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故事在经典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hong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儿时期学习经典文化,不仅能增强孩子的文化底蕴,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民族精神的滋养,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小公民。
  一、活跃气氛: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形象性,形象性也是小故事的最大的特点。小故事中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对儿童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在经典教学中,如果一味地让学生诵读、记忆 、背诵,他们可能很快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如能紧扣教学目标,用一些趣味性很强的故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效果会好很多。
  在学习《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这一部分时,教师可讲故事进行教学导入: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请你们听一个故事——《王羲之对对联》: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书门联,但每次他们家的门联刚刚张贴就会被别人偷走。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个防“贼”的妙法:先在门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联: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偷联的人到王宅前一看,都搖头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遂成意义全新的一幅佳作: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教师边讲故事边把对联的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听完这个故事会发出会心的一笑,也会为王羲之的智慧喝彩,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了“对子”这种语言形式的特点和妙用,会对本节课要学的对韵内容充满期待。
  学生学习关于好学的成语时,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大概理解“闻鸡起舞 手不释卷 笃实好学 敏而好学 左图右书 吞纸抱犬 牛角挂书 夙兴夜寐 业精于勤 孜孜不倦”这些成语的意思并能把它们记忆下来进行简单运用。当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理解了大意并能基本背诵的时候,他们的身体一定会有或多或少的疲劳,注意力也会有所涣散。这时教师可以选择几个成语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其中的“牛角挂书”“手不释卷”等故事学生都会很喜欢。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会觉得这是老师对他们认真学习的最大的奖励。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也会喜欢上故事中的人物,对于下一次的成语的学习也会很有兴趣。
  二、突破难点:用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内涵
  国学经典语言精妙,内涵深刻,我们也可以巧用一些小故事让他们理解,这样他们对经典的内涵理解更深刻一些,对经典的热爱之情自然也会更深厚一些。如在学习朱熹的《偶成》一诗时,诗句中“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但接下来的“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中的“池塘春草梦”就会让学生不知所云。在这时“池塘春草梦”的故事的介入就显得尤为重要。“池塘春草梦”的故事是这样的: 据说,东晋诗人谢灵运和其族弟谢惠连在一起时,往往能想出佳句。谢灵运有一年冬天僻处于山栖谷隐,滋生了一场不小的病。在病床上,连春天已经来临也浑然不知。待到病体初痊,便登楼眺望,看到在池塘浅浅的水中生出了青青的春草。后来,他在写《登池上楼》诗时整日寻思,忽然梦寐中仿佛见到惠连,随即写出“池塘生春草”的妙句。 通过“池塘春草梦”这个故事的讲述,加上老师的引导,孩子们知道朱熹在《偶成》一诗中运用了“池塘春草梦”这个典故,是要告诉我们时间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也会懂得要珍惜时间。
  三、升华情感:用故事引领学生精神成长
  在小学低段学习的蒙学经典《弟子规》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在教学中除了运用诵读、理解、记忆、背诵等方法让学生学习之外,还可以充分运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对文中的道理产生认同感,并愿意用这些规范要求自己的行为。比如《信》篇中讲到“借人物时还 后有急借不难”时可以给孩子们讲宋濂还书的小故事:明朝有一个叫宋濂的人,他很爱读书,但家里太穷,根本买不起书,他常常只有借书读。但是许多富有的人家虽然藏书很多,却不愿意借给他。有一次,宋濂又到一家富户借书看,这家人不大愿意借给他,所以借的时候讲明十天之内要还回来,可十天根本就读不完那本书。到了第十天早晨了,下着大雪,那家人以为宋濂不会来还书了,可是宋濂却冒着雪把书送了回来。主人很感动,他告诉宋濂,以后可以随时来看书,不再给他限定借书时间了。通过听故事,孩子们会感受到讲究诚信带给他人方便也能让别人对自己产生信任,对诚信这种品质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电信市场第三次重组改革,3G业务运营方案、竞争战略能否促成有效竞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运用博弈论理论对3G通信市场的价格和差异化运营策略进行分析发现,当三家企业
冰心老人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有爱就有一切。诗人说,微笑是阳光。师爱具有特殊的魅力,教师的微笑,是教育学生最好的一种手段,是让师爱翱翔蓝天的翅膀。作为教师应当用爱和智慧来教育学生,守望其健康成长。  一、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不够  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存在着“重成绩,轻德育”的现象,尽管德育教育的喊得口号很响亮,但是并没有落实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升学压力,使得学校
集聚是中国IT产业重要的区位特征。对1994年~2006年中国IT产业集聚度测算表明,中国IT产业的集聚度正在逐年提高,并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Agglomeration is an important lo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重要的一门课程,本学科其性质具有:基础性、工具性、思想性,因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上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再结合实际,实事求是,是提高语言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此,我通过近年来的实践颇有收获,具体做法是:  一、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小”字进行教育。“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