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课前预演”与“课后反思”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unfeng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所从事的几年语文教学工作中,总感觉到自己备课与实际上课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教案只是课堂实施方案,而实际课堂又总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如何使自己的教案与课堂实际最大限度地缩短距离呢?我的体会就是要进行“课前预演”和“课后反思”。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但绝不是上好课的保证,而“课前预演”正是为了保证上好课所进行的必要补充。针对所教学生实际设计的教学方案,渴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的种种设想,或者种种处理教学内容的实施方案。“课前预演”既是打好有准备之战的重要环节,也是激活教师头脑的好方式。教学实践证明,上课前经常进行预演,它至少有三个作用:
  一、回想备课的全过程,就像过电影似的重演一遍,以便理顺教学过程,强化记忆,这样可以避免上课“读”教案或“背”教案。
  二、预想上课的全过程,对课型教法、教材处理、重点难点、题目编排、板书设计、教具使用和师生双边活动等方面可能出现的总是预先加以考虑,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有效防止临时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口误笔误等现象发生。
  三、把握上课各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在“预演”中一般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完成为宜,因为在实际教学中,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回答、板演、练习和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处理偶发事件等。还要对备课的内容及时作出相应的增减和调整,从而保证避免“拖堂”或“挂堂”现象,把课上得紧凑和谐。
  “预演”主要解决教师怎样胸有成竹地走向课堂,然而“预演”毕竟还是教师唱“独角戏”。评价课上得怎么样,不是单看教师讲得怎么样,更重要的还要看学生学得怎么样。因此,课后“思课”(即从课上及课后学生作业的信息反馈中,教师对自己上的课作一番自我评价和思考),其作用绝不可低估:
  一、总结精彩之处,发扬长处。作为教师,每上一节课总有自己最满意的地方,这就是精彩之处。诸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鸣的做法;课堂教学中某一应变得当的措施;双边活动开展的成功之处;某些思想教育渗透的巧妙之举……都可以作为写教后感受的素材。
  二、查找“病因”,探索矫正。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有时教材内容处理不妥,有时教学方法选用不当,有时教学效果不良,如果不及时查漏,就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我在教学中,对不理想的课总是认真反思,并征求学生意见,找准不足之处,确定弥补不足、矫正偏差的有效途径,然后记于教案后,使以后上同类型课时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总之,教师真正成功有效地上好每堂课,学生真正听懂、掌握每堂课,“课前预演”和“课后反思”是必不可少的。
其他文献
我们在读古代诗歌时,常常会发现诗人们的思想感情是非常复杂而又矛盾的。比如李白,一方面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另一方面又感慨“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一方面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另一方面却又低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方面明明想“待我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却又早早地对皇帝扬言“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也开始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改革。在素质教育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高职高专现阶段开始尝试各种教学方式以推动英语教育的发展。英语
莎翁喜剧是莎翁戏剧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其悲剧创作,莎翁的喜剧创作更富有乐观和浪漫的基调,它们反映了莎翁的人文理想和对封建传统的反叛。其喜剧中的女性形象,更是大异于常,充满了智慧和活力,与中世纪社会对女性的压抑和贬低大相径庭。她们的出现,丰富了莎翁的女性画廊。   莎翁喜剧中的女性是具有大胆叛逆性格的新女性,在她们身上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社会中新兴资产阶级女性追求个性自由、个性解
从不同处理方法、酶液pH变化等方面对果胶酶诱导黄瓜抗黑星病效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果胶酶的4种不同处理试验中,以全株表面喷雾法处理的黄瓜黄化子叶黑星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