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BIM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其产生与发展对建筑业产生了重大影响。BIM技术的可视性、优化性等特点进一步促进了建筑设计的优化,减少了建筑设计与实际施工间的误差。目前BIM技术逐渐在其他行业得到重视及应用,本文从BIM技术的特性及优势,以及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两方面,对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BIM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引言:在传统的建筑业制造业工程项目中,受技术限制,设计往往与实际施工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实际施工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建筑材料浪费等一系列问题。BIM技术不同于以往的技术,仅能从点线面等几何角度对建筑情况进行预测参考,在参数中增加了材质、成本等多维度的建筑信息,能够确保建筑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线路布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通过应用BIM技术能够综合考虑工程项目中影响因素,确保工程建设的科学合理。
一、BIM技术的特性及优势
BIM技术是一种建立在CAD等设计基础技术之上的新型立体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其组成要素不仅包括三维立体图形,还包括建筑材料、材料价格等多种元素,通过应用BIM技术能够从多维度对建设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可以随时从信息数据库中查找建设资料。BIM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五方面,即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以及可出图性。从对五方面特性的分析能够有效了解BIM技术的优势。
(一)可视化
在传统的设计图中,二维图纸很难对设计具有全面的了解,图纸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出全部信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是采用BIM技術的建设设计,具有三维特性,能够直观了解各个方位各项设计内容的特点[1]。
(二)协调性
由于工程设计过程中涉及的部门较多,常常会产生专业之间的矛盾,通过应用BIM技术,能够有效对各项技术以及各项内容进行协调,通过生成协调数据,确保设计符合各个部门要求。
(三)模拟性
应用BIM技术能够模拟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状态下工程建设的情况,如紧急疏散模拟等,能够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并通过模拟环境对项目的各项性能进行考量。
(四)优化性
BIM技术能够对复杂的设计进行优化,通过计算了解各项内容对项目总体的影响,通过对项目方案的对比,找到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优化设计,确保设计方案配置最优[1]。
(五)出图性
BIM技术不仅能够形成三维立体方案,而且能够按照施工要求形成图纸,并详细标明所需参数,为建设施工提供依据。
二、BIM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BIM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不仅在整体的规划、线路设计中得到应用,而且对于后期的运营管理,维护节能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应用BIM技术模拟环境场景,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保障工程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一)在项目规划中的应用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规划阶段,需要对路线、施工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通过应用BIM技术,输入线路、路况等相关数据,能够有效模拟出预施工区域的具体情况。通过从整体直观了解施工路段情况,能够预先了解项目施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前进行解决,包括路段土质,所需施工设备等。并且通过模拟客流情况以及其他交通线路的情况,确保线路设计科学合理,车站设置符合现实需求。找到施工能耗与通道、车站布局之间的平衡,降低能耗,确保布局功能合理,防止过度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同时防止布局不合理,造成安全隐患。并且通过对建筑材料以及市场价格的输入,为轨道交通成本预算提供一定的依据[2]。
(二)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
在项目设计阶段,需要根据规划整体情况对轨道交通的各项建设内容进行系统设计,通过应用BIM技术,在项目中列入项目相关全部数据,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建模,直观了解不同方案存在的优势以及短处,通过对比研究,改变设计参数,形成设计最优解。在项目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运营费用、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通过模拟场景,对不同灾害下不同材质对灾害的抵御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合理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并且通过三维立体模型,能够直观了解轨道交通的美观性,在满足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对颜色以及形态进行调整,确保轨道交通符合大众审美。
(三)在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面对不同阶段的施工内容,可以通过BIM模拟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对施工风险进行规避。并且通过资源共享协调各项工作内容的同步展开,同时了解各项活动的进展,对于存在矛盾、对先后顺序具有要求的工作内容及时进行调整。通过BIM提供精准数据,有效控制材料的采购,建设的精准度,改善材料浪费的情况,确保完全依照计划进行建设活动[2]。
(四)在运营阶段的应用
在轨道交通工程中,后期的维护与能耗对于轨道交通的顺利运转具有重要影响。在维护方面,BIM可以根据其他已经较为成熟的轨道交通运转情况,人流量对轨道交通损耗的影响进行分析,明确轨道交通定期检修的时间。并通过模拟人流量情况,了解何种情况下轨道交通运营效益最高,损耗最小。在能耗方面通过模拟不同人流下的能耗情况,为云计算提供数据,并通过应用智能管理技术,对不同时间段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如在人流较少时减少空调等能源消耗量,降低运营成本[2]。
结语: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线网的设计与规划是影响轨道交通的最重要因素,不仅需要考虑交通的便利性还需要考虑客流量情况以及对其他线路的影响。而运营、车站布局、通道换乘等其他设计也十分重要,通过应用BIM技术,能够有效确保线路布局的合理性,以及其他建设的实用性,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成本在预算范围内。现阶段对于BIM的技术应用还较为初级,未来BIM技术还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张育雨, 蒋四礼, 王进,等. 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计量中的应用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0, No.326(08):18.
[2]孙树春. 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浅析[J].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 2019, 000(016):127.
[3]郭伟, 莫文剑, 刘策文. 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智能城市, 2019, 005(010):75-76.
作者简介:姓名:张竟成,出生年月(1988.06) ,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南湘潭,所在单位: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关键词:BIM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引言:在传统的建筑业制造业工程项目中,受技术限制,设计往往与实际施工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实际施工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建筑材料浪费等一系列问题。BIM技术不同于以往的技术,仅能从点线面等几何角度对建筑情况进行预测参考,在参数中增加了材质、成本等多维度的建筑信息,能够确保建筑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线路布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通过应用BIM技术能够综合考虑工程项目中影响因素,确保工程建设的科学合理。
一、BIM技术的特性及优势
BIM技术是一种建立在CAD等设计基础技术之上的新型立体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其组成要素不仅包括三维立体图形,还包括建筑材料、材料价格等多种元素,通过应用BIM技术能够从多维度对建设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可以随时从信息数据库中查找建设资料。BIM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五方面,即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以及可出图性。从对五方面特性的分析能够有效了解BIM技术的优势。
(一)可视化
在传统的设计图中,二维图纸很难对设计具有全面的了解,图纸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出全部信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是采用BIM技術的建设设计,具有三维特性,能够直观了解各个方位各项设计内容的特点[1]。
(二)协调性
由于工程设计过程中涉及的部门较多,常常会产生专业之间的矛盾,通过应用BIM技术,能够有效对各项技术以及各项内容进行协调,通过生成协调数据,确保设计符合各个部门要求。
(三)模拟性
应用BIM技术能够模拟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状态下工程建设的情况,如紧急疏散模拟等,能够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并通过模拟环境对项目的各项性能进行考量。
(四)优化性
BIM技术能够对复杂的设计进行优化,通过计算了解各项内容对项目总体的影响,通过对项目方案的对比,找到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优化设计,确保设计方案配置最优[1]。
(五)出图性
BIM技术不仅能够形成三维立体方案,而且能够按照施工要求形成图纸,并详细标明所需参数,为建设施工提供依据。
二、BIM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BIM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不仅在整体的规划、线路设计中得到应用,而且对于后期的运营管理,维护节能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应用BIM技术模拟环境场景,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保障工程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一)在项目规划中的应用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规划阶段,需要对路线、施工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通过应用BIM技术,输入线路、路况等相关数据,能够有效模拟出预施工区域的具体情况。通过从整体直观了解施工路段情况,能够预先了解项目施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前进行解决,包括路段土质,所需施工设备等。并且通过模拟客流情况以及其他交通线路的情况,确保线路设计科学合理,车站设置符合现实需求。找到施工能耗与通道、车站布局之间的平衡,降低能耗,确保布局功能合理,防止过度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同时防止布局不合理,造成安全隐患。并且通过对建筑材料以及市场价格的输入,为轨道交通成本预算提供一定的依据[2]。
(二)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
在项目设计阶段,需要根据规划整体情况对轨道交通的各项建设内容进行系统设计,通过应用BIM技术,在项目中列入项目相关全部数据,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建模,直观了解不同方案存在的优势以及短处,通过对比研究,改变设计参数,形成设计最优解。在项目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运营费用、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通过模拟场景,对不同灾害下不同材质对灾害的抵御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合理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并且通过三维立体模型,能够直观了解轨道交通的美观性,在满足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对颜色以及形态进行调整,确保轨道交通符合大众审美。
(三)在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面对不同阶段的施工内容,可以通过BIM模拟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对施工风险进行规避。并且通过资源共享协调各项工作内容的同步展开,同时了解各项活动的进展,对于存在矛盾、对先后顺序具有要求的工作内容及时进行调整。通过BIM提供精准数据,有效控制材料的采购,建设的精准度,改善材料浪费的情况,确保完全依照计划进行建设活动[2]。
(四)在运营阶段的应用
在轨道交通工程中,后期的维护与能耗对于轨道交通的顺利运转具有重要影响。在维护方面,BIM可以根据其他已经较为成熟的轨道交通运转情况,人流量对轨道交通损耗的影响进行分析,明确轨道交通定期检修的时间。并通过模拟人流量情况,了解何种情况下轨道交通运营效益最高,损耗最小。在能耗方面通过模拟不同人流下的能耗情况,为云计算提供数据,并通过应用智能管理技术,对不同时间段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如在人流较少时减少空调等能源消耗量,降低运营成本[2]。
结语: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线网的设计与规划是影响轨道交通的最重要因素,不仅需要考虑交通的便利性还需要考虑客流量情况以及对其他线路的影响。而运营、车站布局、通道换乘等其他设计也十分重要,通过应用BIM技术,能够有效确保线路布局的合理性,以及其他建设的实用性,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成本在预算范围内。现阶段对于BIM的技术应用还较为初级,未来BIM技术还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张育雨, 蒋四礼, 王进,等. 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计量中的应用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0, No.326(08):18.
[2]孙树春. 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浅析[J].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 2019, 000(016):127.
[3]郭伟, 莫文剑, 刘策文. 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智能城市, 2019, 005(010):75-76.
作者简介:姓名:张竟成,出生年月(1988.06) ,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南湘潭,所在单位: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