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利第一位女总统即将开始的中国之旅,聚焦于中智自贸协定谈判的新阶段
□ 本刊记者 杨大明 法满 发自智利圣地亚哥
最措手不及的事情,是你在等待一个重要的陌生人,计算着分秒;蓦然间,那人已经在你面前了。
米切尔巴切莱特分开她的新闻秘书和助手,微笑着伸过手:“欢迎你们到来!”
3月19日下午,这位智利第一位女总统在她办公室旁一个光线充沛的客厅,接受了《财经》等中国媒体记者的采访。再有三个星期,她将启程前往中国。胡锦涛主席发出了邀请,巴切莱特将首次以总统身份,出席于4月11日开幕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同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巴切莱特是2006年1月当选为智利共和国总统的,任期四年。她也是争取民主政党联盟即执政联盟中的第四位总统。巴切莱特曾于2000年出任智利卫生部长,2002年成为智利第一位女性国防部长。2004年她第一次访问了中国。
两天前的上午,记者在毗邻总统府的外交部大楼顶层平台拍摄这座城市。其时,总统府广场上鼓号齐鸣,巴切莱特总统正在与来访的意大利总理检阅仪仗队。她腰很直,步伐有力,颇得军人风范。而此刻的寒暄、落座,则尽显女性之温厚和宽容。
博鳌与“亚洲背景”
巴切莱特总统把4月的中国之行看做“一个特别的时刻”,因为“正值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非常乐意有机会和胡锦涛主席第二次会面”。上一次是2006年在河内举行的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期间。
此次中国之行的一个亮点,是巴切莱特将成为首位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的拉丁美洲国家总统。其背后除了论坛本身的重要性议题讨论、与参会的中国和其他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晤,似另有意味。
《财经》记者前往圣地亚哥前,智利驻中国大使费尔南多马塔在接受采访时,首先点出了巴切莱特亲赴博鳌的背景:“早在两三年之前,我们就一直在分析博鳌亚洲论坛的重要性。2007年,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总统都参加了博鳌论坛,当时我们便问自己:中国和智利同属于APEC的成员;两国已经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智利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铜生产国,而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铜消费国,铜在两国经贸合作方面地位非常重要;我们希望合作的领域和项目更多,比如把更多的智利农产品带到中国……”
这显然是一个视野深远的路线图。
“我这次访华的第一站是在博鳌。我会与胡主席既谈多边也谈双边的问题。在多边方面,主要是与国际组织相关的问题,比如多哈谈判;在双边领域,我们已经谈过很多话题,要扩展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
谈及至此,巴切莱特向记者强调:“智利提出,要在亚洲的背景下加强与中国的战略合作,包括在农业、矿业、教育、电子科技等方面。”
据智利方面统计,2007年智利对中国的出口额翻番,达到105.1亿美元;中国已经替代美国,首次成为智利最大的出口目的国。而来自智利央行的资料表明,由于对中国的出口增加迅速,2007年,亚洲也成为智利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王晓燕向《财经》记者分析,上世纪60年代之前,智利经济在拉美国家中虽属稳定,但增长率仍较低,长期实行的“进口替代”战略暴露出诸多弊端。1973年军政府上台,对陷入困境的经济实施改革,发展“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90年代智利恢复文人执政后,几届政府都坚持了经济改革的连续性,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发挥资源优势,扩大出口,发展外贸,使智利成为拉美少数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世界经济论坛曾称其为拉美国家“成功的榜样”。
发展中的“亚洲背景”亦由此凸显。王晓燕称,“中智两国建交已有38年,政治关系一直非常稳定。近年来,智利非常积极地、多方位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发展就要扩大市场,就要进入亚太地区。另一方面,智利在南美尽管不属于大国,但影响不可忽视,中国也很希望进入智利,进入南方共同市场。”
在中智经济贸易发展方面,近年来最为外界关注、效果也最为彰显的推动器,就是业已实施将届一年半的中智自贸协定(货物贸易),以及接踵而来的中智自贸协定第二阶段(服务业与投资)谈判。在巴切莱特总统的2008年中国之旅中,这将是一出重头戏。
自贸协定新期待
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于2006年10月1日正式启动,可谓两国经济发展中的里程碑式事件。根据协议规定,自协议生效之日起,92%的智利产品、72%的中国产品免除了关税;到2015年1月1日,智利方面免税产品占出口的比例将增加到99%,中国对智利出口的免税产品比例为97%。
中国驻智利大使刘玉琴则用“成效非常大”,向记者评价自贸协定实施后的成果。2006年中智两国贸易额为88亿美元;2007年则已达150亿美元,几乎翻了一番。当然,得天独厚的铜矿资源,为中智贸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国际市场上铜价居高不下,对这一跨越式增长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预计稳居2008年中智双边贸易额首席的,仍将是铜。
智利国家铜公司(CODELCO)握有全国三分之一的铜产量,其中90%为优质铜,目前最大的主顾是中国。负责亚洲和北美市场的销售副主管劳尔 皮埃得拉(Raul De La Piedra)向记者介绍:“2000年时,CODELCO第一次将铜卖到中国市场,当时只有2万吨销售合同,因为中国很远,不熟悉市场环境;而2008年,我们的合同达到35万吨。”2002年,CODELCO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除了开展销售业务,也开始在中国市场进行采购,并向中国企业出售技术,“今后我们的合作肯定会进一步扩大。”
对于国际市场铜价走势,他分析,现在铜价已经出乎预料地高,最高曾达到8800美元/吨,这是中国和其他国家需求拉动的结果。由于新辟一处矿场大约需要五年到八年时间,整体产能不会很快提升;2008年市场需求还在增加,铜的价格也会居高不下,预计会在7000-8000美元/吨之间。
“此外,智利其他商品进入中国的速度也很快。比如智利的葡萄酒,2007年向中国出口比2006年增长了82%。”刘玉琴说。
就在中智自贸协定正式实施前,2006年9月,出访智利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与巴切莱特总统共同宣布,两国自贸协定第二阶段即服务贸易谈判亦将启幕。自2007年1月至今年3月,谈判已经进行了六轮。据智利《金融时报》3月26日消息,中国商务部国际司副司长朱洪与智利外交部双边司司长安德列斯雷博耶多,已在这一协议上签字。
智利外交部国际经济关系主管、首席谈判代表卡洛斯富尔彻(Carlos Furche)向《财经》等记者透露:第二阶段的谈判主要针对一些服务性贸易来往,比如职业服务、教育、旅游、金融、卫生等方面,“我们希望明年的中智合作的重点不只是放在货物贸易上。”
他也向记者强调了亚洲的意义:“智利在所有拉美国家中,同中国乃至亚洲有着最深刻和广泛的经济联系。我们总出口量的40%都流向了亚洲市场,主要是韩国、中国和日本。所以,这次的服务领域谈判是我们的一种战略,以期与亚洲国家取得更紧密的联系,而我们的主要合作伙伴是中国。”
目前,在智利的出口总额中,服务部门已经占到26%的比重,仅次于金属矿出口。《财经》记者近日在圣地亚哥采访到的外交、财政等政府部门和企业界人士,对第二阶段协定的早日签署普遍抱有期待。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巴切莱特总统语气果断地表示:“我很希望能够与胡锦涛主席在中国签署第二轮协议。我一直在催促我们的官员,一定要争取尽快谈下来。”
此次总统的随行团队名单中,还包括大约50位智利经济贸易专家和企业家。他们不是作为观光者而来的。
寻求超越
在令人刮目相看的数字增长背后,中国与智利的经济贸易往来如何实现新的超越,确也有诸多关隘亟待突破。
首先,尽管中国已经是智利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中国在智利的投资额仍然很小,远低于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甚至厄瓜多尔。智利财政部外国投资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卡洛斯埃杜阿多梅纳(Carlos Eduardo Mena)指出:“从1974年到2006年,智利共吸引外资650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的部分仅占0.13%。”
据梅纳分析,中国的主要兴趣似乎局限在商业领域,特别希望增加自己的进出口贸易额,认为对外投资的最好办法是在不同的国家建立自己的工厂。“但我个人并不这样认为。智利和许多国家都签署了自贸协定,中国应该利用这一点,通过智利扩大自己的经贸机会。智利现在正在推动把许多贸易政策性的文件翻译成中文,这样,中国的投资者和商人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这些条文。”
又如,智利是一个控制签证很严格的国家。很多中国团组来智利,要经过发邀请、做公证、申请签证、使馆或总领馆约见面谈等程序,一般要两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拿到签证。去年11月,中国拉美企业家峰会在智利举行,中国方面200多名企业家出席,经由中国使馆出具担保才顺利入境。中国大使馆就签证问题与智利外交部已经多次磋商。据悉,今年3月下旬,中国商务部的代表团与智利方面敲定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的一些细节时,也就简化签证手续等进行了协商。
再如,《财经》记者在智利外交、财政等多个部门和企业家协会、大型国企采访时都被告知,政府对于外国企业投资智利公司(包括矿业等资源领域)基本没有政策限制,“你可以和政府合资,也可以和私人合资”;“根据法律的规定,智利对于本地企业和外资企业没有任何歧视的差别政策,你所支付的税金和智利人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在实践中,由于诸多国情因素,投资项目进展仍很易旁生枝节。
2006年2月,智利国家铜公司(CODELCO)与中国五矿集团合资成立了一家公司,各占50%股份。双方首先签署了为期15年的供货合同,五矿集团每年向CODELCO购买铜矿石,目前执行情况双方都表满意。此外,根据协议,CODELCO新开发的GABY铜矿一旦开始向投资者招标,五矿集团可拥有25%-49%股权的优先权。但是,由于其内部工会等对外国投资者的进入心存犹疑,招标事宜迟迟未能落定,五矿集团对于GABY矿的股份问题迄今悬而未决。
以此案为例,一位在智利工作的中国官员向记者表示,我们一方面在敦促智利方面应当履行协议,同时也提醒中国企业,要详细研究智利的各种法律、规则,在签署协议或合同的时候更加精明、严谨。
此外,对于更多渴望跨洋出海的中国中小企业来说,改变急功近利的经营心态,应是当务之急。除了熟悉驻在国的法律、文化、语言等,他们还必须认识到,负责任的投资,应该包括对环境的保护、对腐败的抵制;除了关注投资人的收益,还需处理好企业与工人、与供货商、与社会团体的关系,要发挥企业在维护经济的稳定、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减少贫困中的作用。
梅纳的看法是:“自贸协定的签署并不只是企业家的机会,也并不局限在经济领域。中国需要更多了解拉丁美洲,了解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究竟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而智利政府应该让两国的企业家准确地了解这一点。而且我觉得,我们应该有信心在中国和智利的私营企业之间建立更好的关系。”
窗外,3月的圣地亚哥秋日耀眼。总统府广场上,衣着鲜明的游人络绎不绝。桌前,巴切莱特总统继续向记者历数中国智利两国的合作前景,从铜的冶炼合作及大规模采购,到签署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协定;从帮助商界人士更方便地来智利投资,到与中国政府分享在健康保险方面的经验……
她作结道:“现在智利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上,已经不仅在于哪一方是买方,哪一方是卖方;我们希望共同创造一个市场。我这次访问中国,一定会有利于两国关系再向前跨进一步。”
□ 本刊记者 杨大明 法满 发自智利圣地亚哥
最措手不及的事情,是你在等待一个重要的陌生人,计算着分秒;蓦然间,那人已经在你面前了。
米切尔巴切莱特分开她的新闻秘书和助手,微笑着伸过手:“欢迎你们到来!”
3月19日下午,这位智利第一位女总统在她办公室旁一个光线充沛的客厅,接受了《财经》等中国媒体记者的采访。再有三个星期,她将启程前往中国。胡锦涛主席发出了邀请,巴切莱特将首次以总统身份,出席于4月11日开幕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同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巴切莱特是2006年1月当选为智利共和国总统的,任期四年。她也是争取民主政党联盟即执政联盟中的第四位总统。巴切莱特曾于2000年出任智利卫生部长,2002年成为智利第一位女性国防部长。2004年她第一次访问了中国。
两天前的上午,记者在毗邻总统府的外交部大楼顶层平台拍摄这座城市。其时,总统府广场上鼓号齐鸣,巴切莱特总统正在与来访的意大利总理检阅仪仗队。她腰很直,步伐有力,颇得军人风范。而此刻的寒暄、落座,则尽显女性之温厚和宽容。
博鳌与“亚洲背景”
巴切莱特总统把4月的中国之行看做“一个特别的时刻”,因为“正值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非常乐意有机会和胡锦涛主席第二次会面”。上一次是2006年在河内举行的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期间。
此次中国之行的一个亮点,是巴切莱特将成为首位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的拉丁美洲国家总统。其背后除了论坛本身的重要性议题讨论、与参会的中国和其他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晤,似另有意味。
《财经》记者前往圣地亚哥前,智利驻中国大使费尔南多马塔在接受采访时,首先点出了巴切莱特亲赴博鳌的背景:“早在两三年之前,我们就一直在分析博鳌亚洲论坛的重要性。2007年,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总统都参加了博鳌论坛,当时我们便问自己:中国和智利同属于APEC的成员;两国已经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智利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铜生产国,而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铜消费国,铜在两国经贸合作方面地位非常重要;我们希望合作的领域和项目更多,比如把更多的智利农产品带到中国……”
这显然是一个视野深远的路线图。
“我这次访华的第一站是在博鳌。我会与胡主席既谈多边也谈双边的问题。在多边方面,主要是与国际组织相关的问题,比如多哈谈判;在双边领域,我们已经谈过很多话题,要扩展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
谈及至此,巴切莱特向记者强调:“智利提出,要在亚洲的背景下加强与中国的战略合作,包括在农业、矿业、教育、电子科技等方面。”
据智利方面统计,2007年智利对中国的出口额翻番,达到105.1亿美元;中国已经替代美国,首次成为智利最大的出口目的国。而来自智利央行的资料表明,由于对中国的出口增加迅速,2007年,亚洲也成为智利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王晓燕向《财经》记者分析,上世纪60年代之前,智利经济在拉美国家中虽属稳定,但增长率仍较低,长期实行的“进口替代”战略暴露出诸多弊端。1973年军政府上台,对陷入困境的经济实施改革,发展“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90年代智利恢复文人执政后,几届政府都坚持了经济改革的连续性,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发挥资源优势,扩大出口,发展外贸,使智利成为拉美少数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世界经济论坛曾称其为拉美国家“成功的榜样”。
发展中的“亚洲背景”亦由此凸显。王晓燕称,“中智两国建交已有38年,政治关系一直非常稳定。近年来,智利非常积极地、多方位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发展就要扩大市场,就要进入亚太地区。另一方面,智利在南美尽管不属于大国,但影响不可忽视,中国也很希望进入智利,进入南方共同市场。”
在中智经济贸易发展方面,近年来最为外界关注、效果也最为彰显的推动器,就是业已实施将届一年半的中智自贸协定(货物贸易),以及接踵而来的中智自贸协定第二阶段(服务业与投资)谈判。在巴切莱特总统的2008年中国之旅中,这将是一出重头戏。
自贸协定新期待
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于2006年10月1日正式启动,可谓两国经济发展中的里程碑式事件。根据协议规定,自协议生效之日起,92%的智利产品、72%的中国产品免除了关税;到2015年1月1日,智利方面免税产品占出口的比例将增加到99%,中国对智利出口的免税产品比例为97%。
中国驻智利大使刘玉琴则用“成效非常大”,向记者评价自贸协定实施后的成果。2006年中智两国贸易额为88亿美元;2007年则已达150亿美元,几乎翻了一番。当然,得天独厚的铜矿资源,为中智贸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国际市场上铜价居高不下,对这一跨越式增长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预计稳居2008年中智双边贸易额首席的,仍将是铜。
智利国家铜公司(CODELCO)握有全国三分之一的铜产量,其中90%为优质铜,目前最大的主顾是中国。负责亚洲和北美市场的销售副主管劳尔 皮埃得拉(Raul De La Piedra)向记者介绍:“2000年时,CODELCO第一次将铜卖到中国市场,当时只有2万吨销售合同,因为中国很远,不熟悉市场环境;而2008年,我们的合同达到35万吨。”2002年,CODELCO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除了开展销售业务,也开始在中国市场进行采购,并向中国企业出售技术,“今后我们的合作肯定会进一步扩大。”
对于国际市场铜价走势,他分析,现在铜价已经出乎预料地高,最高曾达到8800美元/吨,这是中国和其他国家需求拉动的结果。由于新辟一处矿场大约需要五年到八年时间,整体产能不会很快提升;2008年市场需求还在增加,铜的价格也会居高不下,预计会在7000-8000美元/吨之间。
“此外,智利其他商品进入中国的速度也很快。比如智利的葡萄酒,2007年向中国出口比2006年增长了82%。”刘玉琴说。
就在中智自贸协定正式实施前,2006年9月,出访智利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与巴切莱特总统共同宣布,两国自贸协定第二阶段即服务贸易谈判亦将启幕。自2007年1月至今年3月,谈判已经进行了六轮。据智利《金融时报》3月26日消息,中国商务部国际司副司长朱洪与智利外交部双边司司长安德列斯雷博耶多,已在这一协议上签字。
智利外交部国际经济关系主管、首席谈判代表卡洛斯富尔彻(Carlos Furche)向《财经》等记者透露:第二阶段的谈判主要针对一些服务性贸易来往,比如职业服务、教育、旅游、金融、卫生等方面,“我们希望明年的中智合作的重点不只是放在货物贸易上。”
他也向记者强调了亚洲的意义:“智利在所有拉美国家中,同中国乃至亚洲有着最深刻和广泛的经济联系。我们总出口量的40%都流向了亚洲市场,主要是韩国、中国和日本。所以,这次的服务领域谈判是我们的一种战略,以期与亚洲国家取得更紧密的联系,而我们的主要合作伙伴是中国。”
目前,在智利的出口总额中,服务部门已经占到26%的比重,仅次于金属矿出口。《财经》记者近日在圣地亚哥采访到的外交、财政等政府部门和企业界人士,对第二阶段协定的早日签署普遍抱有期待。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巴切莱特总统语气果断地表示:“我很希望能够与胡锦涛主席在中国签署第二轮协议。我一直在催促我们的官员,一定要争取尽快谈下来。”
此次总统的随行团队名单中,还包括大约50位智利经济贸易专家和企业家。他们不是作为观光者而来的。
寻求超越
在令人刮目相看的数字增长背后,中国与智利的经济贸易往来如何实现新的超越,确也有诸多关隘亟待突破。
首先,尽管中国已经是智利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中国在智利的投资额仍然很小,远低于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甚至厄瓜多尔。智利财政部外国投资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卡洛斯埃杜阿多梅纳(Carlos Eduardo Mena)指出:“从1974年到2006年,智利共吸引外资650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的部分仅占0.13%。”
据梅纳分析,中国的主要兴趣似乎局限在商业领域,特别希望增加自己的进出口贸易额,认为对外投资的最好办法是在不同的国家建立自己的工厂。“但我个人并不这样认为。智利和许多国家都签署了自贸协定,中国应该利用这一点,通过智利扩大自己的经贸机会。智利现在正在推动把许多贸易政策性的文件翻译成中文,这样,中国的投资者和商人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这些条文。”
又如,智利是一个控制签证很严格的国家。很多中国团组来智利,要经过发邀请、做公证、申请签证、使馆或总领馆约见面谈等程序,一般要两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拿到签证。去年11月,中国拉美企业家峰会在智利举行,中国方面200多名企业家出席,经由中国使馆出具担保才顺利入境。中国大使馆就签证问题与智利外交部已经多次磋商。据悉,今年3月下旬,中国商务部的代表团与智利方面敲定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的一些细节时,也就简化签证手续等进行了协商。
再如,《财经》记者在智利外交、财政等多个部门和企业家协会、大型国企采访时都被告知,政府对于外国企业投资智利公司(包括矿业等资源领域)基本没有政策限制,“你可以和政府合资,也可以和私人合资”;“根据法律的规定,智利对于本地企业和外资企业没有任何歧视的差别政策,你所支付的税金和智利人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在实践中,由于诸多国情因素,投资项目进展仍很易旁生枝节。
2006年2月,智利国家铜公司(CODELCO)与中国五矿集团合资成立了一家公司,各占50%股份。双方首先签署了为期15年的供货合同,五矿集团每年向CODELCO购买铜矿石,目前执行情况双方都表满意。此外,根据协议,CODELCO新开发的GABY铜矿一旦开始向投资者招标,五矿集团可拥有25%-49%股权的优先权。但是,由于其内部工会等对外国投资者的进入心存犹疑,招标事宜迟迟未能落定,五矿集团对于GABY矿的股份问题迄今悬而未决。
以此案为例,一位在智利工作的中国官员向记者表示,我们一方面在敦促智利方面应当履行协议,同时也提醒中国企业,要详细研究智利的各种法律、规则,在签署协议或合同的时候更加精明、严谨。
此外,对于更多渴望跨洋出海的中国中小企业来说,改变急功近利的经营心态,应是当务之急。除了熟悉驻在国的法律、文化、语言等,他们还必须认识到,负责任的投资,应该包括对环境的保护、对腐败的抵制;除了关注投资人的收益,还需处理好企业与工人、与供货商、与社会团体的关系,要发挥企业在维护经济的稳定、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减少贫困中的作用。
梅纳的看法是:“自贸协定的签署并不只是企业家的机会,也并不局限在经济领域。中国需要更多了解拉丁美洲,了解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究竟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而智利政府应该让两国的企业家准确地了解这一点。而且我觉得,我们应该有信心在中国和智利的私营企业之间建立更好的关系。”
窗外,3月的圣地亚哥秋日耀眼。总统府广场上,衣着鲜明的游人络绎不绝。桌前,巴切莱特总统继续向记者历数中国智利两国的合作前景,从铜的冶炼合作及大规模采购,到签署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协定;从帮助商界人士更方便地来智利投资,到与中国政府分享在健康保险方面的经验……
她作结道:“现在智利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上,已经不仅在于哪一方是买方,哪一方是卖方;我们希望共同创造一个市场。我这次访问中国,一定会有利于两国关系再向前跨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