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与发问:如是设计者

来源 :艺术生活快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孙文涛,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PEP设计工社的创始人之一、设计总监,现在为UCCA设计委员会成员。在设计中,以工业痕迹反转传统精神,成为他艺术作品的风格主线;他善于用艺术的方式从事功能物品的多元呈现,作品视觉外观和由此带来的超时间感给人飘渺的回味。他的“似是而非”“开心椅”“莲蓬衣架”“木有山水”等系列作品已经被很多设计师所接受。“文涛·未来”拼贴真皮沙发,让无数块废弃的皮衣重新呈现价值。他近期的作品系列,以路边的石头为材料,却隽永地生出一抹绿意。
  越来越温情平和的设计风格,却是在以艺术的真诚介入生活,以近乎悲悯的情怀阐述应该怎样去活在当下。
  访谈:(艺术生活快报简称为艺,孙文涛简称为孙)
  艺:请阐述一下你的设计理念?
  孙:每每说到设计理念,感觉就太认真了,对于我来说,其实就是喜欢什么,就是作为当代人的一点精神追求,一直以来就是这么做的,没有太深的东西。喜欢我的设计作品的,往往是因为我们有共鸣。我的设计作品,其实是一种挣扎与纠结,你没感觉到吗?从《似是而非》开始,就是一些发问:我们原来是什么?我们现在是什么?我也没有答案。
  艺:可是作品背后必然有着你所思考所感悟的东西,这也是观者所要去体会的。你的系列作品,看上去都自然呈现着环保的概念?
  孙:我不是刻意去追求环保。作为一个人,想好好的生活,一个好的环境是最基本的。而对于环保的观念,都不需要拿出来说吧,就像我们吃东西要吃的卫生一样,这是一个最低的标准。
  艺:但环保这个概念毕竟是一个需要大力推广的观念,尤其是今天,在你的作品里确凿无疑地透露着深深的关注和珍惜,那么你是怎么思考的?
  孙:没错,环保是越来越多的人在说这个话题,在我看来,这本应是一个常态,是一个最低标准,就像我们要饭前洗手一样,这个事就不用再提了。可是今天我们为什么却要大力推广?就是因为我们太缺失了。你要是关注我所有的作品,就会发现我的设计呈现是一种纠结,是一种挣扎的存在,例如对工业的无可回避,对我们生活的世界在迅速被拆掉的遗憾,即使我们深深怀想曾经拥有的美好东西,却已经不可得了。很多精神已经被泯灭,就像我们过去辉煌的文化,在今天都已经似是而非。过去鲜活的生活方式,现在却完全变成一种审美的东西,所以精神和生活是两回事,一切都已经似是而非了。
  艺:你早期的作品,对工业化的反转意味很浓,可否说是设计工作本身让你走向更深层次的反思?
  孙:《似是而非》这件作品做出来之后,都看着是对工业化的反讽,其实它本身也是工业化的,因为它是工业海绵。还有之前有用钢板做的残荷,这些都是一种纠结。
  艺:看你现在的设计,更多是回归到大自然中去,妙造自然的感觉,你怎么评价现在的设计作品?
  孙:生活在当下,面对着自己无法解答的问题,你说是不是可以静一下,通过摆弄这些喜欢的东西,让浮躁的心沉稳一些?《枯山水》的沙盘,这个材料很简单,其实就是路边的石头,我只需要选择角度,一锯切开,放在一个台面上,就是一座山。这些东西能不能打动人心?它是否有很大的感染力?这个要由观者来体会。我的一些作品,也会有很多人视而不见。因为它够简单、够普通。你看到图片,也许认为是惊艳的,但是放在生活现实里去,很多人会注意不到。
  我取用这些廉价的材料,因为它们是自然存在于那里,被忽略被废弃着的,经过我适度的设计和加工,呈现出来。我不想让它变成一个奢侈品,我希望要更多人接纳、使用,去问候更多人,去温暖更多人,去启发到更多人。
  艺:你对目前设计界的生态怎么看?
  孙:从我的角度看,体验到有压力,我做设计师,还需要把自己的设计作品销售出去,这个流程中有我不擅长的东西。这个产业链中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专业买手很重要,设计师亲自操作就表示着设计领域的不成熟状态。
  艺:解决之道呢?
  孙:问题核心目前是批量生产的问题,但设计品的产生,又有着独特的生产方式,没有合适的加工平台来提供低成本低数量支持,在设计品销售商店却存在一个补货不及时的问题。作为设计师,你无法掌控这一切,所以深入到这个层面来说,也都是在纠结当中。
  艺:可以看见你以作为设计师的才华和热情,以及对当下生活近乎悲悯的真诚关注,都在支撑着你的设计理念的呈现。
  孙:其实我还是在发问,是一种无奈。为什么用路边的石头,用旧的二手皮衣做沙发?就是不要再无当的宰杀生命,当你不愿意降低你的生活标准的时候,那么你要坚持内心,就必须另辟蹊径。
  我们年轻的时候,浮躁而气盛,一些温润的东西浸透不进来。传统留下来的东西就有可能看不到,听不见。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一句句的话,作为文字,随便被翻过去了,没留下来的印记,没有与你的心灵契合。现在成熟些了,懂得了自己内心所看重的东西,但是又因为我们生活的当代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传统如何传承是一个太厚重的话题,无法说做成什么样,只能说尽力去做吧。
其他文献
最近朋友送了我几本装帧特别的书籍,都是与车相关,友人知道我喜好汽车又爱追求新奇特事物。先抛开这几本书的内容不说,但从印刷和装帧方面来看就很新颖,充满创意。很多设计非常巧妙。我翻看版权页,发现这几本书竟然出自同一家印刷制作公司。不由心生敬佩,现在印刷业紧缩的大环境下还有人在专注于创意精品书籍的制作,而且还跟汽车相关。后来通过友人的介绍认识了这家印制公司的掌舵人——刘苏丹。他算得上年轻有为,并不是一个
期刊
编者按:  2013年12月6日,“彩墨情韵——李夜冰画展”在中国美求馆开幕,山西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也出席了此次开幕式,现场开幕式盛况空前。6日上午在中国美术馆七层会议室开展了一场关于“彩墨情韵——李夜冰画展”的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薛永丰、尚辉担任学术主持。以下为学术研讨会的发言摘要。  激情,勤奋,广泛吸收  赵力(国家画院资深研究人员):今天进展厅以后,我想捕捉一个点,结果我捕捉到什么了,前
期刊
“南北宗——回望董其昌”中国山水画学术研究邀请展将于6月22日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此次展览由河北出版传媒集团、炎黄艺术馆、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由北京颂雅风艺术中心承办,“水墨评论”协办,主办方试图通过展览,重新探讨中国美术史上“南北宗”这一重要的艺术理论。  据悉,此次受邀参展的画家共计近四十余位,他们无论是从创作风格还是地域代表上都囊括了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的主流面貌,其中不乏各路画风的代表性
期刊
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北平艺专精品陈列(中国画部分)”展于2013年6月6日至12月1日开始向公众开放。  1918年4月,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积极倡导下创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开办的美术学府。此后在中国20世纪早期社会大变革的特殊历史进程中,几经合并、停顿与重建,直到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艺专”时期
期刊
每次和艺术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关注一个问题,就是本期所要刊登的艺术家都有谁?除了客观上的各种说道之外,在我看来,主观上,其实是每个艺术家都很在意和自己刊登在一起的同行们的风格与语言问题,因此很有必要谈一谈。  艺术家的创作从本体而言,是极其个人化、私人性的事件,也就是说有一千个艺术家,就应该有一千种风格与语言。但是,为什么本不是问题的事情却成为了大家普遍要关心的问题呢?如果要说原因的话,可以列举出
期刊
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一直有一个身影,携带着一只画架,安宁而快乐地描绘着这个校园的晨昏,从秋到冬,从春到夏。  艺术家将自然作为自己描述的对象,在今天的文化价值中已经具有了交织的意味。中国古代的绘画,最后归结到山水,山水的本质即自然,而这种自然并不是作为人的对象,而是作为人的境界。境界是自己的心境,把自己的心绪投入到一个状态,因其宁静而快乐,所以能够自然而然地流露和宣泄,不受阻碍,或者可以超越,都是
期刊
唐承华的创作不受媒材、画种、方法的局限。本次展览展出他近年创作的油画、版画和水墨作品38幅。在这些作品中,崇高与优美并存,力量与忧伤共生。沐浴东风西雨的唐承华,面对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没有采取非此即彼的取舍,而是采取亦此亦彼的包容。在唐承华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可以跨文化传播的情感。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这种力量究竟将人类引向何方,却没有定论。唐承华的作品,在一定
期刊
2013年5月25日下午四点,在北京1+1艺术中心迎来了开馆后的第一次重要展览,周氏兄弟的“中国系列艺术展”在这里举办。北京各界的重要代表,世界各国驻北京大使馆的重要嘉宾,文化界名人文怀沙,周国平,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出席了开幕式。由1+1艺术中心馆长徐嬿婷主持开幕。开幕当天著名作家哲学家周国平先生与艺术家周氏兄弟进行了一次重量级的“大师对话”,话题涉及当代艺术,哲学,文
期刊
“如是·吴震寰个展”将于2013年8月8日在798圣之空间隆重开幕。  吴震寰是中国著名的当代文人画家,是一位延续中国文人画传统并不断努力将其发扬光大的艺术家。他认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不仅仅只是艺术家,他一定还是一个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等等,不能太狭窄的看一幅作品和一个艺术家,只看作品的好坏是太狭窄的角度,应该关注艺术家的思想体系,所以要了解吴震寰的作品,不仅仅是他的绘画,还包括他的思维方式,审
期刊
黑桥艺术区,作为艺术家聚居的村落,与798、草场地等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儿更多的是艺术家安心创作的地方,同时也是画廊存放作品的仓库。抛却周围村民们匆忙的身影,居住的艺术家们则更多是安静地自我创作着,可以说是非常安静的幕后沉淀,也是艺术整个链条上的生产场域。黑桥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地理坐标存在于北京的艺术版图之上,艺术家在此创造着丰富各异的艺术作品。  黑桥艺术区与798艺术区、草场地等也有很多的相似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