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编者,换位思考,打通对话的时空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uuper4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发现修订后的“实施建议”中对话的主体由“三者”变为了“四者”,这多出的一员就是“教科书编者”。实践证明,“教科书编者”在教学中的位置不可或缺。优秀文章层出不穷、浩如烟海,但小学语文教材的篇目却数量有限。以苏教版教材为例,一册书也就二十来篇吧,哪篇文章被选人教材,有怎样的教学价值,适合哪个年级,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等等,都是编者慎重考虑的内容。杨再隋教授说:“课文反映教材的文化底蕴、文化视野和文化品位,也反映出编者对语文课程的认知和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了解。”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尊重教材的编者,学会换位思考,“要以多种身份(读者、编者、作者、学者等)多角度审视文本。要专心于文字本身,静心虔诚地与文本素颜相对,用心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周雨明语)。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有根有魂”的好课,这样的课既不会浅尝辄止,也不会漫无边际。
  一、备课,站在“编者”的位置
  著名特级教师张光璎在《语文备课五步走》一文中指出:“第三步,站在‘编者’的位置,理解教材怎么体现《课标》的学段要求,从识字、阅读再到习作;从贴近‘字词句段篇’,到学生‘听说读写思’等综合能力的提升,教材的理解就有一定的把握了。”
  站在“编者”的位置备课,可以结合教学时间、课后习题、课文内容等。例如,苏教版五上第一单元的《师恩难忘》,编者之所以把它作为开篇之作,主要是契合了学期开学之初迎来的“教师节”。那么,教师备课时就要有课程资源意识,让学生说说印象深刻的老师以及他们的特点,唤醒学生对自己老师的回忆和感激,挖掘课文中的习作教学资源,为《习作1》的教学做好准备。课后习题2的设计,体现了编者“重视积累、学会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识,我们备课时也要精心预设。
  有些课文在选编进教材后,文字会有所改动,编者会在课文的页尾处,注明原文出处及文字改动的说明,这些细节体现了编者对作者和读者的尊重。我们备课时要细心关注,同时最好能找到原文进行比较阅读,深入领会编者改动文字的初衷。
  二、拓展,延伸“编者”的期待
  “言有尽而意无穷”,一篇课文往往就是编者价值观、教育观、人生观的体现,寄托着编者对少年儿童美好的期待。为了让学生更准确、深入地理解文本,更好地延伸“编者”的心理期待,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我们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适当补充拓展阅读的资料,可以是图片,可以是文字,可以是文本作者的资料,也可以是与文本主题相关的信息等。
  如教学苏教版五上《陶校长的演讲》一课,我指导学生在课前查阅了一下“陶校长”的个人背景资料,初步了解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他的生活教育思想,让学生从心理上对“陶校长”有一种信赖感、仰慕情,这样才会“信其道”。课的伊始,我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四块糖果》的故事,再次激发学生对陶校长独特的、巧妙的教育艺术的向往。在结课的时候,我补充了陶行知先生的几句名言:(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3)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不算是好汉。这些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句子,当他们得知这些句子原来都是“陶校长”的名言时,就会产生一种“熟人相见”的亲切感,会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求得新知的成就感,就会自觉践行陶校长提出的“每天四问”的为人处世、求知求学之道。而培养学生“每天四问”的意识,进而养成这样的习惯,正是编者对小读者的殷切期盼。
  三、上课,体现“编者”的意图
  “课文的内容及价值取向是编者对文本非常重要的考量,是学生必须花气力接受和理解的。”古人有“文以载道、文以贯道”之论,任何一篇课文,都承载着“教学+教育”的使命,语文教师在上课时,要努力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这个“学习母语的凭借”,让学生在扎实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感悟人生,亲近自然,开阔视野,放飞理想……达到“文道统一”的美好境界。
  苏教版五上第二单元有四篇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蟲的衣袋》《变色龙》《金蝉脱壳》,主题是“自然的奥秘”。纵观一下教参中的“教学要求”第3点,用不同的文字表达了基本相同的意思,即“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学这一单元的课文时,笔者就特别注意把握编者的意图,通过谈话、朗读、展示图片、资料拓展等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努力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下面以《变色龙》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笔者是如何解读、渗透编者的意图的。
  《变色龙》这篇课文记叙了“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等方面的特点,课文结尾渗透“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笔者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来回走了多遍,觉得文本在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很有特色,结合书后的习题和教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展开了与编者的对话。
  1.教学中渗透“有序表达”的习作意识。
  [片段一]教学“变色龙的外形”
  师:默读课文第9—15自然段,要按照顺序概括说一说,这部分介绍了变色龙哪几个方面的特点?(生读)
  生:写了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和变色。
  师:认真默读课文第9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动笔画一画作者介绍了变色龙的哪些部位?
  生:(交流)这段话介绍了变色龙的全身、头、嘴、两眼、身躯、背部、腹部、脚和尾巴。
  师:(启发)这样的顺序就是——
  生:(抢答)全身从头到尾!
  师:对!这些部位各有特点。(映示图片、文字:翠绿、椭圆形、三角形、长筒状)谁来借助图片,介绍一下变色龙的外形?(学生先自由练习,再指名介绍)   师:你也能像作者这样抓住部位、突出特点,有序地介绍一种动物吗?(生先在小组说,后写片段)
  入选教材的课文,无一不是编者眼中的名篇佳作,也是学生习得语言的“美文范例”,其间蕴藏着丰富的言语表达学习点。而学生的言语习得是从感悟与模仿开始的,最终指向学会表达。因此,我们要敏锐地捕捉到文本中潜藏的习作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有痕阅读”的同时,感悟并积累文本描写动物外形的方法,即:抓住部位、突出特点、有序描写。让学生当堂模仿,运用这种写法介绍一种动物,实现了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2.教学中培养“多维表达”的习作技巧。在教学“变色龙捕食”的内容时,笔者先映示课文的第10自然段:“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指名读后质疑:“‘如此迟钝’具体指什么?哪些自然段写了变色龙的捕食?”此问题的设计,是让学生感受这个自然段在课文中的作用——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体会作者运用“对话”的形式,介绍动物习性的方法,让读者感觉更自然、真实、亲切。
  在描写变色龙捕食特点的时候,作者从“耳闻”和“目睹”两个侧面,来突出变色龙捕食的迅速、准确。内容具体生动,不仅体现在“迅雷不及掩耳、‘刷’地、刹那间、卷入”等一些词语中,也体现在中非工人朋加沙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比如“伺机捕捉、准确地判断”等。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思考“它这样独特的捕食方式与什么有关?”指导学生领会文中直接引用“朋加沙”的那段话,主要向读者介绍了变色龙捕食的特点,与它眼睛的独特构造和功能有关。
  生活中,虽然许多学生都喜欢动物,但是,每每动笔写的时候,就犯愁无话可说。尽管,我们教师也会从结构上指导,抓住外形、动作、习性等,但学生写出来的内容还是差强人意,干巴巴的。究其根本原因,我认为学生缺乏“多维表达”的技巧,他们把视角仅仅局限在自己“亲眼所见”的内容上,而没有像《变色龙》的作者刘梦熊先生那样多视角、多维度地接收信息、表达事物。让学生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多维度表达事物的特征,学会迁移运用的习作技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
  3.教学中彰显大自然的神奇有趣。
  [片段二]教学“变色龙变色”的内容描述
  笔者先映示第15自然段:“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让学生读一读,然后点红“名副其实”这个词语,再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找一找第14自然段中描寫“变色龙颜色变化的词语”,并板书:香蕉叶色——棕色——浅灰色。“那么,它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的变化呢?”在学生作答的基础上,我相机板书:香蕉叶、泥土、水泥板,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内容用“当变色龙在______,就变成了
  (颜色)”的句式说一说,充分感受变色龙能随环境变化而变色的特点。
  教材在确认选文具有语言价值、思维价值、审美价值的同时,还会注重选文的思想教育价值。笔者这样设计教学,既挖掘了教材的语言价值——积累了“名副其实”等词语,训练了“当……就……”的句式,扎实培养了学生潜心会文的品质,又切实发挥了教材的情感价值和育人价值,感受了变色龙会变色的奇妙特征,激发了学生对变色龙的好奇与喜爱,增强了保护变色龙的意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做编者的知己,站在编者的角度解读文本,诚心与编者对话,挖掘潜藏于文本中的教学资源,努力实现阅读教学的优质高效。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即“语用”能力。自《课标》颁布以来,中高年级的课堂上,进行“语用”实践,已成为教师们的普遍共识。但低年级由于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教师们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语用”训练的意识不强,“语用”训练的形式还不够丰富。近期,笔者听了校内一位老师执教的《小动物过冬》一课,其中有两处教学环节,执教者有意识地向前走了一小步,吹开了“语用”之花
期刊
一、 以情为线,梳理全文  大凡文学作品,总有引线贯串其中。那么,《黄河的主人》引线是什么?黄河?主人?通读全文后,皆被否定!随着解读的逐步细化,“我”渐入眼帘,作者将自身置入文中,却又似乎若隐若现。教学时,我和学生进行了这样的探讨:  师:现在我们可以初步确定,作者描写了黄河、羊皮筏子、乘客和艄公。其实,他将自己也置身于文中了,请找一找文中描写“我”的有关语句。(学生浏览全文,很快找出两处:1.
期刊
笔者在绘本习作“翻转课堂”中,以目标导航,借力视频,在培养儿童观察能力方面进行了探索,试图实现观察力的“翻转”。  一、 建构:利用“翻转课堂”,巧妙设置观察内容  1. 以观察能力目标为“纵轴”,拾级而上、循序渐进。根据儿童的思维、心理特点,我将教材中观察类的习作归类梳理,以观察能力目标为“纵轴”,精简观察能力点,借助绘本,精选观察内容,形成“各年级绘本习作观察能力目标分层渗透计划”。  2.
期刊
长久以来,语文教学一定程度上存在“目标虚化,内容泛化,教学活动非语文化,教师作用弱化”的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什么”的问题上,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学习语文,应该从语言入手,也应该回归到语言的运用。  一、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 教学目标偏差,过度解读文本思想内容。不可否认,将课文内容理解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仍然是当下语文课堂中
期刊
前段时间,我细细品读了朱永新教授写的《致教师》一书,书中那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回信,给我专业成长莫大的鼓舞,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前行的方向。那充满智慧的思想和亲切易懂的话语,消除了我的职业疲惫,我整个身心仿佛在阳光的沐浴下再次焕发起自觉成长的力量。  战胜疲惫感  说实话,作为学校的德育主任,小记者站、节日庆典、作家来校、红领巾广播、升旗仪式……平日里繁琐的事耗费了我很多精力,一个字,累;而作为毕业班的
期刊
自从我向全班同学大力推荐《吹牛大王历险记》这本书之后,学生便投入了痴迷的阅读之中。一个月之后,在全区阅读教学展示活动中,我以这本书的阅读为基础,执教了一节名为《想象的世界:无奇不有》的课外阅读交流课。多种形式的交流,多种方式的表达,在交流中深化了阅读感受、升华了阅读体验。  【设计思考】  (一) 走进书本:了解其人、其事  《吹牛大王历险记》这本书,通过对德国探险家、冒险家明希豪森男爵一系列奇遇
期刊
苏教版四下《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笔调简洁,细节传神,一如女作家茹志娟的文风,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事物的本质。反复阅读此文,更有一种樟树即人、人即樟树的强烈感觉。“我舍不得这两棵树。”“这是两棵樟树。”课文的开篇就点明了所要描写的主体,并留下悬念,引发读者阅读期待;结尾“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可谓余音绕梁,含蓄蕴藉,让人回味,引人
期刊
安 慰  狮子迷路了  谁去送它回家  鳄鱼哭了  谁给它一块手帕  灰熊寂寞了  谁去陪它聊天  犀牛受伤了  谁去给它包扎  鲨鱼害怕了  谁去亲亲它  但愿我们的爱  任何地方都能到达  日本儿童文学作家五味太郎有一个绘本,很有意思,名字叫《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说的是鳄鱼生了一颗蛀牙,可是很怕看医生,心惊胆战地去医院,让医生给他治疗。然而,医生见病人是鳄鱼,更加害怕。两人怀着同样的心情完成
期刊
苏格拉底在《最大的麦穗》一文中的智慧,是从一件平凡小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并且将这道理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别人。下面就以三年级的散文《槐乡五月》谈谈中年级散文教学的最大麦穗。  一、 以言逮意  引导学生以言逮意,离不开 “读”。首先,从“得意”的角度来看,在朗读中,“意”的形象会越来越饱满、情感会越来越丰富,仿佛文本中的这人、这物、这景、这情,就在眼前。其次,从“得言”的角度来看,言
期刊
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认识事物以形象思维为主,若是一味地从结构分解、笔画组成的角度来识字、写字,原本意蕴深远、趣味盎然的汉字就变成了一个个冷冰冰的符号,认识汉字就是一次枯燥无味的痛苦历程。何不回归汉字的本真,发掘汉字内在的神韵,用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识记汉字、学习语文呢?  《台湾的蝴蝶谷》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下的一篇阅读课文,语言生动,意境优美,向我们描述了宝岛台湾蝴蝶谷的迷人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