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训练配合“颞三针”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疗效观察

来源 :世界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WF1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言语训练配合"颞三针"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风后构音障碍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各40例。联合组采用言语训练配合"颞三针";颞三针组采用"颞三针";言语训练组采用言语训练。观察比较3组治疗后言语功能、Frenchay构音评定、临床疗效、生命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言语功能均较颞三针组、言语训练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1.763,P=0.002);治疗后联合组Frenchay构音障碍程度明显较颞三针组、言语训练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1.635,P=0.002);治疗后,联合组显效率为47.50%优于颞三针组、言语训练组(20.00%,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χ~2=5.49,P<0.05);联合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颞三针组、言语训练组(65.00%,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χ~2=12.62,P<0.01);治疗后,3组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等的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四个领域评分升高的幅度较颞三针组、言语训练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言语训练配合"颞三针"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患者有助于促进患者构音障碍的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2002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144例(16例内科转外科)作回顾性分析,行胸腔闭式引流、加负压吸引、胸膜粘连剂胸腔内注射,开胸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