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着脸说话的《新闻联播》终于开始卖萌了。大年初五的《新闻联播》结尾,没有了主持人字正腔圆的播音,取而代之的则是四只小熊猫。不光有憨态可掬的影像,作为《新闻联播》主持人的李梓萌也卖萌地为熊猫宝宝配音。新闻联播以卖萌亲民的姿态迎来了自己第三个本命年——新闻联播创立于1978年,那也是一个马年。
新年改变从卖萌开始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这意味着我们有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历史积淀;而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我们有着根深蒂固的对于仪式化的推崇。很多事物的存在即饱含着仪式化的色彩。而《新闻联播》就是这样一种仪式化的产物。《新闻联播》的政治地位更是无需赘言。直到现在,31个省份都会在七点转播央视的《新闻联播》。即便是在中国政治版图上较为特殊的上海,也从2007年7月开始转播《新闻联播》。栏目本身是举全国之力操办,是否上“联播”则是衡量部分地方记者工作能力的标准。
不过,固然因为仪式化使得节目享受了极高的关注和政治荣誉,但是仪式化也拖累了节目。历史包袱使得每一次改变都会谨小慎微,因为改变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或者被外界捕风捉影的空间。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只能小步快走。而有些东西注定无法改变。正如有网友总结的那样——“前十分钟,领导们很忙。当中十分钟,全国人民都很幸福。后十分钟,世界上其他国家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在过去一年里,《新闻联播》的变化却是十分明显的。以卖萌为例,《新闻联播》的卖萌并不是从农历马年开始的。2014年元旦晚上的《新闻联播》最后播放了一段全国各地新年日出景象的风光片,《新闻联播》的结尾播音员康辉轻松地总结道:“朋友们都在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就是爱你一世,那就让新闻联播和您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吧!”
而大年初六的《新闻联播》的结尾同样很接地气。大年初六意味着不少人准备要返回工作地了。这期结尾不仅要提醒离乡游子“请放慢脚步,再看一眼雪中的家乡”,还奉上温馨提示:在返程的路上请多多注意安全。
这些卖萌之举或多或少都表现了《新闻联播》力图摆脱以往刻板印象的决心。当然,要重塑形象光靠卖萌是远远不够的,此番《新闻联播》自2013年持续至今的改革在内容的结构上、叙事语言的变化上以及内容呈现上已经皆有所涉及。
在结构上呈现的就是头条内容的变化。一方面,领导人新闻的篇幅和内容都在削减。而头条位置上关乎国计民生的议题也被更高频次地呈现。叙事语言上则更加亲民和活泼。譬如2013年开年的“你幸福吗”的议题呈现、“航母style”的议程设置以及此次卖萌,节目开始注意网络内容与主流话语融合的操作模式,改变了以往略显僵化的叙事风格。此外,《新闻联播》报道的内容也并不一直走“高大上路线”。诸如“扫桥爷爷”等基层话题登上了《新闻联播》的“大雅之堂”。
自2013年2月开始,《新闻联播》主持人在节目结束前都会说这一段话:“如果你还想获取更多的新闻资讯,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博@央视新闻。”此后随着新媒体平台的拓展,这段话又加入了“微信”和“客户端”的相关内容。当这段话出现时,《新闻联播》已经开始尝试拥抱一个新的时代了。
《新闻联播》还能改得好吗?
在《新闻联播》播出的36年中,“改革”是伴随其成长的最关键词,很少有人知道,就连“新闻联播”这四个字的确定都经历了一番波折。《南都周刊》于2008年推出的《新闻联播30年发展史》专题对这一幕后故事有详细描述:“《新闻联播》一开始并不叫《新闻联播》,它有个冗长的名字:《全国电视新闻节目联播》。这个节目从1976年7月1日开始在当时的北京电视台播出,内容主要是各地电视台寄来或专程送来的电视新闻片。当时电视新闻都由胶片拍摄,加上路途遥远,等到胶片送到北京再冲洗出来播出,新闻往往成为旧闻。
等到1977年底,微波线路网相继建成,实现真正的《新闻联播》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了。设计新片头的任务交给了当时美工组的负责人张德生,有着多年电视设计包装经验的张德生觉得原来的节目名字实在太长,打在屏幕上字会很小,与画面也很不协调,建议把名字改成《新闻联播》。就这样,从1978年1月1日起,《新闻联播》这个名字正式启用。从最初的播音员背后屏幕左上角窄窄一块的白底蓝字标牌,到现在特技转出铺满全屏的蓝底黄字;从一座高耸着的广播电视发射塔到平铺着的中国地图,再到转动着的地球仪,《新闻联播》走过了三十年。”
随着时间的积淀,《新闻联播》逐渐形成了自己固定的选题风格,而这就塑造了“铁粉”眼中的《新闻联播》:“新闻联播有三宝:开会、访问、中国好”。而实际上,《新闻联播》的内容也基本如此。唯一值得关注的是,会议类新闻的播出顺序另有说法,通常遵照以下排序: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外交、访问、会议以及视察活动,中共中央或中央政府开的某项会议。有意思的是,这里面的新闻先后次序排列完全不是以其重要性,而是由领导人的排名先后决定的,同样,在重要会议上,政治局常委以外的每一个政治局委员,也都会给与时长大体相等的镜头。
正是这种“高大上”新闻风格的确立使日后的《新闻联播》深陷褒贬不一的两难境地。为了扭转这种“会议没有不隆重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的党八股式的宏大叙事,《新闻联播》在本世纪初开始引入《百姓故事》式的个人化微观叙事。根据《南都周刊》记者的考据,这种语态改革的高潮在2007年6月10日到来。这一天,《新闻联播》和《新闻30分》同步推出一个叫《百姓纪事》的栏目,开篇报道《徐少勤和他门前的一条路》,讲述安徽蚌埠徐家湾农民徐少勤从税负较重不断上访被村里断路,到1999年税费改革后主动平整道路并带头上缴农业税,再到2006年全面免除农业税后村里修好柏油路、徐少勤开办农资站三个阶段的故事。随后播出的两集《高大妈的水缸》和《农民摄影家的新老照片》,操作手法和风格类似。
“这种试图讲故事的主旋律宣传方式,尽管遭到新闻专业主义者‘伪新闻’的抨击,但一经推出即获得宣传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南都周刊》如此写道。 意识形态宣讲技术的微调,后来还出现在时政新闻领域。长期以来,中央政治局常委级领导人的新闻,一般用解说替代同期,因而除非像胡连会这样的直播,观众很少听到联播新闻里出现领导人的同期声。但2008年1月15日的《新闻联播》,播出了一则胡锦涛在安徽视察时的新闻,在这则时长12分12秒的消息里,很少见地出现了总共3分零23秒的同期。
但洋溢着意识形态热情的传统操作路径,始终是《新闻联播》的主体色彩。如今,《新闻联播》所做的一切改头换面之举都是为了最大程度消除这种主旋律式新闻给观众,尤其是80后、90后观众带来的“没来由的反感。”此番卖萌也不外乎是迎合观众的创新之举。但是对于《新闻联播》屡次三番的“变脸”,一直在密切观察CCTV的传媒学者展江却认为,无论是《新闻联播》还是整个新闻频道,倘若宏观环境没有显著改善,任何单独改革取得成效的可能性都不大。他认为,引入竞争是当下唯一有可能的出路,“与其搞二次革命,不如在新华社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建立第二中央台。”
《新闻联播》发展史
◎ 1976年7月1日,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新闻节目联播》,播出时间10—15分钟,只有外景片,没有播音间的口播,是为《新闻联播》的前身。
◎ 1978年1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正式开播。
◎ 1979年9月1日,央视创办新栏目《国际新闻》;1980年,《国际新闻》并入《新闻联播》。与此同时,《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增至30分钟。
◎ 1981年春天举行的青岛会议作出两项重大决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都是央视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向央视供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必须转播《新闻联播》。
◎ 1981年10月1日,央视开始在《新闻联播》之后播送天气预报。
◎ 1982年9月1日开始,重大新闻的发布时间提前到19时的《新闻联播》发布,从而确立了这一栏目独立新闻发布机构的权威地位。
◎ 1983年10月18日,《新闻联播》第一个驻外记者站香港记者站建立。
◎ 1984—1987年,《新闻联播》开始派遣驻外记者,加强了国际新闻的报道。
◎ 1987年7月1日,《新闻联播》播音员由一人主持改为两人主持,节目结束时,打出编播制作人员名单。
◎ 1988年12月1日,中央台新闻中心正式成立,确定了采、编、播“一条龙”的管理体制,通过体制创新来推动《新闻联播》的发展。
◎ 1991年9月1日,《新闻联播》通过国际卫星频道走向世界,覆盖全球。目前,《新闻联播》在全世界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8个记者站(点),并与CNN等全球知名的电视机构建立了新闻节目交换合作关系。
◎ 1991年12月19日,《新闻联播》主持人开始使用新闻提读器,增强了主持人和观众的交流感。
◎ 1992年12月19日,央视在美国建立记者站。
◎ 1994年7月21日,《新闻联播》直播了亚太一号卫星发射的情况,首次实现同步编排播出。
◎ 1996年1月1日起,《新闻联播》由录播改为直播。
新年改变从卖萌开始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这意味着我们有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历史积淀;而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我们有着根深蒂固的对于仪式化的推崇。很多事物的存在即饱含着仪式化的色彩。而《新闻联播》就是这样一种仪式化的产物。《新闻联播》的政治地位更是无需赘言。直到现在,31个省份都会在七点转播央视的《新闻联播》。即便是在中国政治版图上较为特殊的上海,也从2007年7月开始转播《新闻联播》。栏目本身是举全国之力操办,是否上“联播”则是衡量部分地方记者工作能力的标准。
不过,固然因为仪式化使得节目享受了极高的关注和政治荣誉,但是仪式化也拖累了节目。历史包袱使得每一次改变都会谨小慎微,因为改变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或者被外界捕风捉影的空间。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只能小步快走。而有些东西注定无法改变。正如有网友总结的那样——“前十分钟,领导们很忙。当中十分钟,全国人民都很幸福。后十分钟,世界上其他国家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在过去一年里,《新闻联播》的变化却是十分明显的。以卖萌为例,《新闻联播》的卖萌并不是从农历马年开始的。2014年元旦晚上的《新闻联播》最后播放了一段全国各地新年日出景象的风光片,《新闻联播》的结尾播音员康辉轻松地总结道:“朋友们都在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就是爱你一世,那就让新闻联播和您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吧!”
而大年初六的《新闻联播》的结尾同样很接地气。大年初六意味着不少人准备要返回工作地了。这期结尾不仅要提醒离乡游子“请放慢脚步,再看一眼雪中的家乡”,还奉上温馨提示:在返程的路上请多多注意安全。
这些卖萌之举或多或少都表现了《新闻联播》力图摆脱以往刻板印象的决心。当然,要重塑形象光靠卖萌是远远不够的,此番《新闻联播》自2013年持续至今的改革在内容的结构上、叙事语言的变化上以及内容呈现上已经皆有所涉及。
在结构上呈现的就是头条内容的变化。一方面,领导人新闻的篇幅和内容都在削减。而头条位置上关乎国计民生的议题也被更高频次地呈现。叙事语言上则更加亲民和活泼。譬如2013年开年的“你幸福吗”的议题呈现、“航母style”的议程设置以及此次卖萌,节目开始注意网络内容与主流话语融合的操作模式,改变了以往略显僵化的叙事风格。此外,《新闻联播》报道的内容也并不一直走“高大上路线”。诸如“扫桥爷爷”等基层话题登上了《新闻联播》的“大雅之堂”。
自2013年2月开始,《新闻联播》主持人在节目结束前都会说这一段话:“如果你还想获取更多的新闻资讯,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博@央视新闻。”此后随着新媒体平台的拓展,这段话又加入了“微信”和“客户端”的相关内容。当这段话出现时,《新闻联播》已经开始尝试拥抱一个新的时代了。
《新闻联播》还能改得好吗?
在《新闻联播》播出的36年中,“改革”是伴随其成长的最关键词,很少有人知道,就连“新闻联播”这四个字的确定都经历了一番波折。《南都周刊》于2008年推出的《新闻联播30年发展史》专题对这一幕后故事有详细描述:“《新闻联播》一开始并不叫《新闻联播》,它有个冗长的名字:《全国电视新闻节目联播》。这个节目从1976年7月1日开始在当时的北京电视台播出,内容主要是各地电视台寄来或专程送来的电视新闻片。当时电视新闻都由胶片拍摄,加上路途遥远,等到胶片送到北京再冲洗出来播出,新闻往往成为旧闻。
等到1977年底,微波线路网相继建成,实现真正的《新闻联播》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了。设计新片头的任务交给了当时美工组的负责人张德生,有着多年电视设计包装经验的张德生觉得原来的节目名字实在太长,打在屏幕上字会很小,与画面也很不协调,建议把名字改成《新闻联播》。就这样,从1978年1月1日起,《新闻联播》这个名字正式启用。从最初的播音员背后屏幕左上角窄窄一块的白底蓝字标牌,到现在特技转出铺满全屏的蓝底黄字;从一座高耸着的广播电视发射塔到平铺着的中国地图,再到转动着的地球仪,《新闻联播》走过了三十年。”
随着时间的积淀,《新闻联播》逐渐形成了自己固定的选题风格,而这就塑造了“铁粉”眼中的《新闻联播》:“新闻联播有三宝:开会、访问、中国好”。而实际上,《新闻联播》的内容也基本如此。唯一值得关注的是,会议类新闻的播出顺序另有说法,通常遵照以下排序: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外交、访问、会议以及视察活动,中共中央或中央政府开的某项会议。有意思的是,这里面的新闻先后次序排列完全不是以其重要性,而是由领导人的排名先后决定的,同样,在重要会议上,政治局常委以外的每一个政治局委员,也都会给与时长大体相等的镜头。
正是这种“高大上”新闻风格的确立使日后的《新闻联播》深陷褒贬不一的两难境地。为了扭转这种“会议没有不隆重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的党八股式的宏大叙事,《新闻联播》在本世纪初开始引入《百姓故事》式的个人化微观叙事。根据《南都周刊》记者的考据,这种语态改革的高潮在2007年6月10日到来。这一天,《新闻联播》和《新闻30分》同步推出一个叫《百姓纪事》的栏目,开篇报道《徐少勤和他门前的一条路》,讲述安徽蚌埠徐家湾农民徐少勤从税负较重不断上访被村里断路,到1999年税费改革后主动平整道路并带头上缴农业税,再到2006年全面免除农业税后村里修好柏油路、徐少勤开办农资站三个阶段的故事。随后播出的两集《高大妈的水缸》和《农民摄影家的新老照片》,操作手法和风格类似。
“这种试图讲故事的主旋律宣传方式,尽管遭到新闻专业主义者‘伪新闻’的抨击,但一经推出即获得宣传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南都周刊》如此写道。 意识形态宣讲技术的微调,后来还出现在时政新闻领域。长期以来,中央政治局常委级领导人的新闻,一般用解说替代同期,因而除非像胡连会这样的直播,观众很少听到联播新闻里出现领导人的同期声。但2008年1月15日的《新闻联播》,播出了一则胡锦涛在安徽视察时的新闻,在这则时长12分12秒的消息里,很少见地出现了总共3分零23秒的同期。
但洋溢着意识形态热情的传统操作路径,始终是《新闻联播》的主体色彩。如今,《新闻联播》所做的一切改头换面之举都是为了最大程度消除这种主旋律式新闻给观众,尤其是80后、90后观众带来的“没来由的反感。”此番卖萌也不外乎是迎合观众的创新之举。但是对于《新闻联播》屡次三番的“变脸”,一直在密切观察CCTV的传媒学者展江却认为,无论是《新闻联播》还是整个新闻频道,倘若宏观环境没有显著改善,任何单独改革取得成效的可能性都不大。他认为,引入竞争是当下唯一有可能的出路,“与其搞二次革命,不如在新华社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建立第二中央台。”
《新闻联播》发展史
◎ 1976年7月1日,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新闻节目联播》,播出时间10—15分钟,只有外景片,没有播音间的口播,是为《新闻联播》的前身。
◎ 1978年1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正式开播。
◎ 1979年9月1日,央视创办新栏目《国际新闻》;1980年,《国际新闻》并入《新闻联播》。与此同时,《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增至30分钟。
◎ 1981年春天举行的青岛会议作出两项重大决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都是央视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向央视供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必须转播《新闻联播》。
◎ 1981年10月1日,央视开始在《新闻联播》之后播送天气预报。
◎ 1982年9月1日开始,重大新闻的发布时间提前到19时的《新闻联播》发布,从而确立了这一栏目独立新闻发布机构的权威地位。
◎ 1983年10月18日,《新闻联播》第一个驻外记者站香港记者站建立。
◎ 1984—1987年,《新闻联播》开始派遣驻外记者,加强了国际新闻的报道。
◎ 1987年7月1日,《新闻联播》播音员由一人主持改为两人主持,节目结束时,打出编播制作人员名单。
◎ 1988年12月1日,中央台新闻中心正式成立,确定了采、编、播“一条龙”的管理体制,通过体制创新来推动《新闻联播》的发展。
◎ 1991年9月1日,《新闻联播》通过国际卫星频道走向世界,覆盖全球。目前,《新闻联播》在全世界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8个记者站(点),并与CNN等全球知名的电视机构建立了新闻节目交换合作关系。
◎ 1991年12月19日,《新闻联播》主持人开始使用新闻提读器,增强了主持人和观众的交流感。
◎ 1992年12月19日,央视在美国建立记者站。
◎ 1994年7月21日,《新闻联播》直播了亚太一号卫星发射的情况,首次实现同步编排播出。
◎ 1996年1月1日起,《新闻联播》由录播改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