多故事都疏离常规,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也富有传奇性。”
司马迁“尚奇”的表现主要是记录奇人、奇事、奇闻。奇人指的是相貌奇特,才能独特、品行不凡之人;奇事指的是情节曲折奇特之事;奇闻指的是神话传说、鬼神故事、梦境、占卜之类。在司马迁所描绘的巨大历史舞台上,刘邦是一个堪称精彩的人物形象,他出身于市井,在特定的历史机遇而前,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成为汉朝开国皇帝。司马迁“尚奇”的叙事风格在以记叙刘邦生平事迹为主的《高祖本纪》中,以及涉及到刘邦的其他篇章中,都表现得十分明显。
二、刘邦之奇
(一)身世来历奇。
刘邦身为汉朝的开国皇帝,最早发迹于市井。然而市井之人何其多哉,并非人人都可以从一介布衣一跃成为一国皇帝,刘邦的成功只是一个个例,而且在《史记》的记载中,他其实并不真的是一个泯然众人之徒,而是具有神祗的血脉。根据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的记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这段文字通过描写从刘邦父亲的视角所见到的场景和刘邦母亲的梦境中的场景,隐晦地表明:刘邦名为太公的儿子,实则是刘邦母亲刘媪与神灵(蛟龙)的儿子,具有神祗血脉。
《史记》中存在大量的感生神话,比如《史记·殷本纪》写殷氏始祖契的身世来历是契的母亲简狄吞食玄鸟卵之后怀孕生下了契;再比如《史记·周本纪》写周氏始祖后稷的身世来历是后稷的母亲姜螈踏过巨人的足迹之后怀孕生下了后稷,都具有明显的夸张与虚构特点。刘媪梦中遇龙产子的故事具有浓厚的感生神话的色彩。
《史记》中还记载了刘邦醉斩大蛇事件,从侧而表现了刘邦的非凡身世。根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日‘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日:‘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
这段写刘邦斩杀大蛇之后,通过蛇的母亲也就是老妪的话语揭示出刘邦的非凡:首先刘邦斩杀的蛇不是普通的蛇,而是白帝之子化身成的蛇。其次,为什么别人见到有大蛇当道便害怕想要躲避,而刘邦却无所畏惧地提剑上前将蛇斩杀呢?这是因为刘邦如老妪所言,是“赤帝之子”,并非寻常之人。《史记集解》对此的解释是:“秦襄公白以居西戎,主少吴之神,作西畴,祠白帝。至献公时,栎阳雨金,以为瑞,又作畦峙,祠白帝。少吴,金德也。赤帝,尧后,谓汉也。杀之者,明汉当灭秦也。”醉斩大蛇预示当时身为亭长的刘邦,必有伐秦立汉的大作为。
(二)相貌气质奇。
在外貌方而,司马迁十分擅长抓住人物的长相特点,进行细致的刻画描写,让读者能迅速根据作者的叙述在脑海中构建出人物形象。尤其是在历史舞台上具有异样光芒的人物,司马迁通常会在笔下记录其非同一般的身体特征,比如重耳的骈胁,项羽的重瞳。刘邦是作者笔下比较重要的人物之一,因此作者对他的样貌描写也倾注了笔墨。《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鬚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从这仅仅二十字,我们使可以得出刘邦的长相特征:高鼻梁,而容似龙,胡须茂盛,最重要的是,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这样的样貌特征可以说是常人很难达到了。关于隆准、龙颜,《史记索引》的解释是:“高祖感龙而生,故其颜貌似龙,长颈而高鼻。”关于七十二黑子,《史记正义》的解释是:“七十二黑子者,赤帝七十二日之数也。木火土金水各居一方,一岁三百六十日,四方分之,各得九十日,土居中央,并索四季,各十八日,俱成七十二日,故高祖七十二黑子者,应火德七十二日之征也。”
在气质方而,刘邦也大与常人不同,身为布衣平民的他具有“天子气”。《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常日:‘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白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怿问之。吕后日:‘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
古人认为,贤能之人所出没的地方,往往会有气象方而的征兆。《史记正义》中说:“四方常有大云,五色具而不雨,其下有贤人隐矣。”通过秦始皇对东南方有“天子气”的忌惮以及吕后根据云气找到刘邦表明,刘邦确实足一位气象非凡的旷世贤才。
(三)品行才情奇。
刘邦身为楚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在众多反抗暴秦的英雄豪杰中脱颖而出,封为汉工后又从项羽手中夺得天下,除却众多带有传奇色彩的光环之外,他本身在为人处世方而,也具有许多堪称奇绝的地方。
首先,刘邦有常人很难达到的冷静。在数年征战过程中,他所率领的军队多次被敌方攻击得颇为狼狈,甚至刘邦自身也数次落入窘困的境地,但是他身处危难之中,却没有张皇失措,而是深思熟虑,或是惊险脱身,或是反败为胜。这说明刘邦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最能表现这一点的,应当是《项羽本纪》中记载的项羽挟持刘邦的父亲来要挟刘邦,刘邦机智地以话语反击的片段:“(项羽)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工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工曰‘吾与项羽俱北受命怀工,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尚奇;刘邦
[中圖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078-02
一、司马迁的“尚奇”倾向
《史记》的一大特色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书中的人物来自社会中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人物,司马迁都用精准独到的笔墨,将其刻画得独一无二。这得益于司马迁在记录故事,塑造人物方而的一个显著特点——“尚奇”。杨雄评价司马迁的写作特点是“子长多爱,爱奇也。”明确点出司马迁的“尚奇”倾向。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对司马迁的“尚奇”倾向有更详细的阐述:“《史记》富有传奇色彩。司马迁喜欢猎奇,把许多传说故事写入人物传记中,造成一种神秘感……除了类似荒诞不经的传说之外,《史记》所写的许多真人真事也带有传奇色彩……《史记》中的许多故事都疏离常规,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也富有传奇性。”
司马迁“尚奇”的表现主要是记录奇人、奇事、奇闻。奇人指的是相貌奇特,才能独特、品行不凡之人;奇事指的是情节曲折奇特之事;奇闻指的是神话传说、鬼神故事、梦境、占卜之类。在司马迁所描绘的巨大历史舞台上,刘邦是一个堪称精彩的人物形象,他出身于市井,在特定的历史机遇而前,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成为汉朝开国皇帝。司马迁“尚奇”的叙事风格在以记叙刘邦生平事迹为主的《高祖本纪》中,以及涉及到刘邦的其他篇章中,都表现得十分明显。
二、刘邦之奇
(一)身世来历奇。
刘邦身为汉朝的开国皇帝,最早发迹于市井。然而市井之人何其多哉,并非人人都可以从一介布衣一跃成为一国皇帝,刘邦的成功只是一个个例,而且在《史记》的记载中,他其实并不真的是一个泯然众人之徒,而是具有神祗的血脉。根据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的记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这段文字通过描写从刘邦父亲的视角所见到的场景和刘邦母亲的梦境中的场景,隐晦地表明:刘邦名为太公的儿子,实则是刘邦母亲刘媪与神灵(蛟龙)的儿子,具有神祗血脉。
《史记》中存在大量的感生神话,比如《史记·殷本纪》写殷氏始祖契的身世来历是契的母亲简狄吞食玄鸟卵之后怀孕生下了契;再比如《史记·周本纪》写周氏始祖后稷的身世来历是后稷的母亲姜螈踏过巨人的足迹之后怀孕生下了后稷,都具有明显的夸张与虚构特点。刘媪梦中遇龙产子的故事具有浓厚的感生神话的色彩。
《史记》中还记载了刘邦醉斩大蛇事件,从侧而表现了刘邦的非凡身世。根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日‘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日:‘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
这段写刘邦斩杀大蛇之后,通过蛇的母亲也就是老妪的话语揭示出刘邦的非凡:首先刘邦斩杀的蛇不是普通的蛇,而是白帝之子化身成的蛇。其次,为什么别人见到有大蛇当道便害怕想要躲避,而刘邦却无所畏惧地提剑上前将蛇斩杀呢?这是因为刘邦如老妪所言,是“赤帝之子”,并非寻常之人。《史记集解》对此的解释是:“秦襄公白以居西戎,主少吴之神,作西畴,祠白帝。至献公时,栎阳雨金,以为瑞,又作畦峙,祠白帝。少吴,金德也。赤帝,尧后,谓汉也。杀之者,明汉当灭秦也。”醉斩大蛇预示当时身为亭长的刘邦,必有伐秦立汉的大作为。
(二)相貌气质奇。
在外貌方而,司马迁十分擅长抓住人物的长相特点,进行细致的刻画描写,让读者能迅速根据作者的叙述在脑海中构建出人物形象。尤其是在历史舞台上具有异样光芒的人物,司马迁通常会在笔下记录其非同一般的身体特征,比如重耳的骈胁,项羽的重瞳。刘邦是作者笔下比较重要的人物之一,因此作者对他的样貌描写也倾注了笔墨。《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鬚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从这仅仅二十字,我们使可以得出刘邦的长相特征:高鼻梁,而容似龙,胡须茂盛,最重要的是,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这样的样貌特征可以说是常人很难达到了。关于隆准、龙颜,《史记索引》的解释是:“高祖感龙而生,故其颜貌似龙,长颈而高鼻。”关于七十二黑子,《史记正义》的解释是:“七十二黑子者,赤帝七十二日之数也。木火土金水各居一方,一岁三百六十日,四方分之,各得九十日,土居中央,并索四季,各十八日,俱成七十二日,故高祖七十二黑子者,应火德七十二日之征也。”
在气质方而,刘邦也大与常人不同,身为布衣平民的他具有“天子气”。《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常日:‘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白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怿问之。吕后日:‘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
古人认为,贤能之人所出没的地方,往往会有气象方而的征兆。《史记正义》中说:“四方常有大云,五色具而不雨,其下有贤人隐矣。”通过秦始皇对东南方有“天子气”的忌惮以及吕后根据云气找到刘邦表明,刘邦确实足一位气象非凡的旷世贤才。
(三)品行才情奇。
刘邦身为楚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在众多反抗暴秦的英雄豪杰中脱颖而出,封为汉工后又从项羽手中夺得天下,除却众多带有传奇色彩的光环之外,他本身在为人处世方而,也具有许多堪称奇绝的地方。
首先,刘邦有常人很难达到的冷静。在数年征战过程中,他所率领的军队多次被敌方攻击得颇为狼狈,甚至刘邦自身也数次落入窘困的境地,但是他身处危难之中,却没有张皇失措,而是深思熟虑,或是惊险脱身,或是反败为胜。这说明刘邦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最能表现这一点的,应当是《项羽本纪》中记载的项羽挟持刘邦的父亲来要挟刘邦,刘邦机智地以话语反击的片段:“(项羽)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工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工曰‘吾与项羽俱北受命怀工,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