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法大学学生两刀砍死正准备上课的老师。消息传来时,我正动身去给本科生上课。那次课讲的是哈姆莱特的“延宕”,一向被认为是莎学史上最著名的问题。问题源自1736年,英国的汉莫指出哈姆莱特在第一幕里就知道了叔叔杀死爸爸的真相,他有不少机会可以报仇,却一直拖延到第五幕才为形势所逼杀死叔叔。哈姆莱特为何一再延宕呢?莎士比亚为何这么安排?
学生们一脸茫然地看着我,觉得哈姆莱特奇怪,莎士比亚奇怪,连提这问题的我也奇怪起来。“那个政法大学的学生就一点也不会延宕,冲进教室,两刀就砍断了老师的动脉和颈椎,又快又准,又稳又狠!”我说,“他和哈姆莱特的区别在哪?关键就在于他俩眼中看到的人不同。在这个学生眼中,人不过是一堆蠕动的肉,是抽象的符号,若侵犯了自己的利益,就可以像拈死一条虫子那样搞死一个人,杀人后还能从容拨打110报警,一切就像在玩电脑游戏。但在哈姆莱特眼中,人不是手段,而是目的,人不是一堆蠕动的肉而是有灵魂的万物之灵长,因此。杀人和自杀都是非常严重的‘事件’,在他看来,生命是上帝赐的,人不过是生命的管家,人没有随便处置生命的权力!莎士比亚认为,随便处置生命的自由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时代与神圣脱节之后的黑暗与堕落,于是他才安排哈姆莱特说出to be or not to be的著名台词……”
上罢课不多时,又听说印度发生了多起恐怖袭击事件,据说事件的参与者和上述案件的凶手一样,都是年轻人。照弗洛伊德的说法,这是潜伏在每个人心底的所谓“俄狄浦斯(杀父恋母)”情结发作,是年轻一辈对父权统治的反抗。然而,这不过是弗洛伊德制造出来的神话理论之一罢了,最近一本新书《弗洛伊德批判》就揭示了精神分析学说的伪科学性。倒是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玩笑》中的两段话更发人深省些:“青春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是由穿着高筒靴和化妆服的孩子在上面踩踏的一个舞台。他们在舞台上做作地说着他们记熟的话。历史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经常为青春提供一个游乐场——年轻的尼禄、拿破仑,一大群狂热的孩子,他们假装的激情和幼稚的姿态突然真的变成一个灾难的现实。”“当我想到这一切时,我的一连串评价都出了差错。我对青春产生了一种很深的仇恨,同时又夹杂着对历史罪人的一种自相矛盾的宽容,我突然之间把他们的罪恶仅仅看成是期待着长大的烦躁不安。”
不过,“仅仅看成是期待着长大的烦躁不安”,显然又有些避重就轻。这不只是期待长大的烦躁不安,更是成人们对孩子们错误教导的结果。《圣经·加拉太书》说到“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所以,面对孩子的冲天戾气,大人也难逃其咎。反省这些错误教导,其中最大的一个应该就是关于自由的神话。人类近300年来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认为只要自认为(!)目的正义,就可以采取任何卑鄙的和暴力的手段——本来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由暴力最强者说了算云云。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实,不管是影视文艺还是网络游戏,一遍又一遍,反复灌输着这样的观念,于是就“收”了一茬又一茬年轻人的暴虐罪行,这又有什么好吃惊的?
野人想吃人就吃人,那是野蛮;孩子想随地大小便就随地大小便,那是任性;人想杀人就随便杀人,那是凶残;人想吸毒就吸毒,那是被赌瘾控制;在家里放音乐想开多大声就开多大声,全不管邻里受得了受不了,那是自私没有修养……
因此,康德才如此告诫,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有能力不干什么。说得精辟,不过,这是从消极层面来定义的。孔子有云:“随心所欲不逾矩”,所谓“不逾矩”算是对“随心所欲”的某种限定。“不似规矩,难成方圆”是也。耶稣提倡的是“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自由”,指出的是自由和真理水乳交融的关系。
这么多伟大的夫子们,都在提醒善忘的人们,自由是一种状态,一种结果,从社会层面说,自由是指人们以不违反法律的方式行动的状况,从心灵层面而言,自由是指人们因真善美爱的信念就有所不为又有所为的状态。自由总是伴随着对社会公义和人生真理艰苦卓绝的追求而产生的,绝少指向那种一蹴而就的任性與冲动。英国思想家博兰尼早就指出,任何发自生命深处的冲动,哪怕是伟大和良善的,也必须和稳定的精神资源结合,才能开花结果。博兰尼的Personal Knowledge一书厚得吓人。读起来佶屈聱牙,至今还没有中译本,其精深研究其实凭着常识就能晓得一二:哪有不临帖就能成为书法家的?哪有不刻苦练习就能成为钢琴家的?所谓“名师出高徒”,所谓“家学渊源”之类,岂是白说的?艺术中的自由境界,说到底是一种深刻的自律精神,正是艺术家面对真理时所具有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因此,创作才更像是一种发现和传达,而不是凭空的创造。
自由,更不是凭着一股冲动就凭空“砍”出来的。
学生们一脸茫然地看着我,觉得哈姆莱特奇怪,莎士比亚奇怪,连提这问题的我也奇怪起来。“那个政法大学的学生就一点也不会延宕,冲进教室,两刀就砍断了老师的动脉和颈椎,又快又准,又稳又狠!”我说,“他和哈姆莱特的区别在哪?关键就在于他俩眼中看到的人不同。在这个学生眼中,人不过是一堆蠕动的肉,是抽象的符号,若侵犯了自己的利益,就可以像拈死一条虫子那样搞死一个人,杀人后还能从容拨打110报警,一切就像在玩电脑游戏。但在哈姆莱特眼中,人不是手段,而是目的,人不是一堆蠕动的肉而是有灵魂的万物之灵长,因此。杀人和自杀都是非常严重的‘事件’,在他看来,生命是上帝赐的,人不过是生命的管家,人没有随便处置生命的权力!莎士比亚认为,随便处置生命的自由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时代与神圣脱节之后的黑暗与堕落,于是他才安排哈姆莱特说出to be or not to be的著名台词……”
上罢课不多时,又听说印度发生了多起恐怖袭击事件,据说事件的参与者和上述案件的凶手一样,都是年轻人。照弗洛伊德的说法,这是潜伏在每个人心底的所谓“俄狄浦斯(杀父恋母)”情结发作,是年轻一辈对父权统治的反抗。然而,这不过是弗洛伊德制造出来的神话理论之一罢了,最近一本新书《弗洛伊德批判》就揭示了精神分析学说的伪科学性。倒是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玩笑》中的两段话更发人深省些:“青春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是由穿着高筒靴和化妆服的孩子在上面踩踏的一个舞台。他们在舞台上做作地说着他们记熟的话。历史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经常为青春提供一个游乐场——年轻的尼禄、拿破仑,一大群狂热的孩子,他们假装的激情和幼稚的姿态突然真的变成一个灾难的现实。”“当我想到这一切时,我的一连串评价都出了差错。我对青春产生了一种很深的仇恨,同时又夹杂着对历史罪人的一种自相矛盾的宽容,我突然之间把他们的罪恶仅仅看成是期待着长大的烦躁不安。”
不过,“仅仅看成是期待着长大的烦躁不安”,显然又有些避重就轻。这不只是期待长大的烦躁不安,更是成人们对孩子们错误教导的结果。《圣经·加拉太书》说到“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所以,面对孩子的冲天戾气,大人也难逃其咎。反省这些错误教导,其中最大的一个应该就是关于自由的神话。人类近300年来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认为只要自认为(!)目的正义,就可以采取任何卑鄙的和暴力的手段——本来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由暴力最强者说了算云云。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实,不管是影视文艺还是网络游戏,一遍又一遍,反复灌输着这样的观念,于是就“收”了一茬又一茬年轻人的暴虐罪行,这又有什么好吃惊的?
野人想吃人就吃人,那是野蛮;孩子想随地大小便就随地大小便,那是任性;人想杀人就随便杀人,那是凶残;人想吸毒就吸毒,那是被赌瘾控制;在家里放音乐想开多大声就开多大声,全不管邻里受得了受不了,那是自私没有修养……
因此,康德才如此告诫,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有能力不干什么。说得精辟,不过,这是从消极层面来定义的。孔子有云:“随心所欲不逾矩”,所谓“不逾矩”算是对“随心所欲”的某种限定。“不似规矩,难成方圆”是也。耶稣提倡的是“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自由”,指出的是自由和真理水乳交融的关系。
这么多伟大的夫子们,都在提醒善忘的人们,自由是一种状态,一种结果,从社会层面说,自由是指人们以不违反法律的方式行动的状况,从心灵层面而言,自由是指人们因真善美爱的信念就有所不为又有所为的状态。自由总是伴随着对社会公义和人生真理艰苦卓绝的追求而产生的,绝少指向那种一蹴而就的任性與冲动。英国思想家博兰尼早就指出,任何发自生命深处的冲动,哪怕是伟大和良善的,也必须和稳定的精神资源结合,才能开花结果。博兰尼的Personal Knowledge一书厚得吓人。读起来佶屈聱牙,至今还没有中译本,其精深研究其实凭着常识就能晓得一二:哪有不临帖就能成为书法家的?哪有不刻苦练习就能成为钢琴家的?所谓“名师出高徒”,所谓“家学渊源”之类,岂是白说的?艺术中的自由境界,说到底是一种深刻的自律精神,正是艺术家面对真理时所具有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因此,创作才更像是一种发现和传达,而不是凭空的创造。
自由,更不是凭着一股冲动就凭空“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