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愚:青春永续,因为不变的追寻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ai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旦大学法学学士、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硕士、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博士、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任一个身份都能显出李晓愚的优秀。
  有朋友当面恭维李晓愚,是一个在文史长河边捡拾贝壳的女子,而且像魔术师一样,时不时地变出一串串闪光的珍珠。李晓愚却不领情地转移话题说:“我只是一个资深的吃货。”在《我在剑桥》里,她曾经写过一篇《我的中国胃》。而在了解她的人看来,她还是另一种吃货——吃书的货。她到底看过多少书,没有统计过,但看她的节目,就知道她的知识结构有多杂,知识积累有多厚。
  李晓愚的主业是大学教师,教中西方雕塑史,也教策略传播。她客串过江苏教育电视台《全民开考》的考官,后来兼任该频道《微讲堂》的主讲。一个稀松平常的百科知识,她可以引经据典,借题发挥,链接到好多文史逸闻趣事,延伸出一组饶有兴趣的当下话题;一个偏僻的冷门知识,她居然也常常解读得有声有色、妙趣横生。
  李晓愚原名叫李娜,改名之前,她总在想:世界上有那么多字,父母怎么偏偏选了这么一个重名率极高的?当唱歌的、打网球的、击剑的李娜一个个火起来的时候,她走到哪里都感觉自己是个冒名顶替的角色。
  为了表示对自己这个平庸名字的抗议,她还特意去研究了古今中外的那些名字。这一研究,就有了好多想法,最终竟做成不错的节目。她现在已经正式用“李晓愚”这个名字,名字中的“愚”字,是以学愈愚呢,还是大智若愚呢?她答:“笨笨的意思。”
  做事情“有意义”,生活中“有意思”,作为年轻的职业女性,李晓愚将人生经营得很美好。而这一切得益于她对成长的理解。她觉得人一生都在成长,成长包括两方面,一是通過努力,提高了收入,提升了职位,这些是表面上的;二是内在的成长,这点更重要。
  因为一直在成长,所以40岁比35岁更好,35岁比25岁更重要。年纪大了,白头发越来越多,脸上皱褶越来越多,精力、体力都有变化,但是年纪、岁月,带给内心的成长是特别宝贵的。
  伴随着内在的成长,慢慢地,人对周围事物的洞察力在不断增强,对于他人的共情能力也会不断增强。人开始学会包容,也包括包容自身。比如,以前不能接受自己不完美的地方,总想做得更好,现在慢慢学会和自己妥协,心态可能比年轻时要好,然后,朋友会越来越多,而且这些朋友都是经历过岁月考验的。因为自己一直成长,孩子、父母、伴侣也随之处于一个稳定和成长的状态。这些并不特别外显的东西,是最美好的。
  前些时候,李晓愚儿子的学校要她去给孩子们的成长仪式做一个发言。当时李晓愚讲到,咱们的文化里,包含“成”的词语都是很好的,比如成绩、成功、成就,而所有这些词都不如“成长”来得美好。成绩、成功、成就,都是静态的、固定的,而成长是动态的,是无限的。李晓愚不觉得成功对于人有多么重要,她觉得自己是一个成长的人,一个不断在成长的幸福的人。
  有人问李晓愚,遇到过的人生最大困难是什么,怎么克服的。李晓愚说:“人生就是不断地升级打怪兽,就像打游戏一样,没有尽头。人每天会面对很多琐碎的问题,但是,这样的人生才有意思。”
  如果一定要说“最大的困难”,那就是几年前,她严重失眠,却找不到原因,怎么也克服不了。
  这件事让李晓愚领悟的一点,就是怎么对待困难。有的时候我们觉得困难,是因为征服欲太强,克服的心理太强。如果坦然地去接受困难的状态:睡不着觉,太正常了;事业上遇到挫折,谁没有挫折……把困难当作自然状态,不要想去克服它,困难就会消失,即便不会消失,它也不再是困难了。
  就这样,如当代许多青年一样,李晓愚一直走在人生探索的路上,不断成长着,也不断感悟着,迎接着属于自己的美好时代。
其他文献
百年前,风起云天,潮涌东方,五四精神照耀国家独立、民族崛起的道路;百年岁月里,五四精神是旗帜,也是火种,播撒在探索未来的一代代青年心中。  百年来,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  不同的时代,相似的青春。每个人都从青年走来,也将永远是青年,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共同构筑成中华民族生气勃勃、高歌猛进的靓丽风景。这就注定了五四精神永恒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是可以触摸到的亲切,是薪火相传的理想信
期刊
刘绍周1914年毕业于俄国圣彼得堡大学,俄国二月革命后从事办理救济华工事务,是中华旅俄联合会(1918年改组为旅俄华工联合会)创办人。  1919年2月11日,刘绍周代表旅俄华工联合会出席莫斯科工兵代表苏维埃全会的会议,他走上主席台,热情致词:“实现国际理想的时刻到了,不仅对于西方的无产阶级,对于东方无产阶级也一样。”当年3月2日,刘绍周又以中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名义,参加了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
期刊
在全民族抗战的浩大声浪中,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于黑夜中擎起火把勇敢地踏上征程,高唱抗日歌曲,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在烽火硝烟中不断成长,用自己的赤子之心书写华美的人生篇章。万长林就是其中一位。  万长林出生于江苏淮安,孩童时代参加过站岗放哨、传送情报等活动。1945年4月,16岁的他参加了新四军。虽然他个子比较小,但跑得很快,被挑选担任通讯兵。  1947年,莱芜战役中,18岁的万长林所在部队的四连顺利
期刊
1914年,袁咨桐出生于贵州赤水县。10岁时,舅舅张华封将他托付给好友黄齐生,并在其创办的达德学校学习。袁咨桐进校后,学习勤奋,手脚勤快,深得黄齐生夫婦喜爱。  1926年3月31日,国民党在重庆屠杀共产党人,黄齐生的学生王景任等组织了“三?三一救援会”,并发表进步宣言。目睹了这些代表社会进步的事件,袁咨桐深受影响。1927年,黄齐生先被学校解职,接着又被国民党反动派以接近共产党嫌疑等罪名通缉。黄
期刊
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现年79岁的董加耕每晚都不会错过的头等大事。新闻中报道现代农村日新月异的发展的新闻,总能唤起他18岁时和乡亲们一起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回忆。去农村,是他这辈子都不会后悔的决定。  董加耕生于江苏盐城农村,他从小品学兼优,14岁加入共青团任少先队大队长,初中毕业考进了龙冈高中,18岁被推荐入党。1961年5月,董加耕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哲学系。  去首都最好的大学读书,是
期刊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响应国家“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江苏共派出数十万名知青,其中有2万名知青去往新疆边陲小镇和大漠戈壁开垦农田,建设工厂,屯垦戍边长达数十年,有些人甚至终身都扎根在了那里。  1965年9月3日是南京各学校学生行动最集中的一次,人数有2000多人。他们一路上激情高歌,“让生命发出光和热……”  李兵当时只有16岁,他是写血书立志投身新疆建设中的一员,跟他坐同一排、立志“吃大苦耐
期刊
1940年,18岁的吴良镛亲历了一次日本飞机的猛烈轰炸。那天,刚考完试的吴良镛正在午休,日本飞机就轰隆隆地飞了过来。一番轰炸后,整个城市浓烟滚滚,大半个重庆陷入火海。  望着满目疮痍的城市、流离失所的民众,吴良镛体会到国破家亡的痛楚。无论世事多艰难,民众总要生活下去,他立志学建筑,学成后重建家园。  考入中央大学建筑系后,吴良镛对中国的传统建筑非常感兴趣。毕业时,他写了一篇追溯汉朝建筑的论文。著名
期刊
1913年,郁达夫东渡日本留学,先后学过医学、法学和经济学。  留学期间,郁达夫接触到新思想、新环境,对日本“私小说”尤其痴爱。“私小说”多为作者描写身边琐事与心理活动,这是中国宋元话本、明清小说所没有的叙事文学创作模式。  郁达夫很快掌握了“私小说”的精神和写作技巧,并化为己用。他与同为留日学生的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郑伯奇组创文学团体“创造社”,1921年,他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也是中国现代文
期刊
常州技师学院的传技广场上,红铜鲁班锁雕塑落座其中,这件巧工之作,让人不禁想起诞生过鲁班、墨子、李春等巨匠的时代。近代工业革命后,从詹姆斯?瓦特到亨利?福特,西方现代工业催生了一批能工巧匠,而曾经辉煌的中国匠人却一度式微。  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格局下,中国迎头赶上,正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青年技能人才的培养格外受到重视。一个匠心回归的青春时代正潮涌向前。  如果不是事先了解,很难把“江苏大
期刊
2000年,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周文明开发出一款用于高清打印的软件,软件很快被一些印刷企业购买。循着自己的想法,周文明又用ASP语言开发了“QQ秀”,用户可以上传文字、照片、音频,展示个性化的自己,也略有小成。  此后,随着互联网浪潮袭来,周文明相信,网络科技发展,人们对于美的感受将会大不一样。10年前,周文明决定创业,南京优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那一天,他就为企业定下了目标:让科技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