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不同平面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比较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inj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不同平面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麻醉科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采用超声引导下不同平面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常规行肩部手术的患者60例,其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均为Ⅰ~Ⅱ级,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颈6穿刺组和颈7穿刺组,每组30例,分别在肌间沟颈6、颈7水平注入0.5%罗哌卡因10 mL。观察2组患者臂丛神经感觉阻滞范围、运动阻滞程度,臂丛神经阻滞后30 min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镇痛时间及膈神经阻滞等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

与颈6穿刺组比较,颈7穿刺组患者颈4神经的阻滞率低(93.3% vs 33.3%),颈8神经的阻滞率高(23.3% vs 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颈5、6、7皮节区神经的阻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臂丛神经的运动阻滞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臂丛神经阻滞后30 min,颈7穿刺组患者血氧分压高于颈6穿刺组[(78.1±6.3) mmHg vs (70.2±6.4)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臂丛阻滞的镇痛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7穿刺组膈神经阻滞发生率低于颈6穿刺组(36.7% vs 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膈神经阻滞外,2组患者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结论

与颈6水平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相比,颈7水平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相似,但阻滞平面下移,膈神经阻滞率低。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神经损伤诱导蛋白2(NINJ2)基因rs11833579和rs12425791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IS)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和万方数据库,搜集关于NINJ2基因rs11833579和rs12425791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幼鼠空间记忆能力及海马区磷酸化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参考相关文献构建标准环境及丰富环境这2种饲养环境。将7 d龄Wistar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10)、标准环境组(n=11)、丰富环境组(n=11),其中标准环境组及丰富环境组采用改良Rice-Vannucci
目的采用全脑血管造影数据,制作颅内动脉瘤3D打印模型,并根据模型分析颅内动脉瘤的相关参数,为开颅手术提供实物参考。方法前瞻性选取自2016年5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浙江大学绍兴医院神经外科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的颅内动脉瘤11例,以DICOM格式输出3D-DSA数据,应用MIMICS软件进行格式转换,三维立体重建,选定目标区域后通过3D打印制作1∶1和1∶3 2种规格实物模型。
致残性、局灶性的药物难治性癫痫应该考虑手术治疗方式。全面综合的多学科术前评估是手术成功的必要前提。癫痫术前评估中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是脑电图,尤其是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LTM)。目前国内外对于术前评估中LTM成功与否,监测所需要的时间,如何减停抗癫痫药物(AEDs)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围绕上述问题综述如下。
目的探讨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1区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0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VD组、PI3K抑制剂LY294002组(LY294002组)和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组(雷帕霉素组),每组再依据取材时间不同分为1、2、4、8周4个时间点。后3组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
目的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2)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2ME2治疗组,每组24只。后2组采用Longa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造模后2ME2治疗组给予2ME2(24 mg/kg)腹腔注射,连续7 d;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注射。造模后7 d采用Bederson标准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采
目的探讨改良的血运重建术——硬脑膜血管融通术(EDAS)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改良的EDAS术治疗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好转,根据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4例基本痊愈,1例显效。5例患者术后CTA和(或)DSA均发现颅内外侧支循环建立。结论改良EDAS术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在神经胶质瘤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录的关于人脑胶质瘤中VEGF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关系的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6年6月。提取资料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用Begg’s漏斗图和Egger’s法评估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基因1(PCK1)第4外显子144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自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95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证实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病例组)及同期行体检的106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PCK1基因第4外显子144位点的基因型,
目的探讨卷曲螺旋结构域-26(CCDC26)基因rs4295627多态性与胶质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BM、万方和CNKI数据库收录的CCDC26基因rs4295627多态性与胶质瘤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4月1日。依照预先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有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提取和评价资料质量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病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