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__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农村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有其独有的特点。通过对农村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调查,分析农村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及影响因素。
  [关    键   词]  农村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1-0150-02
   一、提出問题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独特性的教学智慧和个人教学方法的一种知识,这种教学智慧体现在教师的话语、行为中。这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方式,也代表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方式,引导着教师的教育言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育行为中通过感知、体会、反思等方式形成的。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自己的智慧,通过教学实践的经验挖掘自身的教育实践性知识。
   由于具有明显的教学条件差异性,农村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更应该受到关注,本研究针对农村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调查、研究农村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程度,以农村幼儿园的教学现场为研究依据,对农村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所实施的具体教育活动进行了深入观察研究。
   二、农村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情况调查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121位农村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实践性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的程度。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进行研究。
   1.问卷设计
   本研究使用《农村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问卷调查》,借鉴了李丹的问卷调查结构,本研究根据需要将原有的问卷进行细化、补充,对大理市农村地区11所幼儿园的128名教师进行调查。主要内容:教师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教龄、学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现状、获取实践性知识的途径等。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调查一共由18个小题构成,主要是了解教师当前的实践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取途径涉及10个小题。
   2.访谈设计
   访谈提纲主要以教师实践性知识为设计依据,一共设计4个问题,具体包括:(1)您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哪些?(2)您怎样看待农村幼儿教师这一角色?(3)您认为教师个人生活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有何影响?(4)您现在的工作中常常出现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吗?
   本次研究中共发放13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25份,其中有效、可利用的问卷121份,整体回收率达到96%,有效回收率为93%,除了问卷调查外也结合访谈的形式进行研究。
   (三)农村教师实践性知识相关因素分析
   1.“教师实践性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知道但不明确”的占比35.5%,“听说过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占比38%。“从未听说的”占比14%。
   2.农村教师实践性知识实现途径
   通过对《农村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调查问卷》以及访谈提纲可以得出结论:在农村地区,大多数教师认为外出学习、教学研究、观摩优秀教学活动是最有效的途径,其次是老教师的指导、同事交流都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有促进作用。
   3.农村教师实践性知识影响因素
   大多数教师认为入职的方式、园所性质、教龄以及教师所学专业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有影响;其次,教师的性格也是影响实践性知识的重要因素之一,少部分教师认为学历对实践性知识影响作用不大。
   三、农村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策略
   (一)立足教学岗位需要,加大非专业幼儿教师职后培训
   教师职后培训对新手教师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是必要的,对非专业教师更是迫切需要,对于农村非专业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从培训内容和方式上,都可以督促日后在岗位上的状态,在培训过程中做到培训内容对幼儿教师具有针对性和可实施性。
   对于非专业教师,职后培训也是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以幼儿的发展为重要前提,学习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紧跟幼儿教育前沿知识,为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培训形式一定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活动中注重实践操作,避免灌输式的知识。教师的培训一定要与本园的情况相契合,以园本培训为主,最终归于教师的实践中去,提高教师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足于教师的日常实践进行探索,增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继续教育的形式完善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二)建立教师激励制度,提高知识发展动力
   农村地区由于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存在一定的不足,形成了新教师经验不足、能力不够而经验丰富的教师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问题,园所一定要采取最直接有效的策略,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利用不同的方法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水平的提升。农村幼儿教师需要精神方面的奖励,要关心教师的日常工作,给予教师温暖,从而增强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还要实施精神方面的奖励,让教师产生职业的荣誉感。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才能不断地进步。
   此外,还可以通过物质奖励提高教师的良性竞争,激励教师制定发展目标并积极实现,得到回报的同时对其他教师也起到激励作用,促使教师之间形成竞争意识,进而全力投入工作中,使幼儿园的整体氛围得以改善。教师实践性知识水平的提高、专业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有关,应该注意,研究的问题一定要结合教师的发展水平来制定,要量力而行,切不可过难,打击教师参与研究的自信心。组织学习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研究,有助于幼儿园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实践性能力。    (三)发挥地区特色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沟通能力
   各个地区文化知识具有独特的魅力,教师应该把民族文化知识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渗透。在一个具有优秀特色民族文化的地区,应该充分发掘地方文化特色,增强幼儿对本民族的习俗、节日的认识,增加与幼儿的交流,不但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也会增进教师之间的交往。教师对地区的民族服饰以及风土习俗进行了解,也是对民族文化的又一次深入的认识。教师也可以在幼儿园班级内开展小小文化节,带领幼儿认识,让幼儿在参与中感受到快乐,同时提高对民族的认同感,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开展得成功与否,与教师的知识的储备和幼儿的先前接受的经验、生活环境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学的沟通能力是教师与幼儿发展的手段,教师掌握好民族文化,与幼儿的沟通、谈论就会更丰富、更富有层次性,在不断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增强教学能力。
   (四)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构建学习共同体
   优化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提升幼儿教师的质量水平。把农村幼儿教师锻炼成全能型、全科型的教师,这对农村幼儿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教师发展除了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要原因还是教师自身的水平与发展的动机强度。增强农村幼儿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打造优秀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要充分利用好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农村教师要秉持“专业教师引领、自我探索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双向互动、内外结合,进而快速、有效地促进教师的发展。
   农村幼儿园需要“请进来”。幼儿园请进专家型教师来进行经验分享以及课堂的指导,指导教师进行实践教学。让教师与专家教师进行互动,开展互动式教学,让农村幼儿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和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师也要用“走出去”的方式,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学生提供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向优秀教师学习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将学习到的优秀经验分享给幼儿园的教师。这种分享式经验可以提高教师的经验,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先进经验带动原有模式,优化并深化,向专业的幼儿教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75.
   [2]冯晓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J].学前教育研究,2012(10).
   [3]万文涛.论专业化教师的知识结构[J].教育研究,2004(9).
   [4]李奎奎.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1(1):13-15.
   [5]张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98.
   [6]申毅,王玮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4.
   [7]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0.
   [8]刘东敏,田小杭.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取路径的思考与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8(7):16-20.
   [9]方红.缄默知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性智慧[J].长沙师范专科学院学报,2007(1):17-20.
   [10]何彥茹.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的调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23).
  ◎编辑 司 楠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线下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职业院校教学的要求,于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就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分析。  [关 键 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高职教学;基础护理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志码] A
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复合人才培养要求,高职院校紧跟职教改革要求,探讨有效的课程改革之路。从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环境监测着手,分析实验教学现状和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从实验体系建设、实验内容编排、实验实训室建设、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等方面探究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途径,为高职院校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提供一定的借鉴。
[摘 要] 药物制剂设备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药物制剂设备课程时,挖掘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专业课程中,实现教书育人。在课程设计中,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应用于药物制剂设备课程混合式教学全过程中,探讨药物制剂设备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准备。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药物制剂
[摘 要] 從“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发展转变过程中,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而模块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探究高职模块化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以教学实验的方法,通过开展模块化教学,从学习成绩、情感态度、学习方法与自主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观察模块化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模块化教学;情感态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有利于培养具备熟练临床能力、扎实理论知识、一定临床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并轨培养医学临床研究生质量关键落脚于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医学院校提升高素质综合应用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证。“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兼备医师、教师双重职业特色,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考核评价体
[摘 要] 语言是人和人相互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亦是幼儿教育中的关键部分。幼儿具备很强的模仿能力,可以迅速接纳各类新鲜事物,所以是培育语言表述能力的最好时期。只有幼儿具备良好、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才可以更清晰、更全面地表达自身的想法,真正实现和教师、其他学生的沟通交流,推动其综合能力的持续提高,为日后更好地成长发展奠定牢固基础。基于此,幼师应增强对幼儿语言培育重要性的了解,采取有针对
[摘 要] 经济学基础作为高职财经管理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需要进行课程诊断与改革实践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  [关 键 词] 高职;经济学基础;能力提升;课程诊断;改革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F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168-02   经济学基础作
[摘 要] 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与创新是推动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组织形式变化的重要途径,然而现阶段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组织形式存在一些缺陷,需要教师和学校联手探索,分析解决的方式,提高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组织形式的质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针对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与创新进行浅析。  [关 键 词] 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组织形式;变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2
[摘 要] 微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意识,而且能够全面提高整体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在实行微课教学的同时,要注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融合,让这两种起到互相辅助的作用。  [关 键 词] 微课;高校英语;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1-0164-02   高校的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