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扬琴曲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扬琴是中国民族乐器,是明末清初从波斯传入中国的乐器。随着中国与东亚等地国家的来往,名叫“桑图尔”的乐器经海传入我国,形成最早期的扬琴。后经过在中国四百多年的发展,吸收中国各地民间音乐的特点和历经民间艺人的改造,渐渐形成现在我们所用的扬琴。所以说,扬琴是一个具有世界性的乐器。后世音乐家创作大量扬琴作品,有古典风格、移植作品。近年来,作曲家在吸收西方音乐技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音乐风格而创作的现代风格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扬琴曲《春》便是现代作品中的一首代表作。本文从艺术风格、演奏手法等方面分析这首现代作品,为扬琴现代风格作品提供借鉴。
  【关键词】扬琴;春;演奏
  【中图分类号】J648 【文献标识码】A
  一、扬琴及《春》的音乐分析
  随着中国音乐的发展,扬琴这件古典乐器也有了新的发展。受到西方技法的影响和现代潮流作品的影响,近年来的作曲家们开始用现代手法创作扬琴曲目,扬琴作品不再单调,扬琴的发展有了新的创新。《春》正是受现代作品影响下创作出来的佳作。
  (一)《春》的特点
  扬琴曲《春》是由扬琴名家黄河与青年作曲家王瑟创作的新作品,这首作品写出了对春天的向往与期待,写出了春的美好,曲风清新优美,创作手法推陈出新。下面我们来分析这首作品,從本曲的乐曲结构 、创作技法 、节拍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乐曲结构:这首乐曲由引子A、B、C、D、E和尾声六个部分构成。引子部分作曲家由朦胧自由的一片场景展开。春的出场,植物渐渐发芽,新生命的开始,新事物的成长,一切都是希望的开端。白居易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是盛开。”春天是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季节,洋溢着欢乐的气息,春风的柔和是美好的。引子A共十二个小节,以C调泛音开头,清新淡雅,展现出春的美丽。之后接A段的B段进入G调,共十九小结,B段围绕春之乐展开,树木的枝头芽簇已经颇为肥硕,春天的到来,融开了冰封的河水,她吹绿了大江南北的每一寸土地,她将最温柔、最无私的一面展现给了我们,B段的清新淡雅让听者仿佛身临其境,心旷神怡。C段接着进入C调,一共二十六小结,以春之歌为主题,歌唱春的美丽。高潮处转入降B调,C段以轮音技巧为主,在展现轮音的基础上进行主题的变化。春风轻轻吹过,为大地注入新的活力,让人们真正感受到“大地回春”的美景。进入D段后又转入C调,大量的变化音同时写出了春的调皮,围绕春之舞的主题进行创作,上声部使用反竹技巧,展现出扬琴特有的演奏技巧。此时的春天展现出了她绚丽的色彩,让听者想与春共舞一曲。后反竹停止,双手有大幅度高低音跳跃,加上钢琴伴奏宛如一部春的舞剧,华美绚丽的音符旋律使春天换上了新的色彩。叶绍翁写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D调共五十小结,在这五十小节中展现了一个欢快活泼的春,一个与众不同的春。转入最后的E段,以春之梦为主题展开,泛音过后是上声部的拨弦,与A段主题相似,作者表达出梦回春天的感受。梦在这春之中,飘荡在云水之间,碧水涓涓,诗意盎然,花草树木在春中苏醒,躺在春的梦中,简叙流年。共十七小结。尾声五小结,结束春的梦,展望对春的期待。
  创作技法:评价这首曲子是一个带有美好的对春的向往,是这首乐曲《春》的创新。该曲以多边的双声部织体和和声色彩,以及多变的旋律线条和大量变化音,创新此曲目的感觉,这样的情感是真实的,这样创作出的曲目让听者感到舒服自然。开头赋诗一首,让诗与曲目相通,更加突出了作者想表达的意愿与情感。总体上来说,整首曲目推陈出新,构思明确,层次鲜明,是当代新作品中的佳作。
  节拍:此曲节拍丰富,有大量复杂的节拍,为听者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营造出春的美,感受春的悠然。加入钢琴伴奏使得作品呈现出新的活力,节拍的大量变化是该乐曲最大的特点,整首乐曲出现的节拍有2/4拍、4/4拍、3/4拍、5/4拍、8/4拍、9/4拍、10/4拍、11/4拍、12/4拍、6/8拍、8/8拍、9/8拍、12/8拍、15/8拍,整首乐曲主要是以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为基本单位,每小节中又有3拍到10拍的演奏,这样的表达形式多样但整体乐曲极其流畅,展现出春的绚丽多彩。这样丰富的节奏展现出乐曲六个部分的特色,是《春》的特色。
  二、扬琴曲《春》的演奏技法
  演奏技法能大大加强扬琴曲的可听性,《春》中的演奏技法和曲子结合融洽,是现代扬琴曲的代表之作。
  (一)传统和现代扬琴的演奏技法
  传统扬琴的演奏技法有轮音、加花等,其中,加花是以原来的音乐素材为主干音,运用多种不同的音对这种骨干音进行装饰,使原来的音乐素材更为丰富。列如《旱天雷》中的加花欢快地跳跃性节奏加花,使得其成为当时广东音乐扬琴派的代表作品。还有《老六板》中的加花,使用成倍增加,称之为“添眼加花”。其中,轮音也是扬琴传统的一种技法,是手指与手腕快速配合的一种击弦方式,演奏时需要左右手用力均衡,每个手一下,接连不断地以一个快速的形式弹奏,形成一种别样的韵味。
  现代扬琴技法多种多样,不仅在传统演奏技法上有所创新,更加结合和吸收了西方音乐文化的演奏技法,丰富了扬琴的演奏方式。例如,模仿琵琶创作的扬琴琶音、吸收古筝中的创作的扬琴压弦。这些新技法的加入,使得扬琴这门乐器音色更加具有穿透力,使得扬琴在演奏中形式不再单一,结合西方演奏技巧而形成的分解演奏方法,让一个手弹奏主旋律,另一只手弹奏伴奏,在伴奏中又加入了大量的分解和弦,是模仿西方钢琴演奏技法发展而来,对扬琴进行改革创新。连续一手弹击两下,这种技巧解决了扬琴在弹奏中左右手不能随意交叉的问题。
  (二)《春》的演奏技法
  《春》是一首现代作品,其中也运用了很多扬琴常用的技法,结合曲子的需要,使这首作品更加完善。
  1.反竹法
  《春》中D段中围绕春之舞运用了大量反竹技法,给听者带来了不一样的听觉感受,也形象地表现出春的活泼与调皮,在演奏中,反竹将扬琴这种乐器的声音处理得更加透明、清晰、灵动、干净、飘渺,与主题春之舞完全契合,让听者完全处于春之美好,与春共舞之中。   2.轮音
  《春》中C段中围绕春之歌运用了轮音技法,其中有单音轮竹和和弦轮竹,两个声部相互交映,让人感觉春风轻轻吹过,为大地注入新的活力,让人们真正感受到“大地回春”的美景,突出了作品的主题。其中力度的改变,使得乐曲更富有人性色彩。
  3.泛音
  《春》中A段引子部分开始使用了泛音技法,泛音使得乐曲带有一丝朦胧感,由朦胧自由的一片场景展开,是春的出场,植物渐渐发芽,新生命的开始,新事物的成长,一切都是希望的开端,增加了音乐的活力与生气。
  三、《春》的理性演奏和感性支持
  作画、写诗需要情景相容,扬琴曲同样需要景与情的结合,作者在曲目开始前賦诗一首,表达自己对春的理解,让人更加感受到一个立体的春天的世界:
  春之歌行韵如流水;春之舞妩媚又多姿;
  春之乐心旷又神恬;春之声梦迹全无影。
  春风,春雨,春思,春梦……
  幻想春天,心潮洋溢,田园与春色,自然融一体。
  今朝春光无限,明日和谐美丽!
  全诗表达出一种对春的期望,对春的向往。
  扬琴曲包括着理性与感性的支撑。感性需要理性的支撑,理性需要感性的解读。全诗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春》的出场,植物渐渐发芽,新生命的开始,新事物的成长,一切都是希望的开端,春天唤醒了新的生命,春雨打湿了正在呼吸的阳光。杨巨源写到“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春天掀去厚重的冬装,呼唤出满花蝶的美丽山河。一朵朵的鲜花,在春风里怒放。除了感性的认识以外还需要理性的解读。该作品在节奏等演奏过程中完全与诗句对应。除此之外,演奏者需要把握合适的轻重与快慢,过快会乱,体现不出春的轻快活泼;太慢又会压死,感受不到春的灵动。演奏者需要根据主题来弹奏乐曲的轻重,高潮部分感情浓重,需要重音来体现;开始部分表现万物复苏,需要轻来展示。掌握合适的速度、节奏与轻重缓急,结合理性的技法与内心对春感性的理解,才能弹奏出乐曲的精华。只有更好地结合理性和感性,在一定表现力的基础上,才能把曲目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结语
  扬琴自传入中国以来,就很快地结合中国传统音乐演奏方式变成了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乐器,虽仅有四百年的历史,但经过我国音乐家的努力,使得扬琴焕发了新的色彩。并结合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演奏技法,创作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作品。《春》是现代扬琴的代表作品,其中演奏技巧和演奏形式很好地表现了扬琴这门乐器新的活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扬琴渐渐变成民族乐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吸收作品《春》中对扬琴音乐的创新,结合新的流行音乐形式,吸收和借鉴东西方音乐元素的优点,了解与学习传统音乐素材和技巧,创作更多更加好听的扬琴作品,使扬琴音乐更加潮流化、大众化、多元化,更加具有创新性,更好地与世界音乐接轨。
  参考文献:
  [1]杨菲.扬琴现代作品及其演奏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2]黄河.从扬琴的创作来看扬琴艺术的发展[J].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
  作者简介:贾璐(1994-),女,汉族,甘肃兰州,西北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
其他文献
【摘要】博物馆课程是馆校合作的一种模式,是系统化、可持续性的博物馆教育活动。做好博物馆课程建设要立足于博物馆展览和藏品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整合资源,与学校课程有机结合。  【关键词】博物馆课程;馆校结合;寻找回家的路  【中图分类号】G268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博物馆领域广泛兴起馆校合作运动,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模式多种多样,有联合办展览、流动的博物馆走进校园、组织学生定期参
【摘要】本文结合曲阜孔庙木结构古建筑的特点,深入探讨了木结构建筑预防性保护和维修的方案,对木构架常见的残损形式提出了相应的加固修缮方法,以期为今后曲阜孔庙木结构古建筑开展预防性保护和维修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木结构;古建筑;维修保护  【中图分类号】K826.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木结构古建筑拥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现存的木结构古建筑往往在不同程度存在损坏的现
【摘要】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随着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以南平市级51位农村“非遗”传承人为例,研究南平农村地区“非遗”传承人群体的生存现状,分析现状折射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以期对“非遗”保护、乡村振兴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农村;南平市 
【摘 要】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将校园欺凌预防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打造学生、家长和教师“三位一体”的预防体系,包括以心理班会基地项目、校园心理情景剧明星项目为契机教育学生,利用“星爸心妈”讲师团、班级家委会成员影响带动家长,营造适宜校园环境,全面化、多途径、深层次地开展校园欺凌预防工作。  【关键词】校园欺凌;心理健康;预防体系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
【摘要】推进城市国际化是新时期杭州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作为杭州迈向“钱塘江时代”的标志性地区,江干区紧握机遇,积极贯彻落实城市国际化要求,取得一定成果,但还需进一步提升区域软实力。文化影响力是软实力的重要构成,江干区在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本文分析了江干区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优势、难点和着力点,旨在为城市国际化建设助力。  【关键词】国际化;杭州;文化影响力
【摘要】本文针对《修补裂痕——音乐的现代性危机及后现代状况》这部作品进行了叙述与评价。笔者以书作者伊万?休伊特的视角为线索,进一步明晰“古典音乐”所面临的问题与处境。此外,在书中休伊特给出了消弭“裂痕”的办法并加以分析,可以看到他深厚的音乐素养。遗憾的是,时至今日问题依旧如故,“古典音乐”的处境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因此,称之为“不是答案的答案”。  【关键词】伊万·休伊特;古典音乐;裂痕  【中图
【摘要】网络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献数据资源建设包含物理馆藏与虚拟馆藏两个部分,准确了解到处理好该部分关系是目前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创建中一定要处理的重要问题。公共图书馆属于本区域的文献数据服务中心与文化数据共享中心,地区文献信息库创建属于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系统创建中的一个关键任务。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网络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关系,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创建的途径。  【
【摘要】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民间舞蹈资源丰富。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建立60年以来始终秉承“继承传统、学习民间、兼容中外、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突出民族区域文化特色,将云南民族民间舞引入高校教学,让民族民间舞在高校更好地传承、发展。本文以瑞丽傣族孔雀舞在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的传承、发展为案例,尝试以点带面的分析、解读、总结其中的经验、方法、成果,从而探寻高校傣族民间舞蹈教学、教
【摘要】潮汕音乐,就广义而言,是指潮汕地区所有民间音乐活动,包括器乐和声乐两大门类;就狭义而言,则是指民间器乐的演奏形式。潮汕音乐中,主要有大锣鼓、笛套古乐、弦诗、庙堂音乐、细乐五大品种,是一种极其少见的历经近千年至今仍保留完整的古乐。  【关键词】华厦正声;笛套古乐;二四谱;轻三六;重三六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潮汕音乐,就广义而言,是指潮汕地区所有民间音乐活动,其中包括
【摘要】本文从纪念碑的角度入手,以帕特农神庙及孔庙为例,分析比较了时间上相近的古希腊和东周时期艺术形式的差异,并对形成差异的政治制度、宗教观念等因素作了分析,以探求今日东西方文明中价值观的差异来源。  【关键词】纪念碑;古希腊;东周;帕特农神庙;孔庙  【中图分类号】J120.9 【文献标识码】A  黑格尔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而“周亦为‘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