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当前《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视学生的音乐兴趣的培养,多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对提高音乐教学的成效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关键词]新课改;音乐教学;激发兴趣
音乐是一门艺术,如何让学生接受这门艺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则是艺术中的艺术。《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它要求“音乐课应该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没有了“兴趣”这个动力,始终根据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进行教学,重技轻艺、重知识轻感性体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这便使得音乐教学就无法实现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音乐审美能力的教育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音乐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对每个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以最大的兴趣参与到音乐课堂活动中来,使他们对学习有一种成就感与自豪感,从而实现音乐教学的成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小学生的情绪、情感一般处于大起大落的两极状态,一方面对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并乐于接受。另一方面则是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却避而远之,并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笔者将结合学生心理以及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来进行探讨。
一、音乐教学中“激趣”的基点
要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爱好,教师首先要掌握小学生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心理特征,正确找出学生接受知识的切入点,善于发现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满足感和渴望感,达到教学成效。诚然,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其“激趣”的出发点和基点有以下几方面:
1、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所有新鲜的事物都充满好奇,求知欲较强。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并要积极灵活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利用。比如,小学生非常喜欢动画片中的主题曲,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组织他们讨论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如学生感兴趣了,讨论得很热烈,这便为教学打下基础。
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大部分小学生都喜欢表现自己,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以及同学们的肯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的鼓励和期望,可以造成对学生的心理暗示,激发学生的自我努力,从而得到成功体验。总之,教师的信任、关注和爱护会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强,且能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甄选教学内容。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音乐教材也随之变得更现代化,与社会生活更加息息相关。然而,音乐教材内容较多,各部分内容容量与可接受程度不一;加上有的学校音乐教育与当代音乐生活严重失调,导致不少学生不喜欢唱教材上的歌曲,不爱听教材上的音乐。可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甄选教学内容,查找他们的喜欢的歌曲让他们欣赏和学唱。如《同一首歌》、《五星红旗》、《大中国》、《明天会更好》等歌曲。另外,教师还可以找一些与诗歌相关的歌曲,如《虞美人》等,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陶冶情操。
二、音乐教学中“激趣”的方法
要想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从“基点”出发,结合有效的“激趣”的方法,这样才能实现有效课堂教学。而音乐教学中激趣的方法有很多,常用且有效的有以下几种:
1、创新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中,导入是最重要的部分,特别是对于小学生,导入更加是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现实情况,采用贴切的导入方式,如,多媒体音像画面导入、声情并茂的故事导入、 语言创设情境导入 等新颖的导入方式,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音乐课的导入形式多种多样,有时也可将几种形式组合起来,穿插进行。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只要用法得当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会使音乐课变得更加完美而魅力无穷。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成效。当学生学习的情境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学生的学习欲望才有所被激发。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创设科学、合适的音乐情境,来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如教师可以创设相符语境 ,在教学中可以用优美动听、自然流畅的语言,富有感情的语调向学生描绘歌曲中的情境,使学生的感受进入情境之中,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歌曲的情境中穿梭、寻找,入境激情,由情引思,引发想象。又如,教师可以借助于一些图画、动画,来简单地演示歌曲意境,从而触发他们的想象,来了解明白歌曲情绪、角色心情及意志表态,完美他们的表演。
3、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接受言语能力差,感受音乐能力不强,给音乐课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由此可见,教师必须在逐步扩大学生音乐视野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歌曲中词与曲的联系,做好抽象感受与形象感受之间的过渡,让学生展开“音乐想象”的翅膀。例如在教《义勇军进行曲》前,为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我向学生们讲述了当年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祖国,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朝气蓬勃、蒸蒸日
上的崭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伟奋进的步伐。画面配着雄壮有力的音乐伴奏,糅合了真挚深切的赞美之情。为接下来的学唱展开“音乐想象”作好先导与准备。此外,小学音乐课本里所选歌曲的歌词大多鲜明生动,是内容美、声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有表情地朗诵歌词,细致地分析、体会歌词,吟诵歌词,可以使学生在文字的引导下,进入想象的空间。
4、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外活动中的表现是学生接受知识程度的一个舞台,它能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开拓教材,采用开展了读谱知识讲座、节奏训练、识谱要决、集体项目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从而让学生能发挥其所长,从而获得成就感,激起学习的兴趣。
总之,“激趣”是一种教学艺术,它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的有机统一。在当今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激趣”这种教学艺术,就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所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趣味盎然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乐中学,学中乐”,到达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音乐教学;激发兴趣
音乐是一门艺术,如何让学生接受这门艺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则是艺术中的艺术。《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它要求“音乐课应该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没有了“兴趣”这个动力,始终根据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进行教学,重技轻艺、重知识轻感性体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这便使得音乐教学就无法实现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音乐审美能力的教育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音乐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对每个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以最大的兴趣参与到音乐课堂活动中来,使他们对学习有一种成就感与自豪感,从而实现音乐教学的成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小学生的情绪、情感一般处于大起大落的两极状态,一方面对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并乐于接受。另一方面则是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却避而远之,并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笔者将结合学生心理以及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来进行探讨。
一、音乐教学中“激趣”的基点
要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爱好,教师首先要掌握小学生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心理特征,正确找出学生接受知识的切入点,善于发现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满足感和渴望感,达到教学成效。诚然,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其“激趣”的出发点和基点有以下几方面:
1、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所有新鲜的事物都充满好奇,求知欲较强。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并要积极灵活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利用。比如,小学生非常喜欢动画片中的主题曲,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组织他们讨论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如学生感兴趣了,讨论得很热烈,这便为教学打下基础。
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大部分小学生都喜欢表现自己,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以及同学们的肯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的鼓励和期望,可以造成对学生的心理暗示,激发学生的自我努力,从而得到成功体验。总之,教师的信任、关注和爱护会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强,且能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甄选教学内容。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音乐教材也随之变得更现代化,与社会生活更加息息相关。然而,音乐教材内容较多,各部分内容容量与可接受程度不一;加上有的学校音乐教育与当代音乐生活严重失调,导致不少学生不喜欢唱教材上的歌曲,不爱听教材上的音乐。可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甄选教学内容,查找他们的喜欢的歌曲让他们欣赏和学唱。如《同一首歌》、《五星红旗》、《大中国》、《明天会更好》等歌曲。另外,教师还可以找一些与诗歌相关的歌曲,如《虞美人》等,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陶冶情操。
二、音乐教学中“激趣”的方法
要想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从“基点”出发,结合有效的“激趣”的方法,这样才能实现有效课堂教学。而音乐教学中激趣的方法有很多,常用且有效的有以下几种:
1、创新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中,导入是最重要的部分,特别是对于小学生,导入更加是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现实情况,采用贴切的导入方式,如,多媒体音像画面导入、声情并茂的故事导入、 语言创设情境导入 等新颖的导入方式,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音乐课的导入形式多种多样,有时也可将几种形式组合起来,穿插进行。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只要用法得当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会使音乐课变得更加完美而魅力无穷。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成效。当学生学习的情境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学生的学习欲望才有所被激发。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创设科学、合适的音乐情境,来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如教师可以创设相符语境 ,在教学中可以用优美动听、自然流畅的语言,富有感情的语调向学生描绘歌曲中的情境,使学生的感受进入情境之中,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歌曲的情境中穿梭、寻找,入境激情,由情引思,引发想象。又如,教师可以借助于一些图画、动画,来简单地演示歌曲意境,从而触发他们的想象,来了解明白歌曲情绪、角色心情及意志表态,完美他们的表演。
3、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接受言语能力差,感受音乐能力不强,给音乐课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由此可见,教师必须在逐步扩大学生音乐视野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歌曲中词与曲的联系,做好抽象感受与形象感受之间的过渡,让学生展开“音乐想象”的翅膀。例如在教《义勇军进行曲》前,为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我向学生们讲述了当年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祖国,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朝气蓬勃、蒸蒸日
上的崭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伟奋进的步伐。画面配着雄壮有力的音乐伴奏,糅合了真挚深切的赞美之情。为接下来的学唱展开“音乐想象”作好先导与准备。此外,小学音乐课本里所选歌曲的歌词大多鲜明生动,是内容美、声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有表情地朗诵歌词,细致地分析、体会歌词,吟诵歌词,可以使学生在文字的引导下,进入想象的空间。
4、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外活动中的表现是学生接受知识程度的一个舞台,它能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开拓教材,采用开展了读谱知识讲座、节奏训练、识谱要决、集体项目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从而让学生能发挥其所长,从而获得成就感,激起学习的兴趣。
总之,“激趣”是一种教学艺术,它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的有机统一。在当今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激趣”这种教学艺术,就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所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趣味盎然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乐中学,学中乐”,到达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