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识满开慧,是在2010年11月的中国国际珠宝展(北京)上,第一次带着“银殊”首饰参加这个珠宝展的她,看着自己与众不同的首饰,非常自信地说道:“任何人戴我的首饰都会非常漂亮!”
她的首饰立体、丰富、个性夸张,一件件极富创意。情感丰富的首饰上跳跃着的,都是女性那满满的自信。
这自信,不是虚浮的膨胀,而是多年来对艺术的执着与见解的积淀。“我追求精神财富超过物质需求……哪怕赔钱,只要赔得起,也要追求自己的精神财富。”在当今物欲横流的世界,这需要何等的自信与勇气。
满开慧的“银殊”精神
其实,首饰设计并不是满开慧的专业,对于学雕塑出身的她来说,这是专业之外的“爱好”。如今,她将这个“爱好”做成了专业,而且“此专业”与“彼专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满开慧动情地将她的首饰称之为“流动的雕塑”。
“银殊”便是这个“流动的雕塑”的名称。“殊”,是满开慧钟爱的法名。在生活中,她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她热心于公益事业,慈善事业;而对于创作,她简直就是个艺术的信徒。精神至上的她,艺术,乃是她毕生的追求。
对于“银殊”,满开慧有这样一段话:“银殊,不仅是炫耀的资本,而且是流动的雕塑;不仅是富丽堂皇的奢侈,而且是个人激情与渴望的释放。它是用智慧传递的感情精华。”每一件作品,都是她用心完成的智慧结晶,以至于她每设计完一件钟爱的作品之后,都要留着欣赏一段时间,不舍得,也不急于出售。
这种激情与智慧浸染的首饰,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的朋友:往来798的艺术爱好者、浓情小资的白领,还有相当一部分忠实的贵妇“粉丝”……她们追求个性、享受和自我的满足感。
对于购买和喜爱她首饰的人,满开慧都视为知音。“有共鸣才会欣赏,才会购买。”
“知音”越来越多,他们不再只是最初的直接购买,更多的是来订制;而满开慧也从未让她的“知音”们失望,包括不少影视明星。
从第一件首饰诞生到现在,由孤芳自赏到声名远播,6、7年的时间里,满开慧的作品永远都在刷新。她从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在设计方面,我就是个天才,所有的设计灵感瞬间闪现,没有痛苦的苦思冥想。设计对我来说是件快乐而享受的事情,一个下午就可以构思出几十张图张。我们没有复制的东西。”对自己的作品,她永远都不满足。“到现在为止,没有‘最喜欢’,只有‘更喜欢’。坚信以后会有更好的作品呈现给大家。”所以,面对“模仿者”,她并不在乎,“因为他们永远跟不上我的节奏,我的产品更新很快,我改变不了别人,但能改变自己。”她很清楚。别人只能模仿她的款式,却模仿不了她的精神和思想。相反,对仿制者从中获益的设计水平的进步,她抱有智者般的宽容:“有年轻的设计师进步,我也很开心。”
艺术情结
十多年的艺术之路,即便是困难重重,满开慧始终坚信自己的艺术选择是正确的,总有一天,她的坚持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她的首饰作品,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佩戴。
学雕塑出身的她,有自己的艺术气质。当坚信要做艺术品经营的时候。她放弃了艺术创作,但惟一没放弃的就是艺术首饰的创作。“希望在这块,我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走。如果卖不出去,希望将来做个博览馆陈列起来。”
首饰设计一直是满开慧坚持的,她认为,真正的首饰设计师应该是引领时尚潮流的。只有你站在人群的高处时,才能引领这个人群。消费人群是要培养的,而艺术品是高端的,只有当消费者达到一定的精神层面时,才会有相应的需求。“所以我做设计的时候,很简单,但必须全身心投入。我把首饰当作艺术,其实就是和精神打交道。”
艺术家的纠结
满开悬每天要忙于打理自己的版画工坊、服饰店及其他事务,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她的首饰。“为了生存,我把首饰与服装同店销售”。平静的语气中多少透露着一点无奈。
忙碌的她,每周只有2~3天时间用于设计首饰。设计对她来说,非常随性,有一点小空闲,她就能画出几张草图来,偶尔也会设计一些商业款。之前,她从未考虑过市场问题,以为加入了商业因素对艺术来说就不纯粹了,“其实,只要人们喜欢就是成功的。”
“假如我有钱,我会开设自己的工厂,把石头拿来加工,造型。我是学雕塑的,对造型有自己的优势。我会把设计做得更棒。”
一边是理恕追求,一边是经济的压力。何去何从?
满开慧很清楚,只要收敛一下自己的个性,或者把现在的首饰缩小,就能迎合市场,“但这样违背了我的心愿,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有自己的使命。我来北京是为了艺术,14年来,我一直在坚持艺术之路,在坚持的同时也超越了现实生活。”当艺术成为她人生中一种至高的信仰的时候,在这虔诚的膜拜中,精神的愉悦可能就会让人达剑一种最接近本质的空灵境界。
对于不少像她这样的设计师,满开慧既喜又忧,“目前国内的设计师水平比以前好多了,尤其是艺术首饰设计师,但由于收入的问题,很难坚持下去,希望有个类似基金会的平台来支持这些真正有设计理念的设计师。”
她的首饰立体、丰富、个性夸张,一件件极富创意。情感丰富的首饰上跳跃着的,都是女性那满满的自信。
这自信,不是虚浮的膨胀,而是多年来对艺术的执着与见解的积淀。“我追求精神财富超过物质需求……哪怕赔钱,只要赔得起,也要追求自己的精神财富。”在当今物欲横流的世界,这需要何等的自信与勇气。
满开慧的“银殊”精神
其实,首饰设计并不是满开慧的专业,对于学雕塑出身的她来说,这是专业之外的“爱好”。如今,她将这个“爱好”做成了专业,而且“此专业”与“彼专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满开慧动情地将她的首饰称之为“流动的雕塑”。
“银殊”便是这个“流动的雕塑”的名称。“殊”,是满开慧钟爱的法名。在生活中,她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她热心于公益事业,慈善事业;而对于创作,她简直就是个艺术的信徒。精神至上的她,艺术,乃是她毕生的追求。
对于“银殊”,满开慧有这样一段话:“银殊,不仅是炫耀的资本,而且是流动的雕塑;不仅是富丽堂皇的奢侈,而且是个人激情与渴望的释放。它是用智慧传递的感情精华。”每一件作品,都是她用心完成的智慧结晶,以至于她每设计完一件钟爱的作品之后,都要留着欣赏一段时间,不舍得,也不急于出售。
这种激情与智慧浸染的首饰,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的朋友:往来798的艺术爱好者、浓情小资的白领,还有相当一部分忠实的贵妇“粉丝”……她们追求个性、享受和自我的满足感。
对于购买和喜爱她首饰的人,满开慧都视为知音。“有共鸣才会欣赏,才会购买。”
“知音”越来越多,他们不再只是最初的直接购买,更多的是来订制;而满开慧也从未让她的“知音”们失望,包括不少影视明星。
从第一件首饰诞生到现在,由孤芳自赏到声名远播,6、7年的时间里,满开慧的作品永远都在刷新。她从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在设计方面,我就是个天才,所有的设计灵感瞬间闪现,没有痛苦的苦思冥想。设计对我来说是件快乐而享受的事情,一个下午就可以构思出几十张图张。我们没有复制的东西。”对自己的作品,她永远都不满足。“到现在为止,没有‘最喜欢’,只有‘更喜欢’。坚信以后会有更好的作品呈现给大家。”所以,面对“模仿者”,她并不在乎,“因为他们永远跟不上我的节奏,我的产品更新很快,我改变不了别人,但能改变自己。”她很清楚。别人只能模仿她的款式,却模仿不了她的精神和思想。相反,对仿制者从中获益的设计水平的进步,她抱有智者般的宽容:“有年轻的设计师进步,我也很开心。”
艺术情结
十多年的艺术之路,即便是困难重重,满开慧始终坚信自己的艺术选择是正确的,总有一天,她的坚持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她的首饰作品,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佩戴。
学雕塑出身的她,有自己的艺术气质。当坚信要做艺术品经营的时候。她放弃了艺术创作,但惟一没放弃的就是艺术首饰的创作。“希望在这块,我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走。如果卖不出去,希望将来做个博览馆陈列起来。”
首饰设计一直是满开慧坚持的,她认为,真正的首饰设计师应该是引领时尚潮流的。只有你站在人群的高处时,才能引领这个人群。消费人群是要培养的,而艺术品是高端的,只有当消费者达到一定的精神层面时,才会有相应的需求。“所以我做设计的时候,很简单,但必须全身心投入。我把首饰当作艺术,其实就是和精神打交道。”
艺术家的纠结
满开悬每天要忙于打理自己的版画工坊、服饰店及其他事务,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她的首饰。“为了生存,我把首饰与服装同店销售”。平静的语气中多少透露着一点无奈。
忙碌的她,每周只有2~3天时间用于设计首饰。设计对她来说,非常随性,有一点小空闲,她就能画出几张草图来,偶尔也会设计一些商业款。之前,她从未考虑过市场问题,以为加入了商业因素对艺术来说就不纯粹了,“其实,只要人们喜欢就是成功的。”
“假如我有钱,我会开设自己的工厂,把石头拿来加工,造型。我是学雕塑的,对造型有自己的优势。我会把设计做得更棒。”
一边是理恕追求,一边是经济的压力。何去何从?
满开慧很清楚,只要收敛一下自己的个性,或者把现在的首饰缩小,就能迎合市场,“但这样违背了我的心愿,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有自己的使命。我来北京是为了艺术,14年来,我一直在坚持艺术之路,在坚持的同时也超越了现实生活。”当艺术成为她人生中一种至高的信仰的时候,在这虔诚的膜拜中,精神的愉悦可能就会让人达剑一种最接近本质的空灵境界。
对于不少像她这样的设计师,满开慧既喜又忧,“目前国内的设计师水平比以前好多了,尤其是艺术首饰设计师,但由于收入的问题,很难坚持下去,希望有个类似基金会的平台来支持这些真正有设计理念的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