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回,诺贝尔文学奖出结果前一周,我恰巧在巴黎参加法国电视二台著名的‘新书对话’(Apostrophes)节目,主持人毕沃(Bernard Pivot)没放过追问机会:‘我知道瑞典学院很多事都是高度机密,但请你告诉我,这次到底是哪5位作家进入决选名单?’我的回应是,‘如果我告诉你了,我就别想回斯德哥尔摩了。’”
82岁的谢尔?埃斯普马克,端坐在瑞典学院会议室专属于他的第16把椅子上,笑盈盈地向本刊记者讲述了这则小故事,并一再强调——“It’s very very secret!”
1981年进入学院的谢尔已是老院士了,曾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长达17年,他将专访定在5月10日(周四)下午3点,两小时后,他和其他院士就在这个地方讨论候选者名单——每周四下午5点开18院士的例会传统,从国王古斯塔夫三世1786年创立学院开始,至今已坚持了226年。
对全世界多数文学工作者而言,瑞典学院是一方神秘之地,甚至还散发着某种神圣气息。古老的学院位于斯德哥尔摩有七百多年历史的老城,紧邻诺贝尔博物馆,外面就是游人如织的露天广场。拐入鹅卵石小路,推开学院图书馆的厚重大门,一下便隔绝了室外喧嚣:肃穆沉静中,只听见那台仅容3人的木质旧电梯在老楼里上下的声音。
和这电梯一样颇有年头的,是18位终身任职的院士,他们精通英、法、德多门语言,都是著名作家和学者,其中包括历史学家及专业语言学家。谢尔戏称,“我们这个俱乐部,18个人都是学养深厚、才智卓绝的大家,但也都是极其固执的老家伙,你以为其中一两位可以主导整个局面?不,他们绝对做不到!”
曾考虑提名鲁迅,但被拒绝
会议室里,白色长桌边围着18把扶手镶金的蓝椅子,通常18位院士的座位都是固定的,中国人熟悉的汉学家马悦然,就坐在谢尔斜对面的第5把椅子上。
长桌一端有个托盘,盘中两只银杯,其中插有一支鹅毛笔。另一端的精美铜罐,是院士们的小“投票箱”,他们把意见——通常是“同意”或“不同意”——写在纸上,放进这个罐子,所有人投完票,打开罐子点票,多数人同意才算通过。
据谢尔介绍:“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初评委员会由院士中的5位组成,他们工作量巨大,要看很多作家的书,眼睛都快读伤了。自2月至5月,先从全球200位被提名作家中选出二十来人,5月底再筛选出5个决选名额,通常这5个作家来自不同国家,甚至不同大洲。”
6月起,院士们开始放假,“看这5名作家的全部作品,成了18位院士整个夏天的‘暑假作业’,这5个名字,只有这18位读者知道,我们必须小心地守住秘密。当9月开会再聚时,所有院士都已看过作品了,经过3周激烈讨论,最后由全体院士投票决定今年的获奖者。”
——“近10 年来,你们特别关注的亚洲作家有哪些?”
“我们十分关注,但我不能给你任何作家的名字,即使是这200个提名同样是秘密,我只能向你保证,每位优秀作家都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可能。”
——“您怎么看村上春树?他不仅在日本很红,现在可谓畅销全球。”
“是的,他在这里很有名,大部分作品被译成了瑞典语。不过,很多中国作家的作品也被译成了瑞典语,要知道,‘我们这个俱乐部’对中国文学的熟悉程度不亚于日本文学,我有自己喜爱的中国作家,但不能告诉你名字,因为很可能与被提名者重合,那我就破规矩了。”
早在1986年瑞典学院建立200周年时,谢尔就出版了介绍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情况的著作(中文版译作《诺贝尔文学奖内幕》),此次接受专访,他递给记者一本近年刚出版的英文小册子,这是他与院士斯图?阿伦(Sture Allén)合著的《诺贝尔文学奖简介》(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在这本薄薄的小书里,能找到你所有问题的答案;至于书里没提的内容,那我也不能多说了。”
小册子里的“全球分配”这一章,有3位已故中国作家被提及:“1930年代前,瑞典学院并没收到多少来自亚洲国家的提名,学院自身也没发展起相应的报告系统(1913年印度作家泰戈尔获奖的提名来自英国,且基于其本人的英译作品)。直到1936年学院谨慎地迈了一步,曾考虑提名中国作家鲁迅,但结果是,这次不同寻常的尝试出现一则‘插曲’:鲁迅不仅拒绝了提名,而且认为当时全中国没有作家能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没过多久,鲁迅去世。随后战争期间,惟一被学院讨论过的东亚作家是赛珍珠和斯文?赫定推选的林语堂,人们称赞他呈现的中国图景有价值,但最终觉得他在陈述整个中国的转变时作品尚缺‘精准的人物描写’及‘力量和深度’……(此外,沈从文曾离诺贝尔文学奖一步之遥)。”
北岛就像特朗斯特罗姆的远亲
“院士里最有名的亚德?隆德奎斯特(Artur Lundkvist)经常有些奇怪论调,他曾说,全球文学创作进程中,亚洲国家有些落后。但什么叫落后?出产过李白、杜甫的国家怎么会在文学上是落后的?”
虽有院士对亚洲文学存在偏见,但谢尔表示,“我对丰富的中国文学,远自《道德经》、唐代大师乃至当代诗人,一直怀有敬慕之意。”这位老院士是位诗人,他对中国文化、历史的兴趣与同情,生动地呈现于《焚书》、《西安兵马俑》等诗作中。
《焚书》的创作基于谢尔对李贽其人其作的认识,“我曾读过一本讨论李贽的法文书,他所处的明朝,差不多是欧洲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时代,李在当时本有机会成为中国伟大的改革家,但他身上担子太重,要养活一家三十多口人,阻力重重,最终成了被压迫被禁止的受害者。我读他的作品,欣赏他的思想,我诗中‘写作时我轻跃如野兔/出击如猎鹰’,‘在头发的最尖端/他们再次立起庙宇’等意象都是受其作品的启发,我想借李贽在《焚书》中的思想说出:‘不要人云亦云/请怀疑我说的一切。’”
1980年代,谢尔曾两次造访中国,“见过艾青、丁玲、王蒙等多位中国老作家,1982年在上海和巴金聊了一个多小时,两年前(2010年11月)还参加了安徽黄山的诗歌节。” 他创作的《西安兵马俑》,还与中国诗人北岛有关,“我以前去过西安,后来北岛来看我时带来一个陶制兵马俑,但当我们打开盒子时,它已经碎了,因着这个意外,我写了那首《西安兵马俑》。有位中国诗人读后就问我,你是怎么做到既进入自己内心又进入他人的世界?我说这就像摄影的双重曝光,我写的既是古代西安的一支军队,也是当今面临核战的一支军队,所以你读诗时可以栖身于这些士兵中。”
据谢尔回忆,他和北岛很早就相识了,“大约是1970年代,我见了北岛、顾城,还有顾城美丽的妻子。北岛和顾城非常不同,顾城的作品更复杂也更具画面感,他是很棒的诗人,后来的悲剧真令人痛心。北岛和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瑞典诗人、上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很像,我知道他很爱托马斯的诗,我觉得他就像是托马斯的某位远亲。”
同为瑞典诗人,谢尔和托马斯是密友,去年就是他代表瑞典学院为托马斯致的授奖词。
“事实上,我俩的诗歌创作有位共同的父亲:上世纪40年代的瑞典诗人托尔谢(Ragnar Thoursie),他可能只写了两册诗集,却是我们写作的源头,托尔谢深受电影和‘格式塔心理学’影响,他的诗中有强烈的画面感,这是托马斯和我共同追随的,并试图在隐喻中发展更多意象,例如托马斯在《尾声》中这样开头:‘十二月。瑞典是一艘被拖起的/破旧的船。它的桅杆/斜向黄昏的天空’。诗中,瑞典既像一艘船,又像一棵树。接着,托马斯一次又一次,在画面中展开更繁复的各种意象……我和托马斯的不同在于,他的画面是神秘的大自然,而我诗歌作品里更多是人的肖像。”
——“托马斯那些诗作很久前就已经完成了,为何直到去年才给他颁奖?”
“好吧,告诉你一个或许不该说的事实:因为他太有名了!瑞典学院每次讨论都要小心翼翼地对待他的大名鼎鼎。有时人会问,你们是不是从来不考虑他或她?我们当然考虑过,但奖项评定依据的是大多数的意见,个别评委有时也希望某位作家获奖,但如果不能说服其他评委,就只能承认自己是少数。这得经过时间考验,例如多丽丝?莱辛早就成名,但直到2007年才得奖。有些作家或许会在候选名单上呆很多年,直到获得大多数的投票。”
“我最关心集权主义”
我自己住在一个更大的文本,/置身诸多不值得一读的官员之中,/喃喃道出君王的天职,/而在他背后/严峻的文体被形塑出,/不含一丝个人的声音。(摘自《焚书》,译者陈黎)
——“目前,您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集权主义。我写了一系列关于瑞典社会现实的小说,但那些问题世界各地都存在。我的观点是,你需要一股强大的力量建立国家,但同时你也需要另一种力量去护卫个人利益,我觉得制约平衡是必须的,只有公平的、给予个体发展空间的国家才能建设一个繁荣社会,这在我的小说中是核心。”
创作诗歌时,谢尔能自旁征博引的典故中创造出反映眼前现实的富含张力的诗句;他的小说则更具野心,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其《失忆的年代》系列,由7卷互相呼应但相对独立的长篇小说构成,“事实上,我试图用它们描绘出一幅批判西方社会的图景。”
谢尔向记者大致介绍了这7卷作品的内容,“第一部《失忆》,主角是负责教育的官僚,故事涉及贪污腐败及人心的负疚感。第二部《误解》,主角是个善于收买人心的报刊主编,你会读到对于文化现状的批判。第三部《蔑视》讲述一位卧病在床的老妇人,故事反映出医疗系统中的各种问题,以及人们在被漠视压迫的怒火中如何奋起反抗。第四部《忠诚》说的是斯德哥尔摩剧院附近的一个建筑工人,他回望自己的人生,开始反思自己当初所参与的工人运动的正确性。第五部《仇恨》的主角是位被谋杀的首相,我把许多人的素材融进这个人物的故事中,试图绘出政治家的生存状况。第六部《复仇》里有个年轻的金融巨头,他对自己不负责任的经济活动做出描述,呈现经济世界的一个缩影;最后一卷名叫《欢乐》,标题具有反讽意味,故事讲述了一个被排斥在社会之外的妇女,她试图融入但从未成功,备受打击,作为叙述者,她向我们道出一个底层人的心声,或许,可以发出声音,就是她的欢乐了。”
1987年,谢尔出版第一卷《失忆》,10年后出版第7卷《欢乐》。今年10月中旬,由世纪文睿出品的《失忆》中文版即将面世,谢尔很快将再次来中国,他对中国读者的反馈很是期待。“这7部小说从不同角度审视当代社会。有趣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各国反响来观察每个国家的关注点。在法国,第1卷及关于被谋杀首相的第5卷较受欢迎;在意大利,第一卷被翻译后,他们很快希望看到整个系列;在捷克斯洛伐克,他们对第4卷和工人运动有关的内容感兴趣……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现出各国的社会现实点。”
(感谢瑞典驻沪总领事馆、The Swedish Institute协助联络)
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 Espmark)
生于1930年,瑞典诗人、小说家、文学史家。1981年获选为瑞典学院院士、1987年至2004年间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出版有《借我你的声音》、《日历之外》等13本诗集、《失忆的年代》、《伏尔泰的旅程》等8部小说,及《诺贝尔文学奖:选择标准的探讨》等多部评论集。
82岁的谢尔?埃斯普马克,端坐在瑞典学院会议室专属于他的第16把椅子上,笑盈盈地向本刊记者讲述了这则小故事,并一再强调——“It’s very very secret!”
1981年进入学院的谢尔已是老院士了,曾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长达17年,他将专访定在5月10日(周四)下午3点,两小时后,他和其他院士就在这个地方讨论候选者名单——每周四下午5点开18院士的例会传统,从国王古斯塔夫三世1786年创立学院开始,至今已坚持了226年。
对全世界多数文学工作者而言,瑞典学院是一方神秘之地,甚至还散发着某种神圣气息。古老的学院位于斯德哥尔摩有七百多年历史的老城,紧邻诺贝尔博物馆,外面就是游人如织的露天广场。拐入鹅卵石小路,推开学院图书馆的厚重大门,一下便隔绝了室外喧嚣:肃穆沉静中,只听见那台仅容3人的木质旧电梯在老楼里上下的声音。
和这电梯一样颇有年头的,是18位终身任职的院士,他们精通英、法、德多门语言,都是著名作家和学者,其中包括历史学家及专业语言学家。谢尔戏称,“我们这个俱乐部,18个人都是学养深厚、才智卓绝的大家,但也都是极其固执的老家伙,你以为其中一两位可以主导整个局面?不,他们绝对做不到!”
曾考虑提名鲁迅,但被拒绝
会议室里,白色长桌边围着18把扶手镶金的蓝椅子,通常18位院士的座位都是固定的,中国人熟悉的汉学家马悦然,就坐在谢尔斜对面的第5把椅子上。
长桌一端有个托盘,盘中两只银杯,其中插有一支鹅毛笔。另一端的精美铜罐,是院士们的小“投票箱”,他们把意见——通常是“同意”或“不同意”——写在纸上,放进这个罐子,所有人投完票,打开罐子点票,多数人同意才算通过。
据谢尔介绍:“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初评委员会由院士中的5位组成,他们工作量巨大,要看很多作家的书,眼睛都快读伤了。自2月至5月,先从全球200位被提名作家中选出二十来人,5月底再筛选出5个决选名额,通常这5个作家来自不同国家,甚至不同大洲。”
6月起,院士们开始放假,“看这5名作家的全部作品,成了18位院士整个夏天的‘暑假作业’,这5个名字,只有这18位读者知道,我们必须小心地守住秘密。当9月开会再聚时,所有院士都已看过作品了,经过3周激烈讨论,最后由全体院士投票决定今年的获奖者。”
——“近10 年来,你们特别关注的亚洲作家有哪些?”
“我们十分关注,但我不能给你任何作家的名字,即使是这200个提名同样是秘密,我只能向你保证,每位优秀作家都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可能。”
——“您怎么看村上春树?他不仅在日本很红,现在可谓畅销全球。”
“是的,他在这里很有名,大部分作品被译成了瑞典语。不过,很多中国作家的作品也被译成了瑞典语,要知道,‘我们这个俱乐部’对中国文学的熟悉程度不亚于日本文学,我有自己喜爱的中国作家,但不能告诉你名字,因为很可能与被提名者重合,那我就破规矩了。”
早在1986年瑞典学院建立200周年时,谢尔就出版了介绍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情况的著作(中文版译作《诺贝尔文学奖内幕》),此次接受专访,他递给记者一本近年刚出版的英文小册子,这是他与院士斯图?阿伦(Sture Allén)合著的《诺贝尔文学奖简介》(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在这本薄薄的小书里,能找到你所有问题的答案;至于书里没提的内容,那我也不能多说了。”
小册子里的“全球分配”这一章,有3位已故中国作家被提及:“1930年代前,瑞典学院并没收到多少来自亚洲国家的提名,学院自身也没发展起相应的报告系统(1913年印度作家泰戈尔获奖的提名来自英国,且基于其本人的英译作品)。直到1936年学院谨慎地迈了一步,曾考虑提名中国作家鲁迅,但结果是,这次不同寻常的尝试出现一则‘插曲’:鲁迅不仅拒绝了提名,而且认为当时全中国没有作家能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没过多久,鲁迅去世。随后战争期间,惟一被学院讨论过的东亚作家是赛珍珠和斯文?赫定推选的林语堂,人们称赞他呈现的中国图景有价值,但最终觉得他在陈述整个中国的转变时作品尚缺‘精准的人物描写’及‘力量和深度’……(此外,沈从文曾离诺贝尔文学奖一步之遥)。”
北岛就像特朗斯特罗姆的远亲
“院士里最有名的亚德?隆德奎斯特(Artur Lundkvist)经常有些奇怪论调,他曾说,全球文学创作进程中,亚洲国家有些落后。但什么叫落后?出产过李白、杜甫的国家怎么会在文学上是落后的?”
虽有院士对亚洲文学存在偏见,但谢尔表示,“我对丰富的中国文学,远自《道德经》、唐代大师乃至当代诗人,一直怀有敬慕之意。”这位老院士是位诗人,他对中国文化、历史的兴趣与同情,生动地呈现于《焚书》、《西安兵马俑》等诗作中。
《焚书》的创作基于谢尔对李贽其人其作的认识,“我曾读过一本讨论李贽的法文书,他所处的明朝,差不多是欧洲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时代,李在当时本有机会成为中国伟大的改革家,但他身上担子太重,要养活一家三十多口人,阻力重重,最终成了被压迫被禁止的受害者。我读他的作品,欣赏他的思想,我诗中‘写作时我轻跃如野兔/出击如猎鹰’,‘在头发的最尖端/他们再次立起庙宇’等意象都是受其作品的启发,我想借李贽在《焚书》中的思想说出:‘不要人云亦云/请怀疑我说的一切。’”
1980年代,谢尔曾两次造访中国,“见过艾青、丁玲、王蒙等多位中国老作家,1982年在上海和巴金聊了一个多小时,两年前(2010年11月)还参加了安徽黄山的诗歌节。” 他创作的《西安兵马俑》,还与中国诗人北岛有关,“我以前去过西安,后来北岛来看我时带来一个陶制兵马俑,但当我们打开盒子时,它已经碎了,因着这个意外,我写了那首《西安兵马俑》。有位中国诗人读后就问我,你是怎么做到既进入自己内心又进入他人的世界?我说这就像摄影的双重曝光,我写的既是古代西安的一支军队,也是当今面临核战的一支军队,所以你读诗时可以栖身于这些士兵中。”
据谢尔回忆,他和北岛很早就相识了,“大约是1970年代,我见了北岛、顾城,还有顾城美丽的妻子。北岛和顾城非常不同,顾城的作品更复杂也更具画面感,他是很棒的诗人,后来的悲剧真令人痛心。北岛和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瑞典诗人、上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很像,我知道他很爱托马斯的诗,我觉得他就像是托马斯的某位远亲。”
同为瑞典诗人,谢尔和托马斯是密友,去年就是他代表瑞典学院为托马斯致的授奖词。
“事实上,我俩的诗歌创作有位共同的父亲:上世纪40年代的瑞典诗人托尔谢(Ragnar Thoursie),他可能只写了两册诗集,却是我们写作的源头,托尔谢深受电影和‘格式塔心理学’影响,他的诗中有强烈的画面感,这是托马斯和我共同追随的,并试图在隐喻中发展更多意象,例如托马斯在《尾声》中这样开头:‘十二月。瑞典是一艘被拖起的/破旧的船。它的桅杆/斜向黄昏的天空’。诗中,瑞典既像一艘船,又像一棵树。接着,托马斯一次又一次,在画面中展开更繁复的各种意象……我和托马斯的不同在于,他的画面是神秘的大自然,而我诗歌作品里更多是人的肖像。”
——“托马斯那些诗作很久前就已经完成了,为何直到去年才给他颁奖?”
“好吧,告诉你一个或许不该说的事实:因为他太有名了!瑞典学院每次讨论都要小心翼翼地对待他的大名鼎鼎。有时人会问,你们是不是从来不考虑他或她?我们当然考虑过,但奖项评定依据的是大多数的意见,个别评委有时也希望某位作家获奖,但如果不能说服其他评委,就只能承认自己是少数。这得经过时间考验,例如多丽丝?莱辛早就成名,但直到2007年才得奖。有些作家或许会在候选名单上呆很多年,直到获得大多数的投票。”
“我最关心集权主义”
我自己住在一个更大的文本,/置身诸多不值得一读的官员之中,/喃喃道出君王的天职,/而在他背后/严峻的文体被形塑出,/不含一丝个人的声音。(摘自《焚书》,译者陈黎)
——“目前,您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集权主义。我写了一系列关于瑞典社会现实的小说,但那些问题世界各地都存在。我的观点是,你需要一股强大的力量建立国家,但同时你也需要另一种力量去护卫个人利益,我觉得制约平衡是必须的,只有公平的、给予个体发展空间的国家才能建设一个繁荣社会,这在我的小说中是核心。”
创作诗歌时,谢尔能自旁征博引的典故中创造出反映眼前现实的富含张力的诗句;他的小说则更具野心,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其《失忆的年代》系列,由7卷互相呼应但相对独立的长篇小说构成,“事实上,我试图用它们描绘出一幅批判西方社会的图景。”
谢尔向记者大致介绍了这7卷作品的内容,“第一部《失忆》,主角是负责教育的官僚,故事涉及贪污腐败及人心的负疚感。第二部《误解》,主角是个善于收买人心的报刊主编,你会读到对于文化现状的批判。第三部《蔑视》讲述一位卧病在床的老妇人,故事反映出医疗系统中的各种问题,以及人们在被漠视压迫的怒火中如何奋起反抗。第四部《忠诚》说的是斯德哥尔摩剧院附近的一个建筑工人,他回望自己的人生,开始反思自己当初所参与的工人运动的正确性。第五部《仇恨》的主角是位被谋杀的首相,我把许多人的素材融进这个人物的故事中,试图绘出政治家的生存状况。第六部《复仇》里有个年轻的金融巨头,他对自己不负责任的经济活动做出描述,呈现经济世界的一个缩影;最后一卷名叫《欢乐》,标题具有反讽意味,故事讲述了一个被排斥在社会之外的妇女,她试图融入但从未成功,备受打击,作为叙述者,她向我们道出一个底层人的心声,或许,可以发出声音,就是她的欢乐了。”
1987年,谢尔出版第一卷《失忆》,10年后出版第7卷《欢乐》。今年10月中旬,由世纪文睿出品的《失忆》中文版即将面世,谢尔很快将再次来中国,他对中国读者的反馈很是期待。“这7部小说从不同角度审视当代社会。有趣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各国反响来观察每个国家的关注点。在法国,第1卷及关于被谋杀首相的第5卷较受欢迎;在意大利,第一卷被翻译后,他们很快希望看到整个系列;在捷克斯洛伐克,他们对第4卷和工人运动有关的内容感兴趣……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现出各国的社会现实点。”
(感谢瑞典驻沪总领事馆、The Swedish Institute协助联络)
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 Espmark)
生于1930年,瑞典诗人、小说家、文学史家。1981年获选为瑞典学院院士、1987年至2004年间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出版有《借我你的声音》、《日历之外》等13本诗集、《失忆的年代》、《伏尔泰的旅程》等8部小说,及《诺贝尔文学奖:选择标准的探讨》等多部评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