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运用微型计算机辅助设计确定物理模拟中模拟液的成分,从而提高模拟液与熔体的相似性,是减少实验工作量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实践表明,它对选取一个合适的模拟温度区间,以及提高模拟试验中测量和控制精度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作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微型计算机辅助设计确定物理模拟中模拟液的成分,从而提高模拟液与熔体的相似性,是减少实验工作量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实践表明,它对选取一个合适的模拟温度区间,以及提高模拟试验中测量和控制精度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利用我国气象站地温资料,结合地震、地形变及降水资料,对我国境内“地热涡”的时空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单个“地热涡”的生命周期是3~8个季,平均约为1.5a;“地热涡”的水平尺度平均是600km,其特征速度约为400km/a;“地热涡”集中出现在地壳活动强烈、垂直形变速率绝对值大的中心地区;地壳稳定、垂直形变速率绝对值小的地区,基本上无“地热涡”活动;“地热涡族”的源地多在印度板块的边缘地区
推导了倾斜地形上稳定大气近地面层的风切变普适函数。在东南极高原倾斜地形的条件下,利用地转阻尼定律和热传输定律,对各种外参数条件下倾斜地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地形作用对近地面层的影响一般都在25%以上。对南极Mizuho站1980年38次探空资料的计算表明,倾斜地形的作用在27%~49%之间,并且冬季明显大于夏季。
讨论球面准地转分层模型中连续谱动力学的理论框架,包括:从数学上严格地指出了支配方程中存在连续谱和离散谱两类性质不同的解;给出了连续谱和离散谱的分布范围;得到关于离散谱的“广义正交性原理”。并利用支配方程中存在的位涡拟能及准动量守恒性,给出了连续谱能量增长上限的估计式。对连续谱空间结构的演化作了定性的讨论,并给出扰动槽脊演化的几何图象。
水城藻煤饱和烃馏分具有微生物和高等植物混合生源特征。C_(21)~-正烷烃、三环萜烷、甾烷、单甲基支链烷烃、非植烷系列的类异戊二烯链烷烃、补身烷系列、四环萜烷和藿烷类等微生物生源产物约占全馏分52.4%,高等植物生源的烃类包括C_(22)~+正烷烃和某些倍半萜类,共占32.2%;光自养生物叶绿素生源的植烷系列占7.0%。
利用文献[1]的结果,进一步分析了“地热涡”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凡水平尺度愈大或持续时间愈长的地热涡,发生的地震亦强,凡是“弱地热涡”,即使出现地震其震级亦弱;14a来我国强震(东部>5.5级,西部>6.5级)集中出现在地热涡半径比r/R=0.32~0.61的范围内,另在半径比为0.73~0.79之间有一强震集中区,r/R>0.80之后,无强震出现;凡处在地壳垂直形变的上升中心区的地热涡,其地
发现在有频散和耗散的半地转浅水模式中,随着所取参数的不同,存在着单调和振荡型的非线性Kelvin波的行波解,当略去耗散时则存在周期解和孤波解。对这些解做了数值计算,并将其与大气中的沿海山地捕获波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该非线性Kelvin行波解的结构与沿海山地捕获波十分类似。
利用文献[1]的知识,分解了1985年冬季1月大气环流中的连续谱和离散谱,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逐日大气环流形式图,结果表明,在大气环流的大槽大脊中,连续谱扰动占很大比重。也求出了定常波及逐日扰中连续谱和离散谱对应的动能和位能、角动量及热量传输。在这些传输过程中,离散谱扰动在低层大气环流中有一定的作用,而对整个大气环流而言,连续谱扰动的确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证实了曾庆存关于“连续谱扰动滋养西风
用离子束辐照的M13mp18 DNA(RF1)转染宿主菌E.coli JM103发现:被处理的DNA除了一部分可以失去转染活性外,还能使其上的lacZ基因发生较高频率的突变,在存活率为20%左右时,lacZ的突变频率可达(3.6~16.8)×10~(-4),为自发突变的2.3~10倍。通过对其中的10个突变体进行DNA测序,发现一些突变体在被测序的250bp范围内,可发生多达5~6个位点的碱基变异
利用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天然天花粉蛋白(nTCS)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后,克隆到pET-8c高效表达载体上,构建成重组质粒pETR_(22)L。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nTCS基因中编码22位精氨酸(Arg)的AGA密码子,被定点突变成编码亮氨酸(leu)的CTA密码子。突变后的天花粉蛋白命名为R_(22)L TCS。将R_(22)LTCS基因导入E.coli BL21(DE3,ply
用EB病毒转化技术获得了Yunnanese(Aγδ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的淋巴细胞系,并用细胞融合法获得了其与鼠红白血病细胞(MEL)的杂合细胞,进一步筛选到仅含正常或异常人染色体11的次级克隆杂合细胞,并证明在只含正常人染色体11的次级克隆杂合细胞中Gγ,Aγ珠蛋白基因不表达,β珠蛋白基因表达,但在仅含具有缺失的人染色体11的杂合细胞中Gγ基因高水平表达。这些结果进一步确证在β-珠蛋白基因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