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教育体系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haiyueme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走中国特色教育创新之路,是十七大报告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的方向。本文就中国教育改革取得的成绩,深化对教育社会功能的认识,巩固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持续创新等内容,阐述作者学习十七大精神的理解体会,畅谈教育工作者目标与理想。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教育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教育体系
  
  党的十七大隆重召开,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十七大报告同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内涵丰富、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思想深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的科学总结。
  中国的教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战线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学习与贯彻科学发展观思想,使之作为中国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十七大报告对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一系列重要观点,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由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一、中国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
  
  贯彻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要努力解决好实现什么样的教育和怎样发展教育的问题。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纵观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业绩,可以看到,我们的教育经过风风雨雨的锤炼,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值得大书特书并记入历史史册。
  中国的教育已形成了完整的特色体系。中国的教育从建国以来到现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其重要标志就是我们已经逐步形成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的完整体系,再辅之以社会力量办学发展,使中国的教育完成了体系上的架构,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完整性、连续性、超前性和系统性。
  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推进。伴随祖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深化,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状况,建立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体制,确立了解决教育投资问题的基本战略,依靠人民群众办教育,初步形成符合国情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机制,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管理职能,实行分级管理、分层决策的决策体制,加强和完善中央政府关于教育发展的宏观管理体系。
  教育法制建设日愈健全。经过几十年的教育法制建设,我们已经建立了以“教育法”为基本法,多个子法构成的教育法律体系。例如,“教师法”、“学位条例法”、“高教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令法规,大大改变了以往教育工作无法可依,单纯依靠政府政策指导的状况,为依法治教奠定了基础。法制建设对促进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保障人们普遍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保障教育发展的客观条件,完善教育的管理和监督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经费投入稳步增长。教育投入是教育发展的硬性条件,无投入而要保证教育发展就无从谈起,在中央统一规划下,以每年按国民总产值百分之四的比例,保证教育投入的决定已公布于众,各省市政府也都在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教改方式、人才工程、“重点发展工程”等形式,较快较大幅度增长经费投入。同时,对学校的各种产学研企业、公司,继续采取优惠政策促其发展,以其利润资助教育发展。教育经费的规范投入从根本上保证了教育事业的需求增长和持续发展。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已经形成。通过几十年的实践,学校内部已经形成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岗位聘任、优胜劣汰的管理体制,由此大大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与责任感,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教师的薪金收入也在增加,通过聘任重点岗位和首席教师、重点讲师、优秀教师等方式,加大津贴比例,鼓励优质优酬,多劳多得,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职业效能。
  
  二、新形势下深化教育的社会功能再认识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十七大报告深刻分析与阐述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深刻分析了教育在社会民生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构成人们对教育功能新的认知。由此,使我们体会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行为这一社会存在必须坚持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独特社会功能。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客观衡量现代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体现着社会的基本公平指标,实现着教育普遍存在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功能。由此可知,我们的公共教育资源必须面向社会,科学探索教育发展的总体布局,努力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持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沟通工作,开通绿色渠道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教育普及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社会阶层良性流动的重要渠道。我们知道,维系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方式是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教育作为台阶,使底层群体的有志人士通过接受教育和个人的不懈努力,走上社会高阶层岗位,推动高阶层群体吐故纳新构成新的更佳组合。国家通过教育培养,选择优秀精英充实到各机关部门,提高高层管理效率,使国家工作人员形成优胜劣汰合理流动的精英群体。因此,加强与深化教育发展,就成为了社会培养与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渠道,成为了社会保持稳定的黄金选择。
  教育要为经济生产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随着多层次教育的展开,各层次的受教育者源源不断地从学校奔赴经济生产领域。人们已经明确,没有教育就不会有符合经济生产领域所需的各类人才,物质生产还将会在师傅带徒弟,凭经验靠运气的低层次生产的传统做法上徘徊。而大力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会使社会劳动预备制成为可能,这将给社会带来的是训练有素,技能熟练,吃苦耐劳的合格工作者,这种经济生产技能的继承及发展的现代特性,推动着生产效率的大大提高,使社会生产的科学性、规范性、连续性成为可能。
  教育要为高科技研究培养尖端人才。高科技研究与生产离不开高级人才。人才需求的层次性提高了,教育类型的层次性也必须提高。高科技是科学发展的前沿,必须充分看到只有高层教育才能提供合格的高科技人才。大众教育是必须搞的,这是全社会的需要。但英才教育也是必须的,这是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条件。纯理论的东西,交叉学科的存在,新兴科技领域的开辟都需要高级人才,都需要英才。因此看到,大众教育是基础,英才教育是提高,各种类型的大量人才都是社会的需要。
  教育同时要为社会文化艺术生产提供特殊人才。文化领域包罗万象,需要各种特殊人才,传统的训练班、传授班方式已远远落后了,必须通过各种特殊学校培养出一大批文化领域所需要的特殊人才,才能使文艺、体育、出版、戏曲、影视等各个部门不断充实生气勃勃的接班人,完成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由此可见,教育与社会是互相促进、互为保证、互为依存的关系,教育为社会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社会为教育开辟了广泛的需求市场。没有发达的教育事业,实现与发展现代社会是不可想象的,稳定与发展社会也是不可能的。
  
  三、巩固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持续创新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律,要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反映时代基本特征,体现教育基本规范。要在清醒认识教育功能作用基础上,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加强教育宣传工作,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认识。
  教育优先思想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优先思想的具体化。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全体国民素质达到了一个较高层次,那么这个社会就必然是稳定、文明、高效、有序的社会。要看到,教育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支柱,教育是立国之本。中国的教育要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大众教育势头必将有增无减。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这是一个为人人成才创造机会的时代。高等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专用,大众化高等教育要依照每个人的潜能来实施最佳教育,充分展现个性的价值与成才意向,努力实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的转型。面对十几亿人的现实,众多的人员都需要在培养教育训练中掌握诸多技能,以适应岗位要求创造社会财富。因此,社会必须投入极大热情极大财力,为更多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场所。在机会均等的规划中,使人们受到高水平教育,保证国民素质层次渐进的基本实现。
  素质教育继续在探索前进。我国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教书育人作为教育的基本任务。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
  创新教育普及方兴未艾。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人才,是教育长期的任务。加强创新思想、创新素养、创新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是学校的根本培养任务,要在知识获取能力训练及集体生活中,培养受教育者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归纳能力,以及抽象思维、逆向思维、实践意识等素质,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的创新教育。
  终生教育构建任重道远。全民受教育与终生受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实现条件。教育的持续发展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使人终生受教育也是人才资源持续再生的客观需要。人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已经学过的东西,可能在社会发展中落后过时了,这就需要不断学习新的东西,掌握新的知识、技能等,教育是保证社会不断发展和个人不断完善的必然途径。
  教育国际化正在逐步展开。面对经济全球化形势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加之人才流动的国际化特点,办好中国现代教育已离不开世界教育发展的大环境,无论是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技术、教育环境、教育评价等教育内涵,都需要我们去学习借鉴。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教育发展的新的制高点,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来培养现代高层人才。而教育的因循守旧与固步自封必将带来人才培养的低下,并最终制约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构建中国特色教育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创新之路,是十七大报告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的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开拓进取,为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新篇章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济.现代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王洪才.大众高等教育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8.
  [3]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3,7.
  [4]陈国良.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展望[J].教育发展研究,2001,(2).
  [5]袁贵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中国教育报,2007-10-20.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筑材料种类日趋多元化且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为人们居住和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同时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
手掘式顶管理施工适应在不同地质结构条件下,利用人力挖掘条件消除地下隐蔽物影响顶管施工因素,直观的了解地质结构和及时发现并处置顶管施工偏位,同时,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
目的研究阴道以及腹部B超在异位妊娠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纳入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取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160例产妇,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80例,在胎儿娩出后对照组患者
针对多个油田表层漏失频发、常规停钻堵漏反复折腾、损失大量时间与费用的难题,提出了表层漏失凝胶随钻堵漏技术。该技术所用堵漏材料由特种凝胶ZND、凝胶强度调节剂TD-1及常
白音查干凹陷达14断块低黏度稠油油藏,常规开发存在采出程度低、综合含水高、储量动用不均、注水效果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低黏度稠油开发特点,提出降黏剂+氮气增能的
新疆某油田M2井区为深层特低渗透性油藏,统计以往17口测试井压力恢复试井资料,仅有2口井压力恢复试井时出现平面径向流阶段,严重影响了油藏流动边界的识别和试井资料解释准确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对人才质量需求的提高,当前高等教育模式已呈现出不足之处,如工科类专业中,过于强调专业知识,缺乏对人才文化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低等,如何使高等
钻井过程中,硬脆性地层的井壁失稳的主要形式为剪切破坏(坍塌或掉块)。由传统的井壁失稳力学模型设计出的钻井液密度值偏高,不利于提高钻井速度和降低钻井成本。然而,实钻过程
理论力学具有学生听懂了却不会做题的明显特点,究其原因与教师过分强调解答大题,而对组成大题的知识点没有相应的练习,造成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解题难以下笔.因此,在教学中增设课堂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