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形式,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在于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这对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时,应针对初中数学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步骤及操作要点。要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到小组学习模式中去。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合性,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及时巩固学习,归纳总结,将尚未理解的问题列出来,同小组的成员交流,共同探讨。不同的学生之间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这种合作能让他们进行互补,在交流辨思中激活不同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改变,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逐渐成为新教材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好汉三帮”这些俗语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合作的重要性。当两个或以上的人在一起从事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有了共同目标,就是合作,它是小组成员间活动的基本条件,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能有效地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凝聚力。与传统教学相比,其优势更是明显,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更能将人际交往融入其中,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不断增强彼此的关系,各取所需,各补所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评价等方面的自由竞争,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在课后进行反思回顾让知识更加明朗,让学生清楚知识的结构框架,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
1明确小组分工,合理有效合作
小组模式一般以多人为团体,但人不宜较多,一般以4-6人为最好,在进行小组组合的时候,应合理安排人员配置,从成绩方面来说,应将学习成绩优、良、差的组合在一起,要把成绩差不多的学生分在一起,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其他因素,类似于性格感情等这些非智力因素。总之就是要秉持着互补互惠的原则,让组内成员拥有明确的分工,对于组织能力较好的可以安排担任组织人,对于语言能力较好的可以安排作为发言代表,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可以安排解决课后难题,这样明确分工,把每个人的优势最大化,就能更好地发挥合作的优势。在每个成员对这种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之后,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的位置互换,让每个人都能感受不同位置的方式,得到更多的提高和锻炼,让学生在不同的方面感受到小组合作模式带来的收获。
2设计探究主题,激发探索精神
既然是合作的教学模式,教师在选择课堂问题的时候,就要注意所选择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最好选择那种仅靠一个人无法完全理解或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勤动脑,多动脑,依靠团队合作,不断摸索探究发现问题,并一起合作努力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模式,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不是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仅靠个人一看就会,一眼就能解决的。要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动脑,主动探究的数学知识。不然容易产生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譬如在探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时候可以提出类似于什么是中位线,有多少条,与其他线有什么区别,怎么证明是三角形的中位线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有些问题在书本上有明确定义的比较容易解决,一眼就能看出,但类似于证明的问题就比较难了,这时候就需要发挥整个小组的智慧,对问题经进行分析解决,集思广益,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书本中要用这种证明方法,这样能让学生对知识深入消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散思维,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感受小组合作成功带来的喜悦。
3培养合作习惯,提升合作意识
培养一个良好的合作习惯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自主探索,在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与小组内的伙伴进行思维的交流比较,之前再让他们独立观察和思考,再各抒己见,充分交流。也要学会倾听和交流,很多同学固执己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当自己的想法和其他同学有冲突的时候,不能接受其他同学的意见和方法,教师应当主动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引导学生听、思、讲,即听取别人的意见,思考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意见的异同之处,将自己在经过思考后的想法表达给自己的小组成员。在课后要学会反思与调整,每个学生的思维模式都有所不同,让每个学生对自己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在通过寻找差异,与师生或小组间成员之间进行协商,交流讨论,在分析比较的时候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局限性,检测自己成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在整个小组合作模式中,教师还是占主导地位的,学生能不能通过小组学习提升自己,能不能通过这种模式提高效率,多半在于教师的引导作用和运用方式。在教学中应主要采取倾听、交流、合作、分享的方式,展示每个问题的形成过程和解决过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重视度,有些学生可能性格方面有些内敛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合作,教师应妥善与其交流,对这类学生重点关注,积极引导他们参与进来,及时作出指导和调节,促使学生提高互动效率。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对合作学习进行一个反思和加入自己的体会。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但承担着相同的任务,需要共同承擔完成任务,而不是流于形式,只做表面功夫,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小组合作中得到提高,合作结束后,各小组间的成员及不同小组要进行相互评价,让学生更明确自己的不足,从而具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找出更加有效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占着主导的作用,最终小组合作能不能成功,和教师的参与及引导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因材施教,选择匹配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单中惠.21世纪世界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展望[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06).
[2]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与接受教学策略整合的操作程序[J].全球教育展望,2003(04).
(作者单位:西藏拉萨市尼木县中学)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改变,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逐渐成为新教材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好汉三帮”这些俗语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合作的重要性。当两个或以上的人在一起从事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有了共同目标,就是合作,它是小组成员间活动的基本条件,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能有效地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凝聚力。与传统教学相比,其优势更是明显,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更能将人际交往融入其中,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不断增强彼此的关系,各取所需,各补所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评价等方面的自由竞争,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在课后进行反思回顾让知识更加明朗,让学生清楚知识的结构框架,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
1明确小组分工,合理有效合作
小组模式一般以多人为团体,但人不宜较多,一般以4-6人为最好,在进行小组组合的时候,应合理安排人员配置,从成绩方面来说,应将学习成绩优、良、差的组合在一起,要把成绩差不多的学生分在一起,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其他因素,类似于性格感情等这些非智力因素。总之就是要秉持着互补互惠的原则,让组内成员拥有明确的分工,对于组织能力较好的可以安排担任组织人,对于语言能力较好的可以安排作为发言代表,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可以安排解决课后难题,这样明确分工,把每个人的优势最大化,就能更好地发挥合作的优势。在每个成员对这种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之后,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的位置互换,让每个人都能感受不同位置的方式,得到更多的提高和锻炼,让学生在不同的方面感受到小组合作模式带来的收获。
2设计探究主题,激发探索精神
既然是合作的教学模式,教师在选择课堂问题的时候,就要注意所选择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最好选择那种仅靠一个人无法完全理解或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勤动脑,多动脑,依靠团队合作,不断摸索探究发现问题,并一起合作努力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模式,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不是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仅靠个人一看就会,一眼就能解决的。要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动脑,主动探究的数学知识。不然容易产生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譬如在探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时候可以提出类似于什么是中位线,有多少条,与其他线有什么区别,怎么证明是三角形的中位线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有些问题在书本上有明确定义的比较容易解决,一眼就能看出,但类似于证明的问题就比较难了,这时候就需要发挥整个小组的智慧,对问题经进行分析解决,集思广益,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书本中要用这种证明方法,这样能让学生对知识深入消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散思维,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感受小组合作成功带来的喜悦。
3培养合作习惯,提升合作意识
培养一个良好的合作习惯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自主探索,在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与小组内的伙伴进行思维的交流比较,之前再让他们独立观察和思考,再各抒己见,充分交流。也要学会倾听和交流,很多同学固执己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当自己的想法和其他同学有冲突的时候,不能接受其他同学的意见和方法,教师应当主动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引导学生听、思、讲,即听取别人的意见,思考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意见的异同之处,将自己在经过思考后的想法表达给自己的小组成员。在课后要学会反思与调整,每个学生的思维模式都有所不同,让每个学生对自己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在通过寻找差异,与师生或小组间成员之间进行协商,交流讨论,在分析比较的时候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局限性,检测自己成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在整个小组合作模式中,教师还是占主导地位的,学生能不能通过小组学习提升自己,能不能通过这种模式提高效率,多半在于教师的引导作用和运用方式。在教学中应主要采取倾听、交流、合作、分享的方式,展示每个问题的形成过程和解决过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重视度,有些学生可能性格方面有些内敛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合作,教师应妥善与其交流,对这类学生重点关注,积极引导他们参与进来,及时作出指导和调节,促使学生提高互动效率。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对合作学习进行一个反思和加入自己的体会。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但承担着相同的任务,需要共同承擔完成任务,而不是流于形式,只做表面功夫,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小组合作中得到提高,合作结束后,各小组间的成员及不同小组要进行相互评价,让学生更明确自己的不足,从而具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找出更加有效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占着主导的作用,最终小组合作能不能成功,和教师的参与及引导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因材施教,选择匹配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单中惠.21世纪世界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展望[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06).
[2]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与接受教学策略整合的操作程序[J].全球教育展望,2003(04).
(作者单位:西藏拉萨市尼木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