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段识读结合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其中,识字和阅读是要求学生充分掌握的教学内容。通过完善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保证教师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识读结合的基础上,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文化素养的积累,为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读结合;教学方法;低年段;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的教学主旨是让小学生在掌握足够量汉字的基础上阅读文本时,理解文本的字面意义,即识字和阅读的结合,但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将知识与阅读脱离开来,教学效果严重下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此,本文探讨和分析了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希望对小学语文教育有所帮助。
  一、 小学语文低年段识读教学的特点
  (一) 整体性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能够用你所学的字词进行写作和阅读。识字率达到了一定程度,就必须要求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又巩固了所认识的汉字,并为将来的写作和口语表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识字和阅读是相互补充的。外表看似是独立的个体,但实际上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
  (二) 阶段性
  小学语文研究分为四个部分: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可以看出,教学具有阶段性,不可能同步教学。因此,在不同阶段就应考虑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将专注于教学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单单一个识读教学,就可以有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说小学生刚入学時,由于好奇心过重,对认知有整体性的特征,所学的文字基本是一些独体字和象形字,且大多以名词为主,在日常用语中经常使用,不需要太多专业化的解释就能够理解其意思。
  二、 小学语文低年级段识读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 感知字形和理解字义的结合
  孩子们在刚开始识字时,他们不会掌握汉字的规律,还不能在精确分析字形的基础上把握字的写法。此时主要是在儿童脑中建立汉字音形义的联系。识字教学心理学认为:儿童在大脑中建立汉字音形义联系的过程中,往往依赖于简单的直接联想和智慧性的间接联想。这就需要把汉字放在通俗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记忆。考虑到孩子的心理特征和兴趣,以简单的韵语儿歌、故事为主。可先引导学生跟录音反复指读,然后教师领读,最后学生自读,识字上只要求熟悉字形,不提具体的识字要求。目的是提高生字的刺激强度,增加与汉字见面的机会,学生可在指读中与汉字混个脸熟,一部分复现率高的汉字自然逐渐化生为熟,对未来识字奠定了基础。学生可以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做到识字、阅读和语言训练相结合。
  (二) 通过识字实现有效阅读
  教师在研究识读相结合时,发现两者的结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并且在识字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增强学生的语感。因为语感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汉字方面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并可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语感可以被认为是学生生活经历和文化过程的结合。良好的语感是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前提。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应确保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充分掌握字词的使用,即把识读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其次,感悟汉字内涵。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来表示文章的整体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这些关键词作为切入点,并结合文本情感来理解汉字的含义。
  (三) 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是确保小学语文教学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人物,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安排课后作业的形式来加强学生的知识。通常,教师和家长应保持联系,并建立微信群。放学后,教师将作业发送至群里,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合作保证课上课下教学的质量。如教师可能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而作业布置的原则要保证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符。引导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实现其自身语感和字形联想能力的提高,同样能保证识读教学相结合。此外,教师需要根据教科书的内容灵活使用教科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例如,在学习《狐假虎威》等童话文章时,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寓言故事》等课外读物,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范围。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找出他们感兴趣的字词,并谈谈他们喜欢的原因。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不仅可以充分掌握文本中字词的含义,还可以通过结合文本内容来学习知识,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中识读教学的结合。
  总之,小学语文低年级段识读教学相结合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而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是语文整体素养培养的两种重要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其视为一个整体,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有效的识读结合教学策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发展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金.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教学的关系研究[J].课外语文,2017(25).
  [2]张保华.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教学的关系[J].中华少年,2017(13).
  [3]向以琼.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教学的关系[J].华夏教师,2018.
  [4]马有斌.小学语文低年段识读结合教学方法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
  [5]白水平.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教学的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吉尔伍牛,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昭觉县民族重点寄宿制小学校。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了2007~2010年间采自甘肃南部的半翅目异蝽科标本,经鉴定共有3属20种。本次调查所得的种类中,以东亚分布型为最多,约占全部种属的2/3,东洋分布型约占1/4,古北分布型本次调查
摘 要: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快乐教学”的应用尤为重要。它强调现代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乐中做,乐中学”的兴趣,以人为本,让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本文具体从加强师生互动、创设情境以及应用多媒体等几个方面具体探讨了小学数学快乐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快乐教学”;创设;应用;培养  小学数学是素质教育开展的关键学科之一,它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关数、图形、统计等基础数学知识上有一定理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课上不能够集中精力听课,课下也不会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有些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也没有重视起来,认为应该把专业课的学习放在首位,数学只是从属的学科。在教学时,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是简单地根据教材进行教学,没有根据实际
摘要:中职教育也是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中职教育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应用型的人才而开展的专业教育,数学课程是中职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课程。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部门对中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要求中职院校的教师应该逐渐以专业需求为核心开展相应的教学,为中职院校的学校学生提供全面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专业需求;中职数学;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的教育目
麻雀是城市和乡村均有分布的鸟类物种。快速的城市化正在使城市麻雀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大量减少。以北京市为例,研究了麻雀的体质水平沿城市化梯度的变化,以期为我国城市化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