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龙隐士藏峨眉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正松雕刻龙头拐杖的铺子,在从峨眉山脚到万年寺的步道旁。一根根造型精美的龙头拐杖成排挂在屋檐下,在清晨的徐徐凉风中不停摇晃。陈正松挽着袖子,坐在铺子外用刀剥树皮。除了耳朵有些背,身板硬朗、面色红润的他,全然看不出已经78岁了。他笑着说,峨眉山山好水好,养身;每日雕刻龙头拐杖,不受俗事纷扰,养心。身心俱养,所以不显老。
  乍听之下,让人觉得陈正松像一位隐士。
  潜心雕龙
  回到铺子里,陈正松坐在用门板搭起的工作台前,拿起一根未完工的龙头拐杖,思忖片刻,选了一把锋利的铁刀刻下去。只见他麻利地变换着刻刀的角度,力道时轻时重,木屑翻飞,一根根线条优美的龙须呈现在眼前,飘逸又灵动。
  陈正松在雕刻时不事先画稿,而是直接下刀,一气呵成。“刻了30多年,拿到一块木头,看一眼形状和天然纹理,适合雕刻什么样的龙头,心里就有数了。”说完,他拿起一个笔记本,封皮已经脱落,看样子有些年头了。里面画着各种不同的龙形图案,这些都是他多年来从书本、房屋建筑、民间传说中收集来的素材。“雕刻龙头,跟人说话一样要有依据,不能想当然,否则就要闹笑话。”陈正松说。
  迄今为止,陈正松雕刻了近千根龙头拐杖,其中没有两根完全相同。并且,他还在传统单龙龙头拐杖的基础上,雕刻出双龙、五龙等多龙龙头拐杖。单龙龙头拐杖主要刻画龙的神态,而多龙龙头拐杖则着重表现龙身相互缠绕的样子。“雕刻的龙形越复杂,工具自然越讲究。”陈正松说。不过,他从不为工具发愁,因为在从事雕刻前他干过几年铁匠,如果感觉先前的工具不好使,就根据需要临时另打一把。时间一长,陈正松的雕刻工具“蔚为壮观”,单是摆在工作台上的就将近40把,其中有些工具他自己也叫不出名字。
  半小时后,陈正松放下刀具,抽出一支“雪茄”。那是他自己用烤烟叶卷的,从理烟叶到搓条,卷好一支要花10多分钟。有人见状从烟盒里直接抽一支烟递给陈正松,他推掉,笑着说:“卷叶子烟,就跟雕龙头拐杖一样,慢慢来,急不得。”
  山里开花山外香
  每天清晨,只要天不下雨,陈正松都会早起,到附近的林子里转转,捡些用来雕刻龙头拐杖的断木头。从40岁那年迷上这门手艺至今,这一习惯他一直保留着。然而,在这期间,龙头拐杖的命运却经历了巨大的改变。作为峨眉山特有的手工艺品,龙头拐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深受游客欢迎。后来随着登山竹杖的兴起,龙头拐杖逐渐无人问津。陈正松拜师学艺时,峨眉山上雕刻龙头拐杖的师傅有二三十人,到如今只剩下他一人了。
  虽然如此,陈正松雕刻的龙头拐杖并没有“物以稀为贵”,它们的售价大多在200元左右。然而,跟五六元一根的登山竹杖比起来,普通游客仍然“望价生畏”。好在一些国外的游客对龙头拐杖特别感兴趣,通常一买就是好几根。
  陈正松有两件“镇铺之宝”。一件是悬挂在辅子房梁上的那根九龙龙头拐杖,它曾被一位到峨眉山旅游的泰国老板相中,先开价3万元,陈正松婉言谢绝,对方又加价到5万元,他还是不为所动。第二件“镇铺之宝”是一把高一米七八的单龙龙头拐杖,顶端雕刻着一个硕大的龙头。陈正松把它固定在铺子外的石墩里,游客可以与它合照,1次1元。
  “很多人嘲笑我,说大钱不挣,却去挣1元这样的小钱。”陈正松说,自己嘴笨,难得解释,有理也说不过别人。最重要的是,他觉得自己是个手艺人,不是整天只想着赚钱的商人,“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留下来而不是卖掉赚钱,我认为这样做没什么不对。”
  前不久,一位到峨眉山旅游的摄影师无意间来到陈正松的铺子,拍了一组他雕刻龙头拐杖的照片,发布到网上后,网友纷纷为陈正松点赞。随后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摄影师或参观者慕名来到陈正松的铺子,让他有些不习惯。“我现在所有的精力都在木头上,没想过出名,只想安安静静地雕龙头。”陈正松说。
其他文献
上世纪90年代,遇上北京图书进出口公司搬迁,书籍都被拿走了,在大门外留下无数国内外图书介绍的资料。有单张的,也有宣传册,设计得特别详细、精美。我撿了满满一箱,之后又折回捡了两箱。靠着这3箱资料,有了《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雏形。  那时,社会上还没有专门介绍装帧的书籍,关于装帧,只是在描述古籍时偶尔被提及。我清晰地记得自己穿着裤衩,满身汗,坐在一大堆书和资料里的场景。整整8年时间,收集、整理资料。之
蛙坐溪石,蜓留長空,宁静美好。  年轻漆艺家冯晓娜,用传统夹纻技艺制胎,形若卵石。  以螺钿镶嵌出飞舞的蜻蜓,在光照下显现出奇幻色彩。  光滑的翅膀与漆做的石头肌理形成对比,呈现一种别样的美。  小物,小器,触动人心,带来安宁。
了解大漆特性的人都知道,并非所有人都有与大漆亲近的缘分。邵磊磊一直觉得自己是幸运儿,学雕塑的他第一次接触大漆后,发现自己竟然没有过敏,便像孩子一样又惊又喜地对漆艺专业毕业的爱人说:“大漆不咬我!我们可以一起做漆艺。”  2008年,夫妻俩前往位于江苏宜兴的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任教。陶都浓厚的紫砂文化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一个大胆的想法也在两人心中萌芽:紫砂工艺的诞生已有几百年,大漆的使用更
在手艺网(www.91craft.com)学习、交流手工制作,在深圳观澜湖手艺工场,用DIY的方式把理想變成现实。
老一代苗绣传人龙秀洁  2008年4月27日,阴,时有小雨。清晨,细雨如丝,呼吸着有些甘甜的清新气息,心神怡然。远处铅灰色的山峦裹挟着淡淡的白雾,依山而建的吊脚楼仿佛悬在山中,此时的苗寨犹如朦胧缥缈的人间仙境。微风吹来,不时带来了新鲜的或是陈年的猪粪、牛粪的味儿,此刻才觉得我们在山寨农家。9时许,我们随着苗语翻译沿着陡峭的青石小路缓缓而行,路边伴有幽深的沟壑,行进的队列里有人发出尖厉的叫声。约摸一
“110万元,成交!”随着木槌敲定,花珀“鼻烟壶”终究身落名家。在沈阳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的“2014·辽宁四宝大师精品专场拍卖会”上,由著名雕刻大师王树森制作的抚顺花珀“鼻烟壶”拍出了惊人高价。这次拍卖中,琥珀拍品占据近半,散发出淡淡的松脂清香,怡情悦性。人们绕其左右,让平日大受追捧的岫岩玉、阜新玛瑙也黯然失色。  记载于纸上的琥珀雕刻技艺不过百年历史,它的发展历程坎坷曲折,曾经几乎被人们所遗弃。
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特别提到“加强传承梯队建设,促进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不断壮大传承队伍”,而且在第十五条中对“非遗进校园”进一步做了详细阐释: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这份文件是对“非遗进校园”强有力的保障和补充,充
“月亮”一直是古诗里形容的美妙意象,而来自台湾的Acorn Studio工作室却把“月亮”做成了灯,取名为Luna。它的球体采用玻璃纤维材质,质地轻盈而坚固,外表涂抹天然乳胶,让其更接近月球真实的样子,同时也让光线更加温润。Luna的7个尺寸,也可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  约2 500元
“缘”木紫檀  凡是上了年纪的“老上海”,都知道繁华的陆家嘴隐藏一座道教宫观——太清宫。因其地处地铁6号线源深体育中心站附近,每逢节假日都会吸引许多人慕名前往。而到太清宫的人一定会进老君堂,进老君堂的人一定会驻足瞻仰一尊由千年紫檀圆木雕刻而成的老子君像——《道德天尊——老子立像》。  这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紫檀雕刻代表性传承人屠杰雕刻。据屠杰讲,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他就有了创作老子君像
五彩斑斓的鱼  当珠宝与大自然相结合,便有了华裔珠宝设计师Wallace Chan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珠宝品牌。他将中国深厚的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通过自己的设计慢慢传递。这款鱼形配饰让五颜六色的钻石布满饰品全身,各色钻石形态各异,争奇斗艳。巧妙的设计与精致的手工镶嵌制作,让这条“鱼”仿佛活了起来,带领人们在蔚蓝的大海里自由遨游。  www.wallace-chan.com  约12000元  迷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