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Ohlson(1995)剩余收益定价模型考察了上海证券市场1995、1996和1997年度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主要研究了剩余收益、收益和净资产三个变量对股价解释能力,同时还研究了规模和流通股比例在我国证券市场定价中的作用。本文完全按照Ohlson定价理论的要求,在经验性估计模型中引入剩余收益变量。在检验会计信息的解释能力时,同时考虑了流通股比例和规模对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收益、净资产、剩余收益、流通股比例和规模都具有价值相关性,并且,它们相互之间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2.与Ohlson的模型预测一致,股票价格与收益(净资产和剩余收益)呈正相关;3.市场对剩余收益的定价乘数低于对收益的定价乘数,表明市场可能认识到剩余收益作为非正常收益,持续性较差;4.与只考虑净资产和收益的模型相比,当模型中同时考虑剩余收益、规模与流通股比例时,市场对净资产的定价乘数会有所提高;5.流通股比例越高,规模越大,市场定价越低;6.与其他一些研究的结果相似,假设所有的非流通股全部上市流通,市场价格平均会有20%到26%的降幅;并且,流通股比例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程度逐年降低;7.对会计信息的解释能力分年度进行了检验,发现1996年度的解释能力为最强,1997年最低,本文猜测这可能与我国证券市场的阶段性特征有关,还可能与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