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参加国培以来,我对爱和教育有了新的理解。爱,是教育的前提;但是,对“潜能生”来说,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换句话说,教育者对“潜能生”的爱,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当我们自然而然地把“潜能生”看做朋友时,这些顽皮的“潜能生”也会不知不觉地把我们视为“哥儿们”。我喜欢与“潜能生”们“吃喝玩乐”:星期天,和他们一起去搞野炊,在草坪上摔跤;假期,和他们一块儿徒步去家乡的风景区旅游,在田野追逐;他们学习上有了进步,我带他们去吃火锅以表庆贺……也许会有教育者指责我的教育“太庸俗”,但我认为教育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不但是无比幸福的,也是无比高尚的!也可能会有人敬佩我善于给“潜能生”们带去欢乐,我会说:“不!不是我给他们带去了欢乐,而是他们给我带来了欢乐;或者说在没有师生界限的交往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共同的欢乐!”
我曾经教导过一个潜能生,她叫龙菁,在她的身上,我体会到了爱的教育魅力,也体味到了成功的快乐。刚接触她时,她曾在日记中愤愤地写道:“我讨厌师长们!如果世界上只有我的同龄人,大家都是平等的,该多好啊!”看了她的日记,我大吃一惊。在龙菁看来,师生之间保持人格上、思想上的平等,是多么重要。
其实,龙菁是一个天资聪明,思想早熟,性格内向的学生。她把周围的一切都看得较灰暗,学习懒散,缺乏上进心,而且对家长、老师的教育有着强烈的逆反抵触情绪。像这样的学生,要了解她的真实思想是很难的。考虑到她擅长写作,我便决定在她身上尝试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师生通信,希望以爱来感化她。在给她的第一封信中,我谈了与她通信的目的:“进行朋友式的思想交流,以互相理解、互相启迪,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我有意识地隐蔽了我的教育意图。我还与她商量“约法三章”:“第一,我们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各自的看法、观点决不强加于对方;第二,通信是自由的,什么都可以谈,是否继续通信也完全由自己决定;第三,我们的通信是保密的,内容决不让第三者知道。”信中,我还就她的性格特征、精神面貌、举止爱好等谈了我的看法。
一周后,她回信了:“惊讶地收到您的来信,觉得挺好玩的。我当然愿意与您进行这种有趣的通信。读了您的信,我觉得您似乎像小学生一样幼稚而纯真??????原谅我的不敬……我想向您申明:我不是个纯洁的女孩子,哪方面都不是!上次您来家访,说我与班上同学一样,是‘心清如水’的孩子。我要向您坦白:我一点儿也不纯洁,我过早地明白了许多不该我明白的事……我想搞好学习,但不知怎样才能获得上进的动力,您能告诉我吗?’’
她向我敞开了心扉,我在欣喜中给她回了信:“虽然你自认为过早地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事,但我认为你的确是纯洁的。因为不纯洁的人不会如此坦率:;另外,过早地知道一些事未必是坏事,只要自己思想意识健康,便是‘心清如水’……”
时间一天天流逝,我和她的通信却一直没有中断。谈思想,学习,趣事,苦恼……我并不奢望仅靠通信就使她“后进变先进”,但这种真诚的思想交流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感染作用是客观存在的。龙菁的精神面貌的确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在收到我的第一封信的次日早晨,竟破天荒地主动又是擦黑板又是帮人扫地,让大家很是吃了一惊;期末考试她竟然上升了二十几个名次……后来,龙菁小学毕业就读于镇内另一所初中,可我们的通信仍在继续。或交流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或探讨“该不该入团”的话题,或争论琼瑶小说的优劣……与龙菁通信的成功使我的班主任日常工作多了一项内容,但也因此让我进入了一个鲜活的心灵世界。这件事让我懂得:师生之间心与心的平等交流是多么重要啊!
当孩子们与教师产生了朋友般的依恋后,点燃学生心中“想做好人”的愿望,便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关键。国培名师李立多次强调教育者:不能让孩子们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而且长期与顽童们大交道的经历告诉我,即使是某些教育者心目中“一无是处”、“不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着美好道德的萌芽,因此,对“潜能生”的成功转化,与其说是教师向他们“灌输”,不如说是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我经常与“潜能生”谈心的话题,便是让学生谈“我有什么优点”;如果某一“潜能生”因为长期斥责而丧失了道德自我肯定的勇气和能力,我便让全班学生帮他找优点。我这样做,绝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技巧,而首先是一种对“潜能生”由真诚热爱而产生的真诚信任。
当然,比起其他学生,“潜能生”犯错误的时候要多一些,教育者很难做到不对他们发怒;但是,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 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有人说,老师向学生认错,这不是乱了规矩。我却说:“学生认错,大家习以为常;为什么老师认错,就不行?另外,在批评教育的问题上,师生同样是平等的:教师当然可以批评学生,学生也可以批评老师;教师如果批评失误,应该尊重学生申辩或解释的权利;如果冤枉了学生,教师应该公开主动认错。有一次上课,我看到一位因平时上课极爱说闲话而经常被我苦口婆心教育的学生,又在向周围同学说着什么,我一怒之下声色俱厉地把他痛斥了一顿,当时他红着脸低着头承受着我的批评。可是课后,有学生来告诉我,说那个同学刚才是为同桌念黑板上的板书(同桌眼睛近视而又忘戴眼镜了),并不是有意说话,我顿时惭愧极了,立即回教室当着全班学生向那个学生认错,并决定替他当一天值日生,以表达我的歉意。
作为真诚的爱的教育,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当爱的春风吹进“潜能生”的心灵,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我曾经教导过一个潜能生,她叫龙菁,在她的身上,我体会到了爱的教育魅力,也体味到了成功的快乐。刚接触她时,她曾在日记中愤愤地写道:“我讨厌师长们!如果世界上只有我的同龄人,大家都是平等的,该多好啊!”看了她的日记,我大吃一惊。在龙菁看来,师生之间保持人格上、思想上的平等,是多么重要。
其实,龙菁是一个天资聪明,思想早熟,性格内向的学生。她把周围的一切都看得较灰暗,学习懒散,缺乏上进心,而且对家长、老师的教育有着强烈的逆反抵触情绪。像这样的学生,要了解她的真实思想是很难的。考虑到她擅长写作,我便决定在她身上尝试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师生通信,希望以爱来感化她。在给她的第一封信中,我谈了与她通信的目的:“进行朋友式的思想交流,以互相理解、互相启迪,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我有意识地隐蔽了我的教育意图。我还与她商量“约法三章”:“第一,我们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各自的看法、观点决不强加于对方;第二,通信是自由的,什么都可以谈,是否继续通信也完全由自己决定;第三,我们的通信是保密的,内容决不让第三者知道。”信中,我还就她的性格特征、精神面貌、举止爱好等谈了我的看法。
一周后,她回信了:“惊讶地收到您的来信,觉得挺好玩的。我当然愿意与您进行这种有趣的通信。读了您的信,我觉得您似乎像小学生一样幼稚而纯真??????原谅我的不敬……我想向您申明:我不是个纯洁的女孩子,哪方面都不是!上次您来家访,说我与班上同学一样,是‘心清如水’的孩子。我要向您坦白:我一点儿也不纯洁,我过早地明白了许多不该我明白的事……我想搞好学习,但不知怎样才能获得上进的动力,您能告诉我吗?’’
她向我敞开了心扉,我在欣喜中给她回了信:“虽然你自认为过早地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事,但我认为你的确是纯洁的。因为不纯洁的人不会如此坦率:;另外,过早地知道一些事未必是坏事,只要自己思想意识健康,便是‘心清如水’……”
时间一天天流逝,我和她的通信却一直没有中断。谈思想,学习,趣事,苦恼……我并不奢望仅靠通信就使她“后进变先进”,但这种真诚的思想交流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感染作用是客观存在的。龙菁的精神面貌的确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在收到我的第一封信的次日早晨,竟破天荒地主动又是擦黑板又是帮人扫地,让大家很是吃了一惊;期末考试她竟然上升了二十几个名次……后来,龙菁小学毕业就读于镇内另一所初中,可我们的通信仍在继续。或交流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或探讨“该不该入团”的话题,或争论琼瑶小说的优劣……与龙菁通信的成功使我的班主任日常工作多了一项内容,但也因此让我进入了一个鲜活的心灵世界。这件事让我懂得:师生之间心与心的平等交流是多么重要啊!
当孩子们与教师产生了朋友般的依恋后,点燃学生心中“想做好人”的愿望,便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关键。国培名师李立多次强调教育者:不能让孩子们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而且长期与顽童们大交道的经历告诉我,即使是某些教育者心目中“一无是处”、“不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着美好道德的萌芽,因此,对“潜能生”的成功转化,与其说是教师向他们“灌输”,不如说是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我经常与“潜能生”谈心的话题,便是让学生谈“我有什么优点”;如果某一“潜能生”因为长期斥责而丧失了道德自我肯定的勇气和能力,我便让全班学生帮他找优点。我这样做,绝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技巧,而首先是一种对“潜能生”由真诚热爱而产生的真诚信任。
当然,比起其他学生,“潜能生”犯错误的时候要多一些,教育者很难做到不对他们发怒;但是,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 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有人说,老师向学生认错,这不是乱了规矩。我却说:“学生认错,大家习以为常;为什么老师认错,就不行?另外,在批评教育的问题上,师生同样是平等的:教师当然可以批评学生,学生也可以批评老师;教师如果批评失误,应该尊重学生申辩或解释的权利;如果冤枉了学生,教师应该公开主动认错。有一次上课,我看到一位因平时上课极爱说闲话而经常被我苦口婆心教育的学生,又在向周围同学说着什么,我一怒之下声色俱厉地把他痛斥了一顿,当时他红着脸低着头承受着我的批评。可是课后,有学生来告诉我,说那个同学刚才是为同桌念黑板上的板书(同桌眼睛近视而又忘戴眼镜了),并不是有意说话,我顿时惭愧极了,立即回教室当着全班学生向那个学生认错,并决定替他当一天值日生,以表达我的歉意。
作为真诚的爱的教育,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当爱的春风吹进“潜能生”的心灵,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