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简约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其教学目标应简约厚实,真正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摇篮;导入设计应简单有效,真正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工具;教学语言应简洁深刻,利于有效数学思维;教学手段应简捷实效,让课堂清新自然。而如何让数学课堂在简约中有效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课堂 简约 有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3-037
所谓简约的数学课堂,应该是结构清晰、整体感强;教学素材经济、高效;时间控制匀称、舒缓;活动展开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教师上课轻松、自如、胸怀全局;学生学习愉快、主动、学有成效的课堂。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时间紧促,不够用,要么仓促收兵,要么严重拖堂;教学内容繁杂,大容量,快节奏;教学结构散乱,缺乏应有的层次和教学节奏;教学调控不力,缺乏深度;教学效果差,繁杂、臃肿中显现出肤浅、低效,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因此,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让数学课堂在简约中有效?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几点看法。
一、目标简明,主线清晰
教学目标就是一节课的教学方向,是教学的出发点。制定简明的目标,可以学生学得清晰、明白,思维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案例1】 南通吴冬冬老师教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吴老师首先让学生通过切土豆认识点、面、棱,再出示一个大的长方体,让学生观察其点、面、棱的个数及相对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小棒,来做长方体的框架;其次给出三条棱,让学生找出它的各个面。从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可以看出吴老师能够紧紧围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面、棱的关系”这个教学目标来组织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目标简明,教学主线清晰,教学效果显著。
二、导入新颖,激发兴趣
课堂导入应简洁明了,巧妙设疑,快速引导学生进行新知探究,在短短的几分钟里深深吸引住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案例2】 强震球老师教学的“圆的认识”。上课之前,强老师先与学生进行幽默的谈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后,他宣布正式上课,互问好后直接说:“初次见面,送个小礼物给大家。”强老师手里拿着一端系着一个小球的绳子,他拿着绳的一端甩圈,问:“小球的轨迹会形成什么?”(圆)电脑演示后,强教师迅速设疑:“如何才能画出一个圆呢?”这样的导入新颖、有趣,而且既简约又有效。
三、提问精简,发展思维
一堂课中,教师避免不了进行课堂提问以引发学生思考,但在课堂提问中切忌提出冗长繁杂的问题,应多提一些简约的问题。对于简约的问题,学生更愿意去思考,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简约的问题既表现为教师提问的语言精练、具体、明了,还表现为教师一次只提一个而不是一串问题。
【案例3】 蔡宏圣老师教学的“百分数”。在新授知识时,课件出示投球结果:李明星投中16个,张小华投中13个。蔡老师首先问:谁投得最多?其次让学生猜想:还会问什么?(谁投得最少?谁投篮水平高?)当学生提出“谁水平高”的问题时,蔡老师先让学生思考,各抒己见,最后追问:水平的高低与总个数有关吗?不难发现,蔡老师的这三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很精炼、具体、明了,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层层思维。
四、手段简化,释放心灵
在对课堂的评价中,活跃的气氛往往成为一堂优秀课的标志,所以有的教师总是绞尽脑汁利用各种手段来活跃课堂气氛,如小组讨论、演讲、表演、辩论会等,诸多方式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似乎给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但是透过热闹的表象,冷静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热闹有余而宁静不足?是的,我们课堂就是缺少那一份“静”界。
【案例4】 徐长青老师教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找规律”。课始,徐老师在让学生确认手里拿的是一张长方形的纸后,对学生说要用它来变魔术,这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他走到学生看不到的地方变魔术,但学生们能很清晰地听到他撕纸的声音,“刺啦,刺啦”两声后,徐老师说:“魔术变完了,猜猜我把一张纸变成了几张?”学生们纷纷抢答“4张”“3张”……接下来,徐老师让两个学生动手验证,结果发现不仅撕4张、3张有可能,而且撕2张也有可能。这时,徐老师追问: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还有其他的可能吗?就这样,徐老师将刚刚还非常热闹的课堂一下子变成了宁静、学生冷静思考的课堂。徐老师的这节课虽然没有华丽的课件、精美的道具,但课堂非常简约,能够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潜心思考,深入感悟,自主表达,发展思维,真正的自主获得新知。
总之,我们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内制定简明的教学目标,设计简洁的导入方式,运用精练的数学语言,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让数学课堂达到简约有效。
(责编 黄春香)
[关键词]数学课堂 简约 有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3-037
所谓简约的数学课堂,应该是结构清晰、整体感强;教学素材经济、高效;时间控制匀称、舒缓;活动展开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教师上课轻松、自如、胸怀全局;学生学习愉快、主动、学有成效的课堂。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时间紧促,不够用,要么仓促收兵,要么严重拖堂;教学内容繁杂,大容量,快节奏;教学结构散乱,缺乏应有的层次和教学节奏;教学调控不力,缺乏深度;教学效果差,繁杂、臃肿中显现出肤浅、低效,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因此,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让数学课堂在简约中有效?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几点看法。
一、目标简明,主线清晰
教学目标就是一节课的教学方向,是教学的出发点。制定简明的目标,可以学生学得清晰、明白,思维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案例1】 南通吴冬冬老师教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吴老师首先让学生通过切土豆认识点、面、棱,再出示一个大的长方体,让学生观察其点、面、棱的个数及相对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小棒,来做长方体的框架;其次给出三条棱,让学生找出它的各个面。从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可以看出吴老师能够紧紧围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面、棱的关系”这个教学目标来组织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目标简明,教学主线清晰,教学效果显著。
二、导入新颖,激发兴趣
课堂导入应简洁明了,巧妙设疑,快速引导学生进行新知探究,在短短的几分钟里深深吸引住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案例2】 强震球老师教学的“圆的认识”。上课之前,强老师先与学生进行幽默的谈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后,他宣布正式上课,互问好后直接说:“初次见面,送个小礼物给大家。”强老师手里拿着一端系着一个小球的绳子,他拿着绳的一端甩圈,问:“小球的轨迹会形成什么?”(圆)电脑演示后,强教师迅速设疑:“如何才能画出一个圆呢?”这样的导入新颖、有趣,而且既简约又有效。
三、提问精简,发展思维
一堂课中,教师避免不了进行课堂提问以引发学生思考,但在课堂提问中切忌提出冗长繁杂的问题,应多提一些简约的问题。对于简约的问题,学生更愿意去思考,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简约的问题既表现为教师提问的语言精练、具体、明了,还表现为教师一次只提一个而不是一串问题。
【案例3】 蔡宏圣老师教学的“百分数”。在新授知识时,课件出示投球结果:李明星投中16个,张小华投中13个。蔡老师首先问:谁投得最多?其次让学生猜想:还会问什么?(谁投得最少?谁投篮水平高?)当学生提出“谁水平高”的问题时,蔡老师先让学生思考,各抒己见,最后追问:水平的高低与总个数有关吗?不难发现,蔡老师的这三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很精炼、具体、明了,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层层思维。
四、手段简化,释放心灵
在对课堂的评价中,活跃的气氛往往成为一堂优秀课的标志,所以有的教师总是绞尽脑汁利用各种手段来活跃课堂气氛,如小组讨论、演讲、表演、辩论会等,诸多方式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似乎给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但是透过热闹的表象,冷静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热闹有余而宁静不足?是的,我们课堂就是缺少那一份“静”界。
【案例4】 徐长青老师教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找规律”。课始,徐老师在让学生确认手里拿的是一张长方形的纸后,对学生说要用它来变魔术,这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他走到学生看不到的地方变魔术,但学生们能很清晰地听到他撕纸的声音,“刺啦,刺啦”两声后,徐老师说:“魔术变完了,猜猜我把一张纸变成了几张?”学生们纷纷抢答“4张”“3张”……接下来,徐老师让两个学生动手验证,结果发现不仅撕4张、3张有可能,而且撕2张也有可能。这时,徐老师追问: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还有其他的可能吗?就这样,徐老师将刚刚还非常热闹的课堂一下子变成了宁静、学生冷静思考的课堂。徐老师的这节课虽然没有华丽的课件、精美的道具,但课堂非常简约,能够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潜心思考,深入感悟,自主表达,发展思维,真正的自主获得新知。
总之,我们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内制定简明的教学目标,设计简洁的导入方式,运用精练的数学语言,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让数学课堂达到简约有效。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