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该澄清一些观念的时候了。
当代赏石终于走到需要严肃思考的时刻。这一点,我们许多人都意识到了。
纵然我们现在还无从或无力立即为当代赏石建立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但执着者的一些局部、片段的深入探索,勇敢反思和真诚争论,已开始厘清赏石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混乱概念,为今后铺路。这在当下是最扎实和可贵的工作。
赵德奇先生在文中批评了对赏石主题的牵强附会和过度解读,鲜明地提出“一方观赏石是否能成为艺术品,与它表达的内容无必然联系,与它完美的形式有必然联系,甚至,形式可单独地成为艺术品”,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形式与内容,是赏石过程中首要的,绕不开的问题。文中观点,立论是否与您的赏石体会契合?与您的赏玩思考一致?我们与赵德奇先生一起,期待读者的反馈,并欢迎反问与反驳。
—— 杨 靖
『形式』是客观存在
杨靖:赵德奇老师年初一篇《赏石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引来理论界关于奇石形式与内容关系的大讨论。在历时近一年的讨论中,老师们依据各自的实践和思索,提出了那么多真诚的、闪光的、石界前所未发的见解,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参与支持。当然,审美没有定论,即使这一话题在杂志上暂告一段落,讨论和沟通,也还将继续。
曲直:艺术品是由形式和内容两个要素构成的,奇石是天然艺术品,那么,奇石就少不了这两个要素。列宁曾说:“黑格尔则要求这样的逻辑,其中形式是具有内容的形式,是活生生的实在的内容的形式,是和内容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形式”。古语:“一阴一阳之为道”。片执一面,只能是偏见。
哲学的问题是:内容决定形式,还是形式决定内容?形式与内容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对奇石来说,它没有一个先在的构思,是无意识创作,形式肯定是第一位的。
美提出的问题则是:在形式与内容两个要素中,美在何处?我的观点是:美在形式,美在内容,也在形式和内容的结合部。
美是形式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奇石艺术品也有丑的。
艺术和美是两个概念。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并不在于它的形式美,而在于这种形式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词人孤独无依的失落感。元代乔吉《天净沙》:“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和《声声慢》相比,除徒有形式的相似外,只不过是没有灵魂的语言躯壳。李清照的词是真正的艺术品。
雷:任何艺术都有形式和内容。形式与内容可以相对独立而存在。赏石实践表明,是在发现奇石的自然美亦即形式美后,再赋以内容亦即人为的艺术美的创造。我们说赏石艺术是由形式决定内容,既表明了其独特性,同时也具有发生学上的意义。至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自不待言,孔子早就提出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命题。对赏石艺术而言就是自然美(形式美)与艺木美(内容美)的统一。
墨林:发现奇石的自然美,与见到艺术美的人工美是一样的。是客观存在的,本身包含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不能说人赋予名字后才有内容,就如一件艺术品,不赋予名字也有内容一样。
之谓斋:赏石艺术最大的特点:是天然石头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为前提的创作发挥。舍此,石头就沦为手工艺品的原材料。
默语:形式与内容是艺术创作、艺术评论绕不开的永恒话题。陆奇文中提出的这一话题,实际上包含了两个研究对象,一是自然创化的观赏石,其形式在先,内容只不过是赏石运用艺术规律、艺术语言,人生体验(一句话:人的经验)为其赋予赏者的理性感受;二是组合石的形式与内容。但文中还有一个潜在的命题,即以语言、文字表达也存在着形式与内容(即通常所言的赏析,有寓言、诗词、散文式的叙述等等,不一而足)。故这三者应区别对待,分而论之,似乎不可一概而论。
之谓斋:观赏石的形式与内容这一话题中,内容一词需要界定,石头的形态也可以说是内容,石头上的一个坑、一个洞、一条线、一块颜色也可以说是内容,显然这是泛内容。话题中内容应为文化性质的,表现主题的,可寄托情感、产生联想的特殊形态。因此才有作为独立形式观赏的抽象类石头。 我理解赵老师所述“能否成为艺术品,与表达的内容无必然联系”,有“内容=主题”的含意。只有在此基础上,观赏石才有独立的形式。
默语:同意之谓斋老师的意见,讨论问题一定先要将概念界定清楚。
段老师:奇石作为自然遗珍,自然美为第一性,为本。附加的文化属性为第二性,具有附属性。本末不可倒置。 没有文化内涵,只是自然美,也是遗珍。只有文化,自然不美,非奇石。
之谓斋:观赏石的形式是客观存在,只不过人的认知不同取舍不同而已。现代赏石理论的构建,不能脱离石头本体的自然特性,生搬硬套专业美学理论。古人的瘦漏皱透秀丑就是贴切传统供石的很好总结。
雷:赏石艺术是在发现奇石自然美,亦即形式美的前提下赋以妙意的艺术,所以奇石的自然形式美是第一位的。赏石艺术的自身特色是自然形式在前,人赋妙意的命题、配座等在后,简言之可谓形式决定内容,不同于通常的艺术是内容决定形式。现实的情况是不重视奇石的形式美,或以内容强加的“攀龙附凤”,或不理解不重视纯形表现的抽象美。
之谓斋:拙文中第一节即阐述的雷老师这一观点。
(原文节选)由形式决定内容,是观赏石的自然特性。
形式与内容谁决定谁这个美学理论上的分歧本文不去讨论,而以观赏石的自然资源特性从实际情况来分析。观赏石的形式是自然的存在,不具预设的既定主题,不依人的喜好而发生。它的主题是人根据自然存在的形式表现主观赋意的,是与艺术品创作由主题立意选择表现形式的根本区别。一方石头以何种美的形式出现是不可预期的,只有当被发现后,它自然存在的形式才因人的认知被赋予有意义的内容,不似艺术品有作者明确的表达。正因如此,一方观赏石在不同的人眼里,内容不尽相同,会产生不同的主题赋意。这就是观赏石的发现美性质,亦是赏石乐趣的重要动因。 大自然的特定环境条件造就观赏石一定的美的形式。红水河的地质水文条件造就摩尔石的形式相似抽象雕塑,贵州盘江石的表现形式决定它看上去是瀑布的内容,大自然并不因人对内容的需要,它才选择生成这种形式。
墨林:观赏石本身就是件作品,就如一件艺术作品一样,不同的是,观赏石的作者是天工,艺术作品的作者是艺术家。观赏石的形成过程是随机随意的自然生成,没有创作的立意,也没有作者的表达。艺术创作恰恰相反。至于石头要配底座等包装,一是便于观赏,二是为了美观,烘托主题。一件绘画为便于赏玩,也要装裱成挂轴或装饰画框,道理是一样的。
卧看闲云:一般说来,形式是服务于内容的,但有时候形式服务于市场,尤其是现在有一些老板们进入,他们中一部分人并没有太高的艺术修养,只要花俏就喜欢,无形中推动了形式与内容脱钩 。
静态和动态
王沛:鉴赏画面石,犹如鉴赏绘画作品,作者画的什么(谁),对于这些“内容”,大家不是特别关注;而对于作者的笔、墨、章法这些“形式”,大家尤为关注。这就是画面石艺术品的内容和形式,哪个重要一目了然。
默语:对于自然美的观赏石,有时候并非硬要追问是什么或为什么。因为人类的感觉只为美的形式而存在,此时理性只是感性的随从。
人口囚:拿石头比喻人。觅石如同相亲,形式上注意身高体重肤色籍贯,内容上呢,考虑性格脾气观念立场。如果只管相貌,不管观念,大概就是好色之徒,没打算好好过日子。咱们玩石头,如同嫖客上妓院,只管自己舒服,不管人家出路,就出不来诸如薛涛、苏小小、杜十娘、柳如是、董小宛、小凤仙、潘玉良……这些名垂青史的女中豪杰。赏石考验石友境界,自身没料只能当亵渎妓女的嫖客,成不了人间佳话。让石头赎身于江湖红尘,回归自主、自在、自我的生话,是赏石的持久话题……
之谓斋:观赏石并非一定形式决定内容,形式承载内容应更符合赏石艺术的特征。形式可以承载内容,也可以独立存在并有审美价值。
曲直:我们对艺术品探讨时的偏颇之处还在于,没有区分静态和动态两种存在形式。
奇石是同读者发生审美关系之前的自在状态,是永久性的存在,它独立于读者审美感知之外。
观赏石这个概念是一种动态存在,它依赖读者的积极介入,只存在于读者的审美观照中,也就是奇石得以流传、获得生命的活的存在。
奇石只有在赏者的解读中,意义才能生成,正是读者的积极阐释,才打破了奇石的封闭形式,从自在形态上升为灌注了主体思想、情感的审美形态。
动态存在得以流播千年万载,和不同时代的读者共感、交融,常读常新,魅力无穷。
1、我们说奇石是天然艺术品,基于艺术品必须具备两个要素:形式和内容。那为什么要加天然呢?是基于作者是天工或内外地质力。它们的创作是无意识、无目的、无计划的,也就是说是无心的。但就在这无心中,可以窥见那个使这一切所以然的大心和大目的性。
2、我们说奇石是艺术品,观赏石也是艺术品,都没有错。但要有所区分。a.奇石是艺术品是指它的静态存在。其形式是储存着审美信息的硬载体。b.观赏石是艺术品是指它的动态存在。是在具有鉴赏力的读者的解读中,由天工和读者共同创造内容的软载体。静态存在只有自在意义;动态存在开启了灵明。王阳明说:“尔未看花时,此花于尔同归于寂。尔来看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是以上这段话的很好注脚。
3、当我们在谈论客体和主体时,我们是否忽略了一样东西,就是审美中介。没有这个中介两者是链接不起来的。中介有哪几个要素构成呢?目前找到了三个:a.时空b.心境c.历史文化知识。
4、同样是一幅相同内容的画,为什么我们总是喜欢天然的呢?其学理在于人喜欢惊异、好奇。另外就是事物的“在场不在场”所导致的。
研究奇石美学,如果不吸收西方的新观点,就失去了它的前沿性;如果不以传统美论为根基,则失去了它的民族性。
我赞同杨靖老师在《第三个十年》一文中提出的,抓住后十年,大家团结一致,沉下心来,形成审美合力,突破、超越,把理论推向更高阶段。
之谓斋:观赏石在某些领域,唯主题倾向非常突出,忽略形式与内容的有机联系,对形式感强而主题不明确的抽象类石头持排斥态度。 这种现象看似商业驱动,其根本还是理论上没有解决的审美意识问题。
赏石领域一直存在观赏石的独立审美语言缺失的问题,造型石与雕塑艺术相通又有自身的特殊性,画面石与绘画等各类平面艺术相通又有自身特殊性,质色石与珠宝……任何照搬与观赏石相类的艺术审美语言都不妥,同时完全摆脱相类艺术的参照也不行。所以,提出找到观赏石自身相对独立的审美语言。曲直老师对观赏石“力”与“气”的探索就很让人振奋。 (见本刊11期《心物同构:力的样式》)
段老师:天造之美乃赏石艺术的本体论。赏石,赏玩性第一,人类的艺术美学规则,并不能硬套赏石艺术。因为艺术是人造的。
曲直:黑格尔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的,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又说:“在艺术创造里,心灵的方面和感性的方面必须统一起来”。刘勰说:“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心物同构,主客互化。
老焦:古人用八个字说明这个道理:境由心生,物为我定。
默语:审美是一种高级的感官刺激,人类独有;审美只对形式感兴趣(或曰起作用);审美是一种短暂的时空感觉,多样性是其持续的关键。
阿松:审美是一种主体行为。形式美一定是个人主观感受,内容也是个人赋予的。不同主体的感受千差万别。具体到某个作为载体的石头,所谓公认,无非能引起共鸣。
之谓斋:范仲庵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霪雨霏霏与春和景明,不同天气,登岳阳楼的心情,迥然有别!赏石何尝不是?
墨林:中国人饮食讲究味道,艺术欣赏也常讲味道,这味道到底是什么味道,我不知道,愿智者告诉我。 曲直:个人管见,审美趣味是人的心灵味觉,是由生活环境、文化修养、秉性气质等所决定的。艺术品虽然注重形式美的营造,但其目的不在形式本身,而是欣赏者对深层意蕴的开掘和无限意义的追求。
曲直:对奇石的欣赏大致有三个阶段:1、观,2、味,3、悟。
观,是欣赏时的起点,观其形式和形象,外观也。
标准,是规范还是限制?
味,是一个感受性和体验性的概念,欣赏者涵泳于艺术品所提供的情境之中,去体味悠远的韵味和内里底蕴。
悟,在这一阶段,赏石者的心灵与画面传达的内在气韵产生深层次的契合,是审美心理的刹那贯通。
段老师:关键在于如何量化自然美,是按国标(专家),还是主体的感受?
墨林:应该有个大家认可的基本标准。
段老师:形成这个标准要很长时间。
墨林:分类制定标准最好。型石一类,画面石一类,组合石一类。
段老师:分类会存在少林派不承认武当派的问题。各地方石种互不认可。泰山石画面如何跟长江石比?
墨林:不以地域分,以大类分,就不很麻烦。
之谓斋:其实艺术审美不应该有标准,标准规范了已知的,却限制了未来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整个社会的审美素养达到一定程度,判断观赏石的优劣就不是问题。就像奥地利的普通市民的音乐知识,相当于中国的音乐硕士水平一样。
当然,这不是短期问题。
默语:任何对自然美的观赏石制定标准的努力都将是走不通的死胡同!唯有典范、鉴赏力与共通感才是衡量观赏石优劣的三大要素。
陆奇:各位好!一直关注中,感觉石界的天有曙光了。
杨靖:您的文章开了个好头。
陆奇:早知水平都如此高,我也不敢写了,真是人浅才胆大!
杨靖:我们这里聚集的,是石界一些具有独立思考、新锐思维和独特赏石实践的理论家(虽然有些是老先生),
赵老师说的曙光,或有此意吧。
陆奇:是的,正是此意!
杨靖:通过这次讨论,我们在试着厘清一些模糊观念,开始有意识地去寻找赏石的自身规律。这是一个艰难的
探索、打破与重建的过程,维其艰难,所以可贵,所以值得。
当代赏石终于走到需要严肃思考的时刻。这一点,我们许多人都意识到了。
纵然我们现在还无从或无力立即为当代赏石建立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但执着者的一些局部、片段的深入探索,勇敢反思和真诚争论,已开始厘清赏石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混乱概念,为今后铺路。这在当下是最扎实和可贵的工作。
赵德奇先生在文中批评了对赏石主题的牵强附会和过度解读,鲜明地提出“一方观赏石是否能成为艺术品,与它表达的内容无必然联系,与它完美的形式有必然联系,甚至,形式可单独地成为艺术品”,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形式与内容,是赏石过程中首要的,绕不开的问题。文中观点,立论是否与您的赏石体会契合?与您的赏玩思考一致?我们与赵德奇先生一起,期待读者的反馈,并欢迎反问与反驳。
—— 杨 靖
『形式』是客观存在
杨靖:赵德奇老师年初一篇《赏石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引来理论界关于奇石形式与内容关系的大讨论。在历时近一年的讨论中,老师们依据各自的实践和思索,提出了那么多真诚的、闪光的、石界前所未发的见解,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参与支持。当然,审美没有定论,即使这一话题在杂志上暂告一段落,讨论和沟通,也还将继续。
曲直:艺术品是由形式和内容两个要素构成的,奇石是天然艺术品,那么,奇石就少不了这两个要素。列宁曾说:“黑格尔则要求这样的逻辑,其中形式是具有内容的形式,是活生生的实在的内容的形式,是和内容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形式”。古语:“一阴一阳之为道”。片执一面,只能是偏见。
哲学的问题是:内容决定形式,还是形式决定内容?形式与内容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对奇石来说,它没有一个先在的构思,是无意识创作,形式肯定是第一位的。
美提出的问题则是:在形式与内容两个要素中,美在何处?我的观点是:美在形式,美在内容,也在形式和内容的结合部。
美是形式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奇石艺术品也有丑的。
艺术和美是两个概念。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并不在于它的形式美,而在于这种形式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词人孤独无依的失落感。元代乔吉《天净沙》:“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和《声声慢》相比,除徒有形式的相似外,只不过是没有灵魂的语言躯壳。李清照的词是真正的艺术品。
雷:任何艺术都有形式和内容。形式与内容可以相对独立而存在。赏石实践表明,是在发现奇石的自然美亦即形式美后,再赋以内容亦即人为的艺术美的创造。我们说赏石艺术是由形式决定内容,既表明了其独特性,同时也具有发生学上的意义。至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自不待言,孔子早就提出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命题。对赏石艺术而言就是自然美(形式美)与艺木美(内容美)的统一。
墨林:发现奇石的自然美,与见到艺术美的人工美是一样的。是客观存在的,本身包含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不能说人赋予名字后才有内容,就如一件艺术品,不赋予名字也有内容一样。
之谓斋:赏石艺术最大的特点:是天然石头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为前提的创作发挥。舍此,石头就沦为手工艺品的原材料。
默语:形式与内容是艺术创作、艺术评论绕不开的永恒话题。陆奇文中提出的这一话题,实际上包含了两个研究对象,一是自然创化的观赏石,其形式在先,内容只不过是赏石运用艺术规律、艺术语言,人生体验(一句话:人的经验)为其赋予赏者的理性感受;二是组合石的形式与内容。但文中还有一个潜在的命题,即以语言、文字表达也存在着形式与内容(即通常所言的赏析,有寓言、诗词、散文式的叙述等等,不一而足)。故这三者应区别对待,分而论之,似乎不可一概而论。
之谓斋:观赏石的形式与内容这一话题中,内容一词需要界定,石头的形态也可以说是内容,石头上的一个坑、一个洞、一条线、一块颜色也可以说是内容,显然这是泛内容。话题中内容应为文化性质的,表现主题的,可寄托情感、产生联想的特殊形态。因此才有作为独立形式观赏的抽象类石头。 我理解赵老师所述“能否成为艺术品,与表达的内容无必然联系”,有“内容=主题”的含意。只有在此基础上,观赏石才有独立的形式。
默语:同意之谓斋老师的意见,讨论问题一定先要将概念界定清楚。
段老师:奇石作为自然遗珍,自然美为第一性,为本。附加的文化属性为第二性,具有附属性。本末不可倒置。 没有文化内涵,只是自然美,也是遗珍。只有文化,自然不美,非奇石。
之谓斋:观赏石的形式是客观存在,只不过人的认知不同取舍不同而已。现代赏石理论的构建,不能脱离石头本体的自然特性,生搬硬套专业美学理论。古人的瘦漏皱透秀丑就是贴切传统供石的很好总结。
雷:赏石艺术是在发现奇石自然美,亦即形式美的前提下赋以妙意的艺术,所以奇石的自然形式美是第一位的。赏石艺术的自身特色是自然形式在前,人赋妙意的命题、配座等在后,简言之可谓形式决定内容,不同于通常的艺术是内容决定形式。现实的情况是不重视奇石的形式美,或以内容强加的“攀龙附凤”,或不理解不重视纯形表现的抽象美。
之谓斋:拙文中第一节即阐述的雷老师这一观点。
(原文节选)由形式决定内容,是观赏石的自然特性。
形式与内容谁决定谁这个美学理论上的分歧本文不去讨论,而以观赏石的自然资源特性从实际情况来分析。观赏石的形式是自然的存在,不具预设的既定主题,不依人的喜好而发生。它的主题是人根据自然存在的形式表现主观赋意的,是与艺术品创作由主题立意选择表现形式的根本区别。一方石头以何种美的形式出现是不可预期的,只有当被发现后,它自然存在的形式才因人的认知被赋予有意义的内容,不似艺术品有作者明确的表达。正因如此,一方观赏石在不同的人眼里,内容不尽相同,会产生不同的主题赋意。这就是观赏石的发现美性质,亦是赏石乐趣的重要动因。 大自然的特定环境条件造就观赏石一定的美的形式。红水河的地质水文条件造就摩尔石的形式相似抽象雕塑,贵州盘江石的表现形式决定它看上去是瀑布的内容,大自然并不因人对内容的需要,它才选择生成这种形式。
墨林:观赏石本身就是件作品,就如一件艺术作品一样,不同的是,观赏石的作者是天工,艺术作品的作者是艺术家。观赏石的形成过程是随机随意的自然生成,没有创作的立意,也没有作者的表达。艺术创作恰恰相反。至于石头要配底座等包装,一是便于观赏,二是为了美观,烘托主题。一件绘画为便于赏玩,也要装裱成挂轴或装饰画框,道理是一样的。
卧看闲云:一般说来,形式是服务于内容的,但有时候形式服务于市场,尤其是现在有一些老板们进入,他们中一部分人并没有太高的艺术修养,只要花俏就喜欢,无形中推动了形式与内容脱钩 。
静态和动态
王沛:鉴赏画面石,犹如鉴赏绘画作品,作者画的什么(谁),对于这些“内容”,大家不是特别关注;而对于作者的笔、墨、章法这些“形式”,大家尤为关注。这就是画面石艺术品的内容和形式,哪个重要一目了然。
默语:对于自然美的观赏石,有时候并非硬要追问是什么或为什么。因为人类的感觉只为美的形式而存在,此时理性只是感性的随从。
人口囚:拿石头比喻人。觅石如同相亲,形式上注意身高体重肤色籍贯,内容上呢,考虑性格脾气观念立场。如果只管相貌,不管观念,大概就是好色之徒,没打算好好过日子。咱们玩石头,如同嫖客上妓院,只管自己舒服,不管人家出路,就出不来诸如薛涛、苏小小、杜十娘、柳如是、董小宛、小凤仙、潘玉良……这些名垂青史的女中豪杰。赏石考验石友境界,自身没料只能当亵渎妓女的嫖客,成不了人间佳话。让石头赎身于江湖红尘,回归自主、自在、自我的生话,是赏石的持久话题……
之谓斋:观赏石并非一定形式决定内容,形式承载内容应更符合赏石艺术的特征。形式可以承载内容,也可以独立存在并有审美价值。
曲直:我们对艺术品探讨时的偏颇之处还在于,没有区分静态和动态两种存在形式。
奇石是同读者发生审美关系之前的自在状态,是永久性的存在,它独立于读者审美感知之外。
观赏石这个概念是一种动态存在,它依赖读者的积极介入,只存在于读者的审美观照中,也就是奇石得以流传、获得生命的活的存在。
奇石只有在赏者的解读中,意义才能生成,正是读者的积极阐释,才打破了奇石的封闭形式,从自在形态上升为灌注了主体思想、情感的审美形态。
动态存在得以流播千年万载,和不同时代的读者共感、交融,常读常新,魅力无穷。
1、我们说奇石是天然艺术品,基于艺术品必须具备两个要素:形式和内容。那为什么要加天然呢?是基于作者是天工或内外地质力。它们的创作是无意识、无目的、无计划的,也就是说是无心的。但就在这无心中,可以窥见那个使这一切所以然的大心和大目的性。
2、我们说奇石是艺术品,观赏石也是艺术品,都没有错。但要有所区分。a.奇石是艺术品是指它的静态存在。其形式是储存着审美信息的硬载体。b.观赏石是艺术品是指它的动态存在。是在具有鉴赏力的读者的解读中,由天工和读者共同创造内容的软载体。静态存在只有自在意义;动态存在开启了灵明。王阳明说:“尔未看花时,此花于尔同归于寂。尔来看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是以上这段话的很好注脚。
3、当我们在谈论客体和主体时,我们是否忽略了一样东西,就是审美中介。没有这个中介两者是链接不起来的。中介有哪几个要素构成呢?目前找到了三个:a.时空b.心境c.历史文化知识。
4、同样是一幅相同内容的画,为什么我们总是喜欢天然的呢?其学理在于人喜欢惊异、好奇。另外就是事物的“在场不在场”所导致的。
研究奇石美学,如果不吸收西方的新观点,就失去了它的前沿性;如果不以传统美论为根基,则失去了它的民族性。
我赞同杨靖老师在《第三个十年》一文中提出的,抓住后十年,大家团结一致,沉下心来,形成审美合力,突破、超越,把理论推向更高阶段。
之谓斋:观赏石在某些领域,唯主题倾向非常突出,忽略形式与内容的有机联系,对形式感强而主题不明确的抽象类石头持排斥态度。 这种现象看似商业驱动,其根本还是理论上没有解决的审美意识问题。
赏石领域一直存在观赏石的独立审美语言缺失的问题,造型石与雕塑艺术相通又有自身的特殊性,画面石与绘画等各类平面艺术相通又有自身特殊性,质色石与珠宝……任何照搬与观赏石相类的艺术审美语言都不妥,同时完全摆脱相类艺术的参照也不行。所以,提出找到观赏石自身相对独立的审美语言。曲直老师对观赏石“力”与“气”的探索就很让人振奋。 (见本刊11期《心物同构:力的样式》)
段老师:天造之美乃赏石艺术的本体论。赏石,赏玩性第一,人类的艺术美学规则,并不能硬套赏石艺术。因为艺术是人造的。
曲直:黑格尔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的,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又说:“在艺术创造里,心灵的方面和感性的方面必须统一起来”。刘勰说:“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心物同构,主客互化。
老焦:古人用八个字说明这个道理:境由心生,物为我定。
默语:审美是一种高级的感官刺激,人类独有;审美只对形式感兴趣(或曰起作用);审美是一种短暂的时空感觉,多样性是其持续的关键。
阿松:审美是一种主体行为。形式美一定是个人主观感受,内容也是个人赋予的。不同主体的感受千差万别。具体到某个作为载体的石头,所谓公认,无非能引起共鸣。
之谓斋:范仲庵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霪雨霏霏与春和景明,不同天气,登岳阳楼的心情,迥然有别!赏石何尝不是?
墨林:中国人饮食讲究味道,艺术欣赏也常讲味道,这味道到底是什么味道,我不知道,愿智者告诉我。 曲直:个人管见,审美趣味是人的心灵味觉,是由生活环境、文化修养、秉性气质等所决定的。艺术品虽然注重形式美的营造,但其目的不在形式本身,而是欣赏者对深层意蕴的开掘和无限意义的追求。
曲直:对奇石的欣赏大致有三个阶段:1、观,2、味,3、悟。
观,是欣赏时的起点,观其形式和形象,外观也。
标准,是规范还是限制?
味,是一个感受性和体验性的概念,欣赏者涵泳于艺术品所提供的情境之中,去体味悠远的韵味和内里底蕴。
悟,在这一阶段,赏石者的心灵与画面传达的内在气韵产生深层次的契合,是审美心理的刹那贯通。
段老师:关键在于如何量化自然美,是按国标(专家),还是主体的感受?
墨林:应该有个大家认可的基本标准。
段老师:形成这个标准要很长时间。
墨林:分类制定标准最好。型石一类,画面石一类,组合石一类。
段老师:分类会存在少林派不承认武当派的问题。各地方石种互不认可。泰山石画面如何跟长江石比?
墨林:不以地域分,以大类分,就不很麻烦。
之谓斋:其实艺术审美不应该有标准,标准规范了已知的,却限制了未来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整个社会的审美素养达到一定程度,判断观赏石的优劣就不是问题。就像奥地利的普通市民的音乐知识,相当于中国的音乐硕士水平一样。
当然,这不是短期问题。
默语:任何对自然美的观赏石制定标准的努力都将是走不通的死胡同!唯有典范、鉴赏力与共通感才是衡量观赏石优劣的三大要素。
陆奇:各位好!一直关注中,感觉石界的天有曙光了。
杨靖:您的文章开了个好头。
陆奇:早知水平都如此高,我也不敢写了,真是人浅才胆大!
杨靖:我们这里聚集的,是石界一些具有独立思考、新锐思维和独特赏石实践的理论家(虽然有些是老先生),
赵老师说的曙光,或有此意吧。
陆奇:是的,正是此意!
杨靖:通过这次讨论,我们在试着厘清一些模糊观念,开始有意识地去寻找赏石的自身规律。这是一个艰难的
探索、打破与重建的过程,维其艰难,所以可贵,所以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