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访谈:(艺术生活快报简称:艺 闵一鸣先生简称:闵)
艺:闵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您本来的专业是版画,毕业之后一直是以雕塑作为主要创作媒介,而您这次展览的作品更多的倾向于装置,在作品中的观念表达更为明显,而且在这期间您有两年的时间停止了创作,是什么促使您时隔两年之后作品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呢?
闵:空间的虚实、体量相对来说使我觉得更有挑战性,在触摸和呼吸中能有更多重的直接体验,似乎比拿着画笔过瘾,这是早期的初衷。而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有两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停止了雕塑创作,每年有约一半的时间在国外看各类博物馆、展览,跟人交谈,读书与发呆,当然还有其他的。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的发现自己,使自己变得更为敏感,这次展览的作品也是最近思考的呈现。
艺: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此次展览的作品吗?
闵:这次展览的作品整体看来四四方方、空空荡荡,地毯、铁框、画布,书和石子,再弄些墨汁泼泼洒洒。两年多的“休整”呈现的似乎很无趣、平淡无奇,其实我在寻找一种“结果”的前因与未来。在这里“结果”不是你直接见到的样子,而是其它,比如书的内容、油画的画面,水墨画、水泥,地毯上的人物,人物的身份、公共空间无所不在的钢构样式。这里面描述的是他们的之前与之后,就好像掷骰子,我关注的不是骰子掷出后呈现的数字,而是掷出之前的悬念和掷出之后的缘由。
艺:就目前来讲,您的主要作品还是雕塑。那么大致是有哪几个系列或者分期?
闵:10年前的作品与自然现象有关,比如《界》,观潮起潮落时与海岸线的不确定性;第二阶段,是对于社会结构形态的兴趣,用红砖表述;第三阶段,对社会现象中人的行为属性,比如《欲行欲止》《现在的姿势》等系列;而到了第四阶段,比如《猜测》,就开始往内心走了;现在则是另一个阶段,我前面已经说过了。
艺:从您的介绍中我们能够了解到您作品的风格始终是在变化的,从早期的青铜系列、红砖系列到后来色彩更为艳丽的《欲行欲止》,以及后来的《现在的姿态》系列等等,直到马上要呈现了作品。在您身上可能一直不变的就是探索和变化,始终对原来的作品和风格是一个超越。
闵:是的,我父亲是做建筑结构设计的,从他那里知道抗风、抗震、符载、通风、采光、水暖、电等,在建筑中的不可重复性而筑成的延展和高效,也就是说在不同空间所面临的构筑元素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这些不同伸向无限。
艺;能在您的作品中看到对于东西方艺术的理解和传承,不仅仅是在形式上有着毕加索的夸张,马约尔的体量感、亨利·摩尔空间意识,在思想层面也随着创作作品的不断探索愈发明显。
闵:其实什么手段、什么形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现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真实的描述。
艺:所以也有人在评论您的作品时说,“如果说在此之前,闵一鸣的艺术创作,关注更多的是雕塑材料、语言和技法的话,那么在《现在的姿势》中,则突出体现了闵一鸣作为一位雕塑家,对社会和人格的思考、批判和反省。”是否可以说您的创作发展到那个时期对于技术或者材料本身的使用也会因为过于娴熟而被放到越来越轻的位置,反而是您对于作品和人的思考越来越重了。
闵:是的,当你瞪着眼睛向外寻找时,容易茫然、迷惑,那种喜怒哀乐是显而空的;如果通过内心去觉知,专注于自然万物,对于身边的此时此刻愈来愈敏感。逐渐提高的洞察力会告知你需要什么,此时技术与手法就置于被选择的位置了。
艺:福建艺术家尤其是雕塑家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那么作为福建的艺术家来说,您觉得是否有一个整体的面貌出现呢?与北京或者其他地域的当代艺术家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呢?而您本身是陕西人,是后来来到福建的,那您与其他的艺术家的关联又在哪儿呢?陕西秦汉文化的影响在您创作中的是否有表现出来呢?
闵:我在西安生长30多年后来福建,父母是福建人,我常说西安出来的人到世界各地不会有自卑感,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使然吧,到了福建,那里的沿海氛围与西北黄土高原的性格有相通之处,也有极大的不同,正是这种相似与差异性造就了我的现在。
艺:所以,在您身上是有着很多矛盾又统一的地方,不仅仅是作品,也包括人生的经历。
艺:闵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您本来的专业是版画,毕业之后一直是以雕塑作为主要创作媒介,而您这次展览的作品更多的倾向于装置,在作品中的观念表达更为明显,而且在这期间您有两年的时间停止了创作,是什么促使您时隔两年之后作品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呢?
闵:空间的虚实、体量相对来说使我觉得更有挑战性,在触摸和呼吸中能有更多重的直接体验,似乎比拿着画笔过瘾,这是早期的初衷。而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有两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停止了雕塑创作,每年有约一半的时间在国外看各类博物馆、展览,跟人交谈,读书与发呆,当然还有其他的。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的发现自己,使自己变得更为敏感,这次展览的作品也是最近思考的呈现。
艺: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此次展览的作品吗?
闵:这次展览的作品整体看来四四方方、空空荡荡,地毯、铁框、画布,书和石子,再弄些墨汁泼泼洒洒。两年多的“休整”呈现的似乎很无趣、平淡无奇,其实我在寻找一种“结果”的前因与未来。在这里“结果”不是你直接见到的样子,而是其它,比如书的内容、油画的画面,水墨画、水泥,地毯上的人物,人物的身份、公共空间无所不在的钢构样式。这里面描述的是他们的之前与之后,就好像掷骰子,我关注的不是骰子掷出后呈现的数字,而是掷出之前的悬念和掷出之后的缘由。
艺:就目前来讲,您的主要作品还是雕塑。那么大致是有哪几个系列或者分期?
闵:10年前的作品与自然现象有关,比如《界》,观潮起潮落时与海岸线的不确定性;第二阶段,是对于社会结构形态的兴趣,用红砖表述;第三阶段,对社会现象中人的行为属性,比如《欲行欲止》《现在的姿势》等系列;而到了第四阶段,比如《猜测》,就开始往内心走了;现在则是另一个阶段,我前面已经说过了。
艺:从您的介绍中我们能够了解到您作品的风格始终是在变化的,从早期的青铜系列、红砖系列到后来色彩更为艳丽的《欲行欲止》,以及后来的《现在的姿态》系列等等,直到马上要呈现了作品。在您身上可能一直不变的就是探索和变化,始终对原来的作品和风格是一个超越。
闵:是的,我父亲是做建筑结构设计的,从他那里知道抗风、抗震、符载、通风、采光、水暖、电等,在建筑中的不可重复性而筑成的延展和高效,也就是说在不同空间所面临的构筑元素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这些不同伸向无限。
艺;能在您的作品中看到对于东西方艺术的理解和传承,不仅仅是在形式上有着毕加索的夸张,马约尔的体量感、亨利·摩尔空间意识,在思想层面也随着创作作品的不断探索愈发明显。
闵:其实什么手段、什么形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现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真实的描述。
艺:所以也有人在评论您的作品时说,“如果说在此之前,闵一鸣的艺术创作,关注更多的是雕塑材料、语言和技法的话,那么在《现在的姿势》中,则突出体现了闵一鸣作为一位雕塑家,对社会和人格的思考、批判和反省。”是否可以说您的创作发展到那个时期对于技术或者材料本身的使用也会因为过于娴熟而被放到越来越轻的位置,反而是您对于作品和人的思考越来越重了。
闵:是的,当你瞪着眼睛向外寻找时,容易茫然、迷惑,那种喜怒哀乐是显而空的;如果通过内心去觉知,专注于自然万物,对于身边的此时此刻愈来愈敏感。逐渐提高的洞察力会告知你需要什么,此时技术与手法就置于被选择的位置了。
艺:福建艺术家尤其是雕塑家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那么作为福建的艺术家来说,您觉得是否有一个整体的面貌出现呢?与北京或者其他地域的当代艺术家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呢?而您本身是陕西人,是后来来到福建的,那您与其他的艺术家的关联又在哪儿呢?陕西秦汉文化的影响在您创作中的是否有表现出来呢?
闵:我在西安生长30多年后来福建,父母是福建人,我常说西安出来的人到世界各地不会有自卑感,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使然吧,到了福建,那里的沿海氛围与西北黄土高原的性格有相通之处,也有极大的不同,正是这种相似与差异性造就了我的现在。
艺:所以,在您身上是有着很多矛盾又统一的地方,不仅仅是作品,也包括人生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