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基郁:我在东大门的日子
早上9点,50年历史的东大门成衣批发市场,从人声杂沓,到慢慢安静。53岁的方基郁,粗糙的大手,折着他做了13年的棉衫。他连续工作10小时,再过一小时就收工,准备到5公里外的工厂。他日夜颠倒,要一直忙到下午3点,才能回家补眠。但睡不到6小时,晚上10点又要开店,等全国各地、海外飞来批货的客人。
果真是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中,睡眠时间最短,工时又长的韩国人典型。
一旁桌上,放着一本陈旧厚重的书册。是他累积数十年经验的宝典。里头不同配色的布料,总数累积超过一万片,方基郁都仔细编码。
每天早上10点收工后,他立刻清点当天卖出的状况,卖得最好的几款棉衫,立刻打电话给合作的工厂下订单,喊的都是布料编码。
“这有秘诀,不用和工厂解释老半天,沟通有效率,很快。”他白天下完单,晚上这些货直接从工厂送到店内,都是made in Korea的。
韩国“快、快、快”文化,在方基郁身上崭露无遗。“不快不行。不快怎么跟别人竞争?”他说。
方基郁家里做成衣45年。东大门人都认得这个手上掌握有1000个常客的大户,年收入他很保密,只肯透露是韩国中产程度。原本一帆风顺、还有自己工厂,没想到方基郁的成衣小王国,却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重创韩国时,跟着瓦解。
“当时企业一家一家倒,我合作的好几家大型原料工厂也倒了,我损失了40多亿。”方基郁就像当时众多一夕间失去工作的韩国中年男子,一切重头再来。
他带着家人搬离昂贵的首尔市,住在车程一个半小时外的仁川。他每天花3个小时搭捷运通勤,累了就打个盹。
方基郁不能丧志,因为他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两个儿子要念高中、大学。方基郁努力在东大门重起炉灶,自己苦一点,也要两个孩子受好的教育。
“我两个儿子都是模范生喔。”他露出慈父骄傲的神情。一角柜子上贴着儿子们的照片。
经过1997年重创,现在方基郁很知足。“韩国很积极,年轻的一代,未来发展很大。”看着儿子们的照片,他知道自己和韩国的未来,在儿子这代手上。
权赫在:三星高塔里的精英
韩国人爱把在三星工作的人称为“三星打工仔”。但韩国人内心,却渴望走进三星集团那3栋高塔内,穿着笔挺西装,抬高下巴、做个人人称羡的中产精英。
40岁的权赫在,挤进了这座韩国人梦想的高塔,坐上韩国最大研究机构“三星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的位置。在韩国与中国大陆市场高度相连的此刻,研究韩国最热门的大中华经济区。
他的办公室在三星生命保险大楼28楼,看出去首尔地价最昂贵的江南,尽收眼底。
权赫在出身小康家庭,在韩国念完大学,就到北京清华大学当研究生,在北京一待6年。他是典型的韩国精英。2010年进入三星研究所之前,他在韩国外交通商部FTA局,一直做到副局长,是人人称羡的公务员。参与过包括韩美、韩印等重要FTA谈判。
但他喜欢民间企业的挑战,因此来到三星研究院,当起民企的打工仔。对于别人说三星工作压力大,他却觉得还好。听了他当年参与韩印谈判过程,就知道三星的工作量对他来说,真的还好。
当年这名有使命感的年轻官员,孩子才出生3天,妻子还在医院休养,他人却不在妻儿身边。“当时谈判进入高峰期,我工作到凌晨2点、凌晨4点,甚至不能回家,连续两个多月。”权赫在说。
他坦言三星的确给员工非常优渥的薪水。虽然已属于中产上层族群,但令人意外的,权赫在没有在首尔市置产。“韩国房价还没大盘整过,全世界没有房价能一直那么热的。”发挥研究员的精神,权赫在分析,首尔的房子贵得太不合理。
便权赫在与在大学任教的妻子,属于韩国少见的双薪家庭。权赫在选择到附近房价低的富川市购屋。
他不当屋奴,更对韩国高学费和过度竞争感到不满。“那些高中生课后补习的学费,比大学学费还贵,有些家庭念不起,只好放弃。”权赫在说,未来他的孩子要进“对案学校”,这是一种创新教育机构。
昂贵的教育费、房价,韩国丈夫肩膀的担子好重。“所以现在年轻人结婚的附带条款,是妻子要工作。”权赫在认为,自己算幸运,还有能力选择生活型态。
努力挣脱两极化的漩涡,让韩国原本“一夫当家”的家庭结构,在权赫在这世代,正慢慢转变。
(摘自台湾《天下杂志》)(编辑/立原)
早上9点,50年历史的东大门成衣批发市场,从人声杂沓,到慢慢安静。53岁的方基郁,粗糙的大手,折着他做了13年的棉衫。他连续工作10小时,再过一小时就收工,准备到5公里外的工厂。他日夜颠倒,要一直忙到下午3点,才能回家补眠。但睡不到6小时,晚上10点又要开店,等全国各地、海外飞来批货的客人。
果真是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中,睡眠时间最短,工时又长的韩国人典型。
一旁桌上,放着一本陈旧厚重的书册。是他累积数十年经验的宝典。里头不同配色的布料,总数累积超过一万片,方基郁都仔细编码。
每天早上10点收工后,他立刻清点当天卖出的状况,卖得最好的几款棉衫,立刻打电话给合作的工厂下订单,喊的都是布料编码。
“这有秘诀,不用和工厂解释老半天,沟通有效率,很快。”他白天下完单,晚上这些货直接从工厂送到店内,都是made in Korea的。
韩国“快、快、快”文化,在方基郁身上崭露无遗。“不快不行。不快怎么跟别人竞争?”他说。
方基郁家里做成衣45年。东大门人都认得这个手上掌握有1000个常客的大户,年收入他很保密,只肯透露是韩国中产程度。原本一帆风顺、还有自己工厂,没想到方基郁的成衣小王国,却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重创韩国时,跟着瓦解。
“当时企业一家一家倒,我合作的好几家大型原料工厂也倒了,我损失了40多亿。”方基郁就像当时众多一夕间失去工作的韩国中年男子,一切重头再来。
他带着家人搬离昂贵的首尔市,住在车程一个半小时外的仁川。他每天花3个小时搭捷运通勤,累了就打个盹。
方基郁不能丧志,因为他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两个儿子要念高中、大学。方基郁努力在东大门重起炉灶,自己苦一点,也要两个孩子受好的教育。
“我两个儿子都是模范生喔。”他露出慈父骄傲的神情。一角柜子上贴着儿子们的照片。
经过1997年重创,现在方基郁很知足。“韩国很积极,年轻的一代,未来发展很大。”看着儿子们的照片,他知道自己和韩国的未来,在儿子这代手上。
权赫在:三星高塔里的精英
韩国人爱把在三星工作的人称为“三星打工仔”。但韩国人内心,却渴望走进三星集团那3栋高塔内,穿着笔挺西装,抬高下巴、做个人人称羡的中产精英。
40岁的权赫在,挤进了这座韩国人梦想的高塔,坐上韩国最大研究机构“三星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的位置。在韩国与中国大陆市场高度相连的此刻,研究韩国最热门的大中华经济区。
他的办公室在三星生命保险大楼28楼,看出去首尔地价最昂贵的江南,尽收眼底。
权赫在出身小康家庭,在韩国念完大学,就到北京清华大学当研究生,在北京一待6年。他是典型的韩国精英。2010年进入三星研究所之前,他在韩国外交通商部FTA局,一直做到副局长,是人人称羡的公务员。参与过包括韩美、韩印等重要FTA谈判。
但他喜欢民间企业的挑战,因此来到三星研究院,当起民企的打工仔。对于别人说三星工作压力大,他却觉得还好。听了他当年参与韩印谈判过程,就知道三星的工作量对他来说,真的还好。
当年这名有使命感的年轻官员,孩子才出生3天,妻子还在医院休养,他人却不在妻儿身边。“当时谈判进入高峰期,我工作到凌晨2点、凌晨4点,甚至不能回家,连续两个多月。”权赫在说。
他坦言三星的确给员工非常优渥的薪水。虽然已属于中产上层族群,但令人意外的,权赫在没有在首尔市置产。“韩国房价还没大盘整过,全世界没有房价能一直那么热的。”发挥研究员的精神,权赫在分析,首尔的房子贵得太不合理。
便权赫在与在大学任教的妻子,属于韩国少见的双薪家庭。权赫在选择到附近房价低的富川市购屋。
他不当屋奴,更对韩国高学费和过度竞争感到不满。“那些高中生课后补习的学费,比大学学费还贵,有些家庭念不起,只好放弃。”权赫在说,未来他的孩子要进“对案学校”,这是一种创新教育机构。
昂贵的教育费、房价,韩国丈夫肩膀的担子好重。“所以现在年轻人结婚的附带条款,是妻子要工作。”权赫在认为,自己算幸运,还有能力选择生活型态。
努力挣脱两极化的漩涡,让韩国原本“一夫当家”的家庭结构,在权赫在这世代,正慢慢转变。
(摘自台湾《天下杂志》)(编辑/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