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同时还指出,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必须加强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关键词:领导干部; 权力监督;廉政建设
一、权力的特征
(一)领导者的权力。领导者的权力就是指领导者(权力掌控人),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权力相对人)做出一定行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
(二)领导者权力的特征。(1)强制性。这是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所决定的。领导者在一定范围内负有领导职责,要履行他的领导职责,实现领导行为和工作目标,就必须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强制性来保证。在其职权范围内,他有决策权和指挥权。被管理者必须服从。(2)目的性。目的性是领导者权力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领导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没有目的,权力运行就没有方向或者说无法运行。因此领导者权力也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同时,如果权力运用得当,会用很小的精力就会完全达到目的,正所谓事半功倍。反之亦然。(3)依附性。显而易见,领导者权力是紧紧依附于组织机构,依附于领导职务的。没有组织机构就没有领导职务,没有领导职务,更没有领导权力。所谓“在位一天,风光一日”说的就是这个情况。
(三)权力的双面效应。权力因其法定的强制力和巨大的影响力,可以让领导者很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实现公权的效益最大化。同时也能够充分实现自己的意图,体现人生价值。另一方面,权力也可以让领导者本人既具有精神上的巨大的满足感、成就感,又具有生活待遇、福利环境等多方面的物质满足。这是正面效应。
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是客观事物最基本的法则。常言道,权力是把双刃剑。权力如果失去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必然出现权力滥用,滋生权力腐败。这就是领导者权力的负面效应。因此,要保证权力能够健康运行,正面效应最大化,负面效应最小化,就必须对领导者手中掌握的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二、领导者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阳光具有除菌、消毒的功能,它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让万物充满勃勃生机,是最好的防腐剂。防止滋生权力腐败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权力公开、公正、透明、合理的行使,防止领导者滋生贪欲、滥用职权、腐败变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必须加强对领导者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确保用权为公,造福于民。
首先,这是领导者权力健康运行的内在需要。没有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就必然会发生权力滥用或者权力腐败。领导者手中的权力不仅不能成为为公众谋福祉的利器,反而会成为为领导者个人或亲友等小集团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权力不仅不会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反而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其次,这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根本要求。领导者手中掌握的权力是公权,是用来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只有加强对领导者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阳光运行、健康运行,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公权的社会效应,从根本上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再次,这是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党的执政地位永远稳固的根本举措。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和制约,势必滋生腐败,直接侵蚀党的机体、侵害党的干部队伍,动摇甚至摧毁党的执政地位。
三、必须加强对领导者权力的监督
(一)党内监督。党从成立至今,建立了一系列党内监督的规章制度。一般有党的代表大会、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党代会代表对领导者的监督,还有党的常委会定期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民主生活会、巡视工作、上级监督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等制度,同时还有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质询、罢免或撤换等。面对新的形势,当前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专门监督作用。
(二)党外监督。党外监督主要有人大监督和政协监督等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代表性。因此,党以及各级党的领导干部都必须自觉服从人大的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实施的法律监督具有最高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强制性,它是国家权力监督机制中极其重要的方面。法律监督对于保障民主与法制,维护公民民主权利,防止权力的滥用、误用,作用十分突出。
(三)社会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主要有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新闻媒体监督和群众直接监督等等。政务公开主要是使政府的工作内容公开化,对于政府筹划或正准备进行的各项工作,内容及进程予以公开,任何公民都可以通过特定途径,如政务公开栏、政务公开网络等进行查询、监督。政务信息本身就是政府信息的一部分,政务公开,有利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进一步透明化。政务公开主要是明确职权、明确政府职能及其运作,而办事公开主要是要求在处理事务中公开化,透明化。
四、必须加强对领导者权力的制约
(一)软约束。用潜移默化的手段,促使领导者在思想意识方面进行自我约束,保持勤政清廉的作风,谓之软约束。主要有:(1)理想信念教育。以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绝不仅仅是针对青少年的,领导干部尤其需要接受这样的教育。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坚定领导者的理想信念,从思想上筑牢防线。(2)职业道德约束。从树立良好职业道德的角度,对领导干部进行坚持不懈的教育,进一步在领导者思想意识中强化公权意识,自我约束用权行为。(3)党纪国法教育。开展经常性的党纪国法教育,举办典型案件警示展览、组织领导干部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到监狱、劳改等场所参观等等,都是非常好的警示教育。
(二)硬约束。用体制机制工作等刚性措施等对领导者用权行为进行约束,谓之硬约束。主要有:(1)体制性约束。限定权力范围,分散权力(如立法权、司法权相分离,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等),都可以从体制上对领导者的用权行为进行有效约束。(2)制度性约束。坚持民主集中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等等,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也是对领导者用权行为进行制度性约束的重要举措。(3)措施性约束。经常性的工作督查,巡视机构的巡视工作都是对权力进行约束的良好措施。实践证明,巡视工作在现实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监督约束作用。
(三)领导者自律。内因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本,外因只是条件。领导者正真用好权力,关键还在自律。中共中央刚刚颁布了新修改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8个禁止、52个不准,为领导干部用好手中的权力,划定了红线。领导者要切实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为上自觉遵守。切实做到“四慎”。
慎权。我们一定要很清醒的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它是公权,只能用来为公众服务,千万不能用它为个人谋利益。能有这个清醒认识,就能把公私界限分清,把握好。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打死都不能干。慎微。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应该做的事,即使是小事也不要去做。必须把住这个原则。慎独。在独处的时候,或是没有人监督(有时是监督不到位)的时候,一定要自己看住自己,千万不要心存侥幸。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慎友。交友一定要慎重。好朋友是一辈子的财富,心有灵犀那叫知己,相扶相帮那叫莫逆。为利而来,或是有的而来,顶多叫酒肉朋友。毁人往往就是这些人。
加强对领导者权力的监督和约束,让权力在阳光运行,说起来很简单,工作实际中还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要走的路还很漫长,可以说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坚定信心,就一定会让党的肌体永远健康,永葆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领导干部; 权力监督;廉政建设
一、权力的特征
(一)领导者的权力。领导者的权力就是指领导者(权力掌控人),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权力相对人)做出一定行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
(二)领导者权力的特征。(1)强制性。这是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所决定的。领导者在一定范围内负有领导职责,要履行他的领导职责,实现领导行为和工作目标,就必须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强制性来保证。在其职权范围内,他有决策权和指挥权。被管理者必须服从。(2)目的性。目的性是领导者权力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领导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没有目的,权力运行就没有方向或者说无法运行。因此领导者权力也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同时,如果权力运用得当,会用很小的精力就会完全达到目的,正所谓事半功倍。反之亦然。(3)依附性。显而易见,领导者权力是紧紧依附于组织机构,依附于领导职务的。没有组织机构就没有领导职务,没有领导职务,更没有领导权力。所谓“在位一天,风光一日”说的就是这个情况。
(三)权力的双面效应。权力因其法定的强制力和巨大的影响力,可以让领导者很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实现公权的效益最大化。同时也能够充分实现自己的意图,体现人生价值。另一方面,权力也可以让领导者本人既具有精神上的巨大的满足感、成就感,又具有生活待遇、福利环境等多方面的物质满足。这是正面效应。
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是客观事物最基本的法则。常言道,权力是把双刃剑。权力如果失去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必然出现权力滥用,滋生权力腐败。这就是领导者权力的负面效应。因此,要保证权力能够健康运行,正面效应最大化,负面效应最小化,就必须对领导者手中掌握的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二、领导者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阳光具有除菌、消毒的功能,它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让万物充满勃勃生机,是最好的防腐剂。防止滋生权力腐败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权力公开、公正、透明、合理的行使,防止领导者滋生贪欲、滥用职权、腐败变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必须加强对领导者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确保用权为公,造福于民。
首先,这是领导者权力健康运行的内在需要。没有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就必然会发生权力滥用或者权力腐败。领导者手中的权力不仅不能成为为公众谋福祉的利器,反而会成为为领导者个人或亲友等小集团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权力不仅不会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反而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其次,这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根本要求。领导者手中掌握的权力是公权,是用来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只有加强对领导者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阳光运行、健康运行,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公权的社会效应,从根本上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再次,这是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党的执政地位永远稳固的根本举措。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和制约,势必滋生腐败,直接侵蚀党的机体、侵害党的干部队伍,动摇甚至摧毁党的执政地位。
三、必须加强对领导者权力的监督
(一)党内监督。党从成立至今,建立了一系列党内监督的规章制度。一般有党的代表大会、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党代会代表对领导者的监督,还有党的常委会定期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民主生活会、巡视工作、上级监督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等制度,同时还有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质询、罢免或撤换等。面对新的形势,当前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专门监督作用。
(二)党外监督。党外监督主要有人大监督和政协监督等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代表性。因此,党以及各级党的领导干部都必须自觉服从人大的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实施的法律监督具有最高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强制性,它是国家权力监督机制中极其重要的方面。法律监督对于保障民主与法制,维护公民民主权利,防止权力的滥用、误用,作用十分突出。
(三)社会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主要有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新闻媒体监督和群众直接监督等等。政务公开主要是使政府的工作内容公开化,对于政府筹划或正准备进行的各项工作,内容及进程予以公开,任何公民都可以通过特定途径,如政务公开栏、政务公开网络等进行查询、监督。政务信息本身就是政府信息的一部分,政务公开,有利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进一步透明化。政务公开主要是明确职权、明确政府职能及其运作,而办事公开主要是要求在处理事务中公开化,透明化。
四、必须加强对领导者权力的制约
(一)软约束。用潜移默化的手段,促使领导者在思想意识方面进行自我约束,保持勤政清廉的作风,谓之软约束。主要有:(1)理想信念教育。以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绝不仅仅是针对青少年的,领导干部尤其需要接受这样的教育。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坚定领导者的理想信念,从思想上筑牢防线。(2)职业道德约束。从树立良好职业道德的角度,对领导干部进行坚持不懈的教育,进一步在领导者思想意识中强化公权意识,自我约束用权行为。(3)党纪国法教育。开展经常性的党纪国法教育,举办典型案件警示展览、组织领导干部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到监狱、劳改等场所参观等等,都是非常好的警示教育。
(二)硬约束。用体制机制工作等刚性措施等对领导者用权行为进行约束,谓之硬约束。主要有:(1)体制性约束。限定权力范围,分散权力(如立法权、司法权相分离,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等),都可以从体制上对领导者的用权行为进行有效约束。(2)制度性约束。坚持民主集中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等等,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也是对领导者用权行为进行制度性约束的重要举措。(3)措施性约束。经常性的工作督查,巡视机构的巡视工作都是对权力进行约束的良好措施。实践证明,巡视工作在现实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监督约束作用。
(三)领导者自律。内因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本,外因只是条件。领导者正真用好权力,关键还在自律。中共中央刚刚颁布了新修改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8个禁止、52个不准,为领导干部用好手中的权力,划定了红线。领导者要切实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为上自觉遵守。切实做到“四慎”。
慎权。我们一定要很清醒的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它是公权,只能用来为公众服务,千万不能用它为个人谋利益。能有这个清醒认识,就能把公私界限分清,把握好。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打死都不能干。慎微。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应该做的事,即使是小事也不要去做。必须把住这个原则。慎独。在独处的时候,或是没有人监督(有时是监督不到位)的时候,一定要自己看住自己,千万不要心存侥幸。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慎友。交友一定要慎重。好朋友是一辈子的财富,心有灵犀那叫知己,相扶相帮那叫莫逆。为利而来,或是有的而来,顶多叫酒肉朋友。毁人往往就是这些人。
加强对领导者权力的监督和约束,让权力在阳光运行,说起来很简单,工作实际中还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要走的路还很漫长,可以说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坚定信心,就一定会让党的肌体永远健康,永葆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