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白通汤干预治疗脾肾阳虚型CKD4期慢性肾炎患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白通汤治疗。4周为1个疗程。并观察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白通汤干预治疗脾肾阳虚型CKD4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关键词:白通汤;慢性肾脏病;慢性肾炎;蛋白尿
中图分类号:R69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3-0028-02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简称慢性肾炎,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是我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主要病因之一,CKD患者最终将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1]。因ESRD患者需依赖肾脏替代治疗生存,且并发症多、住院率高,对公共卫生资源消耗巨大,故阻断或减缓CKD患者进展至ESRD是肾脏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CKD4期患者由于血肌酐升高,已失去使用ACEI及ARB控制尿蛋白的机会,故使用中药治疗CKD4期患者尿蛋白有一定的优势,且可达到改善患者症状的目的。笔者长期运用扶阳医学理法治疗慢性肾脏病,发现白通汤可明显改善脾肾阳虚患者症状及尿蛋白定量等相关指标,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来自2017年2月—2018年5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22例,女8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34岁,平均(48.39±7.31)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37岁,平均(47.16±6.11)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选择年龄18~70岁的慢性肾炎患者;采用简化MDRD公式计算eGFR符合CKD4期诊断标准;中医证型符合脾肾阳虚的辨证诊断标准;入选和随机分组期间的一般情况良好;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准备妊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近3月血肌酐波动≥30%;正在使用ACEI或ARB的患者;合并有其他系统严重原发疾病及精神病患者;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
1.4 病例剔除标准 纳入后血肌酐持续升高达CKD5期;纳入病例受试者依从性差,未按规定用药,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或者特殊生理变化不宜继续需接受试验者,自行退出者等。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予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纠正贫血,纠正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避免感染。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白通汤,药物组成:生附片30 g(先煎2 h),干姜15 g,葱白4根,100 mL/次,1日3次,疗程4周。
1.6 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的变化。安全性指标:血常规、肝功能、大便潜血。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无统计学意义。
1.8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的症状分级量化表计分,无临床症状记为0分,临床症状轻者记为2分,临床症状中等记为4分,临床症状重者记为6分;显效:中医临床体征、症状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60%;有效:中医临床体征、症状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体征、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2组治疗前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肌酐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改善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安全性指标 2组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
3 讨论
慢性肾炎是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的最常见病因,慢性肾炎患者的蛋白尿控制水平直接与重点事件相关,CKD4期患者又因难以使用ACEI及ARB从而缺乏有效的减少尿蛋白手段,且慢性肾脏病的多种症状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阶段的西医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多注重对实验室指标的干预,忽略了患者本身的症状,故而出现疗效不佳。患者依从性不理想等情况。笔者利用扶阳医学理论在临床中对脾肾阳虚的CKD4期慢性肾炎患者使用白通汤。白通汤中附子大辛、大温、大毒,至刚至烈,且刚中有柔,能内能外,能上能下。得姜、甘草,使火土有用,阴阳得理,气血得调,健强脾胃,而脏腑而肌腠而皮毛,气血往来有恒,交流无阻,运用有方,身无疾病矣。得葱白,下入肾中之阳,上达肺阴,内行冲脉,使百脉通达,气血交流,而营卫得协和,阴阳得以燮理,上安下泰,外清内和,全身自如矣。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白通汤可以较好的改善脾肾阳虚证患者的症状,且改善尿蛋白定量的作用优于对照组,说明白通汤对脾肾阳虚型CKD4期慢性肾炎患者的愈后有改善作用,且临床使用安全性高。本次臨床研究样本含量偏少,需扩大样本含量,并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全面评价白通汤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3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167.
关键词:白通汤;慢性肾脏病;慢性肾炎;蛋白尿
中图分类号:R69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3-0028-02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简称慢性肾炎,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是我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主要病因之一,CKD患者最终将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1]。因ESRD患者需依赖肾脏替代治疗生存,且并发症多、住院率高,对公共卫生资源消耗巨大,故阻断或减缓CKD患者进展至ESRD是肾脏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CKD4期患者由于血肌酐升高,已失去使用ACEI及ARB控制尿蛋白的机会,故使用中药治疗CKD4期患者尿蛋白有一定的优势,且可达到改善患者症状的目的。笔者长期运用扶阳医学理法治疗慢性肾脏病,发现白通汤可明显改善脾肾阳虚患者症状及尿蛋白定量等相关指标,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来自2017年2月—2018年5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22例,女8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34岁,平均(48.39±7.31)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37岁,平均(47.16±6.11)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选择年龄18~70岁的慢性肾炎患者;采用简化MDRD公式计算eGFR符合CKD4期诊断标准;中医证型符合脾肾阳虚的辨证诊断标准;入选和随机分组期间的一般情况良好;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准备妊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近3月血肌酐波动≥30%;正在使用ACEI或ARB的患者;合并有其他系统严重原发疾病及精神病患者;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
1.4 病例剔除标准 纳入后血肌酐持续升高达CKD5期;纳入病例受试者依从性差,未按规定用药,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或者特殊生理变化不宜继续需接受试验者,自行退出者等。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予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纠正贫血,纠正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避免感染。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白通汤,药物组成:生附片30 g(先煎2 h),干姜15 g,葱白4根,100 mL/次,1日3次,疗程4周。
1.6 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的变化。安全性指标:血常规、肝功能、大便潜血。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无统计学意义。
1.8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的症状分级量化表计分,无临床症状记为0分,临床症状轻者记为2分,临床症状中等记为4分,临床症状重者记为6分;显效:中医临床体征、症状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60%;有效:中医临床体征、症状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体征、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2组治疗前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肌酐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改善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安全性指标 2组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
3 讨论
慢性肾炎是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的最常见病因,慢性肾炎患者的蛋白尿控制水平直接与重点事件相关,CKD4期患者又因难以使用ACEI及ARB从而缺乏有效的减少尿蛋白手段,且慢性肾脏病的多种症状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阶段的西医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多注重对实验室指标的干预,忽略了患者本身的症状,故而出现疗效不佳。患者依从性不理想等情况。笔者利用扶阳医学理论在临床中对脾肾阳虚的CKD4期慢性肾炎患者使用白通汤。白通汤中附子大辛、大温、大毒,至刚至烈,且刚中有柔,能内能外,能上能下。得姜、甘草,使火土有用,阴阳得理,气血得调,健强脾胃,而脏腑而肌腠而皮毛,气血往来有恒,交流无阻,运用有方,身无疾病矣。得葱白,下入肾中之阳,上达肺阴,内行冲脉,使百脉通达,气血交流,而营卫得协和,阴阳得以燮理,上安下泰,外清内和,全身自如矣。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白通汤可以较好的改善脾肾阳虚证患者的症状,且改善尿蛋白定量的作用优于对照组,说明白通汤对脾肾阳虚型CKD4期慢性肾炎患者的愈后有改善作用,且临床使用安全性高。本次臨床研究样本含量偏少,需扩大样本含量,并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全面评价白通汤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3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