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考试说明》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学生要通过文言文阅读关,首先务必过好文言词汇关与句法关,其中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尤为重要。它是读懂文言文的最重要一步,每年高考试题中考查的文言实词都在8—10个左右,而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能靠死记硬背,必须结合实词所在的特定语境——上下文来推断。下面谈谈文言实词义的推断方法。
一、以“文”解文法:即根据文段语句的意思来推断某些词语的意义。例如:“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这个“降”为使动用法,因为是乐毅破齐,不可能是他“投降于齐城”。又如:“(汝先君)以身殉国,继之以死”,认为这个“殉”与“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殉命也”的“殉”同义是不对的。因为下句是“继之以死”,这就制约着同时也阐释着上面一个“殉”不能释为“死”,而只能取其“顺从”“屈从”的意思。具体说来,一般有以下三种推导方法:
1.承前法 :词义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有些陌生的词义在上文中已有所透露,只要由近及远地考察前文,就可以推断出来。如“礼节甚倨”(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可由前文“见臣列观”“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与赵之“拜送书于庭”对比,看出秦王之傲慢,据此可推导出“倨”即“傲慢”。再如“偃仰啸歌”(归有光《项脊轩志》),从前文可知,作者把破陋的阁子修葺为花影斑驳、诗书满架的淡雅书斋,读书其中,豪放自若,从而能推断出“偃仰”为“时卧时起的自得之状”。
2.蒙后法 :有些陌生词的词义在后文有所透露。如“反接,徇诸市”(高启《书博鸡者事》)的后文有“一步一呼”“行市”“袁人相聚从观”等句,可知“徇”是“游行”“示众”。
3.语境法 :即通过整段文字的语言环境来推断。如:辨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
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这两句话同出自苏轼的《石钟山记》,大多数同学把两个“言”都理解为“说”。①句根据前文语境可知,郦道元对石钟山的命名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在观点表述上说得不够详细,由此推知此“言”为“叙述”之意。②句我们联系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来看,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渔工水师虽知道命名的真实原因,不是不能说,而是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故此处的“言”应理解为“记载”较为准确。
二、以“理”解文法:即看词语的解释是否符合常理。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将“使老弱女子乘城”中“乘”解为“巡视”。“巡视”乃“到各处视察”,“使老弱女子”在城中“各处视察”,完全不合情理,所以是错项。
1993年六省市高考试题第13题,要求选出文末“子访得之”中的“访”字的词义,四个选项为“咨询”“探望”“寻求”“访问”,联系上文内容,李衡临终告诉儿子,他生前曾购置有“千头木奴”,只有“寻求”一义合适,其余三个义项均不合文意。
三、根据形旁推断词义:汉字中绝大多数为形声字,其次多是会意字。这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有益地帮助。例如: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1999年全国卷第14题):
C.启听淮北取籴——向上报告说应当听任淮北民众来购买粮食。
句中“籴”,是一个上下结构的会意字,较生僻,考生不易理解,但如果用形旁推断,“籴”,上“入”下“米”,把两者意思一整合,就是买进粮食,于是就发现C项对“籴”的解释是正确的。
再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的“造”的意义。“造”的形旁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发现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有时还可以运用形旁来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如:
“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教战守策》)句中“顿”的意义。
“顿”与“钝”字形相似,读音相近,“钝”的含义是“不锋利”,“甲兵顿弊”就是“甲兵钝弊”,意思是长期放弃战备,铠甲破弊,兵器也不锋利了。
四、根据实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加以推断: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0年全国卷第11题):
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樵”的确有“打柴”的意思,但它在句中已作了动词谓语“取”的宾语,应为名词,而“取”在此处应理解为动词“砍、打”,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樵”应为名词“柴草”之意。再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2年全国卷第11题):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通过对此句作语法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此句是写李广的,主语应是李广,因此“广之将兵”应是一个主谓短语,“将”作谓语动词“率领”解释,“之”,主谓之间无实义。而此项却把“将”解释为名词“将领”,全句主语是“将领和士兵”,这暗换主语,不合原意,故此项错。又如:
辨析下列一组“信”字的用法
①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②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③信义著于四海
①句中“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确实”之意。②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动词,为“相信”之意。③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信誉”之意。
五、联想推断:即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例如:
不以外夷见忽。
要理解此句,关键是“见”。我们可以联想到《孔雀东南飞》中学过的“兰芝初来时,府吏见叮咛”来推断。“见”是第一人称代词“我”之意,且“见”作宾语,宾语前置。“不以外夷见忽”中的“见”据此可推断为第一人称代词,此句句意为:不因为我是外族人而轻视我。
再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002年全国卷第11题):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对于句中的“结发”,如果我们能联想到课文《孔雀东南飞》的“结发同枕席”中的“结发”的注释,便可推知此项是正确的。
也可以联想成语推断。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可借助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例如:
①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③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
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①句中的“薄”字,可借助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来推断,“日薄西山”中的“薄”为“接近”之意,那么此句中的“薄”字也可用“接近”试解。②句中的“速”字,可借助成语“不速之客”很容易推断出是“招致、招引”的意思。③句中的“疾”字可用“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字推断出是“强”的意思。④句的的“责”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寻求、寻找”之意。
六、结构相似法 :寻找结构相似的句式,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例如:
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①句为对仗句,“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②中从句式结构来看,属于对仗,“忠”和“贤”相对,“用”和“以”相对;“忠”和“贤”同义,那么“用”和“以”同义,故“以”的意义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
又如: “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中,借助“正”可以理解它的反义“欹”为不正或倾斜的意思。
另外,在文言文中互文也常见。互文多为近义,联系互文也可理解词义,例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殚”义可由熟词“竭”的意义推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句中的“弥”可由“愈”义推知。
一、以“文”解文法:即根据文段语句的意思来推断某些词语的意义。例如:“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这个“降”为使动用法,因为是乐毅破齐,不可能是他“投降于齐城”。又如:“(汝先君)以身殉国,继之以死”,认为这个“殉”与“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殉命也”的“殉”同义是不对的。因为下句是“继之以死”,这就制约着同时也阐释着上面一个“殉”不能释为“死”,而只能取其“顺从”“屈从”的意思。具体说来,一般有以下三种推导方法:
1.承前法 :词义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有些陌生的词义在上文中已有所透露,只要由近及远地考察前文,就可以推断出来。如“礼节甚倨”(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可由前文“见臣列观”“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与赵之“拜送书于庭”对比,看出秦王之傲慢,据此可推导出“倨”即“傲慢”。再如“偃仰啸歌”(归有光《项脊轩志》),从前文可知,作者把破陋的阁子修葺为花影斑驳、诗书满架的淡雅书斋,读书其中,豪放自若,从而能推断出“偃仰”为“时卧时起的自得之状”。
2.蒙后法 :有些陌生词的词义在后文有所透露。如“反接,徇诸市”(高启《书博鸡者事》)的后文有“一步一呼”“行市”“袁人相聚从观”等句,可知“徇”是“游行”“示众”。
3.语境法 :即通过整段文字的语言环境来推断。如:辨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
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这两句话同出自苏轼的《石钟山记》,大多数同学把两个“言”都理解为“说”。①句根据前文语境可知,郦道元对石钟山的命名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在观点表述上说得不够详细,由此推知此“言”为“叙述”之意。②句我们联系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来看,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渔工水师虽知道命名的真实原因,不是不能说,而是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故此处的“言”应理解为“记载”较为准确。
二、以“理”解文法:即看词语的解释是否符合常理。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将“使老弱女子乘城”中“乘”解为“巡视”。“巡视”乃“到各处视察”,“使老弱女子”在城中“各处视察”,完全不合情理,所以是错项。
1993年六省市高考试题第13题,要求选出文末“子访得之”中的“访”字的词义,四个选项为“咨询”“探望”“寻求”“访问”,联系上文内容,李衡临终告诉儿子,他生前曾购置有“千头木奴”,只有“寻求”一义合适,其余三个义项均不合文意。
三、根据形旁推断词义:汉字中绝大多数为形声字,其次多是会意字。这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有益地帮助。例如: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1999年全国卷第14题):
C.启听淮北取籴——向上报告说应当听任淮北民众来购买粮食。
句中“籴”,是一个上下结构的会意字,较生僻,考生不易理解,但如果用形旁推断,“籴”,上“入”下“米”,把两者意思一整合,就是买进粮食,于是就发现C项对“籴”的解释是正确的。
再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的“造”的意义。“造”的形旁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发现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有时还可以运用形旁来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如:
“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教战守策》)句中“顿”的意义。
“顿”与“钝”字形相似,读音相近,“钝”的含义是“不锋利”,“甲兵顿弊”就是“甲兵钝弊”,意思是长期放弃战备,铠甲破弊,兵器也不锋利了。
四、根据实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加以推断: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0年全国卷第11题):
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樵”的确有“打柴”的意思,但它在句中已作了动词谓语“取”的宾语,应为名词,而“取”在此处应理解为动词“砍、打”,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樵”应为名词“柴草”之意。再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2年全国卷第11题):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通过对此句作语法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此句是写李广的,主语应是李广,因此“广之将兵”应是一个主谓短语,“将”作谓语动词“率领”解释,“之”,主谓之间无实义。而此项却把“将”解释为名词“将领”,全句主语是“将领和士兵”,这暗换主语,不合原意,故此项错。又如:
辨析下列一组“信”字的用法
①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②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③信义著于四海
①句中“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确实”之意。②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动词,为“相信”之意。③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信誉”之意。
五、联想推断:即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例如:
不以外夷见忽。
要理解此句,关键是“见”。我们可以联想到《孔雀东南飞》中学过的“兰芝初来时,府吏见叮咛”来推断。“见”是第一人称代词“我”之意,且“见”作宾语,宾语前置。“不以外夷见忽”中的“见”据此可推断为第一人称代词,此句句意为:不因为我是外族人而轻视我。
再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002年全国卷第11题):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对于句中的“结发”,如果我们能联想到课文《孔雀东南飞》的“结发同枕席”中的“结发”的注释,便可推知此项是正确的。
也可以联想成语推断。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可借助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例如:
①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③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
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①句中的“薄”字,可借助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来推断,“日薄西山”中的“薄”为“接近”之意,那么此句中的“薄”字也可用“接近”试解。②句中的“速”字,可借助成语“不速之客”很容易推断出是“招致、招引”的意思。③句中的“疾”字可用“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字推断出是“强”的意思。④句的的“责”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寻求、寻找”之意。
六、结构相似法 :寻找结构相似的句式,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例如:
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①句为对仗句,“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②中从句式结构来看,属于对仗,“忠”和“贤”相对,“用”和“以”相对;“忠”和“贤”同义,那么“用”和“以”同义,故“以”的意义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
又如: “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中,借助“正”可以理解它的反义“欹”为不正或倾斜的意思。
另外,在文言文中互文也常见。互文多为近义,联系互文也可理解词义,例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殚”义可由熟词“竭”的意义推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句中的“弥”可由“愈”义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