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剂量壮观霉素与复方新诺明5日疗法治疗软下疳的比较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an3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将52例由杜克雷氏嗜血杆菌所致的男性生殖器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照治疗试验.一组(32例)用壮观霉素一次(2g)肌肉注射, 另一组(20例)口服2片复方新诺明(TMP-SMZ,每片含80mg TMP、400mg SMZ)每日2次,连服5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IgM肾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以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肾内科住院,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病理诊断为IgM肾病的3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A组),以同期住院,病理诊断为微小病变的肾病综合征106例患儿为对照组(B组)。随访1~8年,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1)对照组、研究组患儿伴有血尿者分别为3.8%及30.6%(χ2=20.403,P<0.05)。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重症腹泻的最主要病原,而对于RV腹泻至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目前对于RV感染的致病机制有多种说法,但尚无确切结论。在RV感染过程中,RV病原体必须克服宿主抗病毒先天免疫反应才能在宿主细胞中成功复制,而在此过程中RV编码的蛋白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对RV编码蛋白在RV感染机制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目的母亲血清中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发现为无创性产前诊断开辟了新途径。但是对神经管缺陷胎儿母亲血清中妊娠相关的miRNA的研究甚少。该文旨在研究微小RNA-423(microRNA-423,miR-423)在神经管缺陷胎儿孕妇血清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作为潜在诊断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33例产前超声检查确诊为胎儿神经管缺陷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脊柱裂22例,无脑儿11例;33例胎儿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念珠菌病-外胚层营养障碍病(autoimmune polyndocrinopathy-dandidiasis-ectodermal dystrophy,APECED)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念珠菌病、甲状旁腺功能降低和特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PECED的3种主要临床表现通常呈序贯性发生,而并非同时出现。该疾病是由AIRE基因突变所导致,起病、
抗组织胺药已成为肥大细胞介质――组织胺对终末器官效应的拮抗剂.本文作者叙述了有关抗组织胺药物与变态反应关系的一些新的发现.一、对T淋巴细胞的作用:Testa等最近用抗H2剂西米替丁治疗过敏性鼻炎有良效,并在统计学上发现抗H2剂治疗的病人T辅助淋巴细胞与T抑制淋巴细胞的比例(单克隆抗体OK4/OK8的比例)有明显下降,而用安慰剂治疗的病人则无此现象,故得出结论,抗H2剂能增加T抑制淋巴细胞的数量,损
期刊
本文报告一例播散性卡氏肺囊虫感染.患者为42岁男性.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及腭部Kaposi肉瘤.因双侧耳部肿块及逐渐加重的气短于1986年6日21日住院.1986年1月发现患者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4月因头痛、恶心、呕吐及畏光两个半月住入某医院.头部CT检查阴性;腰穿脑脊液中发现新型隐球菌.开始每天静注二性霉素B(0.3mg/kg/d)及口服氟胞嘧啶(150mg/kg/d),另外每隔
期刊
假单孢菌酸A(Mupirocin,MPC)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广谱抗生素,一般采用局部给药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皮肤感染.常用聚乙二醇为赋形剂配成的2%MPC,商品名为Bactroban.本品对皮肤和粘膜上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酿脓链球菌等有显著的杀菌作用.人体药物动力学研究指出,口服MPO后的血浓度半衰期仅30分钟,并且大部分转化为无活性的单孢菌酸.
叠氮胸甙(Azidothymidine,AZT)由于其能通过血脑屏障且口服吸收良好而被视为一个有前途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最近在美国进行了一次包括约280名艾滋病病人的临床试验.这些病人都在过去的四个月中至少有一次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发作.但已恢复且健康状况较好.将这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半病人服用AZT,剩余的一半病人则用安慰剂治疗.
期刊
抗毛角蛋白单克隆抗体HKN-2、4、5、6、7、和8可显示正常人生长期毛组织特异性反应.本文旨在研究这些抗体在小白鼠成长期毛组织的反应;观察毛组织角蛋白纤维的免疫学特性中人和小白鼠有何差异.
白细胞和皮肤微血管的相互作用是炎症反应初期的重要过程之一.由于内皮细胞对于循环淋巴细胞是一个有持续抗原刺激作用的潜在因素,所以它们在移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显得尤为重要.以前由于微血管内皮细胞不能够分离出并通过培养得到足够的数量和纯度,所以在体外进行皮肤炎症的研究是困难的.目前细胞培养技术的进步已能够长期地培养从全身皮肤的微血管中分离出来的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