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南宁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存在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以供林业部门参考。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9-61-2
南宁市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南宁绿树成荫,有中国绿城之美称。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全市人民的努力下,南宁市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森林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2014年,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654.2万亩,森林面积达1484.6万亩(商品林985.7万亩,生态公益林498.9万亩),森林覆盖率47.36%。同时,由于气候变暖、人为活动影响的增加、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频繁等多种原因,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逐年上升,为害日益加重。2011年~2013年林业有害生物年均发生4.96万亩,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达4000 万元;同时,松材线虫疫情在南宁周边市时有发生,对南宁市森林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分析南宁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存在的困难并研究对策,意义非常重大。
1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存在的困难
1.1部分地方政府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不够重视,监测防控意识淡薄
个别县(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列上重要工作日程,在政府推动、经费投入、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没能真正体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严重性,影响了当地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1.2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不健全
绝大部分城区、开发区未建立防控机构;基层防控力量薄弱,人员不稳定;测报、检疫、防控设备相对落后。
目前,南宁市辖6县、6城区、1个投资区和2个开发区, 其中5个城区、1个投资区和2个开发区还没有成立防控机构。即使是成立了防控机构的县、区,机构人员编制也很少,一般只有3人,不能满足目前繁重的防控工作的需要。乡、村级防控人员的工作补助经费难落实,影响了人员的稳定和工作积极性。而且,由于投入不足,基层缺乏先进的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设施。
1.3树种单一,林分简单,林业有害生物易大面积快速扩散蔓延
在造林绿化工作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南宁市人工造林树种比较单一,主要以桉树和松树纯林为主,其中桉树纯林占乔木林面积37.1%,松树纯林占乔木林面积35%。由于纯林面积过大,林地生物多样性和林分的抗逆性差,林业有害生物易扩散蔓延成灾。
1.4贸易频繁,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风险加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森林植物及产品贸易量逐年提升。据统计,全市木材调运量2011年~2013年分别为376.3万立方米、386.1万立方米、500.3万立方米。另外,由于近年南宁市区绿化和乡村绿化的大力推进,绿化苗木从外地调入的数量也随着不断增长。森林植物及产品贸易量增长的同时,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随森林植物及产品传播的机率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2004年~2013年,入侵南宁市的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达10种。危害性较大的有红火蚁、红棕象甲、桉树枝瘿姬小蜂。其中桉树枝瘿姬小蜂在2008年~2009年短短1年间就为害了全市DH201-2品系的桉林,使全市的DH201-2品系的桉林遭遇了灭顶之灾。
1.5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经费投入不足,缺口较大
2013年,全市防控经费投入只有65万元,与防控工作实际需要还有较大差距。一是投入总量缺口大,无法满足松材线虫病、松毛虫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需要;二是县级财政投入少,年均不足2万元。
1.6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社会认知度低
由于缺乏有力的宣传,导致群众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影响了防控工作的开展。
2对策与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方针,转变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法,在客观因素不利的情况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用体制、机制的创新,动员和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积极推进社会化防治,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整体能力,全面扭转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发生的被动局面,逐步实现森林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
2.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纳入当地各级政府防灾减灾计划,增加防控工作各环节的基本投入,并适当建立奖惩措施,加强并调动各级林业部门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2.2加强防控体系建设,提高防灾、控灾、减灾能力
大力健全全市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防治减灾为主要内容的防控体系。一是健全县级防控机构和队伍、落实乡、村级防控人员,保障经费、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程序、提高队伍素质,确保全市各级防控机构职能分工明确、规模结构适用、预防措施得力、防控应急到位,形成管理规范、运行有序的良好防控局面;二是完善全市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防控数据处理现代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三是加强检疫检验设施、除害处理设施、机动施药设施建设,加快防治器械的更新换代。
2.3结合营林措施,综合治理
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贯穿于森林资源培育的全过程。通过选育良种、适地适树、提高树木生长质量,提高树木抗性;大力提倡营造混交林,提高森林中生物多样性指标,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提高森林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自然抵抗能力。
2.4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监督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法规宣传,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把森林病虫害防控工作从用行政手段治理转变到依法管理、依法防控上来,对重大危险性病虫害推行防治通知书制度,提高除治工作的强制性。 2.5加强测报,积极预防
坚持常年监测与定期普查相结合、部门监测和群众监测相结合,建立群众举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奖励机制。健全和完善全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办法,以武鸣、横县、宾阳、马山4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示范,加快全市各级测报点建设速度,建立完善的预测预报网络。推广应用林业有害生物GIS信息系统,强化林业有害生物协同网络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测报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时效性和预测预报的科学性、准确性。
2.6严格检疫执法,堵塞漏洞
做好调出疫情发生区的森林植物检疫;做好调入的松科植物复检工作;抓好无检疫对象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严防危险性病虫的传播蔓延。
2.7推进无公害防治,保护生态环境
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基本方针,转变传统防治观念,树立森林健康新理念,推进无公害防治、确保生态和森林食品安全。充分运用生态学研究成果,建立以生物控制为主导,综合应用其它多种控制技术,达到最经济、最有效和持续控制为目标的林业有害生物治理技术体系。
2.8加快成果转化,发挥科技作用
通过加强培训和示范等推广工作,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组织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部门的专家联合攻关,应用先进技术,研究解决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关键性问题。进一步提高防控工作的科技含量,真正发挥科学技术在防控工作中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2.9加强宣传,提高社会认识
通过印发宣传材料、举办讲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宣传,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加防控工作的社会参与程度。
2.10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依据南宁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急预案的要求,监测调查和预测情况,多渠道筹集资金,做好农药器械等物资储备。争取市级、县级财政的投入,做好年度防控经费预算,认真落实防治项目配套资金,保证监测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周光跃.现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J].绿色科技,2011,(07).
[3]宋玉双.论现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2010,(04).
作者简介:雷秀峰,南宁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病虫害防治。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9-61-2
南宁市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南宁绿树成荫,有中国绿城之美称。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全市人民的努力下,南宁市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森林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2014年,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654.2万亩,森林面积达1484.6万亩(商品林985.7万亩,生态公益林498.9万亩),森林覆盖率47.36%。同时,由于气候变暖、人为活动影响的增加、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频繁等多种原因,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逐年上升,为害日益加重。2011年~2013年林业有害生物年均发生4.96万亩,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达4000 万元;同时,松材线虫疫情在南宁周边市时有发生,对南宁市森林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分析南宁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存在的困难并研究对策,意义非常重大。
1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存在的困难
1.1部分地方政府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不够重视,监测防控意识淡薄
个别县(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列上重要工作日程,在政府推动、经费投入、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没能真正体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严重性,影响了当地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1.2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不健全
绝大部分城区、开发区未建立防控机构;基层防控力量薄弱,人员不稳定;测报、检疫、防控设备相对落后。
目前,南宁市辖6县、6城区、1个投资区和2个开发区, 其中5个城区、1个投资区和2个开发区还没有成立防控机构。即使是成立了防控机构的县、区,机构人员编制也很少,一般只有3人,不能满足目前繁重的防控工作的需要。乡、村级防控人员的工作补助经费难落实,影响了人员的稳定和工作积极性。而且,由于投入不足,基层缺乏先进的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设施。
1.3树种单一,林分简单,林业有害生物易大面积快速扩散蔓延
在造林绿化工作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南宁市人工造林树种比较单一,主要以桉树和松树纯林为主,其中桉树纯林占乔木林面积37.1%,松树纯林占乔木林面积35%。由于纯林面积过大,林地生物多样性和林分的抗逆性差,林业有害生物易扩散蔓延成灾。
1.4贸易频繁,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风险加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森林植物及产品贸易量逐年提升。据统计,全市木材调运量2011年~2013年分别为376.3万立方米、386.1万立方米、500.3万立方米。另外,由于近年南宁市区绿化和乡村绿化的大力推进,绿化苗木从外地调入的数量也随着不断增长。森林植物及产品贸易量增长的同时,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随森林植物及产品传播的机率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2004年~2013年,入侵南宁市的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达10种。危害性较大的有红火蚁、红棕象甲、桉树枝瘿姬小蜂。其中桉树枝瘿姬小蜂在2008年~2009年短短1年间就为害了全市DH201-2品系的桉林,使全市的DH201-2品系的桉林遭遇了灭顶之灾。
1.5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经费投入不足,缺口较大
2013年,全市防控经费投入只有65万元,与防控工作实际需要还有较大差距。一是投入总量缺口大,无法满足松材线虫病、松毛虫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需要;二是县级财政投入少,年均不足2万元。
1.6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社会认知度低
由于缺乏有力的宣传,导致群众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影响了防控工作的开展。
2对策与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方针,转变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法,在客观因素不利的情况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用体制、机制的创新,动员和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积极推进社会化防治,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整体能力,全面扭转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发生的被动局面,逐步实现森林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
2.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纳入当地各级政府防灾减灾计划,增加防控工作各环节的基本投入,并适当建立奖惩措施,加强并调动各级林业部门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2.2加强防控体系建设,提高防灾、控灾、减灾能力
大力健全全市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防治减灾为主要内容的防控体系。一是健全县级防控机构和队伍、落实乡、村级防控人员,保障经费、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程序、提高队伍素质,确保全市各级防控机构职能分工明确、规模结构适用、预防措施得力、防控应急到位,形成管理规范、运行有序的良好防控局面;二是完善全市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防控数据处理现代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三是加强检疫检验设施、除害处理设施、机动施药设施建设,加快防治器械的更新换代。
2.3结合营林措施,综合治理
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贯穿于森林资源培育的全过程。通过选育良种、适地适树、提高树木生长质量,提高树木抗性;大力提倡营造混交林,提高森林中生物多样性指标,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提高森林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自然抵抗能力。
2.4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监督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法规宣传,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把森林病虫害防控工作从用行政手段治理转变到依法管理、依法防控上来,对重大危险性病虫害推行防治通知书制度,提高除治工作的强制性。 2.5加强测报,积极预防
坚持常年监测与定期普查相结合、部门监测和群众监测相结合,建立群众举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奖励机制。健全和完善全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办法,以武鸣、横县、宾阳、马山4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示范,加快全市各级测报点建设速度,建立完善的预测预报网络。推广应用林业有害生物GIS信息系统,强化林业有害生物协同网络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测报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时效性和预测预报的科学性、准确性。
2.6严格检疫执法,堵塞漏洞
做好调出疫情发生区的森林植物检疫;做好调入的松科植物复检工作;抓好无检疫对象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严防危险性病虫的传播蔓延。
2.7推进无公害防治,保护生态环境
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基本方针,转变传统防治观念,树立森林健康新理念,推进无公害防治、确保生态和森林食品安全。充分运用生态学研究成果,建立以生物控制为主导,综合应用其它多种控制技术,达到最经济、最有效和持续控制为目标的林业有害生物治理技术体系。
2.8加快成果转化,发挥科技作用
通过加强培训和示范等推广工作,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组织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部门的专家联合攻关,应用先进技术,研究解决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关键性问题。进一步提高防控工作的科技含量,真正发挥科学技术在防控工作中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2.9加强宣传,提高社会认识
通过印发宣传材料、举办讲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宣传,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加防控工作的社会参与程度。
2.10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依据南宁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急预案的要求,监测调查和预测情况,多渠道筹集资金,做好农药器械等物资储备。争取市级、县级财政的投入,做好年度防控经费预算,认真落实防治项目配套资金,保证监测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周光跃.现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技术[J].绿色科技,2011,(07).
[3]宋玉双.论现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2010,(04).
作者简介:雷秀峰,南宁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