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了一部名为《白日梦想家》的电影,电影的“公路”气质让我心生感触,试图发个感叹把它推荐给那些曾经“在路上”结识的朋友们。打开朋友圈,看到朋友发的一条信息:20岁时,觉得人生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所以玩起来没心没肺;30岁时,觉得人生再好也好不到哪儿去,所以工作时吊儿啷当。看到这句话我心头一颤:嘿,伙计,醒醒吧,过家家玩得太认真,混淆了过家家和梦想家的界限就不好玩了!
和这帮骑过十几年单车的驴友聚会。我们聊起多年前的一场聚会,那会儿大家不约而同身处将就业、再就业、要换行的窘境,但大家都很乐观,“换就换吧,咱还很年轻,人生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再穷也要旅行。”于是,毕业旅行、辞职远游、换行骑行接二连三上演。在用自行车轮丈量完川藏线、藏尼公路的土地后,大家都把《摩托日记》中的那句话挂在嘴边:我还是我,但已不是原来的我。川藏线上的那些坎自行车车轮都能碾过,人生还有什么过不去的。
很多年后再聚会时,大伙儿似乎一点没变:身着冲锋衣、脚蹬登山靴;谈论的话题还是骑过哪儿、将去哪里?低头捣鼓手机,手机制式是三防的,至于app,谷歌地球那是必备的。就连工作的状态,也还都是失业、换工作、转行。年龄越来越大,去的地方越来越多,但是大家一点没变,人生似乎定格在川藏线骑行的某个截面上。惟一改变的,是大伙儿谈论工作时的口气:“受不了那简单、机械的工作和婆妈的主管,于是扛车大笑出东门,还是骑车翻山越岭最省心。”
神聊海侃六个钟头,我也没有把《白日梦想家》推荐出去,因为在大伙儿回忆骑行往事的间隙,我偷偷上豆瓣,瞟了一眼这电影的影评,居然有人对这电影来了个“精辟”的一句话总结:好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看到这句话,我就如电影主角一般灵魂出窍开始做白日梦了,我想起我上大学时的某一天:老师在讲台上讲《自动化控制》讲得唾沫横飞,我在台下玩《最终幻想》玩得摇头晃脑,突然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沉醉在幻想中的我还以为邻座在请教我通关技巧,站起来口若悬河。结果老师上缴PS2时送给我一句话做收据:“当工作后画不出电路图,你千万不要跟主管说‘没关系,我会努力学习’,因为他会还你一句‘该学习时你在干嘛,玩PS2?’”
后来,当我画电路图节奏太慢,在主管要把老师这句话送给我之前,我递交了辞职报告,结束了自己的工科男生涯。和这帮车友们单车上路,进行了一系列“说走就走的旅行”。在路上,我们再现了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和公路电影《逍遥骑士》中描述的几乎每一个场景:向陌生人搭车省路费、向美女搭讪寻旅伴、向老乡乞食体验“舌尖上的中国”……
说走就走的生活很过瘾,就像你随身携带着一包迷幻药,当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伤,不要心急。磕一颗你就可以过上你想要的生活:好比你正在画电路图时,主管不停催你图画好了没时,你怒从心生时不必像平时一样隐忍,只需要把图纸甩在他脸上,然后把鼠标变成神笔马良的毛笔,在他那张周扒皮一样的脸上画满电阻和二极管,让短路的电路把他的脸烧得如夏花绽放时,你挥挥手云游去了。
这些场景也是电影中的桥段,每被主管批时,男主角沃尔特·米蒂都会发呆几秒钟做个白日梦,暂时忘记自己只是过气的《生活》杂志说一个不字就会被裁员的底片管理员,化身超级英雄把主管打倒在地;当暗恋的女神声音入耳,他会灵魂出窍片刻,忘记自己是交友网站上“眨眼”都没收到一个的矮丑矬,用意念把自己打造成为她量身订做的限量版男神……在梦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化身上帝,要光就有光,要女神就可以有女神。白日梦是如此美妙,以至于连全世界三岁和两岁的小屁孩都会不约而同无师自通用这个方式来玩过家家。
小屁孩们用白日梦、过家家的方式构建自己的世界,这无可厚非,因为他们的世界本就是半梦半醒的。而成年人的白日梦则总会在梦得最酣时被各种俗事惊醒。就像沃尔特·米蒂,当他对着主管发呆,对着女神意淫时,他的好梦总会被戳鼻子、撞电线杆的方式惊醒。而梦醒时分,白日梦和现实的强烈反差带来的那份尴尬,就连和他一起生活了42年的老妈他也羞于言表。
对的时候,做对的事情,是最美好不过的。用沈从文的话来说,是“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用雷军的话讲,叫“站在风口猪都能飞上天”。如果错过了这个村,还要找这个店,或者这个村没到,就要打尖住店,都是不合时宜、甚至是恶俗的事情。
电影男主角沃尔特·米蒂是一个42岁的老男人,如果这个年龄段,人生目标还停留在寻找一场风花雪月的爱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那就很可笑了—当女神们需要爱情时,你哪儿玩游戏去了;当该毕业季别人呼朋唤友进行间隔年旅行时,你却心急火燎地准备500强晋级了……
对于沃尔特·米蒂这样的中年男人来说,无论是对女主角的爱慕,还是对上司的厌恶,都只需要白日梦让精神胜利一下就行了,没必要让梦想照进现实,因为现实没那个需要,个人情感也没那个必要。而当杂志最后一期封面的底片不见了,拿起衣服说走就走。跳进格林兰岛冰冷的海水和鲨鱼搏斗、到冰岛吃刚碰出的火山灰、潜入兵荒马乱的阿富汗,和喜马拉雅雪峰上的雪豹亲密接触也在所不惜。因为,对于成年人,特别是身处中年危机中的男人来说,事业才是证明自己存在的最好方式,不管自己就职的杂志下一期还做不做,自己的努力是否被人认同,身在其位就要忠于其事。
也许,沃尔特·米蒂平时的工作平淡无奇,但是真的工作需要时,他就能随时变成他白日梦中的超人:爬跳得了直升机、斗得过鲨鱼、骑得了单车、溜得动滑板,还冲得出火山、爬得上雪山。以至于艺高人胆大,敢站在飞机机翼上拍火山喷发的摄影师尚·恩康诺也对他心有戚戚主动给他写推荐信:“从直升机跳进暴风雨海水中的非海豹突击队三人之一,一天之内骑车、跑步、溜滑板走17英里到火山爆发的冰盖,攀登诺沙克拉山最高峰,在冰岛渔城讨一天生活……”
沃尔特·米蒂只是《生活》杂志一个卑微的小职员,爬飞机、跳海、登雪山等一系列的举动,并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一场不辞艰辛的出差。出差,并不是为了薪水,而是践行自己对《生活》杂志的诺言:开拓视野、冲破艰险、看见世界、身临其境、贴近彼此、感受生活!
最终,沃尔特·米蒂成为了摄影师尚·恩康诺眼中的“最可爱的人”,荣登《生活》杂志最后一期封面—原来,沃尔特·米蒂跑遍全球寻找的封面正是自己—在尚·恩康诺看来,在面临网络化冲击的当下,纸媒所缺失的正是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守住本我的品质,这些,远比阿波罗登月、拳王阿里夺得金腰带的新闻更抓人眼球,尝试把《生活》杂志改成“生活在线”更为靠谱。
当沃尔特·米蒂对于那些“云上的日子”只敢白日梦时,拉萨八角街、丽江四方城猫着大批无家无业的老中青年,他们早就把白日梦照进了现实:秀自己家庭有多幸运,那是小男人的专利;说自己事业多艰难,你丫披着驴皮却是市侩心?还在怀念着同桌的你?那带你品尝一次“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艳遇滋味吧……
尽管下半身已经埋进了土里,上半身却还漂在云端:在八角街晒着太阳,用自己的头盔、帽子做金钵化缘,和邻座那些初来乍到的驴友们攀比,看谁能脚步、车轮丈量的土地更远;在大理古城那些客栈中边做义工擦桌子,边和街对面餐厅中义务端盘子的驴妹眉来眼去,规划着一起搭车来一趟穿越世界的旅行。在八角街晒过太阳很温暖、用脚步丈量土地很洒脱,但是,然后呢?你是否还记得回家的路?
当20岁时,做这样的事情,我会竖起大拇指说,勇敢;当30岁时,做同样的事情,我会赞一声,洒脱;当40岁时,这样的事情还在周而复始,我戳着鼻子骂,抽风!把过家家当成了梦想家,每一次碰杯时,听到的不是梦碎的声音才怪。
不是说你做的事情不美,而是因为你做的年龄不对。就像靓女黑丝,会让你热血上涌;但是大叔高跟,却会让你汗毛竖起。拜托,过了玩过家家的年龄,再把自己当三岁和两岁的孩子,只会让人毛骨悚然!
和这帮骑过十几年单车的驴友聚会。我们聊起多年前的一场聚会,那会儿大家不约而同身处将就业、再就业、要换行的窘境,但大家都很乐观,“换就换吧,咱还很年轻,人生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再穷也要旅行。”于是,毕业旅行、辞职远游、换行骑行接二连三上演。在用自行车轮丈量完川藏线、藏尼公路的土地后,大家都把《摩托日记》中的那句话挂在嘴边:我还是我,但已不是原来的我。川藏线上的那些坎自行车车轮都能碾过,人生还有什么过不去的。
很多年后再聚会时,大伙儿似乎一点没变:身着冲锋衣、脚蹬登山靴;谈论的话题还是骑过哪儿、将去哪里?低头捣鼓手机,手机制式是三防的,至于app,谷歌地球那是必备的。就连工作的状态,也还都是失业、换工作、转行。年龄越来越大,去的地方越来越多,但是大家一点没变,人生似乎定格在川藏线骑行的某个截面上。惟一改变的,是大伙儿谈论工作时的口气:“受不了那简单、机械的工作和婆妈的主管,于是扛车大笑出东门,还是骑车翻山越岭最省心。”
神聊海侃六个钟头,我也没有把《白日梦想家》推荐出去,因为在大伙儿回忆骑行往事的间隙,我偷偷上豆瓣,瞟了一眼这电影的影评,居然有人对这电影来了个“精辟”的一句话总结:好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看到这句话,我就如电影主角一般灵魂出窍开始做白日梦了,我想起我上大学时的某一天:老师在讲台上讲《自动化控制》讲得唾沫横飞,我在台下玩《最终幻想》玩得摇头晃脑,突然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沉醉在幻想中的我还以为邻座在请教我通关技巧,站起来口若悬河。结果老师上缴PS2时送给我一句话做收据:“当工作后画不出电路图,你千万不要跟主管说‘没关系,我会努力学习’,因为他会还你一句‘该学习时你在干嘛,玩PS2?’”
后来,当我画电路图节奏太慢,在主管要把老师这句话送给我之前,我递交了辞职报告,结束了自己的工科男生涯。和这帮车友们单车上路,进行了一系列“说走就走的旅行”。在路上,我们再现了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和公路电影《逍遥骑士》中描述的几乎每一个场景:向陌生人搭车省路费、向美女搭讪寻旅伴、向老乡乞食体验“舌尖上的中国”……
说走就走的生活很过瘾,就像你随身携带着一包迷幻药,当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伤,不要心急。磕一颗你就可以过上你想要的生活:好比你正在画电路图时,主管不停催你图画好了没时,你怒从心生时不必像平时一样隐忍,只需要把图纸甩在他脸上,然后把鼠标变成神笔马良的毛笔,在他那张周扒皮一样的脸上画满电阻和二极管,让短路的电路把他的脸烧得如夏花绽放时,你挥挥手云游去了。
这些场景也是电影中的桥段,每被主管批时,男主角沃尔特·米蒂都会发呆几秒钟做个白日梦,暂时忘记自己只是过气的《生活》杂志说一个不字就会被裁员的底片管理员,化身超级英雄把主管打倒在地;当暗恋的女神声音入耳,他会灵魂出窍片刻,忘记自己是交友网站上“眨眼”都没收到一个的矮丑矬,用意念把自己打造成为她量身订做的限量版男神……在梦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化身上帝,要光就有光,要女神就可以有女神。白日梦是如此美妙,以至于连全世界三岁和两岁的小屁孩都会不约而同无师自通用这个方式来玩过家家。
小屁孩们用白日梦、过家家的方式构建自己的世界,这无可厚非,因为他们的世界本就是半梦半醒的。而成年人的白日梦则总会在梦得最酣时被各种俗事惊醒。就像沃尔特·米蒂,当他对着主管发呆,对着女神意淫时,他的好梦总会被戳鼻子、撞电线杆的方式惊醒。而梦醒时分,白日梦和现实的强烈反差带来的那份尴尬,就连和他一起生活了42年的老妈他也羞于言表。
对的时候,做对的事情,是最美好不过的。用沈从文的话来说,是“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用雷军的话讲,叫“站在风口猪都能飞上天”。如果错过了这个村,还要找这个店,或者这个村没到,就要打尖住店,都是不合时宜、甚至是恶俗的事情。
电影男主角沃尔特·米蒂是一个42岁的老男人,如果这个年龄段,人生目标还停留在寻找一场风花雪月的爱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那就很可笑了—当女神们需要爱情时,你哪儿玩游戏去了;当该毕业季别人呼朋唤友进行间隔年旅行时,你却心急火燎地准备500强晋级了……
对于沃尔特·米蒂这样的中年男人来说,无论是对女主角的爱慕,还是对上司的厌恶,都只需要白日梦让精神胜利一下就行了,没必要让梦想照进现实,因为现实没那个需要,个人情感也没那个必要。而当杂志最后一期封面的底片不见了,拿起衣服说走就走。跳进格林兰岛冰冷的海水和鲨鱼搏斗、到冰岛吃刚碰出的火山灰、潜入兵荒马乱的阿富汗,和喜马拉雅雪峰上的雪豹亲密接触也在所不惜。因为,对于成年人,特别是身处中年危机中的男人来说,事业才是证明自己存在的最好方式,不管自己就职的杂志下一期还做不做,自己的努力是否被人认同,身在其位就要忠于其事。
也许,沃尔特·米蒂平时的工作平淡无奇,但是真的工作需要时,他就能随时变成他白日梦中的超人:爬跳得了直升机、斗得过鲨鱼、骑得了单车、溜得动滑板,还冲得出火山、爬得上雪山。以至于艺高人胆大,敢站在飞机机翼上拍火山喷发的摄影师尚·恩康诺也对他心有戚戚主动给他写推荐信:“从直升机跳进暴风雨海水中的非海豹突击队三人之一,一天之内骑车、跑步、溜滑板走17英里到火山爆发的冰盖,攀登诺沙克拉山最高峰,在冰岛渔城讨一天生活……”
沃尔特·米蒂只是《生活》杂志一个卑微的小职员,爬飞机、跳海、登雪山等一系列的举动,并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一场不辞艰辛的出差。出差,并不是为了薪水,而是践行自己对《生活》杂志的诺言:开拓视野、冲破艰险、看见世界、身临其境、贴近彼此、感受生活!
最终,沃尔特·米蒂成为了摄影师尚·恩康诺眼中的“最可爱的人”,荣登《生活》杂志最后一期封面—原来,沃尔特·米蒂跑遍全球寻找的封面正是自己—在尚·恩康诺看来,在面临网络化冲击的当下,纸媒所缺失的正是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守住本我的品质,这些,远比阿波罗登月、拳王阿里夺得金腰带的新闻更抓人眼球,尝试把《生活》杂志改成“生活在线”更为靠谱。
当沃尔特·米蒂对于那些“云上的日子”只敢白日梦时,拉萨八角街、丽江四方城猫着大批无家无业的老中青年,他们早就把白日梦照进了现实:秀自己家庭有多幸运,那是小男人的专利;说自己事业多艰难,你丫披着驴皮却是市侩心?还在怀念着同桌的你?那带你品尝一次“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艳遇滋味吧……
尽管下半身已经埋进了土里,上半身却还漂在云端:在八角街晒着太阳,用自己的头盔、帽子做金钵化缘,和邻座那些初来乍到的驴友们攀比,看谁能脚步、车轮丈量的土地更远;在大理古城那些客栈中边做义工擦桌子,边和街对面餐厅中义务端盘子的驴妹眉来眼去,规划着一起搭车来一趟穿越世界的旅行。在八角街晒过太阳很温暖、用脚步丈量土地很洒脱,但是,然后呢?你是否还记得回家的路?
当20岁时,做这样的事情,我会竖起大拇指说,勇敢;当30岁时,做同样的事情,我会赞一声,洒脱;当40岁时,这样的事情还在周而复始,我戳着鼻子骂,抽风!把过家家当成了梦想家,每一次碰杯时,听到的不是梦碎的声音才怪。
不是说你做的事情不美,而是因为你做的年龄不对。就像靓女黑丝,会让你热血上涌;但是大叔高跟,却会让你汗毛竖起。拜托,过了玩过家家的年龄,再把自己当三岁和两岁的孩子,只会让人毛骨悚然!