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适应气候条件的建筑设计策略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hai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与气候关系密切,探索我国气候与建筑的关系和适应气候的设计分析方法,对建筑能源的节约和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和延续有重要的作用。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从人体生理舒适角度,正确分折和评价室外气候对建筑设计和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提出适宜的应对对策,是建筑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
  【关键词】气候条件建筑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气候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 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人类创造建筑正是为抵御不利的自然气候, 获取宜于居住工作的稳定环境。 建筑与气候应是一对矛盾统一体, 一定的气候特征需有一定的建设形式与之相对应。许多乡土建筑之所以具有宜人的小气候, 关健在于其形式协调于当地的气候环境, 这种协调统一有效地增强了建筑自身的气候调节能力。可以说, 形式协调于气候是人类建筑实践中的宝贵经验。
  今天, 受益于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可用机械空调来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 这自然是现代人的幸运。但另一方面,机械空调也宠坏了现代人。在一些地方, 人们不顾本地的经济实力,无视具体的气候环境( 即使在气候宜人的地区), 滥用机械空调, 而根本忽视了建筑自身的气候调节潜力。机械空调似乎成了财富和地位的标志。这种背离气候环境的高能耗建筑使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能源代价, 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建筑的地方特色, 以致不少建筑虽处不同的气候环境, 形式却大同小异。经过70 年代的石油危机, 人们开始意识到: 人类拥有的能源是十分有限的, 并且从长远看, 世界性的能源紧张将是大势所趋。我们如不吸取教训, 继续挥霍有限的能源, 将会进一步加剧能源紧张, 最终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们更应正视现实, 如果我们照搬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 无疑会使本已薄弱的经济实力承受超出其支撑能力的负担, 其后果可想而知。
  由于上述原因, 国内外不少同行已对建筑节能引起了重视, 并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大致有三种途径:其一, 研制太阳能建筑, 利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为建筑提供能量; 其二, 研制高效保温隔热材料, 优化构造方法, 提高建筑的热环境性能;其三, 寻求适应于当地气候的建筑形式, 利用建筑自身的气候调节能力, 创造宜人的小气候。国外称这种方法为气候设计(Climatie Design )。这三种途径也并非相互独立的, 应当相互结合, 才能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遵循气候的方案将为节能奠定基础。
  一、气候条件与建筑设计
  当今世界各地的人们借助各种机械设备来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但这带来的能源危机已经成了世界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著名的生态建筑师杨经文曾经说过:“建筑物对冷气空调的采用,将造成建筑物与有关城市、街道和社区的联系脱节,并失去当地城市特色的街道生活。”在现代主义建筑席卷全世界的同时,大部分建筑师都把责任推给了设备工程师,现在的大部分建筑已反映不出地区固有的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
  二、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气候分析方法
  建筑气候设计过程需要同时考虑外部气候、室内热舒适环境和建筑设计三者的关系。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外多位学者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力图发展一种系统化的设计方法,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室外气候和人体热舒适联系起来的方法。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有生物气候图设计法,Mahoney列表法等等,也是迄今为止应用最为广泛的气候设计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给建筑师提供在确定地区建筑形式和设计方案时能够调节地方气候环境影响并满足人体热舒适的节能型生态建筑设计方法。
  三、节能技术和方法
  1、选择合适的朝向
  合理的朝向是创造室内舒适热环境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直接影响到室内得热量和空气流通状况,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非常有助于减少建筑能耗。必须根据具体地形,坡向、坡度、风向、日照等条件,综合考虑通风,日照、避热防晒,并且全方面比较才能得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合理朝向。从气候角度分析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建筑物朝向的因素,主要有日照与主导风向。在南方炎热地区,争取良好自然通风是选择建筑朝向的主要因素之一。应将建筑物朝向尽量布置在与夏季主导风向入射角小于45°的朝向上,以便使室内得到更多的穿堂风。对于总平面布置是行列式方式时,应当避免建筑物正对夏季主导风,以避免两栋建筑物
  之间,产生旋涡区过大,对后排建筑物的自然通风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朝向宜采取与夏季主导风向入射角在30°~60°之间的朝向上,以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建筑物的布局可以调节日照的长短,通常朝南的窗户可以得到较多的日照时间,朝北的窗户只能得到很少的日照机会(夏季的早晨与傍晚)。东西向的窗户只在一天的某个时间段内得到日照。
  2、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低能耗建筑
  适合气候条件的建筑也就是要使设计的建筑在尽可能少耗能的情况下,使室内温度在一年四季内尽可能地维持或接近在舒适范围内(不同地区由于生活习惯和经济条件的差异有不同的舒适范围)。室内自然温度处在舒适范围内的时问越长,偏离舒适温度上下限的范围越小,建筑对机械设备的依赖就越少,因此建筑能耗就越小。这也清楚地表明了采暖和制冷设备的主要任务——辅助调整室内自然温度到舒适范围之内。而当今大部分建筑对于机械设备的过分依赖,忽视气候条件的影响与低能耗建筑正是背道而驰的。
  3、实现低能耗建筑的技术手段
  对于一栋建筑物,与其耗能相关的因素有: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它表示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包括透明和实体)通过导热和空气交换每摄氏度每平方米在单位时间内所损失的热量。太阳能通过外围护结构的总透射能量G:它与外围护结构中透明部分(玻璃或漏空部分)的面积,其太阳透射系数和非透明部分(实墙)的面积有关。房间内部的蓄热能力C:即建筑内部结构总蓄热量(包括楼地面和内墙)与外围护结构散热能力之比。以上三个参数可以推导出下面两个物理量:
  (1)热得失率为G/K,它主要表示太阳辐射穿过建筑物的透明部分时对建筑室内自然温度的影响;
  (2)热量时间常数为C/K,它表示室内的热惯性。热得失率影响和改变每日室内自然温度变化的平均值和上下浮动的幅度。热得失率越大,则室内日平均自然温度就越高,每日温度浮动也越大。时间常数只影响和改变室内每日平均温度的变化幅度,保持室内自然温度变化的稳定性。由此可见,我们就可以得出适合气候的低能耗建筑的基本设计方法:利用热得失率调整室内自然温度在一年四季里尽可能地接近舒适温度范围;利用时间常数控制每天的温度变化幅度在舒适变化范围之内,同时避免热得失率的增加。
  4、建筑室外小气候环境营造
  造成室内温度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较高的室外温度,室外空气的对流辐射导致室内气温居高不下。因此,总体的思路就是减少室外混凝土硬地面的面积,进行整体绿化、楼体绿化、设置水体来降低室外小环境的温度,进而减少因室外温度高所造成建筑室内的对流辐射得热。尽量减少混凝土硬地面。因此在建筑周围,应尽量取代混凝土地面等硬地面,而代之以易于蒸发吸热的软地面。室外水体布置。水是蓄热量很高的物质,水的蒸发可以带走环境大量热量,大幅度降低水体周围环境的气温。水体布置在城市小区里被广泛应用。外墙绿化遮阳。利用爬墙植物进行建筑物的外墙垂直绿化是对建筑进行隔热的一种有效措施。
  5、考虑环境气候特点的一些建筑局部设计
  受地域技术的启发,如果能够建立一套适用于环境气候特点的建筑构造设计方法,可能成为一种节能节地的途径,也就是说,不依赖消耗能源的设备,而是在建筑形式、空间、布局和构造上采取措施,以改善建筑环境,实现微气候的建构,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寻求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将电梯、卫生间等服务性空间布置在建筑外层,减少太阳对中部空间的热辐射,高层建筑表面绿化或在中部引入绿化开敞空间,减轻高层建筑的热岛效应,设置不同凹入深度的过渡空间来塑造阴影空间,并使遮阳与绿化相结合。“二层皮”的外墙,形成复合空间或空气夹层,这一技术在热带和寒带地区都有理想的保温隔热作用,在屋顶设置遮阳格片,角度可根据不同时段和季节而变化,结合屋顶花园或游泳池以改善热工,外墙采用遮阳设计,并且同时成为建筑造型的语言。
  参考文献:
  [1] 陈涛,朱新榮.浅谈建筑空间的气候适宜性设计[J]. 建筑节能. 2009(02)
  [2] 刘大龙,刘加平,杨柳,王稳琴.建筑气候区域性研究[J]. 暖通空调. 2009(05)
  [3] 赵继龙,齐广通.遗落的气候建筑原型——杰弗里·巴瓦的马哈维利大厦设计述评[J]. 中外建筑. 2009(04)
  
  作者简介:任庆彬(1983~)男,江西丰城人,工学学士,工程师,现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其结构设计也越来越成为高层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的难点与重点。本文就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并总结了一些设计体会,以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设计体会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中国高层建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与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它
摘要:有效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合理使用投资,取得最佳投资效益,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控制;设计;方案  Abstract: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st, reasonable use investment, the be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中影响用钢量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用钢量的方法,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用钢量;宏观控制;微观入手;建筑规则性;配筋构造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国家各项规章制度也日臻完善。土地出让方式的改变,以及土地价格和国家各种规费的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国家这两年对房地产行业采取了各种宏观
摘要:建筑工程预算造价控制是建筑工程价值的货币表现,通过对建筑工程预算造价控制能够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提高工程的效益。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进行有效控制,有利于控制工
【摘要】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出现一些施工中的问题,将会给客户带来很多麻烦,所以设计施工人员一定要本着技术、美观、经济、实用的原则,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难题,使建筑工程更好的运行。本文阐明了建筑给排水施工工程的基本要求,分析研究了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对策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建筑在建筑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因而工业建筑的结构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于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错误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工业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错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对于常见的错误作为一名优秀的建筑结构设计者可以有效的借鉴自己和别人以往的经验,此外,造成这些冲突的原因还有设计者本
摘要:建设工程招投标制是我国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也是我国建筑市场走向规范化、完善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招投标实质上是一种市场竞争行为, 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一种最普遍、最常见的择优方式。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推行, 使建设任务的发包从以计划分配为主转变到以投标竞争为主, 使我国承发包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这对于降低工程造价, 进而使工程造价得到合理的控制具有非
摘要:建筑结构寿命的长短,取决于许多因素, 但其中的主要因素是建筑结构的使用条件、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由于种种侵蚀性介质的作用, 促使设计人员对如何保证建筑结构的正常工作以确保生产稳定、持续和安全等方面需做相应的努力。本文将从结构设计方面对工业建筑结构防腐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工业建筑结构,防腐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腐蚀对工业建筑的危害很大,必须
摘要:底层架空空间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私”有建筑物中的“公”有空间。本文阐述了底部架空空间的设计含义,分析了建筑底部架空设计。  关键词:建筑底部架空设计含义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城市广场、公共集中绿地、商业步行街等宏观层面上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以及用地红线内的建筑外部空间,如居住小区住宅组团内的活动空间。但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常见
【摘要】: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水量日益增多,开始出现水资源紧缺情况。因此,如何做好节水成为当前的重大社会课题。文章重点探讨了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新技术及其运用。  【关键词】: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新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人口数量也呈上升化态势,特别是当前正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用水量逐渐增多,进而出现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