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eh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元素。初中地理教学要实现创新就要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创新思维;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运用直观教学,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设疑,激发创新思维;动手实践,发展创新思维。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 创新思维 激发兴趣 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68-02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實践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创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是初中地理教师肩负的重任。
  一、转变教学观念,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施创新教育,教师自身首先要有创新精神,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培养学生“学、思、创”的精神。教学要从知识的传授过渡到对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着重教给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追求“知识的创新应用”。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对教学的意见,研究学生个体的特点,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勤学好问,大胆质疑,开展合作学习。其次,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现代科学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要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应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对待,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
  二、激发兴趣,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总是在良好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便可把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脍炙人口的诗歌、启迪智慧的谜语、饶有情趣的民谣、引人入胜的寓言等途径来创设教学情境,引起悬念,激发兴趣,学生便会产生“愿问其详”的心理。“心求通而未能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概其貌”时,是学生积极性最高的时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中国的地形概况》一节,可以引用苏轼《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诗句及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诗句,然后向学生质疑:“为什么江水是向东流,而不向西流?”此时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最终发现中国的地势特点影响着河水流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运用直观,启发创新思维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一节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要弄懂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突破这个难点历来是地理教师感到吃力和为难的。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教师与学生共同做一个模拟演示,把教室空间摸拟成太阳系,将学生的视线比着太阳光线,教师拿着地球仪绕教室四周走一圈比着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日期,地球上的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状况,将演示结果的理论知识用表格形式板书出来。学生通过观看演示,增强了空间感,很直观地反映出由于地球公转特点才形成了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四季的更替。当学生理解了这个难点问题后,教师提出课本上没有的一个新问题让学生思考,即:如果地球在公转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是垂直的,地球上昼夜长短情况怎样?正午太阳高度怎样变化?有无四季更替?学生能独立分析得出结论是:在一年内各纬度上昼夜长短平分,正午太阳高度没有变化,无四季之分,更无极昼极夜现象。如果没有运用直观教具演示,学生是不能解决这一个创造性问题的。
  四、巧妙设疑,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愿意发现问题、积极去探求的心理取向,是创新的动力源泉。教学中要善于通过启发学生敢于、善于、乐于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然后鼓励、诱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后得到的不仅仅是成功的快乐,同时他们的创新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体现思维的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动手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学生创造力的形成,课外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外活动通常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创造力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环境,而且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大力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比如,组织各类兴趣小组、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演讲和知识竞赛、参观调查、结合实际撰写地理小论文、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学生经常参加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扩大视野、启迪思维,而且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而课堂教学未触及和深入的问题去研究,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创新思维是现代人才的核心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教师只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才能顺应素质教育的潮流,培养出一批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 量词历来都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难点,备受语言学家的关注,但是大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名量词的使用和研究之上,对于动量词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尤其是从语义结构分析的角度来看,学术界对于动量词的研究更是不够深入,所以本文就从语义结构分析的角度来分析动量词以及寻求动量词与动词的搭配的理据性。  【关键词】 动量词;语义结构分析;理据  【中图分类号】 G64.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
【摘 要】 书院育人是以导师工作机制为核心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地位。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并提出了书院模式下完善导师工作机制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提高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质量水平。  【关键词】 书院;育人模式;导师;工作机制;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4.5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5-00-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和普及,使人们对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城市、城市绿化等是未来城市规划和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城市绿化规划
【摘要】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德育教育中是一把双刃剑。教师需要有效引导学生用好这把双刃剑。本文重点分析了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移动互联网对学生德育的作用,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移动 互联网 学生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17-01  一、引言  德育是实现学生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1]。教师需
采用SWR-3A(POE-g-MAH)作为增容剂,研究了POE对PA6/POE/SWR-3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5份增容剂SWR-3A存在的条件下,随着POE 8150用量增大
[摘要]本文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出几点建议,以供交流。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67-02  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的生命线。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上建构新的内容,这本身就是充满变数的复杂的过程。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语言的学习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把握语文教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产物,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环境污染和生态方面的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应该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基调,也是目前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